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天刚亮不久,十分克制的叩门声便传来,似乎生怕吵到周围。
杨长帆本来也没睡踏实,披着衣服出来开门,正撞见同样睡眼惺忪的黄胖子,身后骡车旁还有两名壮实的家丁。
“哥哥真是守信之人啊!”杨长帆连连作揖,他本来以为要拖几天的。
黄胖子同样在想着别的事,一面令家丁将骡车拉进门,一面小声道:“赶个早,不想让人看到。海边小舍没人,所以找到这里,打扰弟弟家人休息了。”
杨长帆赶忙说:“不碍事。”
黄胖子这便招手,让家丁扯下裹布。
054 大明元宝()
黄胖子倒也细致,外面是一层粗麻布,里面是一堆散货堆着,最下面才是放元宝的箱子。他亲自上前打开木箱,白花花的大号银锭这才露了出来。
黄胖子就此拿起一只比划着给杨长帆看:“正经的官银。”
杨长帆接过银子,抚摸一番,保存完好的大块银锭手感都光滑一些,三斤左右的重量像个小哑铃。竖过来看,元宝中间印着“大明元寶”四个简单粗暴的大字,左侧注明四十八两,右侧则印着“丁未年”,表明铸造年号。
这么一块元宝,相当于沥海村普通三口之家两三年的总收入,而扬长帆面前有31块。如此的收益,已经远超他预估初期种海的年收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暴富梦,就这么一夜实现。
“还用称量么?”黄胖子打断了杨长帆的眼花缭乱。
“不必了,这银子有准。”
黄胖子这才点了点头,命两个家丁合力抬起木箱子,搬到杨长帆东厢房门前放下,这么些银子,粗估也有小100斤,存放搬运都是问题,只可惜没有纸钞。
“31锭,1488两,崭新的官银毫无折损,我路途周转,外加这箱子,咱们就把这12两零头抹了去。”
“抹。”
“嗯。那我先回去了,还约了人谈事,今后咱们约定,每日申时四刻来取货。”黄胖子说着引来身后两名家丁,“后面我就不来了,你记得他们哥俩。”
“辛苦。”杨长帆继而问道,“我也想快些供货,只是哥哥所说的贝壳货源……”
“我已经在安排了,日后便有船直接送到你海舍,一筐三分,不二价。”
“好!”
“那我走了。”
“哥哥忙,我就不留了。”
骡车刚一出去,大门刚一关上,北房杨寿全的脑袋便探了出来:“来了?”
敢情他一晚上也没睡好。
“来了。”杨长帆指了指自己门前的箱子,“在那边。”
杨寿全咽了口吐沫问道:“我看看?”
“随便看。”
父子二人来到箱子前,再次打开。
“这都是上好的银子啊,这帮天煞的货郎……”老杨看得直摇头,这比家里存的银子还优质。
杨长帆想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这么沉,咱们怎么拿到县里去?”
“揣得下,一人揣五锭。”
好么,该负重跑了。
暂时而言,这事还只有杨长帆父子以及翘儿知道,反正不能让赵思萍知道就对了。余下的时间杨长帆将箱子暂存到床底下,吩咐了翘儿今日海舍要忙活的事情,自己这便跟父亲三两口吃了饭,出去雇了骡车赶往县里。
一路上,父子也定好了说辞。
先去县衙拜见知县,寻常人自然不是说见就能见的,但老杨递名帖还是有些分量的,成功进去后先送礼再谈事。捐官捐学是给公家的,送礼是给知县的,要是杨长帆自己搞这些事,估计还要找中间人,闹不好再被骗了,幸亏老爹是此中行家。
来到会稽县衙,这里终究比沥海所正规一些,该有的门卫都有,门口的石狮子也像模像样的,杨寿全客气上前,跟门卫说明来意,递上名帖,门卫也知他的名号,客客气气接了便进去禀告,不多时,父子二人便被请了进去。
县衙比沥海所衙要大得多,相当于单位大院,集办公、法院、干部宿舍、监狱等功能于一身,是一套庞大的体系。
进门便是正堂,比想象中的更大,堂前左右各三吏房,按照规矩左文右武,东列吏、户、礼、西列兵、刑、工,各个部门统管本县政事。
不过杨长帆并没有机会前去瞻仰,而是往西一拐,绕过正堂,进了一处小院。
院内规规矩矩种着三四种花树,正逢春日刚刚冒芽,恍惚间有股幽香呼之欲出,想不到这里别有洞天!
不及反应,一位比杨寿全年龄还要大些的男人走出院子西房,身着青袍,头戴乌沙,胸口绣着奇怪的鸟类。
杨寿全赶紧拉着儿子行礼:“徐大人。”
“徐大人。”杨长帆低着头不敢正视,这帮文人可跟千户他们不同,庞取义其实比这位知县还高了两品,但打起交道没那么繁琐,有酒就成,文人可就不同了,七品知县可也有大讲究,欠不得礼数。
“免礼免礼!”县老爷随手以很细微的动作还了个礼,当先走向北房,同时挥手道:“里面请。”
杨长帆小心翼翼进了这座名为“花厅”的建筑物,从摆设来看,该是专门会客的地方,县老爷与杨寿全先后在正面八仙桌左右落座,杨长帆才在旁侧席位落下屁股。
其实杨寿全本不用如此尊重,他的身份并不比知县低多少,可为了舒舒服服混下去,还是要自降一头。
坐下同时,衙役茶水已经端了上来,服务十分周到。
徐知县与杨寿全举杯相敬后,杨寿全不紧不慢取出了准备好的礼品小盒,双手捧给徐知县:“犬子刚刚成家立户,特来拜见徐大人。”
徐知县微笑着双手一推:“不必不必,本该照顾令郎。”
“客气。”杨寿全又推了推。
“客气。”徐知县又推了推。
“望大人念及多年之谊。”杨寿全又坚决地推了推。
徐知县眉头一皱,终于接过了礼盒:“贤弟以谊相邀,为兄不敢不收了。”
三推之下,这才收礼,太尼玛讲究了。
徐知县收了礼,放在一旁,转眼又笑了起来:“贤弟消息太快,比所有人都快。”
“呵呵……”杨寿全摸不到头脑,只是附和一笑。
徐知县摇着头,十分美满地笑道:“要说这次调动,也来得急,为兄也没想到这便要去布政使司了。本不愿太早告知友人,只怕摆宴相送,贤弟却不知哪里得来了消息,为兄不得不服。”
杨长帆一口茶险些喷了出来。
杨寿全脸色更加难看。
尼玛的,早说啊,早说就不下这么重的礼了!
