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菜白粥,却入口香甜。夫妻对饮,一时无言。

    长发结髻。以后便为人妇。为夫君开枝散叶,血脉相传。从此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午后小憩片刻。史涣来报,左邻右里皆赶来拜会。

    留七位小姐姐在房中休息。刘备自行下楼,前往前堂相会。

    “拜见君侯。”豪商纷纷长跪行礼。

    刘备神采奕奕,笑着回礼:“多谢诸位。”

    见临乡侯一夜风流,仍丰神俊逸,中气十足。豪商五体投地。床笫之私,虽不便与外人道哉。可将心比心。纵情声色总免不了腰酸背痛,四肢乏力。见临乡侯夜御七夫人,却仍龙行虎步,步步生风。果然是至纯至阳的麒麟圣体。

    刘备母乳养大。又少食虎豹。各种纯阳之物,除了那颗金熊胆,不知生啖下去多少。早在迎娶发妻时,便嗜血而醒。今又蛰伏洛阳许久。恰逢阳春时节,万物萌发。一朝得逞,如何能不龙精虎猛,所向披靡。

    当然。其中坎坷崎岖,各种惊险,也只有刘备心知肚明。

    来自后世的一缕灵识告诉他。要达成完美通关,全白金解锁,选择路线很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刘备首选最疼自己的绾儿姐。便是神来之笔。绾儿姐万般呵护,陪刘备习练筑基。将七姐妹技艺,倾囊相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熟悉了七姐妹的路数,刘备又在绾儿姐身上练满十级,收获一血,遂出新手村。此时去挑战关底女魔王,显然不合时宜。于是刘备选择七姐妹中,年纪最小,涉世未深,懵懵懂懂,又清清纯纯的七妹孟黎。一轮大战,练满二十级,再收一血,如愿过关。

    熟能生巧。大巧不工。酣畅淋漓的车轮战后,阎碧、拓跋缃、狄霜,接二连三俯首称臣。

    此时,主角已神功初成,蓄势待发。

    这便抖擞雄风,去战关底大魔王慕容氏嫣。此战直杀得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山崩地裂,小儿不敢夜啼。奋起余勇,终将大魔王斩落马下。

    本以为。童话的结局便是与公主双宿双飞,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岂料。身具‘兼龙阳文信之资’的秦太仓与‘色美而妖’的襄城君之隐藏血脉的秦黛,天生媚骨,才是最后的隐藏大魔王!

    怒气全空,红蓝喝光,耐久耗尽,只剩血皮的刘备,唯有反戈一击。

    种种内情。如今回想,仍食髓知味,苦乐自知啊……

    “君侯?”捧着一摞竹简的富商,又唤了声。

    一时神游天外的男主角,猛然回神:“刘备多谢。”

    “不敢。”富商高举托盘,刘备这便命人接过。

    “诸位恩义,刘备无以为谢。他日若有所需,只管开口。当鼎力相助。”

    富商大喜,纷纷谢过不提。

    能结好风头正劲的临乡侯,可谓一本万利。宾主落座,聊了些闲话。众富商这便起身告辞。刘备命人送上人手一份临乡名产,作为谢礼。富商大喜而去。漆木匣中,皆是风靡洛阳的奢侈品。琉璃香露,翠玉琼浆,诸如此类。皆为宗室勋贵预订,市面上紧俏无比,便是有钱也难买。

    刘备未曾活在当下时,总以为商人的地位很低。事实不然。商人衣食住行虽有诸多限制。齐民又何尝不是?最关键是,比起十年寒窗的仕途,普通人更容易从商人入手,获得高品质的生活。至于士大夫阶层如何看待,对普通编户齐民来说,其实并不是多重要。

    故而相对于大量底层齐民,商人的生活要好很多。

    饱而思淫。富则思贵。

    时下富贵和权贵,完全是两个概念。衣食无忧,便会思男女之事。当真正富可敌国,便想结交权贵。本来约定俗成的利益链条,却被陛下西邸卖官通盘打翻。富人从此无需再结交权贵,便可直入仕途。为自己攫取更大的利益。

