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韩锠盯着王若兰看了一会儿,又回头望着韩非。
“锠儿,这就是你娘……”
小韩锠不等韩非话说完,探身扑进王若兰的怀里,“娘……我想娘……”
韩府又多了一个孩子,最高兴自然是贾母,她不会关心这孩子的母亲是谁,只要父亲是韩非就够了。
韩非让韩玉霜带着弟弟出去玩,随即把王若兰和几个女人叫到一起,道:“锠儿的命运坎坷……”
他把来龙去脉讲述一遍,又对王若兰道:“锠儿的母亲决意要出家修行,你就多费心照料一下了!”
“伯爷放心,妾身会像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的!”
“嗯,这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待遇,若是有谁乱嚼舌根子,严惩不贷!”
(本章完)
第348章 封侯()
韩锠记在王若兰的名下,以她宽厚的本性,韩非相信她会一视同仁。这个问题算是得到了妥善安排,韩非此刻却另有忧虑。
薛宝钗即将进京,她如今没有了羁绊,嫁入韩府自然不会有问题,但如今多了一个女儿韩玉贞,就很麻烦。有心人若是推算一下,就会明白这个女儿是在待选秀女期间怀孕,追究起来就是灾祸。
韩非独自坐在书房思索对策,想来想去,恐怕只能将小女儿放在外面寄样,但是知晓这个女儿的下人不在少数,想要堵住所有人的口是不可能的,而且薛宝钗也不一定舍得。
“伯爷——”
韩非见灵儿走进书房,诧异地问道:“灵儿,有事吗?”
灵儿扑通跪在韩非面前,说道:“奴婢斗胆请求伯爷将宝钗夫人的女儿说是奴婢的女儿!”
韩非愣住了,瞬即明白了灵儿的心意,这丫头一定是看明白了他的顾虑。若是灵儿认下这个女儿,在时间上是没有冲突的,毕竟灵儿与韩非的关系不一般,外人也都认同她迟早会成为韩家的女主子,而且她去金陵将近一年了,若是说成养胎,别人也不会怀疑,但是……
“灵儿,你起来吧,我明白你的一片忠心,但此事不行!你认下玉贞作干女儿,我完全同意,但说是亲生女儿不行,那会毁了你的清白……”
“伯爷,奴婢自惭形秽,不敢侍奉您,但奴婢已经发誓,生是伯爷的人死是伯爷的鬼,此生绝不会侍奉他人!奴婢的五阴绝脉之症虽然炼化了,但也不可能怀上身孕的,求您赐给奴婢一个做母亲的机会!”
灵儿极为聪慧,武功高强,长得又水灵灵的,说实在的,韩非决舍不得让给别人,但毕竟在身边跟久了,可说是看着长大的,若要纳入房中又觉得不合适。
灵儿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韩非便也不再矫情,俯身扶起她,趁势拉进自己的怀里,怜惜地说道:“今晚你侍寝,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女人,不过,你担任的职责特殊,我就不限定你的名分,你在府中地位超然,只听命我一个人!明天早上,你先行赶去和宝钗会合,把意思和她说明了。”
第二天,韩非趁着家人一起吃饭的机会,宣布了灵儿以及她女儿韩玉贞的事情。灵儿成为后院中的一员,大家并不奇怪,只是想不到她这么快女儿都生下来了。特别是那些至今还没有儿女的女人,眼神里满是幽怨。韩非把她们的表情看在眼里,暗想有些事情不能再做了。
薛宝钗的行程是韩非有意放慢的,如今事情得到了解决,行进速度立即加快,当天傍晚已有快马进城报信,一行人将于第二天上午抵达京城。
韩非正好在家休假,亲自赶到城外迎接。薛宝钗是内定的平妻,也就是说与薛宝琴地位相同,仅次于九公主张婉仪,在众姨娘之上,她的到来,韩府后院那些女人也到赶到府门口迎接,并簇拥着进入后院向贾母见礼。
这时,大家看到跟在后面的灵儿抱着一个襁褓,顿时又围了过来。
“这孩子真漂亮,灵儿妹妹好福气!”
