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保护天子安全,刘芒派宇文成都负责保护嵩阳书院。而他自己平日的安全,由高宠和杨再兴负责。

    高宠尽职尽责,听说主公刘芒要携夫人游山,立刻起身:“我去找再兴将军。”

    “别找他了。”刘芒喊住高宠。

    天子在嵩山避暑,周围早已部署大量护卫,十分安全。

    这段日子,刘芒很少出门,杨再兴趁机请了假,找了工匠,在少室山为达摩修建简单的修行场所。

    “我就是随便看风景,不会走远。不要喊再兴了,也不要带太多宿卫,免得啰嗦。”

    游玩不是目的,“偶遇”钟繇,才是目的。

    刘芒只让高宠带了少数宿卫,远远地跟着自己。

    ……

    有刘芒陪同游玩,袭人、绿珠和甄宓无比开心。尤其是袭人,出身卑微,跟了刘芒以后,也很少外出游玩的机会。

    今天是难得的机会,三位夫人,欢快如鸟儿。连一向少言寡语的袭人,也兴奋得笑个不停。

    刘芒一面陪着娇美夫人说笑,一面留意着钟繇等人的行踪。

    刘芒和钟繇,都位列三公。

    见面很容易。

    但政治立场的不同,使两人之间,凭添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贸然登门拜访,难免使钟繇心生警觉。

    游玩“偶遇”,才能让钟繇免生戒备之心。

    前面,十余人,正是钟繇杨修一行!

    ……

    钟繇,书法集大成。更是楷书的创始人!

    其书法造诣,不仅为后世敬仰,便是在汉末,也倍受世人尊敬。

    杨修和钟繇是忘年交,也是钟繇书法的脑残粉。

    一行人中,除了杨修和随从外,还有钟繇的几个学生。

    这几个学生中,还有一个女子。

    钟繇一边走,一边教导着女弟子:“若论形体、笔势,阿猗的书法,已无可挑剔。所欠缺着,唯意境尔!”

    “学生书有所成,全赖老师谆谆教诲。阿猗不敢奢求,能及老师书法意境十之一二,足矣!”

    “唉,阿猗啊,你的书法,和你的性格一样。锋芒有余,内敛不足,何也?皆心不静之故尔!修身养性,意境乃达。”

    几人正说着话,杨修突然紧张地拉拉钟繇衣衫。“好像是刘太尉!”(未完待续。)

第0835章 这个姑娘忒刻薄() 
杨修是太尉府主簿,是刘芒的属官。因和钟繇要好,没事就呆在一起。这在官场上,是很犯忌讳的事。

    杨彪有些紧张。“我……还是回避一下吧。”

    “诶!”钟繇无所谓地道,“无需回避。我的面子,刘太尉会给的。”

    刘芒假作没看见钟繇等人,正吩咐宿卫,支起休息的帷幔。

    “刘太尉,好悠闲啊!”钟繇大步走来,大声打着招呼。

    “哎呀!钟司空!”刘芒大叫一声,快步迎了上去,“司空也游玩嵩山?好雅兴啊!”

    “呵呵,何来雅兴,钟某和几位小友,来观摩石刻而已。”

    杨修上前施礼,尴尬地道:“太尉,下官处理完公务,和司空出来长长见识……”

    刘芒大度地道:“德祖啊(杨修字),你早就该多向司空讨教。这几位是?“

    “哦,这都是老朽的学生,一起来观摩石刻。”

    钟繇介绍了几个学生。

    刘芒是当朝重臣,众弟子视刘芒,或敬仰,或羡慕,无不规矩施礼,只有那个叫阿猗的女弟子,看刘芒的眼神,有些怪异。

    刘芒也特别关注了阿猗。

    这女子,二十左右的年纪。算不上漂亮,但气质却很独特。额头高且宽,一见便知极聪明。

    略显高冷,一付拒人千里的样子。

    刘芒真诚地对众弟子道:“果然是名师高徒!司空门下,无不是人中龙凤!”

