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贼整日抄掠往来商队,夺人钱财。如今反被人抄了老巢,多年积攒,一日付诸东流。待只身返回,目睹砦中惨状,想必海贼管承,定会哭瞎眼。
蓟国海军明轮舰,长三十六丈,广九丈一尺,高七丈二尺五寸,置楼三层,排设八轮,前后三桅,以畜力驱动,暗藏钩拒(撞角)。可容兵士五百人,辎重五百石。若只装货,可改为千石商船。载重与船身结构、用料等密切相关。事实上,若单纯以空间计,此船能容数万石。奈何船身不足支撑如此重量。只需改进工艺,换用更坚固的木料,万石海船也不是梦。
明轮斗舰,长十八丈,广四丈,高五丈一尺,置楼一层,排设六轮,只设一桅,以畜力驱动,无钩拒,设弩炮,可容兵士二百,辎重三百石。同样,若改进结构和用料,此船亦可装万石。
时下造船,工艺多承自先秦。除水密隔舱外,诸如平衡舵、减摇龙骨、钉接榫合等技艺,还未出现。
直到盛唐时出现“钉接榫合”工艺,才使船身强度大为提高。而先定龙骨,后定水底板,再是隔舱板,在隔舱板与外板捆接处设肋骨的“船壳造船法”,要到宋时才出现。
正因船体结构强度不足,才造成时下“船大载少”。无法合理利用舱室,装运更多的人员和物资。
当下,最急需升级的造船工艺,便是龙骨。
忙碌数日,雍奴城内贼尸,这才打捞完毕。枭首后,无头尸堆满赤马舟,送出城外,付之一炬。见官吏往来寻觅,十分辛苦,城内居民这便自发下水打捞。趁尸体还未腐坏,打捞后运出城外焚烧。远比待尸体肿胀浮出,污染水体,产生瘟疫,危害要轻许多。
实地看过后,刘备随即修改了钟繇的重建方案。蓟王要把雍奴城,改建成一座水城。类似后世的乌镇: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古色古香,美轮美奂。
当然,时下喜造高楼。低矮的乌镇,岂能符合我煌煌天汉‘以高为贵’的审美。这些滨水高楼,当如白湖水榭那般,尽起五重。
一旦城内深掘渠道,各家各户老旧的海船,亦可尽数修复。城中水道,能令其自行出入。如此往来城外泽薮,通渠圩田,畅通无阻,与车马无异。
所谓眼见为实。雍奴薮“广袤千里”。东西为“广”,南北称“袤”,广袤,乃是指面积。实地一观,并无刘备想的如此巨大。千里大泽,乃是指“周千里”而非“径千里”。
钟繇上疏所言‘’千里圩田‘’,自然也是说的周长。
百里一城,各自圩田百里(半径五十里),需数城。此处唯一担心便是盐渍。刘备已命人掘土看过,深层土壤并未盐碱化。
原因不难,数条大河日夜冲刷稀释,便有海侵,水中盐分亦会很快被冲淡带走。更何况,此处附近有数条大河入海,淡水与海水相杂,盐分本就颇低。正适合屯田。此处与地势低洼,海水无法及时排出,久则成渍的安次,情况大有不同。
只需等朝中六百里加紧公文抵达,将千里雍奴薮尽数划归蓟国所有,钟繇向往的千里圩田,很快便将实现。
待临乡机关船队,由大利城出发,抵达外海。又沿薮中暗河,逆流而上,驶入城中。轰轰烈烈的大建,随之展开。作为久居此地的雍奴渔家,又如何能不了解自家泽薮。先前多有戒心,又有巫祝阻拦,故不敢实言相告。如今心结尽解,民心归附。岂还能藏私。这便将千里雍奴薮中水情,事无巨细,和盘托出。
刘备大喜过望。命善水能工按图索骥,果然一路通畅。
还等什么?
干!
