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之后探测之中,夏威夷不是那么的好找的,赵信也算是大体知道,夏威夷的位置,可是对于经纬线来说,一度的差别,就是110公里左右,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赵信只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面,不停的向南。
因为第一次探险,不但发现了更多的,更近的航线,而且也全部回归了,这对于探索也是一个振奋的,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避开了夏季热带风暴多发的时间点,这样的探险,如果遇上风暴,那是小概率的事情。
真的依靠这样的模糊的方法,能够找到北美么,当然了,只要按照固定的航道航行就可以了,可是这样一来,最终的效果,并不会很好。
这样的冒险穿越大洋的举动,只是在稳定了北美之后,尝试了一些,却没有找到夏威夷,好在,发现了几个其他的岛屿,算是固定了根基的,一条位于中部,减少很多耗费的航线出现了。
这个航线,比起北方,走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的路线,或许在北方的港口,影响不是很大,可是对于旧金山,甚至是洛杉矶附近的岛屿,那真的是节约了很多,最少节约了4000公里的航程,这放在飞剪船上,那就是十几天。
在航速没有很大提升的前提下,节约航程是提升效率最佳的方法,依靠着几个岛屿的帮助,可以让航程,分成几段,特别是从中国向南之后的,到琉球才深入大洋,然后岛屿的分割之下,每一段的航程减少到了3000公里左右的。
3000公里,跟万里的航程,这个危险程度,可控程度,完全不同,这也很大的程度上面,提升了安全性。
不过,航道发现,并不如岛屿的重要,比如说,夏威夷,中途岛这样岛屿,一旦占据,等于是在周围海域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支点,特别是夏威夷,那绝对是整个太平洋上面,最重要的岛屿了,一旦控制,对于整个天平洋的控制力度,都会上升一层楼。
赵信也不知道夏威夷的确切位置,但是知道,夏威夷应该是在热带地区,可是具体在哪里,就不知道了,37度肯定不是的,那么再往南了。
第一次尝试,只是使用了80艘船,之后,虽然有危险,可是这个探索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找到夏威夷,对于整个天平洋的控制力度,都会很高。
逐步向南,果然,在南北回归线的位置,又发现了一些岛屿,可是不是夏威夷,夏威夷真的很难发现,甚至已经找到了北纬20度左右,甚至是19度,依然没有发现,很多次,都是在探测范围之中擦肩而过。
长期探索,肯定会出现伤亡,在大规模的探索,而且还是这么长线的航行上面,遇到风暴,不可抗力之类的东西,必然会出现,在第二次,就出现了死伤,之后,一直保持在千分之三的程度上面。
这个数目不算很大,可是当他们对于海洋的探索不停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时候,死亡就上升了。
对于体量庞大的的定海军,人口大规模的增长的前提下,类似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太平洋内部的探索,对于各种岛屿的探索,这个对于控制太平洋有很大的好处。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在不断的探索,不停的向南的前提下,夏威夷这么大的岛屿,注定是要被发现的,要知道夏威夷不是一个岛屿,而是一群岛屿,只要发现了一个,剩下的,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不过,跟其他的岛屿不同,夏威夷的岛上,是有人口,关于人口的来源,有几种来源,有4世纪过来的,也有9…10世纪过来的,不过,这个时代,人口并不是很多,大概就是4万人左右。
这些人口,在定海军的强势之下,根本就翻不起什么大浪,分化瓦解一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了。
夏威夷的发现,比起最开始探索中部航线,向后推2年,在不懈的探索之下,这才找到的。
夏威夷的找到,标志着中国对于大洋的控制,达到了一个极限,要知道,夏威夷,可是太平洋中部,最为重要的岛屿,之后的岛屿,才是锦上添花的,包括中途岛,包括南部的一些岛屿。
现在,无论是赵信,还是定海军,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的拿下了千岛群岛,还有北美靠近天平洋的一系列的土地之后,还有阿留申半岛,等于说,三边都已经纳入其中了,只要把天元位置的夏威夷拿下,一切就不成问题了,
夏威夷的找到,代表着北方太平洋,东部太平洋,还有中部太平洋,基本上都在定海军的绝对控制之下,到美洲的航线,也发现不止一条,北方不说了,那是最早的航线,中部,中途岛为核心的航线,他们位置在北纬28度左右,正好可以跟美洲南部的港口,在相似的经纬度上面,这一条直线过去。
另外一个是夏威夷为核心的,船只可以在夏威夷进行补给,修理,并且获得巨大的支持,虽然稍稍绕路,可是跟中美洲附近进行联络,对开发中美洲,有巨大的支持。
夏威夷发现之后,整个航道的探索,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了,三四条航道就够了,可以支撑定海军跟美洲的联系了,接下来,就要把太平洋的探索,向更深的层次了。
2年多的探索,还有发现美洲之后消化,让定海军可以把规模庞大的探索舰队,给调回来,现在东南亚的战事,已经到了尾声了,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基本上都在控制的范围了。
如果是别人,或许会在这里停下脚步,因为控制的地盘已经够大了,无论是的土地,耕地,还是资源,都足够了,再多也没有办法开发出来。