    钟繇一生,最在意的自然是书法,其次便是几个弟子。

    见刘芒夸赞自己的学生,且态度极为真诚,钟繇高兴。“嘿嘿,老朽此生,最为得意之事,便是收了这几位好学生!”

    众弟子赶紧奉上自谦之词。

    阿猗道:“我们愚钝,先生技艺博大精深,我等难及一二。不求学得先生神乎之技,只求学得先生忠孝之道,宽仁气度。”

    阿猗这番话,本十分正常。可是,她看刘芒的眼神和表情,却带着一语双关的味道!

    这女子,太过刻薄!

    强调钟繇忠孝宽仁,自然是反衬刘芒不忠不孝,不宽不仁!

    朝中人都知道,刘芒和钟繇,关系不算好。这女子,估计是为了替老师出气。

    刘芒此番目的,是为结交钟繇,当然不会被一个小女子的刻薄言词搅了局。

    “是啊,钟司空,堪称世人楷模。刘芒若非被俗务纠缠,真想拜元常先生为师,学学书法。我的字啊,自己都不堪入目,也不怪别人笑话。”

    刘芒轻巧地回避了阿猗的挑衅,又在不经意间,变换了称呼,并将话题引到钟繇最感兴趣的书法上。

    “老朽闲散,有空摆弄笔墨。刘太尉军政事务缠身,哪有这等闲情。太尉玩笑了。”

    刘芒真诚地道:“刘芒绝不是开玩笑!我的确羡慕善书法之人了!在刘芒看来,字如其人。字写得好,人就不会差!”

    刘芒话里话外,都在恭维钟繇等人。钟繇一时竟不知刘芒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阿猗冷冷一笑。“刘太尉说字如其人,又说自己的字不堪入目。那岂不是说,太尉的为人与所写之字一般喽?”

    小小女子,竟讥讽当朝首屈一指的重臣!

    若是换了别人,怕是早就翻脸!

    刘芒却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阿猗姑娘好机智!刘芒甘拜下风。不过,我可要纠正一点,我的为人嘛,比写得字,还是要强上一点点的,哈哈哈……”

    刘芒一番话,缓解了尴尬气氛。

    而一番自嘲之词,也瞬间拉近了刘芒与众人之间的距离。

    除了阿猗,钟繇一行,都对刘芒增加了几分好感。

    刘芒趁热打铁,恭敬一礼。“今日偶遇元常先生,刘芒说什么也要讨教一番。元常先生无论如何,要指点指点,让刘芒的字,也变得好看几分。”

    “这……”钟繇不知该如何应付刘芒。

    阿猗道:“先生领我们进山,有要事。”

    也不知何故,这个阿猗,对刘芒没有丝毫敬重之意,敌意却是满满。

    刘芒大度,不加理会,但是杨修作为刘芒的下属,都觉得阿猗有些过分。

    杨修赶紧解释道:“太尉,是这样。前几天,我等观摩嵩山石刻,在绝壁上,发现一处摩崖石刻。书法奇特,而字更是奇特。然其所处之处,高不可攀。今日特地带了绳索,准备攀援而上,拓印下来,回去慢慢揣摩。”

    杨修说着,指指随从们拎的绳索竹竿等物,以示所言不虚。

    钟繇也道:“呃,的确如此。”

    刘芒哦了两声,不甚满意地对杨修道:“德祖啊,此事就是你的不对了!”

    一句话,说得杨修十分紧张。

    刘芒道:“攀登拓印,何等危险?德祖你竟让元常先生来做这等事?!为何不在我太尉府中,叫机灵善攀爬的军士来做?”

    “是,是,下官疏忽了……”杨修头上冒着汗,心里抱着委屈:太尉府的军士,我哪敢指使啊!

    “此事若被文先公(杨彪)知晓,怕是要老大的耳刮抽你!”

    刘芒半真半假,声色俱厉,又似开玩笑,更进一步融洽了气氛。

    “高宠!”

    “诺!”

