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冀州渤海,双方几次交锋,公孙瓒凭借强大的骑兵,接连重创袁绍。

    袁绍部节节败退,现已退至冀州中南部,界桥一带。

    “界桥?”

    说实话,刘芒的前世记忆力,根本不知道界桥在哪。只是,界桥让他联想到赵云。

    三国演义里,袁绍和公孙瓒先后战于磐河、界桥,公孙瓒大败,赵云现身,救了公孙瓒。

    而现在,刘芒终于弄清楚了。

    界桥,位于冀州安平国、清河国、魏郡和巨鹿郡四地交界处。从这里再往西南,就是袁绍的老窝——魏郡。

    历史上,袁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今,历史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轨迹,袁绍还能获胜吗?

    “能!”刘伯温很肯定。

    刘芒现在最愿意听刘伯温苏定方徐达等人分析战略战术,每当有这样的机会,总是很认真、很虚心。

    “双方前番几次战役,均在平原地带展开。公孙伯珪拥有除西凉外,最精锐的轻骑。双方交战,总兵力以万、十万计,阵势展开,可宽达数里。公孙伯珪可以用轻骑为两翼,机动性远超冀州军。因此才连胜数仗。”

    刘芒连连点头。

    “而如果双方决战于界桥,则公孙伯珪必败。”

    刘伯温追随刘芒时间也不短了,主从二人相处越来越融洽、默契。

    刘芒真心讨教,刘伯温善于开导,每次解读战略战术,总留下一些关键处,让刘芒锻炼着自行分析。

    近朱者赤。

    刘芒整天和这些后世大能相处,战略战术眼光一日千里地进步。

    “公孙瓒的优势在其轻骑部队,在开阔的平原地带,轻骑优势尽显。而界桥一带,道路狭窄,双方部队无法大幅度向两翼展开,公孙瓒轻骑部队的机动优势便无法发挥。”

    刘伯温赞许地点点头。

    袁绍获胜,不是刘芒愿意看到,却又必须面对的结果。

    冀州战事一停,袁绍的目标很可能转向西面,并州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眼下,并州的战略重点在河东。兵力不足以两面作战。必须设法避免和袁绍再次开战。

    怎么办?

    雁门、太原、上党三郡加强防御是必须的,但还不够。

    必须设法让袁绍受到牵制,至少要有所顾忌。

    能使袁绍分心的,只有冀州周边其他诸侯。

    除刘芒外,幽州刘虞是老好人,不会交恶袁绍。

    河内张邈、兖州曹操,都是袁绍同一阵营的盟友,虽然各怀心思找借口不帮袁绍,但绝不会主动给袁绍找麻烦。

    冀州附近诸侯中,只剩下平原国相刘备……(未完待续。)

第0405章 三国版三十六计() 
“与刘玄德结盟?”

    刘伯温道:“结交刘玄德,是上策。但刘玄德既有宽厚之举,亦有枭雄之心。和他打交道,需要格外谨慎。”

    “伯温先生的意思是,我们不能过于主动?”

    “然也。刘玄德起于微末,周旋于中原诸侯之间,始终小心谨慎,只求自保。今虽拥两郡之地,掌万余强兵,但在中原诸侯当中,仍处于从属地位。”

    刘芒点点头:“恩,刘玄德城府很深。”

    “刘玄德韬光养晦、暗自发展,并不想引人注目。若我主过于主动示好,其受宠若惊之后,亦必心生疑虑。加之其始终追随公孙伯珪,而我主在上谷时,曾与公孙氏交恶,现今若主动联合刘玄德,其碍于公孙氏之面,亦未必肯点头。”

    刘芒凝眉点头。

    刘备的经历,和自己颇有相似之处。

    去年,自己击退匈奴,得雁门之地,开始引起天下诸侯的注意。

    很多诸侯,包括董卓都主动示好,那时,刘芒就不敢轻易相信天下诸侯。对每一封来信中的溢美之词,都要反复琢磨,研究其背后的隐藏的目的。

    这就是得意而不能忘形,受宠一定要心惊,顺风顺水易翻船,更要提高警惕。

    眼下,结交刘备,有利于制衡袁绍。不能过于主动,敢当如何?

    刘芒获封并州刺史,进爵毋极侯后,已成为真正的诸侯。属下刘伯温长孙无忌等,主动改变了称呼,用与其列侯身份相应的“主公”,尊称刘芒。

    只有燕青、程咬金以及袭人婉儿等少数最初追随者、最亲近的人,仍习惯以更亲近的“少主”相称。

    “近闻刘玄德已派简雍简宪和赶来并州,祝贺主公加官进爵。我们可借此机会,将袁氏与公孙氏交战可能的后果告之,务必使其知晓,袁本初不仅能战胜公孙伯珪。且能大败之。”

    刘芒道:“伯温先生之意,借此让刘玄德主动开口与我们结盟?”

    “对!要让刘玄德认清形势。一旦袁本初重新掌控冀州大局,受到最大威胁的,并非是我并州。他刘玄德一直追随公孙伯珪。袁本初不会轻易放过他。”

    “好!简宪和何时能到?”

