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订单() 
有质量和价格的支撑,铁料进入到枢密院的序列,已经没有任何可以阻拦的了,换成平常,如果有几个枢密使的帮助,贾朝昌还能够拖延的一下,可是叶清臣在旁边虎视眈眈的,他可以保证,只要他敢于拖延,那么叶清臣一定会把事情弄大。【。aiyoushenm】

    潜规则之所以称之为潜规则,就是不能见光的,在众人默契的前提下,才能够使用,一旦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必须按照规矩来。

    就这样,曹刿推动奏折和实物,在枢密院引发了一场轰动,加上叶清臣等人的推波助澜的,最终,一项简单的试探性的决议,就出现了。

    说是试探性的,可是对于枢密院这个庞然大物来说,总量也是非常可怕的,从之前的一个月的数量,提升到了2个月,1000万斤,按照大名府铁匠作坊的价格,一共是35万贯。

    这笔钱,是从日常支出之中出的,枢密院提供了一部分,三司也同样支援了一部分,在一周之内到位。

    叶清臣加入其中,加上贾朝昌心中不爽,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就有了一个明确的限定,各方面的条件,严格到了极点,也就是说,如果赵信是为了打打擦边球,用一些欺骗的方法,获得这个订单,单纯一年的亏损,就会让他承受不了。

    这恐怕是贾朝昌最后的希望了,因为这明显不合理,为什么原来80文左右的价格,能够降低到35文,他们不会想到技术提高,只会想到以次充好。

    在一些熟知铁料官员的帮助下,怎么严格怎么来,甚至可能铁料比现在的质量差上一成,就可能被拒绝。

    叶清臣也是连连点头,他希望的是减少花费,却并不想要让质量减少,一旦出现问题,他作为倡议这个提议的,也必须要承担责任,严格了没有漏洞了,拿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说去,不怕有人翻旧账。

    看着贾朝昌的一通活动,田况还想说些什么,毕竟,有些东西太严格了,那也是不好,谁家的铁料,还不会出现一些质量波动,差不多就行了,如果按照之前铁料的标准,再怎么波动也可以。

    但是贾朝昌执意如此,作为枢密使,他真不是摆设,之前的无力,是因为他想要从中获取好处,本身就是违规的,可是当有正当的理由的前提下,谁也推翻不了的。

    田况在跟贾朝昌争辩了几分未果之后,开始把眼光投向了韩琦,这件事情,就在于韩琦,如果不是韩琦的介入,不会搞得这么大,现在,火都烧起来了,他却退缩了。

    韩琦不是退缩了,而是这样去争辩没有意义,不说贾朝昌强搬的标准,抛开贾朝昌的私心来说,这对于大宋,对于整个军方都有好处的。

    性能保守提升20以上,对于整个步人甲各方面提升都非常大的,这是必须要坚持的,至于达不到标准,韩琦从来都不会怀疑。

    没错,哪怕跟赵信相交时间并不长,可是赵信所表达出来的东西,给韩琦了某种感觉,只要赵信提到了,别管看再怎么的难以置信,那么肯定是真的。

    长弓如此,棱堡如此,甚至说拿下保州的城墙,那就拿下保州的城墙,不打一点的折扣,或许这个奏折是曹刿上书的,可是其中没有赵信的某些努力,那肯定是骗人。

    赵信都介入了,那么他会考虑不到问题,贸然进入一个领域,还是钱跟料如此的密集的领域,他不会考虑困难,只以为东西先进,就能够介入这个领域?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赵信敢于拿出来这些东西,肯定,手中还有更好,莫说这个条件比现在拿出来的低了一成,就算是按照这些拿出来样品的质量,甚至更强一点,韩琦也会相信,肯定能够做到。

    既然如此,那何不把条件定的更加严格一点,或许对于赵信来说,是少赚一点,可是对于大宋,对于军方,可是好处太多了。

    正是这种想法,韩琦才没有介入,看着贾朝昌把条件定的,比之前铁料的标准还要高。

    在协约正式签订,说白了,就是以枢密院的名义,给大名府下达一个采购要求,钱跟要求会一起前往,北宋枢密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哪怕是变化,也不会直接跟铁匠们签约。

    正在这个时候,韩琦这才插口说道:“先等一等!”

    田况郁闷的叹息,早不说,这会说,什么都晚了的,难不成,他还有办法推翻已经定下来的协议么,韩琦有些太高看自己的。

    就连贾朝昌也觉得韩琦有些不自量力的,正要反驳,可是韩琦说出来的一番话,却让他没办法。

    韩琦的要求很简单,枢密院定下来的铁料,是枢密院整体的,是用于整个北宋禁军的,可是他也要定。

    没错,从见到了铁料开始,韩琦就在想,他要改革整个军制,把原来以重甲步兵为主的北宋禁军,改革成为长弓手为主,重甲步兵和骑兵为辅助的一个新式的兵种。

    从保州带来的军队,加上抽调的一些,已经准备了4个军,差不多一万人,未来,会持续的改造,以保证陕西四路几十万大军的战斗力。

    这样的话,对于铁料的需求就有些大,长弓本身不需要铁料,只用合适的木材和蚕丝就可以了,可是长箭就必须要铁料,特别是一些特制的长箭,差不多一二两那么重。

    长弓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射程和射速,对于箭的消耗,是普通的短弓的3倍以上,加上重量,差不多就是5倍,当一个军,普及到1500,甚至是 平板电子书的长弓手的时候,对于箭矢的消耗,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之前,在不知道赵信的大名铁匠作坊的时候,他只能够争取在枢密院的内部,进行调配,现在,有了这个铁匠作坊,他可以把这个希望放在铁匠作坊上面,订购一批铁料,如果是箭头那就更好了。