    此举,当然会惹来权贵和士大夫阶层的双双抵制。

    原因不难。富商既越过了权贵。又挤占了士大夫的利益空间。

    士大夫寒窗苦读,修身养性。举孝廉,为朝郎。再被分配地方。为官数载终获升迁,如此一步步迈向朝堂,垂垂皓首方才执掌中枢。

    如今富商只需缴纳一笔‘修宫钱’,便可飞黄腾达,牧守一方。士大夫岂能心甘?

    富商直向陛下买官,再无需买通自己。权贵又岂无怨言?

    所以才会群起叫嚣:“卖官鬻爵,动摇国本。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诸如此类。

    何为他们口中的‘国本’?

    便是指早已固化的利益集团,上层建筑。

    而在刘备看来。

    万千黎民,才是真正的国之根本。

    有句话说得很好。乱世,比的不是杀人,而是活人。

    陛下不行卖官,朝政就不日非了吗?

    我看未必。

    正值新婚,如胶似漆。刘备闭门谢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陪伴娇妻美妇。夜夜笙歌,极尽风流。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少陵也是过来人。

1。96 西行在即() 
两位主簿亦未闲着。

    流水长席的礼简,正逐一翻看。刘备的用意很简单。看看来吃席的八方宾客中,有无暗藏高人。是不是高人,除去名字籍贯,短短一句贺词,便足见一斑。

    旁人或许难断。两位主簿皆足智多谋。又善揣度人心。短短一句,便能鞭辟入里,从字里行间窥见一斑。

    凡有钟意,便逐条拆下,重新编纂成简,再交刘备一观。刘备更简单,主要看姓名籍贯。

    又有新简从书房送下。安若素这便接过,褪下绣鞋,轻轻推开移门,捧入内室。

    婚后,刘备依着绾儿姐的想法,将胡姬酒肆四大安息舞姬尽数调入府中。正式接管了刘备与众夫人的生活起居。并将暗通禁中牛鬼蛇神的御赐采女,名正言顺的调入前院。服侍府中一干人等。

    理由很充分。七夫人多为胡女。汉胡风俗不同。让安息胡女来服侍,正当适宜。

    七位小姐姐的出身,安氏四女亦有所知。从七色婢荣升为陛下金口御封的七如夫人。人生如此励志,胡姬酒肆四大头牌舞娘,如此善解人意,又岂能不感同身受。

    有时候,刘备亦不得不承认,时人咬文嚼字的能力。

    好好的七夫人,多简单。非要加上‘如’字。称‘七如夫人’。以示区别。后来听闻临乡还有两位如夫人,便又改称‘九如夫人’。

    平时皆好说,万事可商量。一旦牵扯到品秩,位次,诸如此类。便一丝不苟,马虎不得。

    随他们吧。

    胡帐遮光、屏音,不宜撤去。

    掀开层层帐幕,终登榻上。与洞房之夜全铺寝垫不同,今已设有一张精致的巨幅床榻。

    床榻,乃时下兼用于坐卧的寝具。“床三尺五曰榻,板独坐为枰,八尺曰床。”

    《释名·释床帐》:“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小者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榻可分为:供独坐的“独榻”,供双人对坐的“合榻”,也有供数人同坐的“联榻”。床设帐帷,榻则不设。床、榻皆可围以屏风,顶上加遮灰用“承尘”。

    室内这张大床,足可供刘备与七夫人同榻而眠。

    寝垫排铺榻上。只需上设竹席,便可清凉一夏。

    皮帐遮光、屏音,却不透风。帐内温热,春衫薄透。七位小姐姐初尝禁果,食髓知味。且多为胡女,奔放热烈。刘备亦难得空闲。故不分早晚,颇为随性。

    掀开内层纱帐时,余光忽见人影浮动。似是霜夫人。

    安若素颔首低眉。眼观鼻,鼻观心。盯着自己不时探出裙摆的足尖,趋步跪在床边,将礼策依次堆放在案几。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便悄悄起身,趋步走出内室。

    刘备能以强弩之末,胜黛儿姐天生媚骨。盖因姿容雄伟。

    有道是“小锤四十,大锤八十。”

    大锤为何贵?

