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芒明白,董承拿天子必然要给的赏赐送人情,做的无本买卖。但是,刘芒还是表现出很感激的样子,再三感谢了董承。

    董承的空头人情。刘芒不感兴趣。但是,和董承这样的外戚处好关系,却十分有利。

    ……

    董承前脚走,伏完后脚便来。

    伏完的目的和董承一样。只是。伏完拉拢刘芒的方式更委婉,更含蓄。

    “刘刺史淡泊名利,当为天下楷模。”

    刘芒早有应对言词,半真半假地道:“伏大夫溢美之词,刘芒愧不敢当。说实话,某非不喜好功名。只是,天下纷乱,诸侯心思各异。某便是得了高位虚名,也坐不安生。”

    “刘刺史苦衷,伏某理解。只是,逆贼董卓乱政,朝纲崩废。今天子虽终脱困境,然朝中已无可用之臣。刘刺史主政并州河东,属下精英云集,举荐几人,入朝为臣,方为朝廷之幸。”

    伏完的建议更高明,也正合刘芒心意。

    刘芒感谢了伏完,至于具体人选,还需仔细斟酌考虑。

    ……

    伏完走了,宿卫又报,郭侃求见。

    郭侃职位虽低,给刘芒的印象却好。更何况,郭侃是自己召唤出来的人才,吴用在信中也提到,郭侃心有归附之意。

    和对待伏完董承相比,刘芒对郭侃,少了客套,而多了实实在在的热情。

    郭侃一进屋,便大礼相见。

    “郭某行伍出身,不会绕圈子。但郭某明白,刘刺史建议撤销西园军,组建羽林卫,便是为郭某谋求出路。”

    刘芒扶起郭侃,直言道:“加亮先生数次提及郭校尉,言说校尉之忠义。刘某无左右朝政之权,只能借此表达对校尉忠义之举的敬意。”

    “郭某实在厌倦朝堂,真想追随刘刺史,驱虏逐寇,驰骋疆场。”

    刘某用力攥攥郭侃的臂膀。“只要有心,人在哪里,又有何妨?还有一事,加亮先生信中提及文博士之事,郭校尉放心,文博士忠心为国为君,此等忠义之士,刘芒必不遗余力,设法让其早日回归朝廷。”

    郭侃再次拜倒。“郭侃身是大汉臣属,更愿做刘刺史麾下一员。如有差遣,定竭尽全力!”

    嗡……

    恭喜获得人才一名!

    类型:统御

    姓名:郭侃,字仲和

    原属时代:元(南宋)

    五围:智力

    特点:破城,神威

    代入身份:西园下军校尉

    人才简介:郭侃,蒙古帝国名将。从军伐金,屡立战功。随旭烈兀西征,荡平西亚诸国,铁骑直至欧洲。有勇有谋,军纪严明。一生攻陷城池七百余座。官至江淮大都督、海宁知州。有“东天将军”之称。

    刘芒答应救文天祥,不只是因为文天祥是自己召唤出来的人才。

    吴用汇报说,文天祥忠君,性格固执。

    文天祥是天子东归首功之人,但是在朝廷里,很少有人希望他活着回来。

    他若回归朝廷,天子必加重用。而文天祥耿直,不善变通,朝臣和他打交道,都很打怵。

    刘芒甚至想过,文天祥的性格和郭侃不同,即便将其救出,他也可能只效忠于皇帝,而不会归心于自己。

    但是,刘芒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他解救出来。

    忠义之士,大多难有善终,却最应该得到善报。

    向忠义之人伸出援手,是刘芒骨子里的信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未完待续。)

