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卫和杨修,陪着卫铄在这间小书房里等刘芒。

    书房里的地图,不是行军打仗的军事地图,只是粗略描绘大汉疆域的简图,不是军事机密,无需避讳,就摆在几案上。

    李卫、杨修和卫铄,边吃枣子边闲聊。

    卫铄指点着地图说,想找机会,去冀州看看。

    杨修劝道:当下切莫去冀州!

    卫铄疑问。

    杨修道:太尉有对冀州用兵之意!此时去冀州,不安全!

    李卫机灵,担心机密泄露,赶紧询问杨修如何得知。

    杨修指着几案上的枣子和地图,很得意地道:显而易见!

    枣子,是太尉家乡特产。刘太尉远来弘农,仍念念不忘家乡,必有夺取冀州之意。

    地图之上,冀州部分,颜色较其它地方更深,必是太尉手指经常指点摩擦所致。

    而且,冀州区域内,还有许多灯油污渍!

    种种迹象标明,刘太尉心中时刻关注冀州,必有对冀州用兵之意!

    李卫说完,刘芒注意观看,果然如杨修所言!

    这段时间,刘芒确是关注冀州。光线昏暗时,常举着油灯,查看地图,不小心将灯油滴在地图上!

    刘芒又气又惊……(未完待续。)

第0982章 乾纲独断再动兵() 
刘芒气的是,军国大事,杨修也敢妄加揣摩,且口无遮拦,炫耀卖弄。

    惊的是,杨修果然聪明!

    可惜,杨修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在官场上,揣摩上司的想法,是博得上司欣赏的捷径。

    能揣摩出上司的想法,和上司保持一致,自然容易获得欣赏。

    但是,揣摩上司之意,也是官场大忌!

    上司发问,想听到的,是下级实事求是的想法,而不是一味迎合。

    杨修啊杨修,你如果能把聪明劲用到正地方,而不是用来耍小聪明,倒真是个人才!

    刘芒没说什么。

    但是,此事也给刘芒提了醒。不经意的小事,都可能造成大损失。

    就像这寻常可见的地图,竟被杨修揣摩出自己的心思!

    吩咐李卫,这类地方,以后不得摆放任何和军政事务有关的东西。

    既然李卫发问,刘芒索性问问他,看看他经过秦岭历练后,有多大长进。

    “李卫啊,如果你现在是主公,你下一步会进攻哪里?”

    李卫挠着脑袋,眨着眼睛,半晌才道:“小的……小的……那懂这许多?”

    “说说看嘛。”刘芒鼓励道。

    李卫还是不停地挠头眨眼,道:“小的真的不懂,小的只知道忠于主公!主公如何吩咐,小的便如何去做!”

    李卫如此回答,刘芒既失望,又欣慰。

    失望的是,李卫还是太小,暂时难堪大用。

    欣慰的是,李卫之忠,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发自内心。

    心有悬而不决之事,刘芒无心睡眠。

    会上,狄仁杰所言不多,刘芒想着找他单独聊聊。

    刚要派人去找,狄仁杰主动来了。

    “正欲派人去找怀英,你却来了。”

    “主公有何吩咐?”

    “没有吩咐,只是有不明之事,想听听怀英的意见。曹孟德屡屡受挫,却迟迟不来求援,怀英如何看?”

    狄仁杰答道:“曹孟德未求援,并非不想求援。正如同主公暂未救援,并非不想施以援手。”

    刘芒点点头。“吾之想法,亦如此。老曹精得很。他知道,我军鏖战雍凉,分身乏术。若吾不想帮他,他求援亦无用。若吾要帮他,他不求援,吾亦会设法相助。”

    狄仁杰道:“是啊。他不求援,连人情都不必欠了。”

    刘芒微微一笑。“今日会上,怀英所言不多,有顾虑吗?”

