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确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茱萸囊。

    目光从散落书案的一粒粒茱萸果上,移向耷拉在木匣的空香囊。韩遂心中一动,这便只手将香囊取来。内外查看,并无异样。下意识的将另一头的丝带亦解开。香囊彻底成了两头通的布筒。

    此物究竟有何深意?

    韩遂灯下苦思,却不得其解。

    彻夜未眠的,又何止韩遂一人。

    合众将军王国,自被众人举为首领。还未曾风光数日,听闻三路大军压境,便整体提心吊胆。所谓擒贼擒王,蓟王向来除首恶,赦从众。王国又岂能不知。

    后颈日夜生寒,王国有苦自知。

    “启禀将军,军师求见。”辗转反侧间,忽听寝室外卫士通禀。

    王国猛然坐起:“速请到堂内相见。”

    “喏。”

    “拜见将军。”阎忠入堂行礼。

    “免礼免礼。”王国草草洗漱披衣,赶来相见:“军师深夜来见,有何要事?”

    “回禀将军。乃为北宫伯玉、李文侯,二位将军而来。”阎忠答道。

    “二位将军何事?”王国一愣。

    阎忠低声道:“细作来报,北宫伯玉、李文侯二位将军在军中宣扬太平教义,吸纳信众。不知此事,将军可曾知晓?”

    王国这便点头:“不瞒军师,北宫伯玉、李文侯乃是黄巾渠帅。”

    “原来如此。”阎忠略作思量,这便醒悟:“将军可是想借二人之力,东结黄巾?”

    “然也。”王国本欲言又止。与阎忠目光一碰,却忽然醒悟。既视为心腹,当不做隐瞒。这便将利害关系,和盘托出:“此次重金结好三十六部羌渠,便出自二位将军之手。”

    “原来如此。”阎忠又问:“如此说来,北宫与李将军,乃是背后主谋?”

    “然也。”王国点头。

    阎忠又问:“既如此,那二人何不自立门户,反要推举将军?”

    王国傲然一笑:“军师有所不知。羌人所信,乃是本族神灵。并不信奉黄老之术。二人虽重金结好三十六羌渠,然羌人却不愿举太平道旗号。于是二人便退而求其次,举我为主。”

    阎忠终于悉知内情。

    此次兵乱,确是太平道在背后主使。羌人见利弃义。趁关东播乱,群起而反。攻城略地,除去发泄对汉庭不满。也未尝没有割据自立之心。

    羌人之所以屡降屡叛。与朝廷所行政策,不无相关。

    与建立先零王朝的先零羌为例。

    前汉初年,先零羌主要分布于湟水流域。元朔六年(前121年),河西战役打响。匈奴昆邪王降汉,为防匈奴骚扰,武帝下令驱逐诸羌,由此引发羌民激烈反抗。先零羌与封养羌、牢姐羌合兵十万,他们攻令居、安故,围袍罕,但皆被汉军击败。于是迁其部落于湟水上游、西海(青海湖)周围,及陇西郡河关县一带。宣帝时,大将赵充国再攻先零羌,迫使先零羌继续向西迁到西盐池等地。新莽末期,中原大乱,先零羌又回到湟水流域,占据金城郡。

    今汉初年,先零羌又被伏波将军马援所败。部族被强迁于陇西、汉阳(天水)、右扶风等地,余部则迁往塞外。

    永初元年(107年),先零首领滇零,领诸羌再反,并建立先零政权,在北地郡自称天子,史称先零王朝。

    王朝虽短,然却不失为火种。点燃羌人立国雄心。散落在河湟流域的先零羌,常有割据之心。

    此次举族反叛的三十六部羌渠,皆是“先零别种”。

    之所以太平道能说动三十六部羌渠起兵谋反,乃因先零羌,本就有割据立国的野心。

    凉州一地,之所以汉人骤减,乃因羌人暴增。这些不计入编户齐民的“诸羌”,人数恐不下百万。

    也正因如此,以黄老之术入手的太平道,在凉州并无多少信众。只得重金结好先零羌渠,又推举当地豪强王国为主。

    思前想后,阎忠这便问道:“敢问将军,三十六部羌渠,究竟听命于谁,又以谁马首是瞻?”

    “这……”王国一时词穷。

    阎忠这便进言:“所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又说‘一山不容二虎’,‘防人之心不可无’。将军需早做打算。”

    一语惊醒梦中人。

    王国幡然醒悟:“军师之言,字字珠玑。某定铭记肺腑!”

1。176 左膀右臂() 
阎忠急忙回礼:“十万兵士,二郡百姓,身家性命,皆系于将军一身。将军当早做防备,切不可掉以轻心。”

    王国急忙追问:“依军师之见,该如何施为?

    阎忠躬身答道:“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军乃众人共举,名正而言顺。三十六部羌渠,虽贪财却未必寡义。只需得众人鼎力相助,即便北宫与李将军骤然发难,将军亦足可立于不败之地。为今之计,当暗中联络忠义之士,以为助力。”

    “何人可称忠义?”王国再问。

    “依卑下所见,边章、韩遂,皆乱世英雄。可为左膀右臂。”

    “二人名著西州,皆是豪杰。正合我意。”王国这便下定决心:“军师可有劝说之法?”

    “只需如此如此……”阎忠让王国附耳上来。

    “妙!”