贾母也走过来,看着孩子,赞不绝口。
薛宝钗见大家都赞美孩子,既高兴又心酸,自己的女儿却不能喊自己娘,这滋味相当难受。薛宝琴来京城之前,已经知道薛宝钗怀孕的事,明白这孩子十有八九是她的,不由同情地握住她的手。
灵儿恰好看到了薛宝钗难过的眼神,略一沉吟,便抱着孩子跪在薛宝钗面前,说道:“夫人,奴婢要跟随伯爷左右侍奉,无法照料这孩子,奴婢想把她托付给您抚养,求您成全!”
“灵儿妹妹……”薛宝钗又惊又喜又激动,禁不住泪流满面。
韩非故作打趣道:“宝钗,灵儿跟我去荆湖期间,这孩子一直由你照料的,我明白你和她感情深,也不用激动成这样吧?灵儿说得对,她有特殊任务,经常要外出的,这孩子还是继续由你照料,你当亲生的看待就好!”
薛宝钗理智恢复,明白韩非这是找了个台阶,当即道:“灵儿妹妹放心,这孩子从此以后就是我的亲生女儿!”
“好了好了,家里的孩子,不管是你们谁生的,不论庶嫡,你们当娘的姨娘的,都要一样管教!”
这时,内府管事鸳鸯匆匆赶来禀报:“伯爷,前面传话,有圣旨来了!”
传旨太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黄叶的干儿子卫忠贤,也算是韩非的老熟人,先客套了几句,才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韩非为忠义侯,正四品詹事府少詹事,加授中议大夫,兼掌商业局……”
韩非晋升侯爵,自然又是贺客盈门,大家对他的职事初始有些疑惑,商业局是他创办的,非他莫属,但那个少詹事就不伦不类了,毕竟皇上至今没有太子,辅佐太子的少詹事可说是个虚职。
不过,转念一想,大家又明白了。韩非如此年轻,入阁拜相不现实,皇上需要他,不想将他外放,只好安排个合适的闲职,只要职事却是随侍皇上左右,主管商业局等。大家从皇上安排的闲职,也可看出,皇上有意将韩非培养成未来储君的辅佐大臣。
京城外姓勋贵经过一连串打击后,已经没有了公爵的封号,目前最高的爵位也就是侯爵。韩非这个侯爵,不仅掌握了实权,还得皇上宠信,无形中也就成了京城勋贵的精神领袖,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韩家的权势,必然前程无量。
韩非的得势,对应的却是贾府的没落,以至于很多人都把韩府作为贾家的代言人。
这天,韩非正和贾母以及家人闲谈,鸳鸯进来禀报:“侯爷,管家禀报说,有几位大户人家递帖子为儿子求亲……”
“求亲?求个什么亲?我的女儿都还没成年,就有人打主意了?吩咐管家一声,以后有人上门谈及此事,直接轰出去!”
“侯爷,他们不是求小小姐,而是大小姐!”
“大小姐?”韩非顺着鸳鸯的眼光,看到了害羞的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愕然道:“他们求大小姐应该去贾府才是,怎么……”
贾母明白此中关键,接口道:“非儿,三个丫头都是你的姐妹,你理应关心此事!”
韩非懂了贾母的意思,颔首道:“此事我责无旁贷,但我对京中大家族毕竟不熟,鸳鸯吩咐管家,将名帖转至贾府大兄,具体人选,我和大兄商议后决定!”