    “今日所议,乃军国要事。属下没有考虑成熟,未感妄言。然,属下回去想了想,觉得虽无成熟想法,亦该向主公禀明所思所想,故而深夜求见,请主公恕罪。”

    “恩,我就想听你们的真实想法。”

    “如此,属下便直言不讳了。今日所议,雍凉、冀州、汝南、南阳四向战略,利弊有别,却无对错之分。主公征询意见,吾等所言,只是分析利弊,陈说利害。如何抉择,属下认为,全凭主公乾纲独断。”

    狄仁杰话虽不多,却让刘芒有豁然开朗之感!

    是啊!

    为何要纠结?

    自己提出的冀州战略,刘伯温王猛主张的雍凉战略,以及王守仁的豫州战略、高熲的南阳战略,并非相互对立。

    意见没有统一,并非是众人各持己见,只是大家所处位置、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刘伯温等人不支持援曹抗袁战略,并非战略本身是错的,只是幕僚们权衡利弊,认为得不偿失,或者说,与其它战略相比,所得更少而已。

    既然援曹抗袁的战略本身没有错,为何还要犹豫呢?

    刘芒双眸亮了!

    飞鸽传书,招太原苏定方,火速赶来弘农。

    太原距此,有千里之遥。命苏定方接到信报后,四日之内赶到。

    再次召集众幕僚,连夜商讨。

    这一次议题,不再纠结于战略的取舍,而是针对援曹抗袁,提出最佳方案。

    命众幕僚,抓紧筹划进攻冀州的可行方案,待苏定方赶到,最终确定。

    ……

    主公刘芒紧急召见,苏定方不敢有片刻耽搁。

    只带几名亲随,星夜兼程,仅用三天时间,便赶到弘农!

    一见面,水都来不及喝一口,便道:“主公,可是要对冀州用兵?”

    刘芒点点头。“是。”

    “属下于途中,已有所设想。”

    “快说说你的想法。”

    “出雁门,取代郡。东可威胁幽州上谷,南可通过飞狐陉,威胁冀州中山。”

    “不错!”

    苏定方的想法,与刘伯温等人筹划不谋而合。

    幽州代郡,偏僻荒凉。

    袁绍虽然占据了代郡,却无力全面布防。只在代郡东南部的代县和东北部的马城,驻守少量兵马。

    攻取代郡,难度不大,却能让袁绍感到莫大威胁,间接支援曹操。

    刘芒问道:“若定方统兵出代郡,太原方面如何防范?”

    “秀成阵亡后,我军在井陉石头村修建了永久要隘。以郝昭守石头村,史万岁驻阳曲、狼孟,希文先生坐镇太原,可也。”

    “好。太原是我们的大后方,决不能出问题。太原驻军不能轻易调动,进攻代郡之兵马,定方如何考虑?”

    “进攻代郡,无需重兵,只需数千精锐即可。从雁门杨延昭部抽调一部,从明月将军的护南匈奴校尉部借调一部,可也。”

    “没有问题。”

    苏定方又道:“杨延昭、牵子经(牵招)驻守边塞,无法脱身。缺少先锋猛将,请主公调派。最好熟悉幽冀情况,及边陲军事。”

    “吾会通知斛律明月,派得力干将,积极配合。另外,吾身边宿卫统领,小将宇文成都,曾在刘太傅麾下,勇猛善战,可堪大用。”

    “可。”

    “还有一人,现在延昭手下为戍卒,定方可以启用为将。”

    “何人?”

