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必不知!”张世平说完,众人皆大笑。

    这么大的动静,老族长怎能不来。查验马匹和书证,一一对应,确定无误才笑呵呵的离去。

    刘备家正大兴土木。高耸在后院的仓楼,张世平抬眼可见。口中啧啧有声,心中颇多感叹。和苏双一同赶马后院,又被双层大马厩吓了一跳。见苏双也颇通马性,张世平顿时一喜。

    他生怕照顾不周,令马群受损。如今得见苏双,这便放下担心,急着要赶回中山家中。

    刘备诚心挽留,勉强住了一宿。

    翌日清晨,张世平便急急忙告辞离开。

    刘备挽留不住,只能奉上包裹,送他离去。

    张世平本以为是路上行粮,不料入手颇重。伸手一摸,正是马蹄金饼。

    约莫有二十锭。

    这便急着下马。岂料刘备伸手一拍,马匹猛地窜将出去。张世平急忙握稳缰绳,再回头,刘备正笑着招手。

    心中一暖,眼中有泪。

    张世平拱手一礼,随马远去。

    母亲说,张世平乃驵侩,吃的就是这碗饭。家又远在中山国,年关将近,岂能让人空手而归。

    刘备深以为然。这便劳烦母亲连夜将金饼缝入袋内,混入干粮今早出门时一起递给他。外表看去与干粮无异,所以张世平不疑有他,入手才觉有异。

    如此,少了百枚金饼,屋子是建不成了。

    好在天寒地冻,匠人们正在收尾。多余砖瓦用草席遮盖,木料以麻布层层包裹,以待春暖花开时,再另行开工。刘备趁着这段空闲,再去挣些钱来,也不迟。

    之所以敢在张世平的行囊中塞进二十金饼,因为此去中山皆是官道。路途通畅,不日可达。又恰逢升平年间,沿途盗匪绝迹。刘备自己也走了趟范县,情况远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这个时代,距离乱世还有二十余年。

    自己要早做准备。

    要说张世平真是人才。这种打包购买的手段,后世叫量贩。对于急着返回北疆的胡商来说,再合适不过了。苏双看过,除了一匹上等良马,剩下多是田马,还有少量的驽马。

    如《周礼·夏官·马质》所说:“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马分三等,首屈一指的是战马,其次是田马,最次是驽马。

    田马又叫耕马。用于耕地和拉车(马拉货车)。耕马和乘马相比,个头和力量要大很多,更加坚韧,脾气却非常温顺。

    驽马又叫劣马。只能做些轻快的活。比如拉车。刘备家的施轓车,以后就可以交给这两匹驽马了。

    刘备家没有牛,这几匹巨马,以后可是耕田的好材料。

    厩中最耀眼的一匹,正是这匹浑身枣红,额带白点的混血良马。苏双说是乌桓马和大宛马的混种。看牙口,未满三岁。好生调教,必是一匹千里驹。

    还有几匹小马驹,各有母马喂养。年岁太小,现在还看不出品相。

    家中本只有两大一小,三匹马。塞入这群,立刻满满当当。苏双倒是乐此不疲,整日待在马厩,没事便在后院遛马。刘备见他高兴,也就由着他了。

1。50 试钉马掌() 
今年尤其雪大。

    屋檐冰凌,三尺有余。

    刘备吃一堑长一智,家中薪柴所备甚多,足够隆冬所需。年前收了许多鹅毛,母亲制成羽衣,贴身穿着,很是保暖。要说母亲的针线,当真无敌。后世都没能完全解决的跑毛难题,被用细密的针脚彻底解决。

    仓楼四层,门窗紧闭。当中置一火盆,盆内炭火熊熊,正为蜂箱取暖。

    刘备细心查看,确定蜂群无碍,这才悄然离去。

    知道养蜂都能让三千户随之隐居,刘备对自家的两箱蜜蜂尤为珍惜。最主要,果冻需用蜂蜜来保鲜调味,不可或缺。

    而这个时代,最流行的饮料又是蜜浆。没喝到蜜浆,袁术竟吐血数斗而死。

    蜜蜂真的很重要啊。

    家中时有野猫出入,母亲说无妨。仓楼存粮颇多,野猫可防鼠患。刘备说不如养一只家猫。母亲却摇头拒绝,说野猫足够灭鼠。刘备也就没有坚持。

    公孙氏悄悄对他说,寡居不宜养猫。

    这是为何?

