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1630-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部抛石机?”高峻山不是很相信。

    “是的,三部抛石机。”蔡芝山肯定地重复了一遍,“三部抛石机都是被官军的佛朗机炮打坏的。”

    “佛朗机炮?”

    “是的。”蔡芝山解释道,“佛朗机炮的威力比我们的虎尊跑要猛,射程也远,所以我们打不到它,它能够打到我们。”

    高峻山思忖道:“这样下去我们可会吃亏的,一定要搞掉这些佛朗机炮。”

    蔡芝山问:“东老(孙元化)也许有办法?”

    高峻山摆摆手:“此事也急不得。东老他就算有增大炮火射程的技术,目前我们也没有这个条件去实现。我看能不能动用虎豹军,给佛朗机炮来个突然袭击。”

    蔡芝山道:“硬闯敌营风险太大。”

    高峻山道:“这件事一下难以办到。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一旦抓住摧毁佛朗机炮的时机,就要毫不手软地坚决给予摧毁。”

    蔡芝山道:“秦王请放心,只要有机会,我一定把官军的佛朗机炮摧毁。”

    高峻山打了个哈欠,道:“我三天没上床睡觉了,今天总算可以回存信殿睡上一觉。你回去要把我们虎豹军的战绩大肆宣传,以鼓士气。”

    ……

    蔡芝山的职位如同后世的城防司令,哪里最危急他的行营就在哪里安营,这次他的行营当然安扎在南门。

    这是南门临街的一所大宅子,原本是一家姓邓的所有,被蔡芝山临时征用。宅子内有前后中三个院子,蔡芝山的中军大营就设在中间这个院子。

    蔡芝山从高峻山那里回来,一进院门,就听到可天飞的大嗓门在议论:“哈哈!咱们秦王是谁?那是转世的诸葛亮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马铺岭一战,劫了洪承畴的粮饷,烧了他们的冬衣,这些龟孙子没吃没穿的,今天就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出来了。”

    十多个义军将领正围在可天飞身边,都在称赞高峻山,见到蔡芝山过来,异口同声地道:“蔡将军!”

    蔡芝山脸上略带微笑:“秦王指示,马铺岭一战要全面向下宣传,以鼓我军士气。不过有一点你们要明白,龟孙子不是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出来,是在准备下一次更大的进攻。诸位昨晚一夜未睡,现在赶紧回去补觉,告诉弟兄们,今天可以踏踏实实地睡一觉,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蔡芝山这么一说,诸将的睡意全都上来了,个个都打着哈欠向蔡芝山道别,最后一个向蔡芝山道别的是可天飞:“蔡将军,您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困了,天飞这就告辞了。”

    蔡芝山突然想到一件事,何不让可天飞领人出城一趟,如果有机会,便可对洪承畴的佛朗机炮进行打击。想到这里,他叫住了可天飞:“柯天飞,请留步,我有要事与你相商。”

    可天飞听说有任务,一下就来了精神,跟着蔡芝山去了他的议事房……

    洪承畴自从运输队被劫之后,半个月没有再组织像样的攻城战,贺人龙因为自己的重骑兵已经攻打到了南城门下,闹着要太监监军邓希诏给自己记头功,邓希诏以城门未被攻破为由,不予理睬,贺人龙憋着一肚子的闷气,再加上军饷、冬衣都没有到位,他开始对洪承畴的命令阳奉阴违。

    十一月底,天空飘起了小雪,一到夜间,寒气逼人,隆冬的气息渐浓。

    洪承畴从山西调来了部分的粮草和冬衣,用于救急。贺人龙部由于伤亡过重,已经将其调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此人不听调遣,洪承畴恐其留在前线,贻误战机。

    最让洪承畴倍感沮丧的是,在部队的调防中,自己的二十门佛朗机炮,被高峻山给摧毁了。

    原本这二十门炮是不用挪位置的,不知贺人龙哪根神经不对,硬说这些破铜烂铁挡住了他行军的路线,强行命令其后移五里地,这已经偏离了主阵地,也是洪承畴防范最薄弱的地方,蔡芝山也注意到了这一动向,所以这二十门佛朗机炮被突如其来的可天飞的一千人马全部毁坏。

    事后洪承畴派人去追杀可天飞,可天飞寡不敌众,一千人马战死平凉城下。二十门佛朗机炮被毁,洪承畴为此事记恨上贺人龙。

    随着冬季的到来,给攻城大军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洪承畴虽然组织了二次有规模的进攻,但都是无功而返,严寒与饥饿就像个恶魔,在明军中肆虐,每天都有人病倒,将士的战斗意志几乎降到了冰点。

    攻不下平凉,洪承畴不得不在大雪纷飞的帐篷里,渡过崇祯七年的新年。虽然没有战事,由于粮饷不到位,这个大年全军都过得不开心,整个军营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新年的景象,军心更是涣散。反观平凉城内,整天锣鼓齐鸣,鞭炮震天,一片歌舞升平。

    大年刚过,天气总算晴朗。这天,洪承畴在他的中军大帐召集各路总兵,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攻城方案,明廷派太监孙茂霖给洪承畴带来了朱由检的圣旨。

    数月前,转战河南的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二十四营十余万人,经渑池突破黄河防线,转进至明军力量薄弱的豫西楚北,以郧阳为中心,分部来往穿插于豫楚川陕之间,利用明廷分兵守境,互不协同的弱点,进行游击性质的流动作战。明军穷于追剿,陷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困境。

    高迎祥大军攻占南阳后,又分兵:老回回攻湖广,李自成入汉中,张献忠率部赴信阳。崇祯七年正月,张献忠自信阳西入商、洛地区,并与汉中的李自成合兵攻取澄城。

    朱由检着实慌了神,为改变“事权不一、相互观望”的被动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围剿”方针,任命陈奇瑜为五省总督,统一指挥陕晋豫川及湖广明军,洪承畴自然就要听命于陈奇瑜了。

