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天仪典”军师麻梁暗自念叨了两句,随即一副惊诧的语气惊问道:“难不成是祝融天公?!”
寿王桓羽点了点头,道:“内方山大败的公子羋云已经是率领纪山军返回郢都,且镇守衡阳的东柱国芈负等芈姓诸王已经是蠢蠢欲动”
对此则消息,麻梁也是惋惜一声,说道:“奈何寿王前往郢都,还挡着柘王屈衍!”
“柘王屈衍”寿王桓羽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且不说柘王屈衍那往日的辉煌战绩,经历大小百余战未逢一败,单单是柘王屈衍对祝融天公的死忠,便是让寿王桓羽头疼不已。
不过寿王桓羽也是不愿意灭了自己的威风,长了他人的志气:“如今某已经是占据了沔水之阴,地盘不知大了柘王几倍,岂会惧他?!”
麻梁摇了摇头说道:“寿王莫不是忘了柘王屈衍为何甘守柘县几座城池?!”
麻梁轻言微语的一句,却是惊醒了寿王桓羽。
“柘王柘城柘县”
柘王屈衍的封号、封邑且是有一个“柘”字,此“柘”并非是桑柘之柘,而是其封邑内一种味为甘甜的绿植,为荆国的贵族所喜爱。
柘王并非是荆国最为兵多将广的诸侯王,但是毫无疑问定然是荆国最为富有的诸侯王。
其封邑又是在荆国人口最为稠密的长沙郡内,凭借柘王屈衍如今掌握的财力,旦夕之间可聚兵十万!
“是某孟浪了”想到了这一点,寿王桓羽也是性格直率,因此向军师麻梁认错道。
军师麻梁也是趁机向寿王桓羽谏言道:“如今已经是攻占下来了竟陵,北王芈权也是逃窜不知何方,寿王,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安置沔南百姓,秦国终究是外国,岂能将寿王军的根本托付给秦人?!”
闻言,寿王桓羽也是点了点头,也是认为此事的确是这样,故此说道:“这江夏荒僻,竟陵经此一役,也是难以恢复元气,既然秦公子嬴琰认为这竟陵乃是交易之地,某也不想落他一个人情,便是将竟陵丢给他吧!”
“寿王不可!”麻梁也是立即制止道:“某随秦公子嬴琰交谈之时也是说到了此事,不过秦公子嬴琰并不在意竟陵,甚至是有些抗拒,原因无二,若是寿王以竟陵交易秦国,岂不是沟通外敌,北王芈权很有可能以此为端口”
麻梁言犹未尽,不过寿王桓羽却是明白了意思。
随即麻梁也是抛出来了一个两相有利的条件,即是将乌林划给秦国,算是应下了秦公子此番送粮的恩情。
乌林位置尴尬,与竟陵有乌林道相连接,但是实际上与北岸不过只有一条隔着数丈宽的沔水支流而已。
江夏对于寿王桓羽来说可有可无,经历过北王芈权的搜刮,江夏根本是无利可图,若不是此地靠近秦国的江夏郡府,乃是约定了的联系之地,寿王桓羽根本不会在意此处,甚至有可能攻破此城拿下了北王芈权之后,寿王桓羽甚至是直接率师返回南郡荆门。
寿王桓羽略作思考便道:“那便留下占累和焦化两位率领人马留守江夏,防备北王芈权卷土重来,军师你便返回荆门,好好经营,某已经快要预料到了,这荆国要塌了!”
闻言,麻梁点了点头应道:“喏!”
一日后,在竟陵流民的痛苦呻吟中,到处显得乃是饥荒,如今真正的冬季还没有到来,如果突如其来一场大雪,不难预见,又会死很多人在饥寒交迫的冬日里。
寿王桓羽皱起眉头,心中虽然是有些悲悯,但终是没有决定开仓放粮,毕竟寿王军的士卒数量不在少数,粮食,还不够军中将士吃的。
因此,寿王桓羽也就是准备在这日内率军返回南郡,麻粟也是返回了竟陵,并带回来了大量的粮食。
寿王桓羽见到了真真切切的粮食,终于是安心下来,也不得不正视起这与秦国的“荆奴贸易”。
临走前,寿王桓羽留下了麻粟,还有一些粮食,说道:“既然秦国妇孺皆要,便给竟陵之民留下一些粮食,给他们指明一条明路,是选择在竟陵留下等死,还是让他们前往秦国为奴,皆由他们自己做主。”
麻粟自然是一一答应下来。
寿王桓羽便是率军返回南郡荆门,只留下了寿王军中的两位大将占累和焦化,各自率领两千革甲军、五千布衣军镇守江夏两处要地。
至于竟陵倒是并没有留下多少兵马布防,原因此处乃是和大秦江夏只有沔水之隔,此处秦人不在意已经是明了之事。
故此留守竟陵的只有麻粟率领数千布衣军,而这些人马只是为了和秦国方便进行交易罢了。
第201章 奴隶处置()
“乌林”
林玧琰瞧着大秦江夏地图上多出来的一块地方,也是意外之喜地笑了笑,算是没有看错这位寿王的为人,果然是不愿意白白的落下自己的人情。
乌林与竟陵只是隔了一条十数里的乌林道,去岁的时候,林玧琰便是率领羽林军在乌林道上,伏杀了北王军四庭将之一的且狐。
并且林玧琰也是接到了消息,寿王桓羽只留在了江夏不过万余士卒驻守,且主要还是在江夏郡和长沙郡交界的地区,似与大秦江夏郡府交界的竟陵,居然只是象征性的留了两千布衣兵由麻粟统御着
还真是够放心的!