    日出十刻(7:00)。

    苦思一夜,未有所得的韩遂,将茱萸果一粒粒重拾入囊。两头扎紧,收入匣中。将满腹狐疑,暂且抛之脑后,这便去巡视各处工地不提。

    大敌当前。先守好营盘,方能见机行事。若手中无足量权重,又如何能换来高官厚禄,身家平安。

    巡视一圈,便有兵卒来报。言,合众将军王国有请。

    韩遂不敢耽搁,这便赶去枹罕将军府,与王国相见。

    与此同时,安息豪商安玄,也已抵达金城津边章营地。

    边章,亦是金城人,本名边允,早年与韩遂俱著名西州。同被乱军裹挟入伙。

    与先前单车入营不同。此次,安玄将商队大半迁来,在营中军市搭棚售卖。安玄本就是豪商,又与合众将军王国私交甚好。边章亦与安玄是旧识,自不曾拦住。

    为何要在军营售卖,原因很简单。这些举兵谋反的兵卒手中,有大量抄掠自富贵豪强之家的器物。或是金玉,或是珠宝,甚至还有传家宝。不一而足。趁乱捡漏,便是游商一大获利点。

    试想,这些来历不明的宝物,也只能售卖给行踪不定的丝路游商。此地之物,带到彼地;关内之物,带去西域。如此辗转腾挪,沾染血泪的禁器,自当被成功洗白。

    对贼军而言,这便是游商存在的巨大价值。

    听闻安玄在边章营中立市,从将军府返回的韩遂,久久不语。

    散落到湟中的北地先零羌人,最近开始成群结队。重又聚拢到先零王子雕零浑身旁。此乃羌人内事,无需插手。辅汉大军三路压境。一旦破关,屠刀之下,又何须分是哪地的羌人。想必,雕零浑与雕零混二人,当知大局为重。断不会闹到兵戎相见,无法收拾的地步。

    嗯……安玄去边章营地久驻,究竟是何意?

    洪池岭。

    五万大军,一万辅军,数千工匠,依山下寨。抢修障城、烽燧。长城多有损毁,墙基犹在。修复不难。此地东距金城约四百里。不远不近,大军三日可达。得知此消息,修筑金城关的边章,自当加倍努力。

    百年羌乱,沿途障城、烽燧,损毁严重。万幸地基大多完好,修葺速度极快。

    论营造城池,蓟国当数天下第一。建筑诸材何须西域运来。依山而建的龙窑,和围满山脚的砖窑,已产出第一批硬陶水管、空心汉砖、云纹瓦当。堆以备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城池也是一样。通渠引水,地下管网,一出一进,皆是重中之重。

    与原先单单一道城墙连接东西不同。此时修造的乃是规模宏大的关隘。

    何为关隘?

    简而言之,便是大型障城。倚靠要冲,借助地势。或前或后、或前后筑障墙。居内造城。便是关隘。如虎牢、壶关,皆是如此。

    安远、安门二城亦将扩建。变单纯的军堡为横竖五里,容纳十万军民的坚城。

    “民从何来?”臧霸不禁问道。

    戏志才笑道:“自然是迁徙而来。”

    臧霸仍满脸不解:“此地甚是荒芜,且不宜耕种。距河西四郡,凉州东部数郡,皆甚远。乃是一块飞地。且四周皆是羌人部落……”

    话到此处,臧霸已悟出:“二位府丞欲引羌人来此?”

    李儒这便言道:“如宣高所想,我与左丞,已上报主公。战后将迁部分羌民及湟中胡,牧羊放马,驻守此城。”

    “原来如此。”臧霸亦是上将。这几年耳濡目染,在两位府丞身边亦多有长进。回想凉州与西域山川地形图,这便幡然醒悟:“二位府丞,欲取河西四郡乎。”

    “然也。”戏志才笑答:“河西走廊,乃进出关内之咽喉。岂能扼在他人之手。”

    “为何不趁机夺取凉州?”臧霸再问。

    “我等亦想。奈何朝堂必不许也!”李儒叹道。

    “原来如此……”臧霸理解了。河西四郡扼守河西走廊,乃是连通西域之咽喉要道。若以关中大地,天下之中的洛阳为着眼点。西域、河西、甚至凉州,皆是不毛之地。可以舍弃。

    然若以西域为中心,河西四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先取四郡,再谋凉州。而后是三辅司隶。待关西、关中尽入彀中,关东一地,还有何难。再将大河南北揽入怀中,只剩江东之地,何其容易。

    “所谓徐徐图之。西域和凉州,多有异族聚居,汉人数量稀少。凉州一地攻取不难,固守却不易。如主公所言‘持续汉化’,方为正道。不可操之过急。”李儒循循善诱。

    臧霸悉心受教:“末将明白。”

    立关隘于洪池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此地亦是通往西羌的战略要地。

    广宗县境,车骑将军大营。

    攻取邺城后,车骑将军卢植,率度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左中郎将皇甫嵩,兵分数路,四面合围,攻入广宗县。

    将冀州黄巾,逼入绝境。

    主帅卢植,亦想早日围剿冀州黄巾,而后挥师南下,解长社之围。

    批阅最后一册公文,已是鸡鸣时分。卢植这便起身,洗漱更衣,刚刚卧榻,忽听帐外呼声四起。

    “何故喧哗?”卢植起身问道。

    “报——”便有军士帐前禀报:“大营忽遭地陷,毁去西北角营墙数段。营帐、车辆,马匹,皆已埋入土中!”

    “地陷?”卢植一愣:“可有地震?”

    “未曾地震。”军士答道。

    “可有异常?”卢植再问。

    “……”军士吞吞吐吐,似有难言之隐。

    “无妨,但且说来。”

    “有巡夜兵士在地陷前,遥见西北夜放豪光。正是,正是……”

    “说!”

    正是…沙丘平台方向!”

1。177 困龙之地() 
待卢植出帐,与副将宗员赶到事发地。

    营地西北角,已围满军士。人手一把巧工铲,本想刨出同伴。然,待聚拢到此地时,却仿佛丢了魂一般,所有人皆面冲西北,直直站定。

    宗员上前,搬动一人肩膀。那人犹未清醒。只是目光呆滞,伸手指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