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外表谦逊,却也怀着一颗枭雄之心。其志在天下,而不仅仅是偏安一隅,割据一方。
但是,以他目前的实力和所处的地域,尚不能凭一己之力,抗衡刘芒。
而江东,是最适合的盟友,且应作为长期盟友。
和孙策周瑜的关系,必须缓和。
“若不然,将舒县送还?”刘备想不出别的办法,但说实话,既已得了舒县,再送出去,着实心疼。
不仅刘备心疼,王导也心疼。
“属下觉得,不必如此。”
“哦?茂弘快说说。”
“和刘绛天相仿,小霸王也强于气势,且比刘绛天更为蛮横。与其相处,一味退让,失之主动,且会令其得寸进尺。云长将军抢得舒县,虽嫌鲁莽,却也未尝不是好事。如能善加利用,也可大事化小。”
“如此最好。”刘备忙不迭地点头。夺了地盘,还能保住双方的关系不弄僵,刘备当然愿意。“云长取舒县虽过于心急,但其善待周郎族人,总非坏事。”
“然也。云长将军义薄云天,可敬可佩。”
“吾这就命人,将周氏族人护送出城,再多备礼物,以表歉意。”
“孙伯符甚孝,与其将礼物送与孙伯符,不如送与其母吴老夫人。”
“恩,有理!再给乔公也备上厚礼,一并送去。”
刘备所说的乔公,也曾是大汉官员,却没甚大的作为。乔公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有两个美貌女儿——大乔小乔,分别许给孙策和周瑜。
通过老丈人向女婿示好,确是捷径。
刘备说起老丈人和女婿,王导不禁想起一事。
“孙伯符有一胞妹,年已及笄(十五岁,可戴发簪,可婚配)。主公若能求得这门亲事,徐州江东之盟,可保稳固也!”
“呃……呃……还提亲?”
刘备的脸皮,绝对够厚,却也不禁有些发红。
前一段,刚去陈郡谢氏提亲,被谢氏婉拒,又要去江东提亲?
不过,刘备也觉得,陈郡谢氏名声再大,也只是一方名门。而吴郡孙氏,名望虽不及陈郡谢氏,却是手握强兵、割据一方的实力诸侯。
与孙家联姻,意义非同小可。
王导随便劝劝,刘备便假装勉为其难地点了头。“就让子仲筹办江东诸事吧。”
糜竺糜子仲,刚刚去陈郡谢氏替刘备提亲,又要去江东孙家求亲。
糜竺的妹妹,正是刘备的夫人。糜竺东跑西颠,替妹夫提亲,绝对是古往今来,最暖心的大舅哥!(未完待续。)
第1109章 门阀世家很麻烦()
与应对刘芒、联合孙策相比,其他几件事,相对容易处理。
西曲阳、汝阴告破,豫州军主力已完全崩溃,寿春之敌,不战而崩,夺取寿春,易如反掌。
而要擒获袁术,却有些麻烦。
擒杀袁术和占领寿春城,是摧毁伪朝廷的两个重要标志,也是可以名动天下的大功劳。
这两份不世之功,刘备很想兼而取之。
不过,最新消息称,袁术已经弃寿春西逃。
王导认为,擒杀袁术和占领寿春两者相比,无疑是占领寿春更为实惠。
寿春是伪朝廷的国都,取之可得人口、粮草、财物。
而袁术,已不过是丧家之犬,穷追而擒杀之,需要耗费太多人力。九江尚未安定,刘芒、孙策虎视眈眈,此时不宜为了一个袁术,而兴师动众。
刘备虽不甘,但不得不接受王导的建议,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急需处理。
已经收复的城池,急需稳定民心,清除袁术余孽。
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需要安置。
而最让刘备头疼的,是如何处理那些曾追随袁术的世家门阀。
门阀,狭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从这个意义上讲,刚刚兴起的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只能说是名门望族,还称不上门阀世家。
汝南袁氏、颍川荀氏,可称门阀。而弘农杨氏,无疑是门阀世家的代表。
门阀,起源于春秋,兴盛于东汉两晋。
这个时代,正是门阀世家大肆崛起之时。
治国理政,需要有学识的人才。门阀世家,有文化底蕴、有政治人脉,世代为官,不难理解。
门阀子弟世代为官,不能简单理解为裙带、世袭。
门阀世家立世几十、几百年的根本,在于家风家学。
每个辉煌的门阀世家,都有严谨的家风,还有世代传承的家学。而这种家学,颇有些传内不传外的意味,外人很难一窥其径。
弘农杨氏,家族传承之学是欧阳氏所传的《尚书》;汝南袁氏,传承之学是孟氏所传的《易》。正因为有深厚的家学,杨氏、袁氏才能成为四世三公的顶级门阀。
门阀世家之地位特殊,影响力巨大,小则垄断一县一郡,大则掌控一州,甚至覆盖全天下。
东汉以来,门阀世家影响力愈大,甚至连专权的宦官、外戚,也要与之妥协、周旋、联合。
刘芒虽握有强兵,在某些时候,也不得不与门阀世家合作。
刘备能顺利接掌徐州,也要依仗门阀世家。
……
九江的门阀世家,让刘备最为头疼。
若想快速安定九江,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
但这些门阀,都曾拥戴袁术和伪朝廷。与之联合,极易成为把柄,遭到其他诸侯的口诛笔伐,甚至成为兴兵征讨的借口。
尤其是刘芒。
天下诸侯的崛起,大多借力于门阀世家,而刘芒所借之力最小。
正因如此,刘芒才最有可能以此攻击刘备,指责其与袁术余孽相勾结。
如何处理九江门阀世家,王导也无法给出建议。
非是王导的智力不够,原因在于,王导出身的琅琊王氏,本身就是正在崛起的门阀世家。作为利益攸关方,王导不便就此建议太多。
……
九江门阀之事,非三两条建议、三五日之功可以解决,只能边走边看。
其它事项已有定论,刘备立刻下令,各路兵马,分头行动,进军寿春!
