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叫他独自一人挡去罢!”
李自成道:“此计大妙。”
就这样,高迎祥、李自成率部北上亳州,而张献忠则南下围攻庐州去也。
……
亳州。
当罗汝才听闻凤阳之事,他便决计离开高峻山。
他不喜欢高峻山如此严厉的军纪,今日是宁德忠被杀,明日很有可能就轮到他曹操。他已看出高峻山是个不安于只做个强盗的人,与之合作,高峻山是不愿听命于人的。他内心多少有些郁闷,就在高迎祥、李自成来的前一天,他带着他的人马南下去与张献忠汇合了。
高峻山知道人各有志,所以欢欢喜喜地把罗汝才送出了城,毕竟都是义军,今后少不了联合抗敌的。
第二天,高迎祥、李自成的人马开到。高峻山在亳州的家中接待了高迎祥、李自成及其夫人。
高迎祥早就盼着看孙子了,所以说这次家宴最开心的就是他了,其次就是高桂英,她是李自成的老婆,高一功的姐姐,高迎祥的侄女,高峻山的堂姐,高红兵、高橙军的姑妈。
因为是家宴,酒桌上都是平常菜,没有什么大鱼大肉,香喷喷的大米饭倒是诱得来客垂涎欲滴。
入席的一共十人:主人是高峻山携夫人韩雨烟、二夫人吉雅、三夫人苏叶娜,以及三个养子孙大海、马金和马文,刘文秀当时在军营值日,所以他没有来;来客为高迎祥和李自成夫妇。
“我的两个孙子呢?”一坐下来高迎祥就迫不及待地问。
高峻山道:“父王,先别急,等一下奶妈就会抱过来,我们先喝温酒,暖暖身子。”
“好好好!先喝酒!”高迎祥端起酒杯,“今天我们全家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我祝咱们高家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年长的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年少的健生英俊神仙助,康硕聪明山海随。”
一桌子的人都端起了酒杯,其实酒杯里面真正是酒的只有三杯,女人和孩子的酒杯装的是糖水。
高峻山向三位来客一一介绍起自己的家人,他的三个义子十分的乖巧,不愧是崇文书院的弟子,对长辈尊敬,言辞得体,三位貌美如花的夫人,虽然说起话来有时候会词不达意,毕竟二夫人和三夫人的汉语水平不高,但是,她们在饭桌前,一个个都表现的贤良淑德、克恭克顺。
酒过三巡,奶妈终于把高红兵、高橙军兄弟俩带出来了,高迎祥笑呵呵地一手抱起一个,道:“叫爷爷,叫爷爷。”
两个小娃娃那见过这阵式?见到这个陌生的胡子爷爷,“爷爷”二字没喊出来,倒是娃娃地大哭了起来。慌得韩雨烟和吉雅连忙抱起这两个孩子。
这两个孩子到了妈妈们的怀里,便不再哭了,安静了一会,娃娃们觉得胡子爷爷并不可拍,才有了笑容。
高桂英伸手出抱老大高红兵,二岁半的高红兵不但不再哭闹,反而笑出了声。
高桂英甚是喜爱,她自己没有生养,把个高红兵抱在手中不舍放下。
她逗着高红兵:“你叫什么名字呀?”
高红兵口中发出“宝、宝、宝——”的声音。
高桂英笑道:“哦,原来你叫宝宝呀!”
众人听了捧腹大笑。
韩雨烟解释道:“他叫高红兵,他说的抱抱抱,是要你抱的意思,不是说他叫宝宝。”
高桂英也笑:“姑妈还以为你叫宝宝呢!”
高峻山道:“宝宝这个小名倒是不错。这样,就按照姑妈的意思,今后高红兵就叫大宝,高橙军就叫二宝。”
妈妈们欢呼雀跃,“我们的宝宝有小名啰!”
高桂英更是开心,她把大宝抱在怀里道:“叫姑妈,叫姑妈,姑妈给你取了一个小名,你喜不喜欢?”
大宝喃喃道:“妈妈、妈妈——”
众人又是笑。
韩雨烟对高桂英道:“姐,既然大宝都叫你妈妈了,不如你就认他为干儿子。”
“好!好!好!”高桂英一连说了三个“好”,沉浸在做母亲的幸福中……
李自成对高峻山那是嫉妒无比,只有借酒那麻醉自己,他一个劲地喝酒。
高迎祥突然想起看到高峻山军营里的蒙古兵,于是问高峻山:“我好像看到你大营中有蒙古鞑子?”
高峻山答:“是蒙古兵,他们是我的亲兵卫队。吉雅是蒙古人,这些蒙古兵是她带来的。”
“哦,原来如此!”