第0475章 人尽其才猛将归心() 
安邑商谈,刘芒不欲不求。貌似处处被动,却无实质损失,反而赢得伏完董承的尊重。

    这两位特使转变了对刘芒的态度,将影响朝中众臣。

    刘芒不奢求群臣心向自己,只要在朝堂上,不明里暗里算计自己,便是成功。

    王猛陪同伏完董承等人回河北复命,刘芒在安邑,准备恭候天子圣驾。

    天子北渡黄河,弘农郡内的各方势力,没了争夺的目标,混战一番,索然罢兵,各自寻找归路。

    李傕郭汜退兵潼关以西,联合张济樊稠,严守关中,再谋后路。

    韩暹屡战屡败,兵马几乎损失殆尽,担心去投袁术遭冷遇,联合胡才,一起逃往河内,投奔张邈。

    白波军中,杨奉部损失最小。引兵东去,准备投靠曹操。

    最惨的要数吕布。

    长安异变,刺杀了董卓,吕布不仅未捞到任何好处,反倒折损过半兵马,丢失了全部地盘。

    吕布有心去投靠袁绍,奈何袁绍迟迟不发出邀请。倒是南阳袁术来信,主动招揽。

    吕布虽然屡受挫折,但心气不减。他不甘心归附袁术,做其麾下之将。还想着东山再起,割据一方。

    暂不理会袁术,吕布率部向东,准备先出函谷关,寻个栖身之地,再做打算。

    ……

    弘农战事稍息,刘芒立刻抓紧时间,重新调整河东一带的防御。

    河东和上郡、西河郡都已在掌控之内,防御的重点,从吕梁山、王屋山一带,转移到黄河沿岸。

    徐世绩驻防安氏、汾阴。檀道济驻闻喜操训兵马。

    傅友德部退回上党,以御袁绍、张邈。

    大阳防务交给徐晃、史进。

    邓羌部回到河北,秦琼驻防蒲坂,林冲驻防风陵渡。

    单雄信、王伯当全面接管盐池。从贩卖私盐的盐枭,正是成为盐池盐监。

    河东既定,河东与上党交界的陭氏。不再需要重兵驻防。七郎延嗣从陭氏调往河东,暂时充任刘芒的宿卫统领。

    ……

    天子圣驾从河北启程,缓缓往安邑而来。

    刘芒正准备前往猗氏接驾,太原、上党同时传来信报。

    冀州甄氏有难。苏定方范仲淹本不想让刘芒分心,但刘芒得到铜镜提醒,来信询问,苏定方才如实禀报。

    甄氏有恩于己,必须要帮。

    刘芒无法分身。好在苏定方范仲淹李秀成办事得力,刘芒用飞鸽传书,命几人全力相助甄氏,同时避免引起和冀州的摩擦。

    上党传来信报,刘伯温李岩等已返回上党。李岩留在长子,刘伯温正火速赶来河东。

    刘伯温将带回洛阳朱儁的消息,刘芒暂留安邑,等待刘伯温。

    刘伯温很快赶到安邑,而让刘芒倍感意外的,他还带来了王彦章!

    王彦章见到刘芒。面露惭愧,纳头拜道:“王彦章愚钝至极,今终于悔悟,愿以待罪之身,效命军中,望赐赎罪之机。”

    “哎呀!贤明将军快快请起!”

    ……

    原来,刘伯温在返回并州的路上,又去探望了张杨。

    刘芒信守承诺,奉还家人,张杨感念。亲笔给王彦章写了一封书信。感谢其忠于自己的同时,也真诚地奉劝王彦章转投刘芒,将一身好武艺报效朝廷。

    而被刘芒派去上党的敬翔,和王彦章是旧识。私交甚好。曾多次探望并规劝王彦章。

    王彦章耿直,以“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为信条,欲报答张杨知遇之恩,而不肯背弃前主归附刘芒。

    敬翔以王朝及诸侯间的关系开导,称无论张杨还是刘芒,都是大汉之臣。为谁效命,都是为大汉王朝效命,无背主之说。身为大将,百战身死,才能留名万世,老死囚笼,只留罪名。

    有前任主公张杨的亲笔信,加上敬翔的劝说,王彦章终于醒悟,赶来安邑,俯首认主。

    嗡……

    恭喜获得人才一名!

