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回头,正对上满是希冀的目光。朝霞透过浓荫,散成道道光尘,母亲的轮廓,浸着光,温暖却又不刺眼。
“阿母,不改嫁哦……”小胖子低声呢喃,扭头向村中走去。
相熟的小伙伴也都人模狗样的从自家出来,三三两两的向祠堂走去。绕过一座旧迹斑斑的石碑,吃力的跨过祠堂高高的门槛,小胖子发现,沿庭院已摆满了矮桌。这个时代的祠堂,和后世有所不同。不仅供奉祖先牌位,后院还有一片偌大的宗族墓地。小胖子有些奇怪,为何楼桑村中会有一座如此广大的坟地。或者说,为何楼桑村会与墓地连在一起。只是眼前忽然紧张的气氛,让他无暇多想。
脱鞋上了草席,依样跪坐在矮桌前。桌上别无它物,只有一碗清水。
笔墨纸砚,一概没有。难不成题目就是这碗清水?
正百思不解,忽听堂前一声轻咳,便有鹤发老者缓缓走出,目光炯慈,环视一圈后开口道:“村头百步外,有货郎卖梨。三文一颗,百文可买几何?”
见许多人蘸着清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小胖子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碗水是这么个用法。
“弘家子,因何不动?”就在小胖子愣神的功夫,族长已发问。父亲名弘。弘家子,显然是说小胖子。
小胖子天人交战,想着究竟该不该作答。
“你父早亡,疏于管教……”
小胖子腾的一下,整个人似都被点着了。猛然站起,躬身答道:“可买梨三十又三,尚余一文。”
说完,小胖子又忍不住高声道:“父死母在,日日耳提面命,不敢有一日之疏!”
陪坐一旁的族中长辈齐齐变色,正欲开口斥责,却被老族长挥手制止:“篮可盛八,需几篮方能盛下?”
“四篮余一,或用五篮。”
“如何还家?”
“卖梨处可有他人?”
“有孩童数人。”
“究竟多少。”
“约莫三五人。”
“一人一梨,助我回家!”
话音既落,满堂落针可闻。见族长抚须不语,便有一长辈起身斥道:“四篮梨,为何要分给五人?你若能提,三人足矣!”
小胖子抗声辩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老族长抚掌大笑,“真,人主矣!”
小胖子这才醒悟,完了,发挥的太好了。
“且到门外候着。”老族长和颜悦色,把小胖子轰了出去。
宗祠前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见小胖子耷拉着脑袋,第一个走出来。顿时惹来一片窃窃私语。
“是弘家子,可惜他父年二十举孝廉,如今却生了个败家子……”
“父亲早死,一个妇人能懂什么,不怪他!”
“可惜了,偌大的宅院,已经败的和狗窝差不多了……”
“噤声,他母来了……”
小胖子闻声抬头,一眼就看见了人群后踮着脚尖的母亲。微笑着冲母亲挥了挥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咦,看他那模样,似乎考的尚可?”
“估计吧,不然怎还赖着不走?”
果不久,许多垂头丧气的孩童鱼贯而出,人群中的父母这个时候知道脸红,掩面奔逃不提。
而小胖子的母亲始终站在哪里。
“三弟,族长唤你回去。”抬头却是大兄。
“嗯。”两人携手而入,宗祠内除了各家长辈,只有孩童两只。
被大兄拖着,走到堂中,乖乖的与剩下两个孩子站成一排。
敬完香的老族长手指在四童头顶依次点过:“文——修——武——备!”
小胖子五雷轰顶,眼冒金星,“刘——备?!”
小爷不是叫刘平的吗!
“尔等乃是我涿县刘氏之龙凤,老夫今日赐名,便是依照祖训。每辈甄选四人,尔等正是:文修武备。切记,切记!”
后面说什么,小胖子已经听不清了。被人拥着走出宗祠,直到投入母亲怀中,这才哭丧着脸,仰头叫道:“阿母,我叫刘备!”