张飞张翼德,率部赶奔下蔡,阻挡洛阳军。
……
徐州军其他将领,都为即将进攻寿春而兴奋,张飞却是例外。
袁术跑了,寿春的敌人也跑了,去抢一座空城,有啥意思?
杀了袁胤后,张飞实在提不起兴趣,再战袁术的残兵败将。
对抗洛阳军,显然更具有挑战性!
都说洛阳军猛将如云,张翼德表示不服!
赶往下蔡的路上,张飞骑在马上,兴奋得直哼哼。
贴身亲随小鱼子疑惑地道:“三爷,你哼哼啥呢?”
“唱歌!没听出来?”
小鱼子差点笑喷。“三爷还会唱歌?大点声,大点声!”
“哇呀呀!”
张飞突然一声暴吼,身边将士吓了一大跳,边躲边捂耳朵,唯有小鱼子浑然不觉。
“小鱼子,你咋没事?”身边兄弟很是佩服地看着小鱼子。
“早就习惯了。”小鱼子若无其事地晃晃脑袋,“已经要被震聋了……”
“哈哈哈……”张飞大笑。“等打跑了洛阳兵,三爷我给你们唱歌!”
“好哎!”
小鱼子还算冷静,提醒道:“三爷,您可别忘了主公的吩咐。”
“我知道啊,要你啰嗦?!”张飞白了小鱼子一眼,兴奋劲却大为衰减。
张飞给小鱼子白眼,心里却埋怨大哥刘备太过谨小慎微。
不就是刘芒和洛阳军吗?至于这么害怕吗?
敢来,打跑就是!
不服,打服就是!
张飞埋怨刘备胆小,但对刘备的嘱咐,张飞总是很当回事。
……
张飞率部疾驰,进驻下蔡。
下蔡,虽非郡治大城,却是淮河一带的重镇。
下蔡与上蔡、新蔡,是古蔡国的延续。古蔡国是蔡姓起源之地,是秦丞相李斯的故里。
源远流长,上蔡、新蔡和下蔡,一直兴旺繁荣,有很多世家居住于此。
张飞到达下蔡,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刘备的吩咐,召集世家开会,安抚人心。
张三爷开会,言简意赅,更准确地说,是话粗理不粗。
大意就是,我们是玄德公的队伍,是好人,来这里,是保护你们的。我来保护你们,你们就应该助我守城。只要你们不搞事情,我就不会搞事情;如果你们搞事情,就别怪我搞大事情。
下蔡世家中,不乏曾经追随、支持袁术和伪朝廷者。
袁术垮了,这些世家,最怕遭到清算。
张飞如此表态,世家家主当然要迎合,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听话,帮助徐州军、帮助张将军守城。
张飞到达下蔡,很及时。
张飞召开会议,也很及时。
刚刚开完会,安排好诸事,斥候便来禀报:洛阳军先锋,已抵近下蔡!
“哈哈哈……”张飞大喜。守下蔡,果然比去寿春有趣得多!(未完待续。)
第1110章 死了活该再决雌雄()
旌旗招展,枪矛如林。
甲胄鲜明,队形严整。
“啧啧啧,洛阳军,果然像那么回事,有搞头,有搞头!”
敌人越强,张飞越兴奋。
欺负弱小,是垃圾武将的活儿。强敌,才是张飞张三爷的菜!
张飞纵马上前。
“燕人张飞在此,何人胆敢犯边?哇呀……哈哈哈……”
张飞咆哮了一半,突然一瞪眼睛,哈哈大笑起来。
“小三兄弟?!”
“张三大哥!”
洛阳军先锋官非是别人,正是萌娃裴元庆!
当年,裴元庆随刘伯温出使平原,和张飞较量一场,未分胜负。两人立过生死状,可谓“死了活该”的交情。
两人都是纯真性情,惺惺相惜,虽分属不同阵营,却有天生的亲近之感。
时隔多年,再次相逢,两人都是异常兴奋。
只是,两人都不大擅长言词,虽有很多话要说,但翻来覆去,就是几句:
小三兄弟,你挺好呗?
我挺好的!张三大哥你也挺好呗?
小三兄弟你还行呗?
恩!我行着呢!张三大哥你也还行呗……
两人在战场中间聊得热热闹闹,两军将士一头雾水。这仗到底还打不打?
聊了半天,张飞终于说出一句有新意的话:“小三兄弟,你长高了,力气更大了呗?”
“那当然!张三大哥要不要试试?”
张飞赶紧点头。“要试,当然要试!”
话说的这儿,两人突然意识到,现在,两人是对手,是敌人啊!
两人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小三兄弟,这次,可别怪哥哥我不留情面。哥哥我守下蔡,你要有本事打赢我,下蔡就归你。但是,你要本事不够,别怪哥哥蛇矛不长眼。”
“我懂!”裴元庆用力点点头,使劲攥紧了八棱梅花亮银锤。
“好勒,那就来吧!”张飞眼睛一瞪,瞬间变了付模样。现在,张飞的眼中,没有裴元庆,没有小三兄弟,只有对手、只有敌人!
裴元庆知道张飞的本事,不敢大意。缓缓伸出双臂,将两柄大锤展开。
“来吧!”张飞大喝一声,纵马就要冲上!
“等等!”裴元庆突然叫了一声。
张飞已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