1。69 海贼联盟()
王莽时,大司空掾王横言:“海水溢,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可见海侵规模之大。环渤海地区,一片汪洋,一度断了人烟。直到延熹十年(公元167年),海溢才渐平复。
也正是此因,才有了超级大泽“雍奴薮”。
“(鲍丘水)自是水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枝流条分,往往迳通”。
泽薮范围,仍包括后世,天津市区、宁河及静海两县全部、宝坻大部、通县北部、及武清东部在内的,约三、四千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海水、淡水在此交汇乱流,潮汐涨落时有往复。人迹罕至,渺无人烟。直到中唐时,雍奴薮才日渐萎缩。
时下,乃名副其实的“广袤千里”。
陛下金口一开,等于又并入六个县啊!刘备知足了。
干栏重楼不难。督亢皆是此楼。材料亦足备。皆是相同模组,只需随船运来,先立桩柱,再建高楼。事半而功倍。居民胡乱建起的高脚楼无论结构还是造型,皆不符合刘备的高要求。需尽数拆除重造。是否原址重建,且看是否影响交通。
与督亢桩柱类似,为防入淤泥后久而腐朽,桩柱外还需包定制的筒柱。待修好城内沟渠水网,挖掘出的淤泥自当填入干栏楼下,不断将桩柱掩埋。久而久之,楼下遂成为土地。城市泾渭分明,大建乃成。
雍奴渔家捡来的前汉船楼,看似老旧腐朽,实则十分经久耐用。其本身便是密度大、硬度高的油性或蜡质木材,又经长时间风雨洗礼和海水浸泡,成为“船木”。材质十分优良。在防潮、防火、防虫等方面,有着独到优势。修缮一新,便可重新出海。即便破损严重,拆除后打造家居,修造重楼,亦是极好。
所谓水城,与普通城池并无本质区别。只需将街巷全部换成渠道,地下水网等城市设施,进行相应修改便可。刘备给出大致方向,剩下细节皆交由钟繇等一众官吏。无需他操心。
十日后,蓟国水军满载而归。将海贼砦中家眷、钱粮尽数搬空后,纵火付之一炬。一时浓烟障目,火光冲天。附近州县官吏,远远得见,弹冠相庆。饱受其害的附近渔家,亦拍手称快,言道,蓟王为我等除一大害。各级官吏纷纷上书陈情,字里行间多有溢美之词。
这群海贼,着实富有。
粮草辎重装满了数十艘货运大舡(chuan)。出三成犒赏水军,剩下皆入国库。如今蓟国库房,何止是充盈。根本就是爆满。
和丝路类似,往来番邦与沿海各港口的商船,运输的多是各地名产。以丝绸漆器、金银珠玉、奇珍异宝为主。铜钱倒是不多。
船大载少。铜钱如此沉重,远不如丝绸等轻飘之物价高。
三千海贼尽数被诛。枭首装匣,上报朝堂。加之青州刺史亦上疏为刘备请功。陛下龙颜大悦。当即将千里雍奴薮增封给蓟国。满朝文武,无人异议。我朝尤重军功。斩杀三千海贼,绝对是拿得出手的功勋。先前并六县为国时,雍奴县已然封给了蓟王,如今再将周围泽薮一并划归,不过是锦上添花。
那片广袤千里,荒无人烟的白泽。普天之下,除去种田营造首屈一指的蓟王刘备,无人能化腐朽为神奇,变害为利。
君不见,督亢大泽便是先例。
三千海贼家眷,数万之众。皆被刘备安置在雍奴城内。千里大泽,若无熟悉水情的渔家指点,如何能逃得出去。许多家眷亦出身良家,所乘舟船被劫掠后,不得已才委身于贼寇。多亏黄盖、凌操等人,才得以重见天日。心中感激还来不及,又如何会心生怨恨。当然,那些自愿从贼的家眷亦有。只需恪守本分,切勿另生事端,刘备自不会追究。不然,多杀几个匪类,对蓟王刘备来说,何其容易。