“事戒不虞曰知备。天有不测风云,行事需谨慎,族长以‘备’字赐名,便是让你时时引以为戒。”母亲出口成章,却没发现小胖子早欲哭无泪。
1。5 捅马蜂窝()
做刘备好吗?
好个鸟!
一生漂泊,数遗妻子,整日刀光剑影,没完没了的扯虎做皮……漂泊半生好容易积攒了些家底,又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哭死在白帝城。活的那叫一个惨累惨累!
苍天无眼,小爷怎就成了刘备!
呆坐在廊前小半天,目光呆滞的看着几位从叔(堂叔)进进出出,大包小包,留下许多家用。母亲抚着前额,长出了口气。很久都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貌似还有些好处?
心中顿时好受多了。
“阿母,名字能改回来吗?”
“那为娘先把这些吃穿用度还回去。”
“哦,那算了。”
虽不知儿子究竟想些什么,母亲却能知道他对易名很不乐意。这便劝道:“名字是族长所赐,不可轻改。再说,刘备刘平,又有何谓,不都是你么?”
“话是没错……”小胖子无力的叹了口气。内心挣扎中,鼻中忽然传来一阵异香,这便猛然站起,“看汤熬好了没。”
文火炖了一夜,天明时母亲又添了把柴。陶罐一掀,浓香扑鼻。久未尝肉味,虽少油无盐,却也勾起满腹馋虫。
用木勺搅了搅,肉皮皆已化去,只剩浓汤。
“阿母,把铜盆拿来。”
“好。”桑椹洗净去梗,用盅捣碎。待水煮沸便放入铜盆中,用小火煮。
“阿母,煮时要时常用勺子搅拌,以免烧焦,浮沫也要捞除。”小胖子舔了舔勺子,似乎并不甜,这便将手中活交给母亲,出去想办法。
望着童童如车盖,五丈有余的大桑树,小胖子五味陈杂。篱前有此树,一切都早已注定了。
高处一粗枝上挂着个脑袋大的蜂巢。总有飞蜂进进出出。有蜂必有蜜。桑葚汁不够甜,小胖子打起了蜜蜂的主意。
“墩儿哥,你可是想吃蜜?”见他仰头看着蜂巢,小伙伴们便纷纷围了上来。
“嗯,你可有办法?”小胖子可没指望他。
“用烟熏。”
“咦?”小胖子顿时高看一眼。
“砍几根竹子,绑上麦秸,一把火点燃,看它们死不死!”说话的四弟,现在叫刘修。
“万一把蜂窝也烧了怎么办?”刘二獾,不,刘武出声反驳。
“何不叫三叔?”正是大哥刘文。
“俺爹才不会管俺们这些闲事……”刘武挠了挠头。
“以前是不会,可现在多半会了。”刘文投向小胖子的目光,复杂又难以言明。想来宗祠内发生的一切,已遍传村中。所有人都对小胖子另眼相看了。
所幸,这个时代相信灵秀天成。甘罗十二为上卿,如此祥瑞落在自家门中,自然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断不会以妖孽论处。
果如大兄所言。一个腰缠虎皮裙的钢髯大汉,大步而来。
“三叔。”小胖子急忙行礼。
“墩儿,唤三叔何事?”
“禀过叔父,三弟想吃蜜。”大哥刘文急忙答道。
顺着众人的目光昂起头,三叔便看见了那个蜂巢。
“这有何难?”钢髯大汉抽箭拔弓,扬手便是一箭!
嗖——
箭如流星,直射半空。挂着蜂巢的树枝应声而断!