林玧琰想了想,最终还是在乌林设置了大秦的乌林县,毕竟乌林乃是竟陵的陪衬,可以这样说,掌握了乌林,大秦对沔水的利用便是少了很大的局限。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南阳的淯水、泌水与沔水交流,这也是意味着,只要掌握了沔水,日后大秦南阳、南郡和江夏之间,便是有了天然的水道!
要知道如今大秦境内的直道可是少的可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大秦来说,有修建直道的人力物力,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军队。
若是掌握了天然水道,那等行进的速度,足以可以将南郡的消息一日之内传到江夏,也就是意味着南阳、南郡和江夏三地,便是大大的缩短了因为没有直道的耗费时间。
“最迟明年春上,势必要沔水之上,大秦的船只畅通无阻!”
林玧琰也是暗暗决断道,毫无疑问,若是想要办成此事的话,就必须要调动大秦三郡的力量,最不济也是要南郡和江夏付出半年的代价。
“便将云梦军的一支调遣到乌林镇守,人数不宜太多,否则会引起寿王军的忌惮,一支千人队便可”
“若是想沔水上大秦的船只畅通无阻,除了理清天然河道的淤泥堵塞之外,还需要组建一支纵横沔水的水军除此之外,在沔水河泮要害处设置烽火台”
林玧琰的思绪一直转动着,绕着沔水蜿蜒的河道盯着,觉得要钱的这样一副地图实在是不够直观。
故此林玧琰便是又要准备让人绘测沔水地势的地图。
越是发现凭借云梦军的一军之力,守卫好江夏已经是殊为不易,更勿论是一个沔水沿岸了。
必须再组建一支以水军为主的军队
林玧琰也是意识到了大秦没有水军的急迫性,大秦但是并非没有水军,例如原新野军上将军关宁便是沔水义从出身,如今南郡的南襄军中还有一支人数可观的水军士卒。
但是凭借如今的江夏恐怕还不足以组建一支新军,难不成还要和南郡联合组建一支水军?
林玧琰知晓明子夫乃是一位有识之士,定然是知晓能够将沔水作为连接大秦数郡的水道,其中便利可想而知。
便利的确是便利了,但是其中蕴含的价值
林玧琰居然是肉痛了起来,他断定若是明子夫知晓沔水水道,必然不是如同林玧琰这般心惜,原因正是大秦目前没有商税的观念。
不过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知晓了,若是韩悝解决了南阳的老氏族一事,定然会重新制定大秦的赋税。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林玧琰头疼之际,耳边也是传过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正是最近一段时间在江夏郡府的奔波忙碌的季梁。
又是在黄荃离开后,压在季梁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见到了林玧琰,季梁也是直接说出了来意:“殿下,寿王军的三千降俘已经是从编县到达了应城了。”
应城乃是江夏西部的重县,若不是位置条件比不上随邑,现在会是江夏郡府的所在了。
三千降俘
林玧琰有些犹豫之色,原因无二,江夏无兵可征的情况下,寿王军送来这三千北王军的俘虏,无疑是解了燃眉之急,不过,军队乃是国之重器,大秦终究是不同于荆国,选择敌国的俘虏作为己方的士卒,这是不是有了一点饮鸩止渴?
尤其是现在林玧琰很难保证,日后荆国和秦国开战的可能性!
故此,对于如何运用这些荆国的奴隶,林玧琰也是顾虑极为深重。
一想到这里,林玧琰就觉得得给这些奴隶一些希望,否则很有可能激怒荆国这些奴隶引发暴动,毕竟荆国的祝融天公便是以此挑起了祸端,最终攻陷了昔时楚国的王都郢城。
强楚都是落得了这样的结局,林玧琰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大秦!
“二十年只需要二十年暂缓期!”林玧琰决断心中,他有信心在二十年之内,大秦成为强国,因此,只是在意这些荆国的奴隶这十年之内给大秦创造的生力。
到了最后,林玧琰也是说服了自己:“终究是用着几石粮食换来的粮食,几石粮食能够换来他们为大秦效力二十年,终究是不亏了!”
因此,林玧琰也是决定给予这些江夏境内的一些奴隶一些保障,例如他们的为奴期限至多只有二十年,二十年之后,给予他们正常的大秦国民的身份也是并无不可,其次在他们的为奴期间,也可以适当的给予他们一些权利。
一旦这般想通之后,林玧琰倒是不纠结利用这些荆国的奴隶,而是需要招募一些人手制定有关于江夏奴隶条约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林玧琰放下了手头的事情,招进来季梁负责此事,交代清楚这些事之后,林玧琰便是让宗卫荆翊、纪武和淳于启等宗卫护卫前往应城。
应城距离随邑约莫三四十里远,林玧琰本来不想舟车劳顿前往应城,不过既然是江夏招募的第一批奴隶,林玧琰也不得不稍稍在意,前去实地查看一番,知晓其底细。
如此一般,也是将江夏的水军建制提上议程,林玧琰也是想好了名称,即是汉水军!
第202章 劝降敌俘()
应城,乃是荆国攻占随国之后,原随国的国相应甾为其立下了功劳,故此被封为了随王,然随地之民纷纷仇视随王应甾,故此随王应甾不敢将都邑定在原来的随邑,而是这座老巢应城。
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随地诸多城池之中,唯有应城保持的最为完整,在随王应甾怕被北王芈权追究战败之责的时候,便是逃亡了长沙郡投奔柘王屈衍去了,至于这应城,则是避开了之后的几场战火,成功留存了下来。
这也是大秦江夏郡除了随邑之外,人口最多的治邑,而且应城更为接近南郡,是江夏与南郡交流的两座重镇之一,另一名自然是江夏西面的门户,编县,如今也是划入了江夏的封邑之内。
在应城的西北角,这里原先是随王应甾的驻军军营,如今却是安置下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