    甚至相对于于枢密院,韩琦的也有优势,手头上的钱就已经到位了,只要是用于西北的军备上面,只要知会枢密院和三司一声的,就可以跟着下订单。

    贾朝昌没想到,韩琦提出来的是这个要求,说实话,这个要求跟枢密院有些关系,却有些无关,韩琦的20万贯,是带着帽子下去的,只要用在陕西的军备上面,买什么东西,买谁的东西,真的,也就三司能够管得了。

    看叶清臣的表情,显然,对于韩琦的做法很满意,虽然韩琦节约的钱,不可能还给三司,可是他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情,这本身就是节约,再说了,有了这个先例,以后在拨款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说不定,明后年的拨款,就会节约一大笔。

    贾朝昌干干的笑了一下,然后一挥手,不去管它了,在韩琦身上,今天贾朝昌吃了大亏,他完全没想到,以往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韩琦,在露出峥嵘之后,居然如此可怕。

    贾朝昌拂袖而去,剩下人反倒是热闹了起来。

    韩琦不理会贾朝昌的态度,他开始跟枢密院的人员一起,共同定制这个附加的订单。

    韩琦最需要的当然是长弓的箭头,他单独出了一份质询,35文一斤的铁料,30万斤,也不过是1万贯左右,跟他手中掌握的资金来说,是相差甚远,如果箭头的价格,也差不多在这个程度,或者稍稍高一点,也可以买的起,做一个尝试。

    最终韩琦拿出了5万贯,购买了150万斤的铁料,包括了90万斤的箭头和差不多60万斤的铁料,价格方面,只要不超过45文,都可以接受,剩余的铁料的,也做出了约定,主要也用于步人甲和其他武器的修补上面。

    枢密院的订单属于枢密院的订单,在整个北宋军方来说,是最大的,可是不代表没有别的订单了,实际上,这样的订单也不少,韩琦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却没想到,却开了个头。

    在韩琦吃了第一个螃蟹之后,很快的,另外一个枢密副使也决定,试探性的先购买100万斤。

    他负责的是北方城防建设,在城防建设之中,需要大量的石料,也需要大量的铁,100万斤,也就是1个月的销量。

    相对胡韩琦,他更加的谨慎,有了一个月的打底,才能够持续后续。

    两个枢密副使都已经做出了表率,谁还会停下来,有了大头顶在上面,一些跟铁料这里面,没有什么关系的官员,也开始纷纷出手了。

    毕竟,之前整个枢密院的铁料交易,都控制在贾朝昌的手中,能够涉足很少。

    铁料便宜,节约的钱,虽然大部分都入不了他们的手,可是哪怕只有一部分,也会让他们宽裕一点。

    整个北宋财政紧张,也连带着枢密院手头很紧,哪怕是松活点,或者有额外可以处理的资金,对于任何一个官员都是好事情。

    一个个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贾朝昌之前的做法,让铁料进入枢密院,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关系,在合适的时间点引爆了之后,众人踊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 
这件事情影响,已经贯彻了整个枢密院,有了韩琦等的出手,一些中层和底层负责人,也都有些动心了。

    这笔钱,不可能落入到他们的口袋之中,可是却是公中的费用,钱跟权这是任何一个领导必须要控制的,如果控制不了这些,哪怕是级别和官位在,也很容易被架空。

    中低层的官员,权利这方面,能够插手的很少,枢密院啊,这可是控制着整个北宋军方的机关,北宋百万军队,还有所有跟军队有关的后勤,劳役等诸多的领域,都可以插手的机关,他的中层职务,说不定就要上中枢会议。

    可是相应的,在自主的领域之中,自主权也相当的大,一些固定的拨款,是有定数的,有些甚至直接进入到各个分支的机构之中。

    跟军方关系密切的司局,可能对于铁料使用量,没有枢密院和军械司用的多,可是多多少少也有涉足,节约一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一些小的机构来说,可能节约个三五千贯,对于他们而言,也是难得的收益了。

    在各自负责的领域之中,进行了尝试,聚沙成塔的,最终的数字非常的可怕。

    特别是从上到下的前提下,有的几千贯,有的上万贯,有的甚至十几上百万,最终汇总起来,一笔总量超过了2500万斤铁的大额订单,就这么得在枢密院形成了。

    这些订单,一部分叠加在了枢密院的总订单上面,剩余的则是分别的订单,总价值超过了80万贯的庞大订单,这只是枢密院平均2个月的量。

    如此眼花缭乱的变化,别说是叶清臣没有想到,始作俑者韩琦也没有想到,他之前提到这个,只是想在枢密院6000万斤这里面,帮助赵信一把,也算是节约费用,谁曾想到,其他的方面数倍于此。

    贾朝昌此时早已经拂袖而去了,如果他要在此的话,早就气炸了。

    作为枢密使,他当然知道,下面的官员和机构,他们控制的项目,消耗的铁料会更多,保守估计,在一倍左右,如果得到全部的订单,差不多就是1。8亿斤,也就是说,在原有的状态之下,可以获得36万贯的收益,是之前的三倍。

    可是这些人都滴水不漏的,别的可以,一说到自己的领域,都把的很严,这些领域是早已经形成的,甚至牵扯到的也不是一个两个的利益,贾朝昌努力了,也不过是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