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面根部有能和地面相连的钢栓,用于舫车进出转车台时,锁固台面。防止转车盘来回溜动,造成钢轨错位。

    很简单的机关术,却事半功倍。在转车盘上一百八十度掉头,成为邑中新景。

    待转车盘完成,刘备对西林邑的新设计,也已完成。

    西林邑最早的轨路,绕内墙一圈。如一个‘边长三里的圆角正方形’。然后沿东西向,铺设一条条平行轨路,将圆角矩形平行分割成一个个长方形。

    现在,刘备要在‘边长三里的圆角正方形’正中,再建一个‘边长一里的小圆角正方形’轨路。如此一来,所有东西向的平行轨路,皆被这个‘小圆角正方形轨路’截断。

    如何与‘小圆角正方形轨路’通连?

    没错,转车盘。将东西向平行轨路上的车楼,用转车盘,转到‘小圆角正方形’两条南北向的轨路上来。

    ‘小圆角正方形轨路’,所包围的大片空地,便是西林马场。

    赛马场类似演武场。通高五重。

    南北两侧为看台。东西两侧,便是由赶来赛马的车楼排列而成的车墙。

    与南北看台平行。场地内分设两条呈‘曰’字形的环形赛道。南侧为草地赛道。北侧为泥地赛道。

    两道包裹的中间空地,还设有击鞠(马球)赛场、障碍赛场。赛道、赛场,互不影响,可同时竞赛。

    北看台为主看台。由刘备专属的大平座和观礼台组成。最高达十五丈,最长约一里。仿演武场样式建造。

    底层为直列大马厩,另配草料仓、鞍具房、工具房、兵器室。南北两厩,可养战马数千匹。二层是兵营、学堂、医馆、病舍、南侧二层之上建观礼台。北侧还有三楼、四楼、五楼。三楼前部是观礼台,后为部将精舍。四楼前部同是观礼台,后部亦是骑将精舍。五楼为少君侯独享。与演武场不同,北侧三、四层的观礼台,皆是包厢。

    南北看台顶,上罩穹庐。远远望去,宛如帐篷林立云端,雄浑壮观。南北观礼台,可容宾客一万人。

    赛马与马术,时下称为“驰逐”或“走马”。早在商代晚期,便出现人工饲养马匹并用于骑乘和战争。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运动便已形成。武王伐纣时,就已“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时将掌握军政和军赋的官称为“司马”,亦可见马之重要。

    因马在战争中的使用,愈加突出。马匹的驯养和骑术日渐受到重视。周时,马的调教和驾驭称之为“御”,与“射”一样,为“六艺”之一。

    至春秋战国时,骑射之风更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便是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骑兵诸技的例证。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亦有孙膑助田忌赛马取胜的故事。可知赛马早已流行。

    到了汉时,赛马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

    武帝便极为热衷赛马。经常举行赛马活动。此与时下尚武风俗,亦有很大关系。

    自西汉代以来,除赛马外,还形成了以骑术为基础的丰富多样的马上技艺。如骑手在马上做出各式造型,或进行高难度的骑射,或‘百骑争先’,竞相夺标等等。

    骑手不仅要有驭马的技巧,还要有矫健的身手。

    女骑士亦不少见。且能和男骑士一样,在马背上做出许多高难动作。

    时下,马术已归为百戏之类,成为一种具有杂技性质的表演。

    西林赛马场一出,欢声雷动。

    足见时人有多热衷。亦知大汉尚武之风。

    但凡看过赛马场模型之人,无不瞠目结舌。学坛三位大儒更是频频称赞。赛马场和演武场一样,乃是练兵之地。不仅可训练骑术,还能打造鞍具、更换蹄铁、饲养马匹;学习兵法战术,研读军规汉律;军士驻扎修整,养伤蓄锐皆可。十分方便。

    待建成,西乌铁骑将尽数驻扎此地。刘备还要遣邑中官吏、将校,日常管理。

    本以为车楼不过是为令游牧安居的权宜之计。不料竟有大用!

