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班牙方阵,在西班牙的手中,几乎是打遍整个欧洲,对于整个欧洲的军制有着巨大的影响,从此,方阵和步兵,成为欧洲战场上面的重要力量,甚至他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一战,在自动武器和火炮的威力,逐步的提升的前提下,才慢慢的没落。

    西班牙方阵跟古代化学一样,同样有几个前置选项,长矛有了,已经点亮了,骑兵和一部分的骑兵装备,也同样被点亮,虽然这是也一个欧洲方阵,可是步兵骑兵的不少装备,东西方是可以互换的,各有侧重而已。

    但是西班牙方阵之中,最重要的是2级火绳枪,这个没办法,2级不难,马上,只要在依靠古代化学,对于一些常见物质的加工,就可以在一天之内,点亮20种卡牌,成功的度过最艰难的一步,提升到二级,可是二级跟拥有火绳枪,完全是两码事。

    赵信隐隐有些感觉,火绳枪在二级之中,也不是简单的,那么容易实现。

    基础的火器,实际上,比较简单,火枪,说白了,就是用铁管替代的竹管,并且做一些布置,让他不是一次性的发射,而是可以连续发射的一种热武器,可是其中的问题巨大,比如说,枪机的设计,火绳的位置,枪管的强度,甚至连枪管的制造,这都是很大的问题,需要一个个的来客服。

    2级火绳枪,是最重要的前置条件,而且还是绕不过去的前置条件,也就是说,在拥有火绳枪这种的武器之前,这个西班牙方阵就是一个摆设。

    赵信,苦笑了一下,火绳枪,那是最少500年后,才逐步流行起来,宋朝的各种火器,也非常的出色,诞生了很多创造性的火器,可是就钢铁这一项上面,就不合格。

    火绳枪的结构比较简单,赵信就可以大体上可以吧基本的结构给弄出来,可是现在铁,不行,除非是很厚,否则容易炸膛,西班牙方阵之中,也有重火绳枪,那是针对重甲骑兵的,大部分还是轻火绳枪的,那对于士兵的要求不高,可是对于冶炼的要求很高。

    赵信现在有很多钢的材料,特别是拥有了古代化学之后,只是古代出名的钢,包括麻钢在内,就有十来种之多,甚至还有一部分陨铁和陨钢,这部分才是真正稀少的,有了卡牌系统,他可以随时的具现出来。

    可是这些,未必能够适合火绳枪,火器和冷兵器所要求的侧重点不一样的,冷兵器,需要的是锋利,可以切断敌人的身体,兵器,可是热武器,硬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好了。哪怕是一把菜刀都可以杀人,真正的军器,不过是更加犀利一点。

    热武器不一样,需要能够抵挡住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化学能,可能在黑火药为起点的火绳枪,要求不算太高,可是之后呢,火绳枪在初期的时候,连长弓都步入,速度慢,射程近,唯一的好处就是,在近距离的穿透能力,远远超过弓箭,对于训练水平也要求不高,这才是火绳枪,取代长弓的重要因素。

    这都需要研究,需要实验,有了古代化学,钢铁可以提到日程上面的,只不过暂时在苗家寨不行,太小了,钢铁也属于是管制物资,打造少许的农具,这没有什么,真的要用火绳枪大规模的制作的话,这问题就有些大了,赵信目前还在危机之中,不可能肆无忌惮的发展。

    好在,有了之前的古代化学,已经可以让赵信完成一系列的制造了,西班牙方阵,这种纯粹是野战的方阵,暂时,还真的没有太大的作用,除非赵信能够跳出苗家庄,真正的独挡一面,开府建制,有了自己的地盘之后,才能够扩大发展。

    这个拥有着神奇的能力,甚至是比长弓的影响力更大的一种方阵,就这么的摆在了赵信的面前,无法使用,有了古代化学之后,赵信对于这个西班牙方阵,也是充满了期待,但是现在,只能够放在一边,等到未来时机成熟了再开启吧。

第一百七十三章 砖和水泥() 
两次特殊的抽奖,平心而论,专注与战争上面的西班牙方针,提升更高,如果将来能够点亮火绳枪,西班牙方阵和火绳枪,长弓结合的话,会诞生一款神话一般的军队,按照赵信之前常驻卡牌的描述,这个西班牙方阵,对于组成的军队是有整体的加成。

    本身就强悍到极点的西班牙方阵,再加上的长弓和西班牙方阵的卡牌加成,几乎肯定会创造出一个无敌的军队。

    可惜,火绳枪出现之前,这个卡牌就是一个摆设,赵信此时此刻,连改良炼钢都没有做,更别说是火绳枪,或许,击中了大量时间,包括他自己,最终可能能够点亮火绳枪的卡牌,可是这样的卡牌有什么用的,残缺版的西班牙方阵,还不如不点亮。

    几乎肯定,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面对着云翼军的挑战,野战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最少对方都是这边的十倍,西班牙方阵或许可以让团练以少打多,却无法克服人数上面的巨大劣势,还是守城为上。

    暂时没有特殊的抽奖机会了,赵信停下来,在古代化学之中搜索一番,只有18个点亮,不,点亮了三个酸碱之后,是15个,300多个之中,挑选出来15个,应该不难吧。

    还真的是,赵信首先,去掉了好费时间太长的,比如说大马士革钢,麻钢,钧瓷这种,这种少则四五天,多则七八天,甚至大半个月,赵信挑选他们,不是为了造出新的东西,创造价值,而是为了点亮而点亮。

