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一切,刘备如坠冰窟,彻骨极寒。
正因刘备的选择,会影响到陛下的选择。此事牵扯到汉室天家,故而四大府丞才因‘疏不间亲’,不置一语。
‘卑不谋尊’又是何故?
“诸位何罪之有?都起身吧。”殿内众臣,恪守臣节,刘备又岂能降罪。
“谢主公。”荀攸、娄圭再拜起身。
刘备又问道:“依先生之见,孤又当如何?”
田丰答道:“今有上下二策:恃强,示弱。”
“恃强当如何,示弱又当如何?”刘备再问。
“恃强而凌弱。如前所说,兵锋所指,五路贼军尽解。示弱,则谨守国界,蓟国内外,泾渭分明。非蓟国之事,而不可问。非蓟国之民,而不可留。”
田丰之言,一针见血。刘备点倒即通,悉数领会。
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俗语说‘天高皇帝远’。乱世将至,刘备此时大可龇起獠牙,以雷霆之势剪除乱臣贼子。无需再顾忌洛阳朝堂,及陛下之意。即便有诏令传来,亦大可虚与委蛇,奉诏不遵。坐等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朝堂远迁长安,关东诸侯再无奉汉室者。为上策。
亦或者按兵不动,作壁上观。漠视万民饥流,时局糜烂。只需守好千里疆土,待天下大乱之时,再谋定而后动,一举扫平天下。为下策。
这便是田丰恃强、示弱二策。
“恃强上策”为“霸道”。“示弱下策”为“臣道”。
霸道、臣道。刘备无论如何选择,只需选定一途,四大谋主,皆会披肝沥胆,誓死报效。
然而,在刘备尚未做出最终选择前,四大谋主,皆不置一语。恪守臣节,尽量不去对主公如何选择,施加影响。
这便是‘卑不谋尊’。
“疏不间亲,卑不谋尊”。直到此时,刘备才真正领悟此八字的深刻内涵。
然而,除了上策霸道,和下策臣道。在刘备心中,还有中策“王道”。
“蓟国千里之土,无法救天下之民。然区区冀州一地,又有何难?兵祸骤起,万民饥流。岂能见死不救。传孤王命。”刘备目视群臣,平静开口:“在桑邱、徐城、三台城,等国境边邑,广置义舍。登记造册,收纳流民。待平定贼乱,再助其返乡。并知会滞留在赛马场的诸国国君,我蓟国断不会贪墨各国一人一物。所有登记造册流民,皆需诸国官吏在场,名册亦一式二份,用于比对。”
“臣,遵命!”两位国相附身领命。
“令幕府五校,蓟国三校,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以备发兵讨贼。王傅且替孤巡视诸营,定要令营中将士如臂指使,万勿有失。”
“臣,领命!”王傅黄忠这便领命。
“令横海校尉,巡视国中水路,确保三百里临乡颗粒归仓。救助溺水流民,守卫水砦大营。”
“臣,领命!”黄盖亦领命。
连出三令后,刘备又冲幕府左丞和煦一笑:“孤喜得数子,所谓舐犊情深。今并六县为国,位极人臣。公达且带孤上表朝堂,分封嫡长子封为临乡侯,立临乡侯国。次子昂为范阳侯,立范阳侯国。三子渚为雍奴侯,立雍奴侯国。四子……尚未取名,可为方城侯,立方城侯国。若还有麟儿,则再分之。六县分完,若还有子,则取各城分之。待女儿长成,亦如此列,男女别无不同。”
“臣……”荀攸一时涕泪横流:“遵命!”
1。84 王道治国()
田丰忽垂泪长拜:“臣,田丰,愿鞍前马后,甘为驱策。为匡扶汉室,效犬马之劳!”
刘备这才醒悟:“先生献上下二策,却隐去中策,可亦因‘疏不间亲,卑不谋尊’乎?”
“正是。”田丰拜服在地。
“能献上下二策,先生忠心赤胆,孤已尽知也。”刘备这便点头:“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孤亦不例外。然有些事,即便明知有害,却也必须去做。为杀我一人,贼人竟不惜驱策冀州百姓,乃至百万人流离失所。倒毙于道者,日以千计。千万百姓乃是我等之‘衣食父母’,若无百姓供养,何来高楼华厦,丰衣足食。贼人却视如草芥。此等无君无父,无法无天,禽兽不如之辈,留之何用!”
环视群臣,刘备再开口已声如雷霆:“疏到禁中,兴兵杀贼!”
“臣等,遵命!”
