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郦城是农邑。同为一进院落,牛牢、猪圈、鸡埘,所建颇多。刘备结合后世的经验,打造的立体牢圈,被邑民统称为‘畜楼’。立体种植不适合。立体养殖先行。尤其是木板、柳条和青竹搭建的立体鸡舍,能喂养数倍的家禽。结构就是刘备家大马厩的升级改造版。
木板长条,建起长盒。盒内分成隔间,每个隔间养禽一只。地板和门以柳条编织,留有孔隙。门前置一根居中剖开的长竹。青竹内可投放饲料和饮水。鸡舍下垫河沙草木灰。用来遮盖掉落的粪便。只需定期清理更换,可保院中无粪臭。
用于养殖的后院,建有单独的双瓮式化粪池。肥水亦入污水管网。
郦城宅院没有磨房。而是改在堤边水碓旁新建一座座水磨。和水碓共用立式水轮。水磨由上下扇磨盘、转轴、支架构成。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另一端连在立式水轮,以水势冲转水轮,带动下磨盘转动。磨盘用硬石制作,上下磨盘刻有相反的螺旋石纹,通过带动下磨盘转动,粉碎谷物。
水碓和水磨合称:水力磨坊。
类似的大磨坊,沿堤岸建了十数座。足够邑民使用。
郭芝来问,能否在城中建造和楼桑一样的舫车,供邑民往来。
郦城被南北走向的郦亭沟,从中一分成二。左岸横向二里半,竖向五里。右岸横向亦是二里半,竖向也是五里。四四方方,整齐如棋盘。城邑横跨郦亭沟水,建舫车颇为不易。且郦城毕竟是农邑,没有多少行商游客,亦无学生士子。各家各户多有骡马辘车。且铺设铁轨实在太过耗费钱财,临乡数座城邑大建。刘备也无余钱。等以后再说吧。
最要紧是把楼建完。然后开挖壕沟,引水绕城。把护城河建起来。
郦城面积是楼桑两倍。又无楼桑那么多气势恢宏的大型建筑。如商肆酒垆汤池客舍学坛,侯府宗祠演武场诸如此类。故而能容纳比楼桑多两倍的人口。
原本计划督造三千户宅院。
随着陆陆续续有青冀流民、淮泗百姓,丹阳部族,不断涌入。郭芝说,怕要建起五千户宅院。
刘备欣然点头,可也。
少君侯家的酒垆、客舍、汤池、绣馆。自然也要建。热闹的东西二市,也在规划之中。旗楼、置楼、谯楼……最后还要建一座坚固的郦城治所。
慢慢来。有条不紊,还有时间。年前分了田地,今已落籍临乡。皆是少君侯治下之民。
美田、华宅,一样都不会少。耐心候着便是。
便是有人心怀忐忑,也有前来收购新谷的楼桑豪商将少君侯少时‘牵招刘备’之事,说与他听。还用自己三年入住的经历作保,以安其心。
1。29 浮屠佛祠()
楼桑的板楯连弩,也被将作馆成功研发。以坚木为内板,蒙双层牛皮。牛皮用生皮髹漆,漆中混入搪瓷釉粉,合甲而成。板楯背面,及腰处架设横臂。安装大黄弩。盾开双孔,用于射击。
十石大黄弩,又叫黄肩弩、大黄力弩。能远射八百步。
十石强弩为腰张弩。开弓姿势为‘坐举足踏弩’。射击时端坐于地,弩平放面前。屈膝,用双脚踏住弩担,腰部套上腰钩,并用腰钩两端钩住弓弦。张弦时,弩手须两腿用力蹬直,身体随之后倒,利用腰腿同时发力,拉弦上机扣。
因与板楯连成一体,可牢牢撑在地面。故而射击时无需两手端举。只需用肩部顶住弩柄,采用类似后世跪姿射击的方式,射出弩箭。
正因为有稳定的结构支撑。于是,夏馥将‘并射连发大黄弩’向后拉动活动木臂上弦的方式,改成绞盘上弦,并用‘棘齿轮’辅助拉弦。棘齿轮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而不能倒转。装上棘齿轮后,上弦时,即便力疲,弓弦也不会回弹。