    300种之中,绝大多数都是时间耗费较长,可还是被赵信找出来了70多个,差不多四分之一,再扣除了一些原材料不好找的,最终圈定了25个。

    接下来,赵信就真的如同古代道士一样,开始了各种材料的炼制,

    25种之中,除了极少数的,剩下的大部分都是1级原料的,照着上面提供的炼制方法来炼制,再加上偶尔的突发奇想,借助这过去的化学知识,一个个的点亮在增加的,几乎是一天的时间的,赵信完成了其中12种的炼制,还有3种需要材料,暂时在他的手头上没有,让苗远派人,去大名府进货了,还有几天回来。

    叹息一声,还是差了一点,就这么3种,却如同应薄薄的界限,卡在喉咙里,让他无法升级。

    要不,去陈列室看看,虽然昨天开始,就没有新的动植物的增加,谁知道今天有没有,正准备去的时候,苗远匆匆而来。

    原来,他们之前寻找的烧砖师傅,还有烧陶的师傅到了。

    从来到苗家庄开始,赵信除了组建长弓队,并且点化苗远蒸馒头之外,还做了一些准备,主要是砖和陶器,前者是建筑的必要材料,一个高大的建筑物,需要大量的砖头。

    目前北宋流行的青砖,跟后世曾经常见,却在发展之中,因为资源和能耗的关系,被逐步的淘汰的红砖,是有所不同的,他需要找到一个稍砖的师傅,进行改造。

    至于陶器,是为了水泥和玻璃制品来做准备的。

    高温是中国古代,化学反应的最主要的方法,无论是冶炼青铜,钢铁,还是陶器,瓷器这种,说白了,都是对于材料进行煅烧,让材料通过高温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不同的物质。

    温度,这是古代人对于化学的第一个认识,而无论是玻璃,还是水泥,同样都是需要高温的。

    在之前,赵信更着急的是玻璃,玻璃是一种难得工艺品,独特魅力,即便在玻璃很便宜的时代,玻璃工艺品也有相当的价值,一些大师之作的玻璃工艺品,甚至可以卖到可怕的价位,放在北宋,更是无价之宝。

    可现在,一次保州之行,探查了王家的行动和韦贵的心态之后,他彻底的改变了,水泥和砖,必须是第一时间制造的,越快越好。

    苗家庄的防御,对上普通马匪,或者小股力量,这够了,真的跟禁军比起来,那就差的太远了,苗家庄的防御,跟禁军的特殊攻城器械相比,不能说是纸糊的,却也相差不多,真的要进入到贴身肉搏的程度,团练的数量劣势,将会成为最大的问题。

    砖和水泥必须要有,甚至一旦做出来之后,时间紧迫之下,可以先对内部大宅尽心改装,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加强防御,建设一个小型,箭塔和碉堡的联合体,然后,再对外围进行改装,总之增加他的防御强度,尽可能的给长弓队提供足够保护。

    在大宅的会客室里,赵信见到了几个工匠,看起来很不起眼,双手都是充满了茧子,看起来经常做活。

    一共6个人,4个造砖匠人,2个陶瓷匠人,苗远略微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保州这边,专业的工匠很少,还不容易挖过来。

    有时候,真的不是钱能够解决的事情,毕竟,大部分的工坊,都是父传子,子传孙,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这个工坊里面做,你要挖出来他,需要什么代价。

    这好不容易才找到了4个烧砖的师傅,还得益于保州的一处小砖窑关闭,大部分的熟练大工,被其他的一些砖窑给挖走了,剩下的这个,都被他包圆了,他们算是比较专业的,虽然不是大工,却包括了烧砖的全部过程。

    两个陶器师傅,却是在两个不同的陶器窑里面,高薪聘请的,都是侧重于烧窑方面的普通,连中工都不是,这也是他心中没底的地方。

    赵信简单的了解了一下,烧砖师傅他很满意,基本上,包括了每一个工序,只要按照他的指点来,就可以进行烧制,如果是之前,他还需要摸索,才能够完成整个烧制的过程,可是现在,古代化学的点亮,其中有一款,就是红砖,里面有红砖生产的详细过成。

    很多人都以为,红砖是在解放后,最早在近代出现的,可是实际上,红砖早在,古代巴比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具体出现的时间不可考,但是肯定比现在宋朝要早,甚至在古罗马时代,已经广泛的应该到了建筑之中,古罗马建筑很多都有红砖参与。

    中国古代有青砖,却很少有红砖,秦砖汉瓦说的就是青砖,历经千年都不朽,在这个层面上,青砖是要超过红砖的。

    可是红砖制造方便,无论是能耗,成本,还是产量,都不是青砖能够比拟的,红砖制造容易,步骤少,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机械替代人手,青砖不同,后世大生产的阶段,青砖的价格是红砖的数倍,产量一直上不来。

    砖窑也在建设之中,苗远去找熟练的师傅了,从青砖到红砖的改变,密封砖窑,温度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密封,烧三四天,加水,借助着水蒸气,密封形成,最少要一个月左右,红砖就简单很多,可以用轮转窑,一直烧,成了之后,就自然降温,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远比青砖小,当然了,价格也就大大的降低,产量也能够上来的。

    古代化学的这一个红砖上面,详细写了红砖的过程,按照做就好了,甚至在其中,也有青砖的工艺,两者对比,赵信主要重点点名,红砖跟青砖的不同工序,就可以了,这些熟练的工人,应该能够很容易的上手的。

    从后世走来的赵信,一直都相信,产量高于一切,现在不是求精的时候,是求量的时候。

    一款可以称之为宝物,耗费大量手工,防护力强横的铠甲,绝对不如100个,甚至1000个,粗制滥造,能够提供基本防护力的铠甲。前者或许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宝物注定是最稀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