命人将田丰送往楼桑国医馆,好生疗养。刘备这便起身罢朝。
自从收到洛阳密信后,就一直心事重重,郁郁寡欢的荀攸,终于拨开云雾,重见天日。整个人如释重负,健步如飞。
此事,起源于贾诩和李儒。正如胡辅为颜良取字时,所言:良禽择木,良臣择主。
刘备少时便称麒麟。然诸如‘贾李和忧’。二人皆智多近妖,又心机深沉,七窍玲珑之辈。刘备择人而仕。二人又如何能不择主而侍。所谓双向抉择,便是君臣之道。
四大府丞,忠心耿耿,此生为刘备鞠躬尽瘁,自不用多说。然而,只有知道主公刘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四人才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看人下碟。用不同的战略眼光、策略计谋,去考量,辅佐。
简而言之。借五路贼兵之手,四大府丞想看,在危急时刻,国难当头时,刘备会如何展露真心。这便是后世所说“求生的本能”。平时里,倒是可以满口仁义道德,假装圣贤。然危急时刻,生死之间,往往会顾不得许多,而露出本性。
霸道、王道、臣道。
无论刘备如何选择,四大府丞皆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辅助刘备。以求达成完美结果。
当然,按照刘备的想法,贾诩、李儒,甚至戏志才,都是霸主之路的坚定拥趸。荀攸之所以心中不安,正因他还是偏向于王道。生怕刘备显露霸主之姿,与洛阳朝堂决裂。
因为,从法理上说。刘备出身汉室宗亲,若与汉庭为敌,则会弱化他身上的天命光环。没有了汉室宗亲的身份,又何谈三兴汉室。若如此,与叛汉之王莽何异。
田丰也是一样。只不过比起荀攸,时常因刚而犯上的田丰,更显燕赵刚烈之风。喜欢“刚正面”。即便如此,亦刻意隐去中策。甚是可以说,不惜在献策时设了个圈套,只为尽可能不影响刘备的抉择。
正因如此。刘备才暗叹诸人‘恪守臣节’。
当然,无论刘备选择何种救世之道。四大辅臣始终忠诚如一。并在刘备选择框架内,竭尽所能的趋利避害,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便是谋主的恐怖天赋。
正如名列“四奇”之一的华大夫。精通身内外妇幼诸科。无论是何种病患,总能对症下药。从而药到病除。实在无能为力,也能尽可能消除病痛折磨,令患者安乐而亡。
谋主也是一样。确定刘备乃行王道,这便会主谋王道。若是霸道,亦能主谋霸道。身为人臣,又岂能无为臣之道?
此,便是谋士,与谋主的天壤之别。
何为主?
‘宰’也。
刘备一缕幽魂,穿越至此。本以为最难莫过于没有系统。然而他却忘了,在地狱难度下,便是一级的杂兵野怪,也各个身手了得,一个不小心便会要人亲命。更别说那些终极关底大头目了。
那些总认为张教主如何如何弱鸡之人,不妨从难度上理解一下。新手级的张教主,和地狱级的张教主,是不是会有所不同呢。
黄金台,“直升七层顶,田丰倒骑驴”的典故,亦被风传。
刘备深居王宫。整日陪在娇妻幼子身侧。侍奉母亲诸母身旁。国事一概不问,皆由两位国相代劳。
三日后。大朝如期而至。
刘备早早起身。从犹在酣睡的安氏四姐妹身下轻轻抽出手臂,又细心掖好被角。这便沐浴更衣,上朝理政。
四姐妹和二十八位亚马逊,皆未曾受孕。刘备私下问过华大夫。华大夫言道,乃因当日刘备身受淫毒,浑身如火烧。囊中阳髓皆被火气所烹,而化去生机。故而未能受孕。
刘备顿时醒悟。貌似后世那些经常泡温泉的国度,生育率偏度也是因为温度的关系。蛋白质受热变性有没有啊。
刘备又问,阳髓还能恢复否。
华佗答道:能。只需假以时日,必会恢复如初。
刘备这才心中大定。
先祖百二十子。
所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孤连十个都还没生到哇!
得知宫中女骑亦多与刘备有肌肤之亲。母亲这便令士异下令。将所有女骑,晋升为:女御卫。女御卫,可比御婢也。每晚甄选七人,侍奉床帏之内。
只因安氏四姐妹,公孙、乌、副伏罗三王妃,多力有不逮。
三百亚马逊早已习惯了如今的生活。横竖一里的王城,便是刘备许诺的坚固城堡。幽州汉话,越发纯熟。且国中汉胡、汉羌,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容并蓄,和谐统一。亚马逊并无异于常人之外来感与陌生感。宾至如归,都无法准确形容。以此为家,当家做主,更加贴切。
将三百亚马逊出宫嫁人,断然是不可能的。所谓用生不如用熟,孰能生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定要好生调养,养精蓄锐,早日将生米做成熟饭。
“臣等,拜见王上。”
“免礼。”待众臣落座,刘备环视众臣,这便开口:“左国令,且宣诏。”
“遵命。”士异这便将先行拟好的诏书,展开诵读:
“封,田丰为辅汉大将军幕府,军司空令。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黄金千两,锦袍十件、四季朝服八套及驷马安车一辆。”
“臣,遵命。”田丰稳稳出列,拜谢领诏。
军司空令,简称军司空。为军中主狱官。
《二年律令·秩律》:“中发弩、枸勾指发弩、中司空、轻车、郡发弩、司空、轻车,秩各八百石,有丞者三百石。卒长五百石。”‘发弩’和‘轻车’均为军队将领,‘有丞者三百石’指‘发弩’、‘轻车’、‘司空’之丞,各秩三百石。
今汉取消八百石俸。且刘备辅汉大将军幕府,又仪同三司,食万石高俸。故军司空令俸禄亦相应提高,秩比两千石。
田丰刚正不阿,又敢于直言进谏。正是军司空令不二之选。
待宫女在比二千石一排,另设新席,领腿疾初愈的田丰落座。
刘备这便将目光投向武臣席列。
“王傅。”
“臣在。”
“兴兵讨贼。”
“遵命!”
1。85 兴兵讨贼()
容城,南三十里白龙亭。
通往三台城的官道,两旁沟渎与稻田已连成一片。官道本是挡水的堤坝。洪水退去,堤坝无用,恰逢三台城原址重建,便改造成了通往三台城的官道。
官道两侧因取土垫路而成沟渎。沟渎内间隔着泊满农人的屉舟。车轮屉舟由扁舟改造,脚踏驱动。三十里水路,祖孙二人同踏,不足一个时辰可达。为节省时间,将最后一船稻谷送回家中,老农这便乘夜色踏舟重返,泊在自家田头。
舱内可供睡眠,出舱可见自家良田。丰收在望,终归守在田头,才睡得安稳。
路上十里一亭,亭父、求盗,往来巡视,水道内还时有蓟国水军绕行巡视。见船上灯火,亭父便会高声吆喝,听到舱内农人回答,这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