可是赵信却没有停下脚步的,在后世,对于世界航海的研究之中,美洲应该是上帝留给欧洲人的,因为从大西洋到美洲的难度,远比太平洋到美洲的难度小的多,他们只要进入到了航海时代,几乎必然,可以发现美洲。
如果说美洲是留给欧洲的,那么澳大利亚,就是上帝留给亚洲的,在整个印度尼西亚的岛屿的最东南边,哪里距离澳大利亚,只有一步之隔,只要跨过一个几百公里的海洋,在经纬度上面,只是几度的距离,可是他却可以发现一个巨大的大陆,虽然面积没有中国那么大,可是其中蕴含的资源,却是中国非常渴望。
历史上,跟中国开了一个玩笑,领先世界几千年的忠狗,在近代落伍了,美洲是欧洲发现的,澳大利亚也同样是,现在,赵信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也弄出来飞剪船和大帆船,连美洲都发现了,东南亚也占据了,发现澳洲,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军发展()
澳洲的事情,会逐步的推进,这个会跟东南亚发展,太平洋的探索,一同进行,这些都会交给探索舰队,还有东南亚的驻军来完成,定海军最终的根基,还是在中国,当然了目前是定海军占据的地盘。
未来,当世界地图点开,真正比较好,值得发展,并且出现庞大帝国的土地,并不是很多,中国则是其中一片最好的之一,否则的话,中国也不会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之中,一直都领先世界。
中国的不幸,在于明朝时期,跟欧洲的航海一起起步,却没有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整个朝堂也不支持,失去了200多年的时间,到了满清,那就不用说了,对于明朝都是巨大的倒退,更别说整个世界的进步,欧洲弯道超车的,超越了中国,中国彻底沉沦了。
在这个世界,先不说赵信,就说没有定海军,只要解决了游牧民族,把水泥和棱堡提前的交给北宋,游牧民族就不可能进入中原。
要知道,蒙古崛起的时代,欧亚大陆,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会受到蒙古人的影响和杀戮,蒙古人不知道灭亡了多少的国家,可是在南宋是吃了大亏的,如果没有在中亚获得回回炮,他也不可能征服南宋。
回回炮很厉害,对于北宋的城墙防御,有巨大的杀伤力,可是对上水泥和棱堡,对不起,非火药武器,要想对付钢筋混凝土结构,那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打个比方说吧,用人工,用锤子可以拆墙,可是这个拆的,是普通的砖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构成的承重墙,那几乎不是锤子能够对付的,用锤子敲打半天,可能,只是破损少许。
连大铁锤都这样,回回炮抛出来的石头,有能够有多少的杀伤力,最多的,就是破损少许,或许几百次,上千次,击打到同样的一个地方,才会产生伤害。
更不用说,棱堡是集中了冷兵器时代,防御大成,几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是为战争设计的,把以多胜少这一点,给集中到了极点,不但有点的打击,还有面的打击,甚至还有空间上面的打击,只要进入到棱堡的攻击范围,棱堡就可以灵活的利用多人的优势,还有远程和布置的优势,这样的防御能力极大。
500人防守的棱堡,只要各种的资源丰富,可以挡住1万人,甚至更多,到现在为止,整个北宋设计了这么多的棱堡,强行被攻下的,没有一个,这就是棱堡强悍之处。
定海军比起北宋来说,更强,棱堡只是基础的配备,关键是热武器,在热武器出现了之后,迅速的跨越了原有的阶层,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当金属定装弹的出现,定海军的热武器层次,已经不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了,如果加上火炮和机枪上面的优势,定海军等于在11世纪,掌握了最少19世纪中后期的战斗力,绝对是强悍无比的。
热武器的出现,才打败了蒙古的优势,东方是如此,西方也是如此,否则的话,冷兵器时代的蒙古人,蒙古马的结合,那是无解的。
蒙古人有着可怕的骑术,并且有吃苦耐劳的能力,蒙古骑兵的马都是母马,不但比起公马更加的坚韧,同时,只要有草的地方,就可以产生马奶,可以果腹解渴,这才是蒙古人能够依靠骑兵横扫世界的根本,因为他几乎不用携带什么后勤,几个万人队就可以出发了。
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战略性的兵种,能够对付骑兵的,也只有骑兵,甚至对于蒙古骑兵这样骑射的游骑而言,重骑兵都不是对手,无论是金国的重骑兵,西夏的重骑兵,还是欧洲的骑士,都败在了蒙古骑兵之下,原因很简单,蒙古骑兵,把机动力和杀伤力发挥到了极致,在冷兵器时代,是最佳的兵种。
可是到了热武器时代,哪怕是最初级的热武器,就可以解决这一切,蒙古骑兵还没有靠近,远程的火枪的,就可以轻松的穿透蒙古人薄薄铠甲,如果加上重甲的,蒙古马也无法承担的,在兵种的克制之下的,蒙古骑兵很快被打败,龟缩到了中国北部的草原,一直到另外一个游牧民族的崛起。
热武器的提前发展,加上棱堡和水泥,只要这些不彻底的失传,蒙古人就永远无法打入中国,更别说,现在定海军,已经超规模的发展了。
定海军的发展,从来都是跨越性的,哪怕是一年都有巨大的变化,更别说两年三年,从开始探索美洲开始,到现在,美洲基本的稳定,跟玛雅人干了一仗,时间已经走过了3年,接近4年了,在4年的时间之中,定海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4年的时间之中,赵信信守诺言,在跟北宋的关系之中,保持着克制,没有再跟之前那样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