    “狄青狄汉臣。”

    ……

    进攻代郡,从北面威胁袁绍的计划,最终确定。

    这一计划,无需动用太多兵力,也无需太多准备,便于实施。

    当然,仓促之间制定的计划,不是万全之策,自然有隐患。

    代郡,是易取不易守之地。

    代郡荒凉,人口稀少且分散,物质匮乏。

    夺取代郡后,驻留兵力太少,容易遭到冀州攻击。

    而驻留兵力太多,又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驻军运输给养。

    袁绍视代郡未鸡肋之地,原因也在于此。

    这一问题,暂无解决方案。大局为重,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太多,苏定方立刻赶回并州,准备对冀州开战!(未完待续。)

第0983章 调整布局备决战() 
苏定方赶回并州,准备进兵代郡。

    刘芒静下心来,研究雍凉问题。

    洛阳军奇兵夺取潼关,彻底改变了雍凉战役态势。

    雍凉之战的焦点,转向郑县、长安。

    左冯翊方面,徐世绩部主动放弃没有太大战略价值的衙县,转而进攻郃阳。

    徐世绩、薛仁贵、张清,三路齐攻郃阳。

    郃阳守将,乃李傕的外甥胡进。

    北面夏阳,南面临晋均已失守,李傕主力仍在洛水以西。郃阳孤城难守,胡进只能弃城而走,向西撤退,企图逃过洛水,与李傕汇合。

    徐世绩早有安排,待胡进离开郃阳,立刻派队伍进驻郃阳城。

    徐世绩亲率一路大军,和薛仁贵一南一北,夹击西逃的胡进所部。

    胡进不敌,折损大半兵马。

    仗着马匹多,胡进终于摆脱追兵,逃至洛水附近,准备稍事休息,西渡洛水。

    突然,前方鼓号连连,一支洛阳兵马,从洛水方向冲来!

    胡进叫苦不迭,匆忙上马迎战。

    尚未看清对面来将相貌,却有一颗鸡蛋大小的石子呼啸而至!

    胡进躲闪不及,石子正中脸颊!

    鲜血淋漓,皮开肉绽!

    胡进惨叫一声,跌下坐骑。

    对面来将,非是别人,洛阳军猛将,没羽箭张清是也!

    主将被擒,残部尽降。

    徐世绩部,夺取临晋、郃阳、夏阳,战果远远超出战前预计。

    ……

    徐世绩安排好左冯翊军务,立刻奏报弘农统帅部,请求面见主公刘芒。

    刘芒应允,命其赶往华阴见面。

    徐世绩见到刘芒,立刻跪拜叩首,泪流不止。

    “属下无能,致三郎殒命,甘愿领罪,请主公重责!”

    刘芒双眼泛红,搀起徐世绩。“懋公连取临晋、郃阳、夏阳三城,有功无过。战场搏杀,怎能没有牺牲,三郎阵亡,不怪懋公。”

    王伯当阵亡,刘芒怎能不难过。叹口气,道:“唉,只是,三郎命薄,无福等到功成名就之日矣!”

    徐世绩泪流满面。“换作旁人,属下尚易接受。只是,在盐池时,朝夕相处,三郎有恩于吾,尚未略报恩情,便阴阳两隔,教吾如何接受?呜呜呜……”

    王伯当豪迈,徐世绩心思重,多算计,两人并不投脾气。

    在盐池时,两人虽都在单雄信手下,但王伯当与徐世绩的关系,并不算特别亲密。

    可是,毕竟是兄弟。相处日久,自有情谊。

    从此诀别,徐世绩也是真情流露。

    徐世绩痛哭不已,也勾起了刘芒的心伤。

    劝慰半晌,徐世绩终于渐止悲声。不停地摇头,捶胸自责:“唉,未能照顾好三郎,叫吾如何向单兄交代……”

    刘芒拍拍徐世绩的后背。“雄信那边,吾会劝他。雄信重兄弟之情,也通大义,能理解的……”

    ……

    “吾交代之事,办妥否?”

    “已办妥。张清生擒李傕之侄胡进,属下用胡进交换,只是……只是,三郎亡于水中,遭水浸泡,遗体难存。西凉军将其焚化,将骨灰及三郎甲胄、兵器,一并交还。属下亲自前往洛水岸边,办理交接。”

    遗体未存,不能让王伯当入土为安,刘芒甚感遗憾。

    “交接时,属下见到一人!”

    “何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