(本章完)
第349章 秋窗风雨夕()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之事,贾家几位小姐到了适婚年龄,寻找合适的人家,也是理所当然。不过,这几天也不知是惊动了哪路喜神,定亲的事竟然一茬接着一茬。
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的婚事,尽管求亲的人把名帖送到了韩府,那是想攀附韩家的权势,但贾家毕竟有长辈在,韩非不可能当真做这个主。他只是出席了家族的讨论会,算是认可了贾家当事人选定了人选,不过对探春的事,他特别咨询了一下探春自己的意见。
搞定贾家三姐妹的亲事,史家也传来了喜讯,史湘云的亲事也定了下来,对方据说是姓卫的家族。韩非初始听到姓卫的,还以为是卫展家的子侄,后来才知另有其人。
这几个姑娘尽管都与韩非又亲戚关系,但有长辈在的情况下,他不便过多参与意见。毕竟以后过得幸福不幸福,谁知道,他不想落下埋怨。
姑娘们都定下了亲事,出阁之期也在不远,直接受影响就是民申报编辑部。不是所有人家都像韩府这么开明,那些姑娘嫁为人妇后,也就不能来民申报工作了。幸好,薛宝钗和薛宝琴姐妹已经回京,还有林黛玉和妙玉可以协助,民申报的运转倒不会受到影响。
这期间,韩非也亲自撮合了一对姻缘。他的座师龚敬原本有意将女儿龚雪嫁给他,但韩非被皇上指婚后,这事就不现实了。韩非在中间穿针引线,让龚敬与杜云结成了亲家,龚雪与杜云次子杜伟定下了亲事。杜家和龚家门当户对,这事也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韩家用钢筋水泥建造的七层大楼早已经竣工,目前正在加班加点对内部进行装修,然而宏伟的建筑成了南大街的一景,几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赶到楼外参观。当然,楼内是进不去的,韩家在栅栏外树立一个醒目的告示牌,装修期间禁止访客入内。
韩非在家休息了五天,除了去水泥大楼巡视了一趟,基本都是在家中陪伴妻妾儿女。五天一过,他立即进宫随侍皇上,协助皇上处理奏章,并督导商业局的事务。但皇上考虑到他大婚在即,特许他可以迟到早退,筹办大婚事宜。
皇室公主出嫁,各项程序极为繁琐,礼部专门成立了婚典小组,好在礼部尚书龚敬、礼部侍郎卫展都与韩家关系非同一般,一般琐碎事,礼部官员自行处理了,也没烦韩家啥事。
韩非大婚迎娶的不仅是九公主张婉仪,还有平妻薛家姐妹,随后还有杜府千金杜兰,该准备的事项庞杂,韩府人手不足,贾家族长特别下令贾府下人听凭调遣。这虽然是一次临时性的措施,从此也奠定了韩府为主,贾府为从的,新的家族关系。
韩府要进行大的装修改建,贾母以及已经定下亲事的贾家三姐妹、史湘云都搬回去居住了,杜兰也搬回杜府去了。薛家姐妹按说在婚前也应该搬回薛府暂住,但代表薛家送嫁的薛蝌还在进京的路上,遂继续住在韩府。
表小姐林黛玉与还俗进入韩府的妙玉,或许因为身世相近的关系,两人走得非常近,情同姐妹。她也因为妙玉的挽留,留下来陪同居住。
女主子加上伺候的下人,一下子走了那么多,韩府后院顿时冷静不少。
这天秋风细雨交加,韩非从书房出来,近两更天了,忽感一阵莫名的烦躁,便没有直接回后院卧室,而是撑着一把油纸伞,独自一人拐进后面园子里散步。
转过一座石亭,忽然飘来一缕凄婉的琴音,韩非不觉愕然。他抬头望了望,琴音来处是一片翠竹掩映中的小院,明白定是林黛玉在抚琴。
那个小院近似大观园里的潇湘馆,林黛玉喜欢幽静的环境,来韩府第一天就相中了那个地方,便成了她的住所。后来妙玉进府,两人交好,也一同住在那里。
林黛玉才貌双全,在韩府所有女子当中,排名是前列的,治愈了身体宿疾,精气神大为好转,又增添了一种魅力。但她父母双亡,来京中投靠外祖母,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每每想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