    类型:武力(猛将)

    姓名:王彦章,字贤明

    原属时代:五代十国

    特点:铁胆,忠耿

    人才简介:王彦章,五代十国后梁名将。少年从军,戎马一生。每逢战事,奋勇争先。有“王铁枪”之名。官至节度使,为后梁尽忠。

    王彦章归心,刘芒大喜。

    刘芒身边猛将如云,王彦章归心,并不能为并州军增添多少实力。但是,王彦章的归附,代表着刘芒的思想和理念得到认可,大大增强了刘芒的信心。

    暂留其在身边,充任宿卫统领。

    高宠和王彦章,不打不相识,回想涅县恶战,两人相视一笑。

    王彦章被关了半年多,期间,多少人去劝说开导,王彦章不为所动。

    没想到,连自己女人都驾驭不了的敬翔,却能说服猛将王彦章。

    人,很奇妙。

    人,能否发挥其才,取决于如何使用。璞玉砌入城墙,其作用就是墙砖,甚至不如普通墙砖。

    敬翔的表现,让刘芒对人才的使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

    即刻带刘伯温、高宠、杨延嗣、王彦章,赶往猗氏,迎接圣驾。

    在路上,刘伯温汇报了与朱儁商谈的情况。

    朱儁以当朝元老,骠骑将军身份,坐镇洛阳,一直在联络中原各路诸侯,征集兵马,准备奉迎天子。

    无奈,中原诸侯,表面上奉大汉天子为尊,实际上,都是各行其是。不仅无人愿意给朱儁提供兵马,反倒暗中争夺兵源。

    朱儁在洛阳只征集到不足三千兵马,有心西来迎接天子,无奈受何仪刘辟等山贼纠缠,难以离开洛阳。

    “洛阳不定,天子就难以回归东都。天子回归帝都,如日升中天,方成正轨。偏安于河东,不是长久之计。主公行的虽是大义正道,但天下诸侯居心叵测,定会百般诋毁,冠劫持天子和朝廷之名于主公。”

    刘芒道:“我和景略的担心,也正在于此。”

    “属下和朱骠骑商议过,还是要想方设法,早日奉天子回归东都。”

    “我和景略探讨过,天子既然已驻跸河东,就不能再让天子和朝廷被其它诸侯挟持。”

    “主公所言极是。”刘伯温捻须点头,“日后奉天子回归东都,也必须将东都洛阳控制在我们手里,否则,终会被其它诸侯所利用。”

    “只是,洛阳所在的河南尹,北面是河内张邈,东面兖州曹操,南面是袁术。控制如此四战之地,非我并州力所能及啊。”

    刘伯温道:“为奉迎天子,我并州竭心尽力,还要受诸侯的污蔑诋毁,若不能借此事谋得利益,这买卖就亏大了。”

    刘芒和刘伯温合作已久,多有默契。听刘伯温如此说,便知道他已经筹划好了下一步的战略。

    刘伯温胸有成竹。

    “欲奉天子回归东都,必先安定洛阳。欲安洛阳,必取八关。欲得八关,必先踞弘农,再取河内。”

    “请伯温先生为我详解。”(未完待续。)

第0476章 天子送出大礼() 
洛阳,又作雒阳。

    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居天下之中,禀醇厚磅礴之气。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是历代逐鹿中原的王者必争之地。

    北据黄河,南望伏牛山,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八面环山,五水绕城。

    为保证洛阳安全,中平年间,汉灵帝刘宏命大将军何进,在洛阳周边设置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处关隘,警卫洛阳。

    八关只是统称,洛阳周边,还有几处关隘。其中东面虎牢关、四面潼关,名气更大,是洛阳东西两道大门。

    刘伯温谋划的战略是,要先占据弘农、河内两郡,打通并州、河东通往洛阳的西、北两面通道,再占据洛阳八关,方能控制洛阳。

    控制弘农,关键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