    刘备没想明白。

    昼夜落雪,通信断绝。刘备的生活圈,甚至缩小到只剩自家宅院。除了祭祀先祖,村中红白喜事,一概托付给从叔和族中兄弟。井水也被冰盖。取积雪融水,供每日所需。

    咸鱼腊肉,各种酱料,堆满仓楼三层,下层还有新割的稻谷。这是刘备家过的最安逸的一个冬天。

    楼桑村也是如此。

    米粮足备,薪柴有余。即便大雪封路,河沟皆平,也无可惧。

    这个季节,最流行的运动是柴狗撵兔。

    满地皆白,只有狡兔洞窟附近一片蜡黄。只需用烟熏,狡兔必夺路而逃。柴狗在身后追赶,惹来阵阵欢笑。

    刘备站在望楼远眺,忽然有些想念一去不返的女刺客。

    希望她没有出什么事才好。

    家中马匹众多,二叔又上门来求。

    母亲不好回绝,看向刘备。刘备笑言,二叔可否把良田归还?

    考虑再三,二叔终是点头。

    一匹耕马,终于换回祖田。

    耕马虽值万钱,却也比不过刘备家数十亩良田。须知,美田一亩也要万钱。二叔明显做了笔亏本的买卖。问了三叔才知,原来老族长已找过二叔,言辞激励,勒令他限期归还祖田。

    族中对二叔也颇多微词。

    眼看成为众矢之的,二叔只能忍痛割爱。在宗族和田产之间,选其一。

    即便如此,还要了刘备一匹耕马。

    总之,算了。

    这几十亩良田,已改成水田。与清溪谷地相距颇远。刘备兴土木正好缺钱,准备将田产卖与匠人,已充工钱。

    良田虽美,却有族亲掺杂其中。低头不见抬头见。索性卖掉。了无牵挂,以后各自相安。

    家中马多,可以试着打造蹄铁。

    然,毕竟马贵,刘备甚是珍惜。找来匠人,比照每匹马的蹄印,先用木板细细勾画,然后一笔一划雕成模具。反复比对,确定无误,刘备便找来三叔,先从劣马开始,逐一打造蹄铁。

    钉马掌才是重中之重。刘备记得马蹄上有条蹄白线。

    搬起马蹄,去除泥灰,用尖刀修去蹄跟老茧。果然看到一圈蹄白线。刘备说钉蹄铁的时候,一定要把钉子钉在蹄白线的外围。三叔也知事关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

    按照刘备的指点,慢敲细打,终将一寸长的蹄钉,打进马掌。

    磨去突出的钉铁,再对马蹄进行打磨,使蹄铁与马蹄更加契合。

    刘备只是说了些关窍,三叔能自行领悟,盖因熟知马匹,且更懂打铁技艺。如此才能不伤一马,将蹄铁钉完。

    落地一试,效果斐然。

    马掌跟人的指甲一样,是要生长的。钉过的马掌并非一劳永逸,要时常修整更换。所以才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叫钉掌师。