……
高峻山宴请过高迎祥和李自成夫妇之后,当然不能忘记李自成手下的几位大将,他与刘芳亮、高一功、李过三人交情颇深,一天,高峻山把他们三人也请到了家中,设宴款待,并赠送了不菲的金银给他们,每人还送了五六十袋大米。
高峻山也没忘记老八队的兄弟们,他又请了老八队的王长顺等几个相熟的兄弟,另外把老神仙尚炯也请到了家中。
“长顺,好久不见你长结实了!”高峻山握着王长顺的手热情地问候道。
王长顺不好意思地道:“秦王,俺长顺真没用,说好的要跟在你身边保护你,现在我却去了闯将那边。”
高峻山安慰他道:“不要自责,去哪里都是义军的队伍,你既然在李自成身边你就好好地跟着他,我相信他也不会亏待你的。”
王长顺听完高峻山之言,两眼湿润。
第六十三章 汝阳用计()
高迎祥、李自成的队伍在亳州休整了数日之后,便决定往西去甘肃,高迎祥、李自成请来高峻山,问他可否愿意一同往之。
高峻山对高迎祥道:“荥阳大会之后,我十三家七十二营一路所向披靡,打到凤阳,震惊朝野,这都是自成兄‘分兵定向、四路攻战之策’所赢得的战果。今我十三家各路弟兄在四处迎击来犯的官军,依旧是按照‘分兵定向’之策,我也不能够违背自成兄所定之策行事,故此,我欲向东往宿州,以便策应父王西行。”
“好!”高迎祥大喜,“我儿有长进。”
高峻山知道高迎祥再过一年就会死于孙传庭之手,如果此时还跟着高迎祥,那才是真正的“二傻”。
高迎祥、李自成领着他们的人马往西而去之后,高峻山也在筹划东进宿州。
刘文秀要离开亳州,他的几个小伙伴二狗、石娃等几个依依不舍,走的那天,流着泪送了五里路。
据冯双礼、田芳的报告,徐州、颍州、陈州、商丘都驻有重兵,只有宿州兵力空虚,而洪承畴还在汝宁,正忙于围堵张献忠。
三天后,高峻山命令白文选的第四营为先锋,向宿州方向挺进,由曹文诏的第二营担任断后。
宿州,地处徐、蚌之间,为南北交通必经之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第四营到了宿州城下的时候,天色已晚,天空开始下起雨来,白文选命令部队在城门外十里处扎营,于是,将士们冒着雨水搭建帐篷,修筑壕沟,扎下了营寨,并埋锅造饭。
明廷官军得知有贼寇前来攻城,他们早已紧闭城门,等待援军。
白文选飞马来到西城门下的护城河边,抬眼看到城墙足有三丈高,若要强攻,很难在几天内拿下此城。
他策马回到军营,一边令人禀报高峻山,一边又命令打造云梯。
高峻山接到白文选的报告,马上召集参谋联席会议。
到会的有军师百里沙、刘鸿儒、田文居、李信,以及蔡芝山、红军友和曹文诏。
高峻山把白文选的报告向在座的进行了通报,大家一致认为宿州不可取,除了城坚之外,天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田文居建议:“鉴于连日雨水,道路难行,我们不如打造船只,走水路,下灵璧、虹县,然后进入洪湖。”
高峻山首先否决了田文居的建议:“万万不可。我们一没有船工,二不懂水战,就这么冒失深入洪湖,前途堪忧。”
刘鸿儒提议:“我们不如杀个回马枪,再打凤阳。洪承畴不会想到我们再犯凤阳,所以凤阳的防守一定松懈。”
高峻山也否决了这个提议,很简单,凤阳已经被李自成、张献忠洗劫一空,去了没有多少油水可捞,而且洪承畴的人马就在那一带围堵张献忠,如果凤阳有事,他会拼老命回援的。
蔡芝山也说出了一个方案:“秦王,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可行否。”
高峻山鼓励道:“请伯兰道来。”
蔡芝山娓娓而谈:“目前的局势是我北、南、西三个方向都有官军重兵把守,而东面的宿州又不易攻取,这亳州又不是久留之地,朝廷的大军已经有向亳州集结的迹象。我认为,只要我们悄悄尾随闯王而行,与其保持距离,让闯王做我们的开路先锋,等跳出朝廷的重围,再相机行事。”
红军友无不担心:“这样有点不地道吧?让闯王为我们做开路先锋,而又不让闯王知道我们在他后面。”
李信狡诈一笑:“兵法曰:兵者,诡道也。关键是,不能让闯王知我在其后。”
田文居道:“这好办,我们不打‘闯’字大旗就是,换上老回回的或者是曹操的旗号。”
刘鸿儒反对:“这样也不行,两军离的太近,闯王一定会派人来与我们联系的,这样他就会知道是我们了。”
曹文诏道:“我们可以装扮成朝廷的军队,让闯王误认为是洪承畴的追兵,他们就不会派人来与我们联系了。”
“这是个好主意。”高峻山采纳了诸将的建议,“我命令:第二营全体换装作为先锋,跟着闯王的队伍西行,白文选停止攻击宿州,掉头回师,各部人马随我立即起程西行!”
高峻山的部队日行百里,尾随高迎祥、李自成到了河南的上蔡,此时得到了洪承畴已经离开汝宁的情报。
高峻山在上蔡再次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内容就是制定攻打汝阳的计划。
此时张献忠、罗汝才已经攻陷庐州、安庆、和州、滁州,一直沿长江打到了江苏的仪征;马守应由豫西南经湖北襄、樊,沿江长驱而下,进军至湖北东部,与盘踞在霍山一带的贺一龙、贺锦等营会合。
这两家人马把洪承畴的主力吸引了过去,大大地分散了洪承畴的兵力,他对汝阳已是鞭长莫及。
汝阳是汝宁府的所在地。陕西三边总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的洪承畴,他的行营就设在这里。
他在这里筹划围堵流寇之大计,当在凤阳的流寇四下逃散的时候,他坐不住了,因为朱由检给他下旨是六个月消灭这股流寇。他必须追击,他必须亲自上前线去,于是他又把他的行营迁往庐州,把汝阳交给副总兵杨化麟驻守。
杨化麟接管汝阳,他的手头只有二千人马,恐有贼寇残余,他把二千人马全部收缩在汝阳城内布防。
这一天,一个探马慌慌张张地来到杨化麟的面前:“报——!有一股贼寇由亳州而来,已经到了上蔡。”
杨化麟问:“打的什么旗号?”
探马禀报:“打的是‘闯’字大旗。”
杨化麟要探马退下,他望着他的副将问计:“思贤,此番闯贼前来,你可有拒敌之策?”
他的副将叫何中瑞,长得矮矮胖胖,一撇小胡子,听到询问,他沉思了片刻,道:“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