“还不快跑!”钢髯大汉长笑奔去,小胖子这才幡然醒悟,抱头鼠窜。慢了半拍的少年们在身后哇哇乱叫,显然是被倾巢而出的蜜蜂吓坏了。
等闻讯赶来的众家长用点燃的艾草熏走蜂群,几个小娃娃多已被蛰。不过好在是蜜蜂,不是要命的马蜂,取出蜂刺,红肿过几天就会消下去。
一通忙乱,待孩子们被各家领走,独剩个孤零零的蜂巢躺在原地。小胖子挣脱母亲的手,用两个并在一起的草笠捧回了家。
取来柴刀将蜂巢一劈为二。一时芳香四溢。橙黄的蜂蜜沿着蜂窝不停流出,母亲忙取碗来盛。
“咦?”巢中已无蜂,只剩个硕大无比的巨蜂,拖着拇指长的白嫩腹腔,从蜂窝中滚落。
翅膀虽没有退化,却也载不起痴肥的身躯。徒劳无用的扇了扇,也就放弃了。正滚在蜂蜜中大吃特吃。
“蜂后。”貌似母亲也认得。“大厦已倾,却还能吃的下,她倒是心宽。”
“母亲,我们家有箱子么?”用手指戳了戳虫子硕大的腹囊,小胖子灵光一现,又有了主意。
“有啊。你父亲的书箱,还有我陪嫁的箱子,你想做什么?”
“书箱?那书呢?你不会……”小胖子忍不住又想翻白眼了。
“是卖了啊。”不等小胖子翻白眼,少妇指了指云鬓,“书在这里。”
“牛!”小胖子满脸钦佩的竖起大拇指。都说蔡琰心中藏书四百卷,阿母岂不是和文姬(昭姬)一个档次的?
才女啊!
随着铜盆中的水越熬越少,桑葚汁也越来越稠。很有些后世果酱的味道。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小胖子要做的,是将撇去杂沫的猪皮浓汤,与果酱混在一起,充分搅拌自然冷却后,胶原蛋白包裹着果酱凝结,成为晶莹剔透的果冻。
好东西当然要好卖相。
撤去柴火,等着浓汤冷却的小胖子又道:“阿母,家里有好点的果盒没有?”
“有。”怎么说也是官宦之家,高档点的物什总是有的。
母亲取来的漆木果盒,做工精湛,描画精美,一看就是不凡。盒盖上还有一玺印,虽红漆多有脱落,不过小胖子还是能辨认出‘禁中御赐’的字样。
见胖子一脸惊讶,母亲双眸一横,“你出身王族,家中有一两件禁中(宫中)之物,有何惊奇?”
“这么说,我真是中山靖王后?”
“当然!”
小胖子终于放心了。
待浓汤由烫转温,母亲也已把果盒洗刷一新。还特意垫了层白纱。
先倒浓汤,再加果酱。汤酱各半,趁热搅匀。待扩散的红酱汁充满整个果盒,小胖子取出木勺舔了舔,开始加入蜂蜜。母亲又从前院摘了几朵野花,挤出花蜜滴入,风味更佳。
“阿母,麻烦你把这些蜜给族兄们送过去。”小胖子试了试桑葚果酱,甜味已足够。
“好。”母亲欣然点头,对小胖子的做法很满意。
娃儿被蛰的家长们,心中仅有的怨气也因小胖子母亲的举动而得到疏解。都是本家,多大的事啊,算了、算了。
这都不是事儿。
再回来,小胖子已趴在案头呼呼大睡。
蹑手蹑脚的出去,却听小胖子嘟囔道:“阿母,墩儿要吃奶……”。。。“”,。
1。6 以物易物()
不等天明,小胖子翻身而起。正要四处找灯,却发现母亲已把果盒移到了案上。
“好了吗?”听到动静,母亲也披衣坐起。
“应该好了。”小胖子深吸一口气,用手指轻轻戳了戳,顿时喜出望外。“哈哈!成功了!”
果冻已经凝结,因为上面积了层水的缘故,所以小胖子第一眼并没有确定。用手指戳了戳,终于放心了。
“你打算如何做?”母亲聪慧,她知儿子所创造之物,怕是不比淮南王的豆腐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