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师的回信,朝廷还未答复。刘备也不便声张。这便命心腹大将黄忠、黄盖等人,加倍操练兵马。又命耿雍崔钧等人,详细打探九江水文地貌,蛮族诸情。渐渐有了大概的印象。

    秦灭楚,建九江郡。治寿春,因此地有众多水泽而得名‘九江’。秦末汉初之际,割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庐江、豫章二郡,九江郡范围大大缩小。今属扬州,寿春为州治。九江郡改治阴陵。

    领十四县:阴陵、西曲阳、寿春、当徐、下蔡、平阿、义成、钟离、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历阳。

    南蛮者,多是越人苗裔。

    武帝征服百越后,曾将东越、闽越遗民迁移到江淮地区。后徙于江、淮之间的越人苗裔,时常反叛。时称‘庐**’、‘九江山贼’,与‘江夏蛮’相连接,且与江南诸郡之‘山越’连成一片。时下,江淮以南的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鄱阳等地,均有‘山越’蜂起。

    盖因大别山区,河流众多,乃是中原通往江南的交通要道。江淮之间,今为蛮荒之地,故而时下此地生活着九江蛮、庐江蛮、江夏蛮等诸多蛮族。《魏书蛮传》:“蛮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颍,往往有焉。其蛮于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类,渐得北迁。陆浑以南,满于山谷。”

    蛮民多居于山谷,从事农业生产和牲畜饲养,风俗与汉人亦有区别。“蛮族布衣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兵器以金银为饰,虎皮衣盾。便弩射,皆暴悍好盗贼焉。”《后汉书南蛮传》又说:“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徒。”

    蛮民的葬俗,也与汉人有异。“始死,即出尸于中庭,不留室内。敛毕,送至山中,以十三年为限。先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拾骨必须女婿。蛮重女婿,故以委之。当葬之夕,女婿或三数十人,集会于宗长之室,著芒心接篱,名曰茅绥。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许,犹带枝叶。其行伍前却,皆有节奏。歌吟叫呼,亦有章曲。”葬时以笄向天,谓之刺北斗。相传盘瓠初死,置于树,以笄刺其下,其后为象临。又据《南齐书蛮传》:“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咸依山谷,布荆、湘、雍、郢、司等五州界。”

    不料此时江淮大地,竟如此混乱!

    山谷河川不仅遍布各处南蛮,还与山越沆瀣一气。

    话说,建宁初“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阳)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阳)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迁平原相。”阳球平定九江这才过去几年,如今又反。如此反复,朝廷空费钱粮,匪患始终难除。

    要耗费多少兵甲,才能令蛮人永不复反?

    见刘备眉头紧锁,黄盖向刘备进言:“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可当中国百万之众”。意思是说,江东六郡山越如能为我所用,足可与中原百万之众相抗衡。言之有理。

    然而公覆啊,此乃你写与曹操诈降书中的一句吧……

    提到上次平定九江的阳球,今乃为平原国相。阳球曾被司徒刘宠招募为属官,上任九江亦是刘宠所荐。有提携之恩。如今刘司徒乃是楼桑学坛四大儒之一。刘备何必舍近求远。这便拜见刘宠,细说南下平乱诸事。

    刘宠听完,这便取手书一封。刘备请来一观,顿时大喜!

    原来,恩师已将南下诸事告知刘宠。刘宠也已先行向阳球询问平蛮诸事。阳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便逐条录下,手书回函。

    得此书,何愁南蛮不破!

    刘备肃容拜谢。

    刘宠欣然受之。

    九江多湖泽。重骑无用。蛮兵虎皮衣盾,便弩善射。需造大盾。蛮兵悍勇,却听渠帅号令。若能许以重利,结好各族精夫。待援兵散去,一战可破。书中又说,九江蛮乱,始于贪官污吏,蛮汉相争。苛政盘剥,又刻意偏袒。故南蛮时时积怒而反。只需设方略,尽破凶恶之徒,收郡中奸吏尽杀之,蛮乱自解。

    史书把阳球归为‘酷吏’,枉死于大狱。但他为人是非分清,爱憎分明。为国锄奸,为民除害。这种酷吏,着实可敬。

    然而在刘备看来。只杀奸吏恶徒,却不严惩阴谋反叛之人。亦是不对。长此以往,但凡积怒,便会反叛。朝廷只杀奸吏恶徒,却不诛叛蛮贼酋。皆有恃无恐。反叛之心日重。久成顽疾。等天下大乱,此地皆已成宿贼!

    民心思乱,便是说此。

    奸吏恶徒要杀。叛蛮贼酋亦要尽数诛杀。如此恩威并重,才能震慑蛮族,亦令汉人信服。

    不等春暖开,部曲已操练起来。演武场内整日杀声震天。却再不卖票。邑民纷纷打听询问。渐渐的,少君侯要外出平乱的消息,开始在邑中流传。

    派往九江郡的数队刺奸,今日返回。将郡中山水,细细道来。刘备招苏伯等人,制成沙盘模型。与众将细细揣摩。

    洛阳来函,说朝廷已准恩师所请。不日便有六百里加急公文送到。

    刘备轻轻走出书房。环视着邑中风情,内心忽生出一丝眷恋不舍。

    母亲说男儿志在四方。

    刘备不敢反驳。或许,能守一方升平,也还不错。天下,毕竟是天下人的天下。想我母子二人,妻妾九个。又能吃穿多少。不过是良田百亩,桑麻十株。

    何苦来哉。

1。150 待我长成() 
当然,这种小富即安的想法,刘备转瞬就抛于脑后。

    覆巢之下无完卵。

    前有波及大半国土的黄巾之乱,后有殃及天下的诸侯争霸。想那善使弓弩,箭法高超的陈王刘宠,挟众十数万,自号辅汉大将军,却被借粮不成的袁术,派刺客杀之。

    一国之富强,在升平盛世为时人所羡。可在乱世,却成了诸侯嘴边的肥肉。今天他来求,明天他来借。不给,先杀而后取之!