    洪承畴看过皇上的圣旨之后,孙茂霖拿出了陈奇瑜的调令,命令洪承畴立即率部移师庆阳,以防贼寇去西安。

    陈奇瑜的命令洪承畴不敢违抗。他想违抗也没这个胆,眼前正有两个皇上派来的监军盯着他,他很不甘心地下达了撤军的命令。把平凉围了三个月,现在又说要撤离,所以他的内心是很不甘的。

    在座的几位总兵收到撤军的命令,高兴的像个孩子似的欢呼雀跃,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早就厌倦了这里的一切。平凉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座恶魔城,能够尽早地离开此城,离的越远他们就越开心。

    其实,平凉并不是一座恶魔城,而是因为平凉有高峻山在,有高峻山在,他们就别想撼动平凉。

第三十章 陕南风云起()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二月,高一功、红军友的虎豹军回到了平凉,和虎豹军一同来的还有李自成的部将李过,马进忠也率一万人马回归平凉。他们原本是来解平凉之围的,没想到洪承畴自己跑掉了。

    随着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队伍返回陕西南部一带活动,陕西的形势一片大好,各路义军的总人数已达十七八万,其中数高峻山的这支人数做多。

    原本高峻山就有五万人马,又有马进忠的一万人马,又有李过的援兵二万余,一时间,在平凉集聚了近九万大军,占义军人数的一半强。

    这天,高峻山坐在议事厅的太师椅上,他的两边坐了十七位文武将领。

    他们是:

    百里沙、孙化元、田文居、刘鸿儒、赵士春、蔡芝山、刘芳亮、高一功、红军友、李部司、马志安、马进忠;

    崇文书院的山长(院长)黄叙、学员中年岁最大的刘理顺也在座;

    从事情报的将领孙可望、冯双礼也回到了平凉参加了此次会议;

    李过以高峻山把兄弟的身份坐在高峻山的身边。

    高峻山环顾手下十七员文武,心中的满足感无限爆棚,权利欲也不自觉地在提升,坐在太师椅上有一种飘飘然似神仙之感。手下掌控了一半的义军,他沉浸在了天下义军都人心向他的错觉感。

    众将领的目光都聚焦在高峻山身上,高峻山才意识到自己该说两句了。他清了清嗓门,洪亮的声音传遍了整个议事厅:“形势喜人呀!通过我们的浴血抗战,保住了平凉。如今各路大军齐聚陕南,声势浩大,兵峰直指西安。只要我们拿下西安,整个陕西便掌控在我们手中。假以时日,我们再攻略山西、四川诸省,便可与朝廷分庭抗礼。到那时,在座的诸位都少不了封侯之赏。对于目前的局势,诸位可以畅所欲言,如果能为我谋划下一步的行动方略那再好不过。”

    高峻山说到这里,场面一下嘈杂起来,大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高峻山看着手表,耐心地等了十分钟,然后用鼓励的语气说道:“我知道诸位心情也和我一样激动,你们有什么感想就大声地说出来。”

    高一功最先发言:“我高一功听从秦王调遣,秦王要我往东,我绝不向西半步。”

    高峻山赞许道:“步调一致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统一军规,并颁布下去,让全军执行。”

    刘芳亮紧跟着说道:“秦王,趁现在兵强马壮,直接把队伍拉到西安城下,端掉他娘的西安,把西安的狗屁秦王宰了,天下只有你配为秦王。”

    “就是,就是。”众将附和道。

    蔡芝山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据探马来报,去年五月,登州叛军孔有德为官军所追,逃至旅顺,总兵黄龙于岛中设伏击败孔有德军、斩应元,生擒毛承禄、陈光福、苏有功等,孔有德、耿仲明逃走,降了东掳。前登州火器大炮与精其技者皆归了黄台吉。”

    高峻山愤怒道:“这个民族败类,日后落在我们手里定将其凌迟处死!”

    孙化元叹了口气,甚是惋惜登州的铸炮匠师,毕竟与他们共事多年。

    蔡芝山继续说道:“之后,又有广鹿岛副将尚可喜投降了东掳。更可恶的是,这些汉奸投降了东掳之后,充当了他们的马前卒。剧可靠消息,年前他们蠢蠢欲动,伺机侵犯宣府。”

    高峻山关切地问:“这些消息明廷可知道?”

    蔡芝山答道:“这些消息都是从边兵那里打听到的。”

    高峻山松了一口气:“东掳入侵,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受害的都是咱老百姓。只要明廷有所准备,百姓的损失就会小得多。”

    这时,张从走进议事厅向高峻山禀报,城外来了几个波斯的武士,说是来找苏叶娜公主的。高峻山宣布会议暂且结束,便带着白文选、张从前去看个究竟。

    高峻山见到一位典型的波斯军人模样的高个子,头戴一顶奇兹尔巴什的十二角帽,眼睛大而稍圆,向内深陷,眼皮很双,睫毛弯弯长长,脸上有胡子,身披黄色战袍,他身后还有五个与他打扮一样的军人,有个翻译在他旁边。

    这个高个子名叫沙伊尔,他自我介绍说他是来自波斯国的皇家卫队的军官,受国王的派遣,前来大明寻找失踪的公主苏叶娜。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公主目前就在平凉,所以前来接公主回波斯。

    当然,这一切高峻山都是通过一个翻译了解到的。

    高峻山告诉沙伊尔,他这里确实有个叫苏叶娜的,是不是沙伊尔要找的人,就不好说了。沙伊尔说他有国王的信物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只要公主苏叶娜见到信物就肯定会出来跟他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