当板楯连弩兵正式组建。盾牌后上弦的哒哒声,成为骑兵长久的噩梦。
十石大黄弩,远射八百步。
弩劲之强,世间罕有。连人带马射成刺猬,更是常见。
见板楯强弩兵威力惊人,刘备这便将弩兵所用并发连弩,全部改造成连发盾弩。无论盾牌和弓弩,皆比板楯和大黄弩,削弱不少。然而胜在轻便灵活。连发盾弩兵,身着髹漆革甲。顶盾射击,可挡对面箭雨利器。攻防皆宜,用好有奇效。
刺奸最近来报,郦城有丹阳人家在家中私建浮屠祠。供奉异端。
刘备这便前往一观。
只见此祠分二层,正是由西院前楼改建。重楼飞檐高挑,雕梁画栋。窗棂镂空,布满花纹。宅邸两扇门上,各设铺首衔环一对。与中原风格不同,此铺首乃是个长着翅膀的羽翼人。楼的柱础、窗下、房顶皆刻有熊形。楼顶立一轮盘,数达七重。下部相轮,庭院大门和侧门上,共浮雕五个羽翼人。羽翼人造像,造型古拙,皆为女性。头圆大,颈短粗,表情凝重,颈、腕佩佛珠;背生羽翼,羽毛纹路栩栩如生。双手拱于胸前,体微弯曲,颇有灵性。
问过左右,得知羽翼人乃是楚巫法器,是巫术“引魂升天”的产物。
此楼名曰:浮屠祠。
小羽翼人是佛教传入汉土后的“供养童子”造像。东汉江淮地区佛教流行。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后,最早的信徒皆是帝王贵族。如楚王英,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桓帝则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后楚王英因私造图书意欲谋逆而获罪,被贬丹阳泾县。有追随英而信奉佛教的大批士族及民众一同徙往丹阳。江南佛教由此传播开来。初平四年,有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屠祠,造铜浮屠像,招信徒五千余人。诸如此类。
不料,佛教竟随丹阳山民,一同抵达郦城。出现在刘备治下。
古往今来,利用宗教谋逆者,大有人在。虽只有一家丹阳百姓将前楼改造成浮屠祠,刘备却不敢掉以轻心。令刺奸密切监视,切勿轻举妄动。若只是信佛,并无不妥。可若假佛之名,暗行不轨。刘备定要除之而后快。
少君侯割人头的童谣,北地谁人不知!
前往丹阳贩卖鼍龙皮的宗人,又运来生皮千张。刘备命良工髹漆裁割成通用甲片,留存备用。
鲜卑年年寇边。辽东、辽西、玄菟三郡饱受荼毒。知少君侯广纳流民。分田以食,造楼安居。又有辽东大族田韶作保,三郡边民这便乘舟船横跨渤海,赶来楼桑投奔。一开始多是与徐荣田冈等人相识的游侠及家眷宗族。后来普通百姓亦纷纷乘船来投。楼桑义舍安置不下。郦城、督亢,早人满为患。加之青冀流民亦多,刘备便准备督造大利城。
正如邑民学子所料。继楼桑、郦城、督亢之后,大利城又当开建。
与楼桑关系密切的辽东豪商田韶,靠贩卖盐渍木,成北地巨富。更是将一家老小迁往白湖水榭。又向城长乐隐申请,改造水榭,供家人居住。
乐隐来问刘备。
刘备笑着点头,可也。
田氏这便广募良工巧匠,拆除无用圈舍,尽起高楼。不敢督造七层,却皆是五层高楼。楼楼之间,以覆道架成‘飞阁’。蔚为壮观。称‘水榭第一人家’。知少君侯不喜,家中亦不敢蓄奴。多雇邑中百姓。
与之相隔不远的士异沉月阁,又岂能居于人后?
