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生枭-第17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西诸将心知肚明,东有辽东军,西有西北军,无论是西北军还是辽东军,如今的实力都已经远超亲过残余。

    这些人倒是想着拿了文普人头,也好做投靠的大礼,无论是辽东军还是西北军,若是得到文普的人头,在他们看来,自然是大功一件。

    文普却是十分精明,知晓河西诸将已经生出异心,好在随军出征的除了河西军和夷蛮军,尚有定武调派的两千近卫军,这两千近卫军文普自然不会送到最前线,保存完好,在近卫军的护卫下,却也是突围而出,躲过一劫,但麾下数万兵马,却是一哄而散。

    文普只能带着少数兵马前往湖津,而河西军大部分人马一哄而散,剩下的兵马却是互起纷争,分崩离析,分道扬镳。

    楚欢得到东线消息之时,辽东军已经突破了燕山,进入河西境内数十里地,却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占据了一座城池,暂作休整。

    辽东军在攻打燕山的时候,损失惨重,筋疲力尽,而且莫无益十分清楚,辽东后勤供给要通过燕山,道路难行,运输十分的困难,在粮草军械未能完全补充的情况下,贸然攻入河西腹地,凶险万分,再加上攻打燕山的主要是辽东步军,大部分骑兵还要通过燕山进入河西境内,战马穿越燕山,却也并非那般容易,正好借此机会,等候后援赶上来的同时,让筋疲力尽的辽东将士暂作休整。

    对于大部分辽东将士来说,虽然最终穿过了燕山,却谁都高兴不起来。

    燕山之战,死伤近两万人,可说是辽东军立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辽东军的兵马,也大都是辽东本土子弟,许多兵士更是亲朋好友,乡里故旧,僵持几个月的厮杀,亲友故人葬身沙场,谁又能高兴的起来?

    两三万筋疲力尽的辽东军占据了河西东边的倒马城,这是河西最东边的一座县城,辽东军到来之时,几乎是一座空城,没有任何兵马驻守,轻而易举占据了这座县城。

    辽东军攻打燕山,穿过燕山,第一座稍具规模的便是倒马城,城中的百姓自然早早就知道大难临头,秦军为了补充供给,在城中百姓尚未离开之时,早已经将城中的钱粮物资征调一空,大敌当前,自然也顾不得百姓生活,而城中百姓却也纷纷向西或者向南逃亡。

    实际上不单是倒马城,文普下令东部各城池都要筹集粮草物资供应前线,虽然物资匮乏,但苍蝇也是肉,文普的军令下达,各城池的官吏少不得借此大动干戈,大肆盘剥百姓,各城百姓却是纷纷逃往,东部大大小小诸城,早已经是人去城空,凋零无比。

    莫无益倒也想过进入河西之后以战养战,就地筹集物资,等到了倒马城,便知道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空空荡荡,留下来的只是些实在无法走动的老幼而已。

    好在人们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将城池付之一炬,否则在这天寒地冻的时日,辽东军连栖身避寒之处都没有。

    辽东军并没有因为攻破燕山而士气大振,莫无益也同样没有因为占据了倒马城有丝毫的兴奋,反倒是愁烦不已。

    他心里很清楚,虽然在赤炼电的军令下,辽东军将士不敢违抗,拼死奋战数月,但是军中的士气却是越来越衰弱。

    他更加清楚,辽东军内部,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

    辽东军一直分为两大派系,辽东本土派和外来派从来都是明争暗斗,而赤炼电身为辽东总督,对军队的控制却也是采取平衡之策,并没有压制两派人马的争斗。

    赤炼电当年率领三万大军东进,征伐辽东,最终将高丽人驱逐而去,而赤炼电也自此坐镇辽东,一开始的时候,自然就是凭借这几万嫡系人马。

    但是要想控制辽东,自然要安抚辽东本土百姓,若要长期镇守,更是要融入辽东系士绅系统,仅靠嫡系人马,想要让辽东上下一心,东拒高丽,北挡夷蛮,无疑是天方夜谭。

    虽然以追随他来到辽东的嫡系人马作为核心,但是随着兵马扩充,辽东本土子弟也渐渐进入辽东军内,而且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二十年下来,辽东三骑除了赤备突骑几乎清一色是当年追随赤炼电的嫡系,黄甲虎骑和黑甲狼骑却是本土派占据绝对优势。

    虽然赤炼电对自己的嫡系军团更为信任,但是要想在辽东稳住,人脉以及各项资源,却还是要辽东本土大力支持,辽东系将领在军中的话语权也是日益加重。

    前番辽东变乱,莫无益却也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痛下杀手,将军中大批的辽东系将领予以清除,目的固然是为了控制整个辽东军,但是这样的结果,却也是让辽东军的力量大大削弱,而且已经引起辽东军兵士的不满。

    毕竟都不是傻子,清除的将领,几乎都是辽东系将领,那些辽东本土兵士看在眼里,心中又如何不怒?只是在赤炼电的威势之下,敢怒不敢言。

    也正因如此,燕山之战的时候,莫无益根本不敢将主攻任务完全交给辽东本土兵马,若是这样做,在辽东本土兵马…眼中,莫无益自然有用兵偏私之嫌。

    毕竟燕山之战,艰难无比,冲在最前面,与送死无疑,如果只用辽东本土兵马,却将嫡系兵马留在后面,就等若是让本土兵马送死,却保存嫡系派的实力,军中的变故,已经让辽东兵士大为不满,如果还要这般做,即使有赤炼电的威势在上,却也难免会发生兵变。