    礼乐崩坏,王法无存。举世皆乱,楼桑又如何能独善其身。

    若无意外,楼桑不久便会是公孙瓒和袁绍争霸河北的一块嘴边肥肉。

    一国之主都被袁术随意杀之。

    到那时,刘备小小一个亭侯,又如何能挡白马公孙和四世三公的袁绍。

    若想护治下之民周全。变大变强,是唯一出路。

    若刘备如陈王刘宠那般,开局能有一郡之地。诸侯又有何惧!

    呼——

    刘备深吸一口气。正欲转回书房。却听后院骏马嘶鸣。

    正是他的青駹马。

    这便沿回廊,转到重楼北侧。俯瞰后院,原来是自己的青駹马和另一匹大青马,起了争执。

    另外那匹骏马,正是胡酋的青骢马。值五十金的上等良马。青骢马和青駹马彼此看不顺,平时各霸槽头。如今春暖花开,便开始争抢母马。槽头母马众多,却也够分。不料今日青骢马到黄骠马的槽头大献殷勤,引来黄骠马不快,这才恼了青駹马。

    马亦通人性。

    青駹马和黄骠马配对久居。感情深厚。有岂能正眼去看那青骢马。

    好在苏双处置得当,未酿成大祸。

    左右两个大马厩。这便将青駹马和青骢马分开,各领母马幼驹,互不相扰。自然是青駹马这边马多。等刘备赶来,苏双正打算把两匹马牵去清洗。

    刘备笑道:今天风和日丽,不如去邑外遛马。

    在邑中蜗居一冬的苏双,颇为意动。又怕刘备单人匹马,外出遇险。

    刘备笑道:十里之内,皆属楼桑。如今盗贼绝迹,道路水网,沿途皆有兵士巡视。料也无妨。

    苏双这便命人佩戴笼头马具,牵马出了南阙。

    楼桑之南多水泽。出邑五里,路遇一浅泽。青駹马不怕浅水。刘备和苏双这便牵马入浅水,清理两马撕咬时弄脏的毛发。

    青骢马桀骜难驯。平日只与苏双相善。饶是刘备也不给骑乘。刘备有青駹马代步,也是足够。故而青骢马还未驯服。两马相距甚远。各自清洗不提。

    苏双洗完侧腹,这便钻到马下。见刘备甚是卖力,这便问道:刘备,你可是要远行?

    挚友来问,又无旁人,刘备这便点头:正是。不久将随恩师南下平乱。

    苏双点了点头,过了片刻,又问道:可是为杀贼进爵。

    刘备笑看了他一眼:然也。

    苏双先是吁了口气。顿了顿又言道:楼桑已经很好。为何还要如此辛劳。

    此话若是别人口出,刘备才懒得回答。

    乃因出自挚友之口,刘备这才道出心意:苏双,你也看见。穷陆城亭十里之地,不过活邑民两万。若许我百里之土,便可活百姓二十余万。若有沃野千里,可活百姓两百余万!若有万里江山,可活天下黎民!想想看,苏双。若天下皆如楼桑这般富足安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升平盛世,我大汉又该是何等气象!

    苏双不禁瞪大了眼睛:天下都如楼桑?

    刘备重重的点头:嗯,天下皆是楼桑!

    苏双无法想象,天下若皆如楼桑时,该是何等壮丽景象。

    终能在好友面前抒发胸臆的刘备,也一时神游天外。只是,他能做到吗?

    “停!”忽来一声清脆的童音,将二人惊醒。

    刘备抬头去看。见一辆骡车,停在路边。赶车的老叟鹤发童颜,身披斗笠。正一口一口的喝着葫芦中的美酒。闻香便知是楼桑名产松泉酿。

    “敢问长者,何故喊停?”刘备长揖问道。

    老叟只笑呵呵的点头,却未答话。

    “是我。”声音来自车内。话音刚落,便从车上跳下来一个,眉毛很浓,目光清澈,笑容很暖,唇红齿白,俊秀的一塌糊涂却又怎么也不觉得讨厌的小小少年。

    见刘备看他,少年这便问道:“你刚才说的话,都是真的?”

    “什么?”刘备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说,你方才说要把天下建成和楼桑一样的升平盛世。是不是真的?”小小少年追问。

    刘备先是一愣,跟着一笑:“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然是真的。”

    “好。”小小少年学刘备,一本正经的执礼,便转身向骡车走去。

    撑臂跳上骡车,少年又回头说道:“我还小。待长成,便来助你。”

    刘备被他稚气未脱却一本正经的表情逗笑:“如何相助?”

    “尽我所能。”小小少年笑答。

    所谓童言无忌。初时刘备并未当真。然而。回头再想,却越发觉得少年有一种让人倍加心安的信赖。等骡车驶远。眼看就要钻入密林,不知为何,刘备忽大声喊道:我是刘备!

    不久车厢便有声音传出:我叫赵云。

    扑通!

    手中毛刷重重落水。

    他说他叫——赵云?!

    愣了许久,刘备才反应过来。急忙踩镫上马,不料脚底打滑,摔了个四仰八叉。把青駹马也吓了一跳。

    “刘备!”

    水花四溅,苏双急忙赶去搀扶。

    等把一身泥浆的刘备扶起,骡车已入林远去。

    “刘备,你没事吧?”苏双吓坏了。

    刘备抹了把满是污泥的脸,将苏双一把薅住:“他说他叫什么?!”

    “嗯……”苏双很认真的想了想:“赵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