士异虽常住侯府,沉月阁已交由心腹操持。然,作为与刘备关系密切的交州士族,又岂能让辽东豪商称雄水榭。这便禀明刘备,亦造重楼。北地交州士人、学子齐聚,颇多南越风情。
两家高墙重楼,屋宇连横。乃成坞堡。且互为犄角。战时,只需令兵士进驻,便可保水榭无忧。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刘备正在书房研究插秧机。忽闻天空嗡嗡作响,宛如雷鸣。
抬头一看,天边竟升起绵延无尽的沙尘暴。
待风暴抵近,便有无数飞虫呼啸而过。
亿万蝗虫过境,如同龙卷旋风。遮天蔽日,宛如末世!
所过禾穗草木食之殆尽。饿殍枕道。百姓饥,捕蝗为食。西林亦遭灾,树叶竟被啃食一空。万幸临乡已改稻作。需等春分后,邑民才备耕、通渠,开始新一年的稻作。
如今秧苗未育,田中皆是青水。蝗虫不做停留,呼啸而过。少君侯治下,躲过一劫。
饶是如此,邑中花草亦饱受其害。邑民纷纷捕蝗喂食鸡鸭,数月捉之不尽。
就连关外草原,亦受蝗灾。
草原青苗被啃食一空。牛羊无草,纷纷饿死。胡人无食,鲜卑遂寇三边。
抄掠边民口粮。
护乌桓校尉夏育上言:“鲜卑寇边,自春以来三十馀发,请征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一冬、二春,必能禽灭。”
帝不从。
刘备收到左丰秘函。言,原护羌校尉田晏坐事论刑,欲立功自效。乃请中常侍王甫,复求为将。中常侍王甫正极力撺掇皇帝,欲让田晏遣兵与(夏)育并力讨贼。另有中常侍赵忠,举荐从弟赵苞为辽西太守。欲令赵苞与辽西乌桓王丘力居,发兵策应。以分其功。
夜课时,恩师亦将崔廷尉手书,示与刘备。
前后两封密信。字里行间皆说此次北伐,势在必行。
1。30 旱极而蝗()
待刘备看完,恩师又取出御史刘陶的手书。言朝廷或将启用恩师为议郎,东观校勘儒学经籍,并参与续写《汉记(史称《东观汉记》)》的工作。
“观,观也,于上观望也”。乃指高大建筑。
东观,位于洛阳南宫。建筑高大华丽,最上层高阁十二间,四周殿阁相望,绿树成荫,环境幽雅。为宫廷收藏图籍档案,及修撰史书的主要处所。
议郎,汉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
刘备笑道:这个郎官倒是清闲。
恩师亦笑:此去续写《汉记》,正合吾意。为师可先去,待邑中诸事安排妥当,你便来洛阳。
刘备点头:好。
檀石槐之鲜卑,已成大患。刘备不记得有谁赢过檀石槐。此次北上讨贼,必然大败。好在檀石槐英年早逝。鲜卑由此分裂成三部,不复先前之势。
下课后,刘备返回府中。召乌莲询问鲜卑诸事。
乌莲说,自从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便将领土,分地为三。右北平以东为东部,右北平到上谷为中部,上谷以西为西部。三部各置大人管理,直属檀石槐。
乌莲还说,胡民生存所依,亦有三:“水草”、“刍稾”、“盐地”。檀石槐成为鲜卑大人后,立王庭于弹汗山,歠(chuo)仇水上,去高柳北三百余里。兵马甚盛,东西部大人皆归焉。之后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声势日盛。
正如乌莲所说,胡人赖以生存的资源有三:“水草”、“刍稾”、“盐地”。
水草,便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刍稾,乃是指干草料。盐地,自然是指产盐之地。
时下所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池盐历史悠久,西周时,解池已大规模生产池盐。因盐池在河东解县,故名解池,也称“河东盐池”。又因池盐粒粒洁白,称“河东大盐”。用池盐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