    “你带宿卫,跟德祖他们去拓印。德祖怎么说,就怎么做。请元常先生,在这里歇息等候。我也顺便向元常先生,请教书法。”

    钟繇道:“这……不甚合适吧?”

    刘芒亲热地拉过钟繇。“元常先生,以后有什么事,就言语一声。我管着兵,军营里,各种能耐的军士都有。似这些粗鄙之事,元常先生切不可亲力亲为。否则,若有闪失,陛下不责怪我,我自己都要责怪自己呢!”

    钟繇这种士人,外表随和,却有傲骨。

    不怕别人来横的,就怕被人恭敬。

    刘芒礼敬有加,钟繇心里当然舒坦。“如此,就有劳绛天的宿卫了。”

    不自觉间,钟繇对刘芒的称呼,也从官职换成表字了。

    刘芒将一干宿卫,都哄了去。“去!全去帮忙,做得不好,不要回来见我!”

    “诺!”

    杨修带着高宠和宿卫们,以及钟繇的弟子,去拓印石刻。

    阿猗却没有走。

    “我不去了,我要见识见识刘太尉的书法!”

    刘芒笑道:“阿猗姑娘是要看我的笑话吧?哈哈哈,无妨!嘲笑我刘芒书法之人,不计其数,多阿猗姑娘一个,又有何妨,哈哈哈……”(未完待续。)

第0836章 钟元常神乎其技() 
钟繇是刘芒的同僚,又是政敌。

    因为这种关系,两人相处,难免诸多尴尬。

    但是,刘芒已经学会了,如何同各类人打交道。

    刘芒手下,云集了历朝历代的能人,无不是人精!

    油滑如刘伯温、老谋如李鸿章、聪明如杜如晦吴用等等。

    在和这些手下相处的过程中,刘芒的为人处世,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技巧。

    钟繇本性淳朴、宽厚。

    和钟繇这种人相处,其实最简单,只需找准切入点。

    刘芒绝不啰嗦,让几位夫人以晚辈之礼见过钟繇,便直切主题,向钟繇请教书法技艺。

    钟繇,视书法为性命。

    只要与书法有关,他很快就能忘记其它,自然不会在乎刘芒是所谓政敌。更何况,他们之间的政见差异,远没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钟繇手捻胡须,摆出师长的姿态,道:“书法,技艺精纯易,心胸端正难!绛天方才有言,字如其人,虽不尽然,却也算初窥书法之门径。”

    刘芒真诚地红了脸。“元常先生这么说,晚辈真是无地自容!”

    “噫!老夫绝非刻意恭维。”说着,钟繇指指阿猗,“我这徒儿,技艺已不逊老夫。然其始终未能有所突破,皆因心内不静。书法,笔、手、心需合为一体。心之所想,笔之所至。心不静,笔势必乱。”

    刘芒听得玄乎其玄。

    刘芒的三个夫人,袭人和绿珠,都是贫苦出身,没条件读书识字。甄宓生于世家,自幼识文断字,也写得一手娟秀的好字。

    但是,甄宓书法的境界,和钟繇差得远不止十万八千里。钟繇所说,甄宓似懂非懂,叹道:“好高深啊!”

    刘芒赶紧道:“静儿莫要说话,仔细听元常先生讲解。”

    钟繇一笑。“老夫还是写个字吧。”

    钟繇走到哪都带着文房用具,阿猗铺上纸张,摆好笔墨。

    钟繇微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笔手心若能合而为一,便是蒙蔽双眼,亦可有如张开天目。”

    说罢,提笔,蘸墨,闭实双眼,笔走龙蛇!

    瞬间,纸上呈现出一个楷体的“静”字!

    “真好!”袭人和绿珠不懂书法,但看到那个“静”字,也不禁大声赞叹。

    刘芒的书法造诣,可以说,完全和“造诣”二字沾不上边。

    但是,这“静”字一现,刘芒惊呆了!

    这个字,初看貌似无奇,但越看,越觉得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