    “三四日之内,应抵达上党。”

    “咱们得好好准备,迎接这一贵客。”

    若想刘备主动,除了让他认清冀州战局还不够。还必须让他看到,并州方面有足够的实力。值得结盟。

    刘芒想了一会,写信给在长子的长孙无忌,命其在长子,好好接待简雍,而自己和刘伯温,在陭氏恭候。

    同时,给苏定方去信,加强井陉防御。给杨延昭去信,命其做好准备,随时进兵与幽州交界的繁峙。必要时。大造声势,做出从飞狐陉进兵冀州的样子,牵制住袁绍布防在冀州西北部的兵力。

    如此,即便袁绍有西侵并州之心,也不能专注于一点,而只能分散兵力。使其难以集中重兵,强攻一处。

    ……

    刘芒和刘伯温,详细研究了说服简雍的办法。趁长孙无忌在长子接待简雍之机,刘芒在陭氏,检查一下新兵操训的成果。

    陭氏。徐晃、檀道济、杨延嗣、裴元庆等均驻防于此。这里,驻扎着三千精兵,和一千在训新兵。

    徐晃和檀道济,不仅能统兵。且都擅长操训。三千精锐,随时可投入河东。而一千新兵,也渐渐成型。上阵拼杀,战斗力稍显薄弱,但留驻坚守,绝无问题。

    “公明、道济果然带兵有方。”

    徐晃归降后。得重用。又见上党在刘芒治下,生机勃勃,已经从前期低落的情绪阴霾中走了出来。

    得刘芒表扬,徐晃赶紧道:“徐晃不敢贪功,操训兵卒,皆道济之功。”

    有系统的介绍,刘芒当然知道檀道济的本事。

    徐晃又道:“道济不仅精于操训,更善于总结。”

    “哦?道济有何心得,可要教教我啊。”刘芒现在最喜欢和懂兵的属下探讨兵法。

    “主公如此说,折杀属下也。”

    “欸。”刘芒很严肃地道,“你们跟我时间尚短,时间长了就知道了。咱并州军中,很多将领,都曾做过我的老师,给我讲习兵书战册,或是教习武艺。”

    徐晃檀道济当然有所耳闻。主公谦虚好学,在他们看来,并非丢人事,反倒更能拉近之间的关系。

    檀道济道:“心得谈不上,属下只是在闲暇时,整理了一些常用计谋,附以相关战例,加以解读,只为更好地领悟先贤用兵之道。”

    “太好了!道济,你给我讲讲。我真心请教,你可不许藏着掖着。”

    “属下岂敢为主公之师,请主公帮忙审阅却是求之不得。”

    ……

    趁着在陭氏等简雍的机会,檀道济向刘芒展示了自己整理的心得。

    大多数计谋,都源自前辈兵家。

    檀道济将这些计谋,有名称无战例的,附以相应战例。

    有战例、有解读的计谋,对战例进行完善,深入剖析。

    对一些未被归纳的经典战例,冠以形象贴切、好记上口的名称,使之更加直观。

    很多战例解读,还附上攻守双方调运兵马给养的图例,使之更形象,更容易理解。

    所有谋略,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成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类。

    其中,在解释暗度陈仓之计时,便将攻取上党的战略战术作为战例,加以解释。

    空城计,选取了徐达守阳曲退张郃为战例之一。

    这些计谋,刘芒大多听说过。

    背下来,记住容易,但消化理解,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身技能却非易事。

    可是,经檀道济整理,加上大量战例剖析,这些计谋变得生动,更容易理解。

    尤其像夺取上党、阳曲防御等战例,是刘芒参与策划,甚至是亲身经历的。这些战例,事关自身生死存亡,深入脑海,刘芒终生不会忘记。

    有了这些战例,再有檀道济的整理,短短几天时间,刘芒明显感觉到,自己对战略战术的谋划理解,更上一个层次!

    “道济,整理得好!出本兵书吧!”

    得到主公刘芒的表扬和支持,檀道济很欣慰。叉手施礼,请道:“属下亦有此意,请主公赐名。”

    “六类共三十六计,就叫‘三十六计’吧。”

    “谢主公!”

    檀道济,《三十六计》,成书!(未完待续。)

第0406章 简宪和参观上党() 
嗡……

    恭喜完成兵书战册学习任务!

    任务类型:统御任务

    任务编号:统2004

    任务触发人:檀道济

    触发人奖励:操训能力提升

    任务介绍:《三十六计》成书

    任务奖励:统御+2

    随之……

    统御提升至68,五围总和提升至326

    曾经那个,五围各项都是50,总和250的学渣,正在不断进步。

    ……

    长子信报。

    长孙无忌热情款待了刘备派来的使节简雍。

    按照刘芒的意思,长孙无忌李岩和徐达,给简雍安排了内容丰富的行程。

    带简雍参观了刘芒治下,正从战乱中恢复生机的长子、襄垣两城。

    李岩带简雍观看了红娘子乔吉等人的演出。

    新颖的形式,贴合实际的剧情,简雍闻所未闻。

    更让简雍惊讶的,是这种演出的宣传效果。

    攻城掠地之后,获胜一方,都会想方设法,稳定征服之地民心。如此,才能巩固战果。

    在青州,刘备的队伍攻破黄巾军,占领济南国后,也是如此。简雍就曾负责维护济南国的稳定。

    但,受思维限制,简雍能想到的方法,无非是惯用的加强巡逻戒备,发布安民告示。再有,也不过是官长走访民间,派出兵卒,敲着锣鼓,喊些“某某公体贴万民”之类的空洞枯燥的宣传口号。

    而李岩是何许人?

    即便在其前世的明末,李岩的思想也超越了那个时代。李岩的思想里,已经有了现代理想主义的种子。只是,受时代限制,拥有李岩这种思想的人,不受重视,不受待见,甚至受到排挤。

    而在这个时代,李岩有幸遇到真命之主刘芒。理想主义的种子,终于萌芽!

    虽然,大的时代环境,不允许这种萌芽大面积扩散传播。但是,李岩脑子里飞溅出的一点点思想火花,已足以产生震撼的效果。

    专业的乔吉、专业的红娘子,将李岩的思想火花艺术化、生活化,编排成新颖、通俗。易于口耳相传的戏曲、小调。

    这些戏曲小调,迅速传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