    须知,刘备从草原带回的万余匹鲜卑战马,皆分散饲养在车楼马厩里。若是全部散养在西林邑中,必成大乱。以车楼为单位,沿轨路列队而进。便可轮流到西林马场,赛马竞技,习练骑术。何其方便!

    周长四里的赛马场,堪称西林重器。

    临乡大建俱已完工。侯府良匠、楼桑能工,还有众多的熟练工,这便纷纷转移工地。赶往西林。

    最高兴者,莫过乌莲。

    刘备辖下数座城邑,数西林最次。且邑中多南下胡人,亦或是马贼家眷、汉奴聚居,诸如此类。毫无繁华可言。今刘备不惜工本,大兴土木。足见少君侯亦十分重视西林。待建成,必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这让以乌莲白卓为首的南归胡人,心中甚是欣慰。

1。74 青虹下坠() 
刘备特意将赛马场模型,摆在市楼大堂正中。进出市楼,皆可观其全貌。一时摩肩接踵,游人如织。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先把一座座转车盘修好,再铺内圈轨路。夯实地基,开建南北看台。

    轻车熟路。都无需苏伯在场。又何须少君侯亲临!

    沿清溪大堤通往西林的道路,亦被加宽。皆铺上青石方砖。青石为车道,方砖为行道。逆出桥楼,沿西北而进,入野林数里,便可到西林桥。过桥后便是西林港。穿港入城,可达西林邑中。

    与楼桑相似。西林港内建泊楼。车马皆寄存此楼。换乘舫车,直抵赛马场。

    插秧极耗人力。无奈插秧机刘备一直没能造出。十分遗憾。也因壮劳力皆下田插秧,西林赛马场也未能全力督造。

    待插秧完毕,人手充足,西林赛马场这才日新月异,拔地而起。

    六月丁丑(二十九日),有一道黑气从天而降,坠落到皇帝常去的温德殿东侧庭院中。长十余丈,好象一条黑龙。

    秋,七月,南宫玉堂后殿庭院中,现青色彩虹。

    皇帝召集光禄大夫杨赐等人到金商门,向他们询问天降灾异的原因,以及消除的方法。

    杨赐回答说:“《春秋谶》书上说:‘天上投下彩虹,天下怨恨,海内大乱。’再加上四百岁的周期,将要来到,而今妃嫔、侍妾以及宦官之辈专断朝政,欺罔帝王臣民。还有在鸿都门下招集一群小人,依靠写作辞赋,受到宠爱,互相推荐,不出十天到一月的时间,每人都得到越级提拔、荣宠。却令士大夫屈身乡野,不能把才能奉献给国家。这是一种帽子和鞋子颠倒穿戴,山陵和深谷交换位置的反常现象。幸赖上天降下灾异,谴告陛下。《周书》说:‘天子遇见怪异则反省恩德,诸侯遇见怪异则反省政事,卿、大夫遇见怪异则反省是否尽忠职守,士、庶民遇见怪异则反省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请陛下斥退疏远奸佞,速召品德高尚,言行一致,被世人所称道的人士,断绝假传圣旨的渠道,停止没有节制的游乐嬉戏,才能让上天平息愤怒,各种灾异才可消除。”

    蔡邕亦上疏:“我思各种灾异,皆是亡国之怪。所幸上天对汉庭仍有旧情,所以屡次显示妖孽反常的异象作为警告和谴责。希望让人君悔悟,远离危险,转危为安。而今青虹下坠,母鸡变成公鸡,都是妇人干涉朝政的结果。

    从前乳母赵娆位尊权重,谗害忠良,谄媚求宠,骄纵横溢。接着是永乐门史霍玉依仗权势,作奸犯科。而今道路上纷纷传言,又说宫内出了一位程大人(中常侍程璜)。看他声势,又将成国家之患。陛下应高筑堤防,明令禁止。以赵娆、霍玉为最深刻的鉴戒。今太尉张颢,乃是霍玉推荐。光禄勋伟璋更是有名的贪官。还有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诸如此类,皆得到宠幸,坐享荣华富贵。这些人,都应该念及,过去小人在位时引发的国难;退而思考,抽身让贤给国家带来的福佑。