出师不利啊!
“礼轻情意重。”老杨终究是喘过了这口气,紧接着说道,“故交多年,大人还未见过犬子,卑职闻大人高升布政使司,这才一早带犬子前来拜见。”
“好,好。”徐知县点了点头,望向杨长帆。
055 地主克星()
杨长帆连忙起身行礼:“晚生长帆,久闻父亲盛赞徐大大,今日得幸一见,实乃晚生之福。”
“哪里哪里,请坐。”徐知县乐呵呵摆了摆手,“令郎身魁心细,病愈后更见精神!”
“大人过奖。”杨寿全稳了稳气息,不行,老子礼已经送了,必须赶在你滚蛋前把这事儿给办了,“徐大人,其实今日前来,也是犬子的主意。”
“哦?”徐知县又望向杨长帆,年轻人很上道儿么。
杨长帆再次起身:“不瞒大人,家弟正在参加县试,偶与家弟谈及县学,徐大人极是重视教谕,晚生十分钦佩,特来捐学。”
“哦?”这次徐知县更大的惊讶一番,我重视个鸟教谕,原来你是捐官来了!
不过这对他来说,当真是年三十儿晚上的冷菜,数着日子便要升迁,政绩什么的都无所谓了,但究竟还是道冷菜,把县学福利搞上去,让百姓,尤其是读书人念自己的好,吃下倒也无妨。
“捐学,本县自然是支持的!”徐知县点头道,“这样,谈过后我带你去县丞那边,你随他去礼房办理事宜。”
“谢徐大人。”杨长帆有些没底地又行了一个礼。
徐知县好像看到了杨长帆心里的慌,紧跟着说道:“名声自然是有的,捐学事宜会发榜公布,县衙也会根据捐学力度,给予表彰。”
这话说了杨长帆才算踏实了一些。
可杨寿全不踏实,事到如今,他需要一个准话。
“不瞒大人,犬子不是读书的料子,今生怕是与功名……”
没等他说完,徐知县便拿起茶杯悠然说道:“捐助合适,可赏功名。”
杨寿全又一咬牙,小声道:“四百两……”
徐知县喝茶抬手,示意他不要接着说,自己跟着点了点头。
呼……可算稳了。
用三口之家近20年的收入捐个虚职,也不知是这虚职太值钱,还是三口之家太惨了。
“谢过大人。”老杨这才松了口气,“待大人升迁宴时,卑职再做感谢!”
翻译过来就是事成之后必有重礼。
“令郎之事,提的也真是时候。”徐大人不慌不忙笑道,“依照后面那位知县的性格,捐学是大方接受的,功名给不给可就不一定了。”
“哦?”杨寿全连忙问道,“还望大人指点。”
“那位可是小有名气了,福建南平的教谕,能升上来也算有本事。”
“教谕……”
“跟贤弟一样,举人出身,只是没贤弟这么洒脱,最终还是被派为教谕,这人也真有本事,当教谕都能风生水起。”
杨长帆回味了一下,这位教谕貌似真的很厉害,中举之后,多数人实际上连当知县的机会都没有,你若实在考不上进士,又坚持要仕官,多半都会被派为教谕,下到基层教育机构,去给未来的人才讲课,一旦到了这步教谕都会就此沉沦,再无音讯,只有极其突出的才能更迈出一步,踏入县衙。
“还望徐大人指点,这位大人哪里人,何年中举,年龄几何。”
“该是福建人,中举较晚……算下来该是己酉年,次年出仕,年纪倒是跟贤弟差不太多,四十出头。”
杨长帆计算了一下,这位之前的政绩是当了五年的教谕,就算他40岁,也就是35岁才出仕,34岁才中举。
34岁,怎么看都算是比较惨的了,资质平平,应该比老杨差了不少,十有**比弟弟差得更多。也真神了,这考试定终身的年代,竟然还有大器晚成,靠政绩出头的!再说了,当个教谕能聊出什么政绩啊?
不管怎么说,新任知县至少是个实干家。
杨长帆很好奇,一个人实干到什么地步,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五年之内从乡村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
只见徐知县眉色一扬:“海瑞,听过么?”
“噗……”
杨长帆这次终于没能承受住打击,茶水喷了一地,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位名声太大,不是历史专业的也必然听过。
如果自己是老百姓,自然夹道欢迎。
可自己是土豪劣绅啊!队伍站错了!
这位可是出名的劫富济贫!地主克星!
怎么跑浙江来了?有这么一出么?
是不是哪里出什么问题了啊!
周旋于现在的情况自己已经很累了,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