    将厩中成年马皆钉上马掌,三叔熟能生巧,遂将自己那匹乌桓战马,也钉上马掌。

    这是苏双未曾见过的育马术。跟在一旁,仔细观摩。生怕漏掉了一个紧要处。

    钉马掌两个最重要的关窍:蹄白线和蹄钉尺寸。

    蹄铁的形状,倒是大同小异。

    三叔的铁匠铺,很快就会出现钉马掌的手艺。刘备很想自己的族兄刘武,或更多族亲,乃至匠人们,能学会这门手艺。成为光荣的钉掌师。

    风雪稍退,便有数辆堆满行李的辘车,被人推入村口。

    掀开罩棚,车上挤满老幼。

    问过知是从邻村而来。说要举家迁入楼桑村。

    老族长识得这一家。苛捐杂税,入不敷出。只得变卖田产,举家逃离。本想避入豪强门户,听闻楼桑村麻垫广卖,又与里魁老族长相熟,这才辗转到了这里。

    老族长看向刘备。族人亦纷纷看来。

    刘备暗忖片刻后言道,我家有田,你可愿买?

    买田便能落户!

    迁户痛哭流涕,跪地拜谢。

    宗人有空屋,令其暂居。母亲又送来柴米油盐,助他安家。

    饱食一顿,迁户忽放声大哭。说自家兄弟,前几日全家冻毙。可怜幼子刚刚满月,就僵死在母亲怀中。

    刘备震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当真不是玩笑。

    见刘备暗自神伤,母亲宽慰道,吾儿才八岁,许多事力有不逮。待到长成,必将造福一方。

    刘备轻轻颔首,眼中有光芒闪溢。

    便是寒冬,刘氏宗人也没闲着。以往只有祭祀时才来的宗祠,今已人满为患。按照刘备的要求,工匠们将宗人编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各组。小组各有分工。甲组负责梳麻,乙组负责熬胶、丙组负责披胶、丁组负责压制,还有裁剪包裹,各司其职。如此分工明确,进度飞快。

    锦垫谁用谁说好。

    已在名士间传开,北地士族争相购买。原因很简单。名士多耄耋(mao die),身子骨早已老弱不堪。锦垫恰逢其时,可解隐忧。焉能不喜?

    刘备托耿雍寻得磁石数块。本是城中良匠做司南而用,却被耿雍重资买来。刘备命匠人打磨成球,嵌入锦垫之中。可不就是后世一张高达数万的磁疗床垫?换成此时,又该作价几何?

    据说有扩张血管、加速血流,止痛、消肿等疗效。

    这便送与崔尚书,或许又能多活几年。

    有效!

    ‘何以解忧,楼桑磁垫’,崔尚书欣然题字,与重金一并送来。

    刘备推辞不要,崔钧大急。

    那就……收下?

    十金入手。

1。51 流民来附() 
卖八百钱的麻垫、卖三千到一万钱的锦垫、卖十万钱的磁垫、还有买百万钱的金胆黑熊极品垫,以及刘备正在加紧研制的神农百草垫,楼桑村的特产,正日渐丰富。

    多亏耿雍大包小包背来的杂书。

    刘备所获甚多。

    麻垫为何价高。和果冻一个道理:很有型。所以卖相好。

    崔琰相貌俊美,于是曹操对他很敬畏。这就是相貌的重要性。

    寝垫方正规整,重压而不变形。是不是与为人处世有些许的雷同?必被君子所好。

    果如老族长所料。

    楼桑村吸纳流民的消息一开,附近乡里争相来附。

    宗人空屋住满,还沿村道密密麻麻的排开。

    老族长来找刘备。刘备指着‘毗邻’间的桑麻农林笑言,何不盖满?

    正如前面所说:

    村落的格局,均是独门独户。户与户之间并不紧连。户户之间,有二十五米到五十米的‘农田毗地’相隔。各家则由乡间小道相通,亦可直通官道。村落格局,受名田制田规影响。编户齐民每户宅地九百方步。其中屋舍不过占一百二十方步。宅地南界,是住宅正门。大量的余地中,左右两侧为农地(麻田)、桑园;北面是林地。

    所以说,被桑、麻、农、林,所包围的齐民宅院,并非紧挨在一起。

    名田制是前汉(西汉)的田规。今多以无用。本朝豪强林立,诸侯遍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所谓的名田制,早已名存实亡。

    虽是祖宗法度,却已四百年过去。楼桑村为何还要恪守古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