    我曾见廷尉郭禧忠纯笃厚,年高有德;光禄大夫桥玄聪明通达,端平正直;前太尉刘宠忠诚老实,笃守正道,都应成为主政之人,陛下应多向他们征求意见。宰相等三公大臣是君王的四肢,应委以重任。不应再听信小吏的谗言,罗织大臣的罪状。同时,宫廷百工技艺,鸿都门学校创作辞赋篇章,也应暂时停止,以示专心国家忧患。出任州刺史、郡太守的孝廉,本该是读书人中的优秀人才。近来却推荐征召不当。只因写了一篇小文章,便得越级提拔,因而请托之门大开,违背圣明君王的典章制度,众心不服,却没人敢说出来。我希望陛下忍痛割舍,专心致志治理国家大事,以报答上天的厚望。

    陛下既亲自带头约束限制,左右亲近的大臣也应当跟着效法,上下人人谦卑,以堵塞灾祸的警戒,则上天将把灾祸惩罚骄傲自满的人,鬼神将把福佑赏赐谦卑的人。君王和臣属之间,如果说话不能严守秘密,则君王将会受到泄漏言语的指责,臣属将有遭到丧失生命的大祸。请陛下千万不要泄漏我的奏疏,以免尽忠的官吏遭到奸佞恶人的怨恨和报复。”

    奏疏呈上去后,皇帝一边观看,一边叹息。后因起身更衣(如厕),中常侍曹节在后面偷偷观看,把内容告诉左右之人,奏疏便被泄露出去。奏疏中,被蔡邕提出要制裁和废黜的人,都对他恨之入骨,图谋报复。

    当初,蔡邕与司徒刘郃不和。蔡邕的叔父卫尉蔡质,又与将作大匠阳球有宿怨。阳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于是程璜便唆使别人用匿名信诬告诬告说:“蔡邕、蔡质多次因私事请托刘郃,都被刘郃拒绝,因此蔡邕怀恨在心,蓄意中伤刘郃”。

    灵帝因此下诏,召蔡邕质问。

    蔡邕上疏为自己辩白:“我实在是愚昧又憨直,完全没有顾及到日后的祸害。陛下理应垂怜忠臣直言的苦心,加以掩蔽和保护。岂能诽谤一出现,便对我产生怀疑和斥责。我今年已有四十六岁,孑然一身,孤立无援,得以寄托忠臣而显名,虽然身死也有余荣,但恐怕陛下从此再也不能听到真话了。”

    但蔡邕与蔡质,还是被押入了洛阳监狱。

    蔡邕和蔡质入狱后,有关官吏弹劾说:“公报私仇,企图伤害大臣,犯了大不敬的罪,应绑赴街市斩首弃市。”中常侍吕强怜悯蔡邕无辜,竭力为其求情。皇帝也想起了蔡邕之前奏章上的话,于是下诏说:“减死罪一等,与家属髡钳徙朔方,即使遇到赦令也不得赦免。”。

    阳球接连派出刺客,一路追杀蔡邕。所遣刺客皆为蔡邕的大义所感动,不肯从命。阳球又贿赂并州刺史、朔方郡太守,命他们狠下毒手。并州刺史、朔方郡太守非但不从,反将实情告诉蔡邕,让他小心戒备。蔡邕这才得以死里逃生,转逃五原郡安阳县。

    其后不久,皇帝怜蔡邕高才,便自食其言,赦免蔡邕,准许他返回原籍。蔡邕从放逐到被赦免,不过短短数月。

    蔡邕准备启程回乡,五原太守王智为他送行。酒过三巡,王智起舞劝蔡邕,蔡邕不理。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本就骄贵,丢了面子为宾客所笑,便破口骂蔡邕:“罪犯也敢轻侮我!”

    蔡邕闻言,振衣而去。王智深恨之。于是密告蔡邕心放怀怨,诽谤朝廷。皇帝身边的宠臣,亦纷纷进谗言诬陷。蔡邕害怕无法幸免,于是准备逃命江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