    千锤万凿,不如抡一大锤。

    乃因势大。

    势大而力沉。故能一击而溃。

    日子如流水,一去不复回。

    月末。这日清晨,史涣来报,临乡船队不日便到。

    刘备心中一凛。这便命人揭去帐幕,开门待客。最先登门的自是一众好友。多日未见,刘备却神丰内敛,容姿更胜先前。众人无不嗟叹。近况无需问。朝中还是那些事。众人也各有各忙碌。

    知刘备不日便将西行。河南尹,亦相邀一聚。何进身居要职,正迅速积势。眼看便要为大将军。再加上有四世三公的袁绍为其摇旗呐喊,颇多名士来投。

    刘备正欲设宴,却被袁绍阻止。言道:“往日吃喝全仗玄德。今日我等便请玄德一场。”

    刘备笑着点头:“可也。”

    让众人先去胡姬酒肆。刘备待梳洗更衣,便可直从后院覆道入酒肆内院,与众人相聚。

    听闻夫君要去会友,七位小姐姐这便上前为刘备细心打理。

    一切皆如往昔。目光却盛满浓情蜜意。

    类似出入酒肆,必换常服。并非只为掩人耳目。还需防临事不敬之罪。下楼时,抬头看了眼酒家安氏的精舍。刘备不禁暗叹了口气。身边总放着颗定时炸弹,也非长久之计。

    不如……随船送回临乡?

    或许可行。

    酒肆三楼,春晖包房。

    众人已恭候多时。

    刘备固辞主座。只肯与众好友对饮。

    众友这便依次落座。

    推杯换盏,气氛热烈。刘备的交友圈,日渐扩大。先是袁绍、曹操,袁术,再到董重、曹冲,赵延。官秩看似不高,却各个背景深厚。又皆年少。只需了却心结,便可深交。

    众人皆乐。却见曹操似有心事。刘备这便借敬酒,离席相问。

    曹操低声笑道:“却无大事。只因最近思绪不宁。回想起诸多旧事。”

    刘备心中一动;“可为梁冀金山?”

    曹操目中精光一闪:“然也。”

    见刘备无语,曾做过北部尉的曹操这便言道:“所谓捉贼拿赃。又曰夜长梦多。但凡遇到大案,只需假以时日,贼人必将暗中销赃。如此必漏马脚。然,自发现盗洞,我等皆未走漏消息。洛阳市中却并未有金粉现世。贼人盗走一座金山,却不曾化为己用。却是为何?”

    刘备点了点头:“我亦觉蹊跷。或许,贼人已将金山分批转运。”

    曹操却摇头:“玄德有所不知。金粉市价虽数倍于金饼。然多为勋贵装饰宅邸所用。除去权贵遍地的洛阳,无处可消耗一座金山。若外域胡商,也只认黄金,不分粉饼。我料定,金粉仍在城中。”

    邻桌袁术亦歪头插话:“或许贼人又把金粉融成金山,亦未可知。”

    曹操苦笑:“金粉市价更高。贼人岂能自贬卖价?”

    曹操只思金山,刘备却想的更多。又或许,金山亦是整个阴谋的突破口。

    最有可能掘出金山之人,便是梁伯玉。若能找出他的下落,兴许事有转机。

    刘备这便低声问道:“可有梁伯玉下落。”

    见曹操摇头,袁术忽又妄言道:“若他此时不姓梁,而姓秦。又当如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

    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