蓟王之所以成为今日之蓟王,割头进爵的童谣,可是日日被北地小儿口口相诵。
先把雍奴城建起,而后筑陂圩田。再以此城为中心,另择高地督造新城。由一生二,由二生四,再由四生八。以钟繇之能,或用不了十年,便可圩田千里。当然,前提是刘备给他足够的人手。
不难。眼看便要天下大乱。最不缺的便是流民。
泉州港亦在全力督造之中。待造好,刘备会将蓟国水军大营立在此地。不出意外,泉州港很快便将为北地第一大港。
越是大乱在即,越要从容不迫,不疾不徐。待安排好诸事,刘备这便返回临乡。
城门刚刚解禁,便有一艘快船趁夜出城,遁入大泽。绣衣吏一路尾随,果在芦苇丛深处找到一艘半边沉入水中的古船。待攀上古船高高翘起的尾舱,先前出逃的巫祝,已然遇害。所乘快船亦消失无踪。
藏身在芦苇丛中的贼人,必是久未寻到的管承。竟一路游到百里开外,除去水性极佳,身边必有漂浮之物。或是浮木,或是革囊。不一而足。
狡兔三窟。在偷袭雍奴前,海贼管承便已想好退路。此船深藏在芦苇丛中,必是本地渔家才能知晓。当是巫祝告知管承。事若不济,便逃来此处。再趁机脱逃,以待来日卷土重来,报仇雪恨。
巫祝心系管承安危,轻舟快船来此,不料却被管承所害。
却不知,是否因得知三千海贼尽数毙命,家眷钱银尽被掠走,水砦更被付之一炬。恼羞成怒,这才杀巫祝泄愤。还是生怕巫祝走漏消息,杀之灭口。
矗立船头。几名绣衣吏环顾水雾缭绕,一望无际的大泽。年纪稍长的绣衣吏不禁一声叹息。
“大哥因何叹气。”身旁人这便问道。
“身负大仇而逃,管承势必来报。所谓‘蛇有蛇踪,鼠有鼠道’。我听闻海贼亦有同盟。主公抄了管承老巢,又把家眷尽数安置在此处。便是要引管承再来。”兄长所思,果然长远。
“大哥言之有理。”众人纷纷点头。
先前那人便又问道:“大哥可知,还有何贼?”
“广陵海贼薛州之群,万有余户。钱唐(钱塘)胡玉,亦有五千余户。”年长绣衣吏答道:“最近听闻大江之上,新有一支水贼出没。贼人负毦带铃,缯锦维舟,号‘锦帆贼’。”
“乱世将至,贼人何其多。”有人叹道。
“我等身受主公大恩,自当拼死报效,护好蓟国千里国土,万千百姓。”年长绣衣吏笑道:“管承已逃,内奸已死。且去回禀明庭。”
“喏!”
1。70 封侯拜相()
船行一日夜,刘备已平安返回南港。换乘车驾入王城。沐浴更衣,正好赶上朝会。
五日一朝,十日大朝。已成惯例。
恰逢大朝,六百石以上官吏皆要出席。鸡鸣时分,左国令士异便与一众女官、宫女起身忙碌。清扫大殿,铺陈坐席。还要为香炉增添提神醒脑的香料。冬日开启暖柜,夏日还需预备冰鉴。诸如此类。
今日朝会有两件要紧的事。其一,是国土防备。其二,便是要封赏左右二国相。
待君臣见礼,各自落座。
透过垂在面前的九串繁露(冕旒上所悬玉串),刘备环视殿内众臣,这便笑道:“二位国相请出列。”
“臣,在。”两位国相闻声出列,跪在殿前。
“左国令且宣诏吧。”刘备又道。
“臣,遵命。”左国令士异取诏书在手,徐徐展开:
“右国相耿雍,风流蕴藉。左国相崔钧,雅量高士。皆是孤少时挚友。自追随孤以来,礼贤下士,勤政持国,为官十载,忠心可鉴。今蓟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汉胡杂糅,百姓向化。路不拾遣,夜不闭户。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