    所以莫无益为了安抚辽东兵士的怒气,只能派出嫡系将士与辽东兵士共同作战,也因此造成了嫡系将士大批的死伤。

    辽东军能够拼死奋战,攻破燕山,归根到底,无非是将士们敬畏赤炼电,遵从赤炼电之令,却并非因为敬服他莫无益。

    可是几个月下来,指挥作战都是他莫无益,军中将士私下里已经有闲言闲语,无非是如此惨烈之战,死伤无数,身为辽东总督的赤炼电却迟迟不见踪迹,几个月下来连一面都没有出现,这实在是于理不合。需知一直以来,赤炼电对军队极其在意,莫说像这样大的战役,平日里就是军中举行大规模演练,赤炼电也会亲自到场。

    赤炼电行伍出身,对兵士十分爱护,身为总督,却几乎每个月都会抽出几天时间在军营中度过,与将士们同寝同食,也正因如此,才会受到辽东将士们的敬畏。

    但是如今赤炼电只有军令颁布,人却不见踪迹,二十多年来,从无出现如此诡异状况,军中自然不乏精明之人,难免会在私下嘀咕,却也因此让辽东军看上去似乎上下齐心,但内里却已经是暗流涌动。

    莫无益知道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法子解决这样的问题。

    他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赤备突骑面前自然是一言九鼎,可是在整个辽东军中,却实在没有那么大的威望却震慑所有将士,要想让军中闲言闲语散去,甚至提升士气,只有赤炼电能够在将士们的眼前出现,否则军中疑虑情绪会日益严重,而这绝对是极其严峻的问题。

    他对赤炼电忠心耿耿,可是赤炼电如今却掌握在汉王的手中,与汉王达成的交易,便是只要攻破武平府城,抓住定武,便可以定武的人头交换赤炼电。

    他只盼在辽东军内部的疑虑变成动乱之前,迅速攻克武平府城,擒住定武。

    但是接下来派出的探马连续传来情报,却是让他陷入焦虑之中,武平府城被西北军所占,而文普则是率领残部退往湖津。

    两道消息传归来,莫无益立时就判断出来,定武很有可能已经退往湖津,而西北军却已经是近在眼前。

    西北军忌惮辽东军,辽东军却也是对西北军颇为忌惮。

    当年这是大秦帝国最强大的两支卫戍军团,同样都是骁勇善战,也同样都是悍不畏死。

    莫无益的最终战略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打下武平府城而去打,其目的只是为了打下武平府城抓住定武,至若定武的死活,他并不在意,只要有定武人头便可拿来与汉王交易。

    他很清楚,以辽东军的现状,外人看来铁蹄铿锵,似乎强大无匹,但他却知道内部混乱的辽东军根本还没有做好征伐天下的准备,更没有做好与西北军硬碰硬的准备。

    如果赤炼电领军,莫无益自然是无所顾虑,可目下是他统兵,率兵冲锋陷阵他不在话下,可是没有赤炼电,让他运筹帷幄纵横天下,他自问根本没有如此能力。

    对着铺在桌上的地图,莫无益神情凝重,苦恼无比,是西进直取武平府,与西北军一决胜负,还是南下攻入湖津,抓住定武,让这位辽东统帅左右为难。

第一九九八章 家家都有难念经() 
莫无益正自愁烦,外面传来声音:“末将武玄,求见大帅!”

    莫无益听到声音,双眉一展,欢喜道:“武千户,快些进来!”竟是向门口迎过去,一身甲胄的武玄却是在门前出现,拱手笑道:“大帅。。。。。。!”

    “自家兄弟,还这么称呼?”莫无益拉住武玄手臂,“这里没有外人,兄弟相称即可。∽↗,。。”又笑道:“你这家伙的速度倒是不慢,后队骑兵是否都赶上来了?”

    莫无益和武玄都是辽东三十六骑中的人物,这些人可谓是赤炼电嫡系中的嫡系,亲同手足,也是嫡系派的骨干人物。

    虽然莫无益在辽东三十六骑之中居首,但平日里大家私下却都是兄弟相称。

    “山路本就难行,而且封堵在山道上的据点陷阱虽然被突破,却还是横亘其中,为了让后面的人马能顺利通过,我已经令人沿途清理障碍。”武玄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解释道:“骑兵主力要全部通过燕山,恐怕还要五六天的时间,不过粮草辎重要赶上来,恐怕还要晚上好几天,天寒地冻,道路难行。。。。。。”见莫无益皱眉,忙道:“不过我已经下令,让他们加快速度。”

    莫无益微微颔首,叹道:“也难为将士们了。”

    “大哥,接下来咱们是否直取武平府城?”武玄看到桌子上的地图,走了过去,“秦军败退,溃不成军,沿途各城池只怕已经无人守卫,以我军的实力,一路西进,势如破竹,恐怕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就能兵临武平府城下。”

    莫无益摇头道:“你有所不知,我已经从探马口中得知,武平府城已经落入楚欢之手!”

    “什么?”辽东军与秦军一直僵持在燕山,双方你死我活,武玄却是并不知道武平府发生了变故,得闻此事,大是吃惊,“那定武难道落入楚欢之手?”

    莫无益皱眉道:“文普率领秦军残部退往了湖津方向,我相信定武恐怕也已经逃亡了湖津。”

    “这可就麻烦了。”作为三十六骑之一,武玄对于辽东军发兵河西的缘故自然是一清二楚,如同莫无益一样,他对赤炼电亦是忠心耿耿,只盼得到定武人头换出赤炼电,“定武若是取了湖津,咱们也就只能南下往湖津去,可是。。。。。。!”

    “可是什么?”

    武玄皱眉道:“可是如果我们大军南下,后勤补给的线路就在西北军的威胁之下,万一他们从背后切断。。。。。。!”

    莫无益叹道:“我现在就是在为难此事。你心里清楚,军中人心已经开始浮动,我们只能速战速决,尽早拿住定武,每耽搁一天,就多一分危险,这种时候,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