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李傕走出房门,胡进赶紧迎了上来。
“舅父,驮队遭袭!”
“啊?!暹儿怎么了?!”
“暹公子无恙,货物被抢大半。”李暹受了些轻伤,胡进没告诉李傕,只是不想再给舅舅添堵。
“哦……万幸……”李傕稍稍松了口气。
小批财物损失事小,兄弟子侄的性命事大。日后西逃,不可能多带人马,只有这些兄弟子侄,才是最可靠之人。
“何人所为?郿县?洛阳?”李傕最怕的,是转运财产之事,被杨广李儒察觉。其次,就是怕洛阳军机动穿插,切断西退之路。
“都不是。暹公子信中称,袭击驮队的,是阿史那族小股游骑。”
“阿史那?!”李傕恨恨地道。
想当初,董卓牛辅在世时,西凉四校尉何等风光。西域各族,争先恐后巴结自己,阿史那族的大头领,恨不得跪伏于前,认自己为父,给自己当干儿子!
而如今,阿史那一族的小股游骑,竟然都敢在自己头上动土!
“娘地……唉……”
一声咒骂,一声叹息,意味深长,透着无奈,透着凄凉。
今非昔比,杨广取董卓而代之,四校尉风光早已不再。张济被杀,樊稠成了渭水决口的替罪羊。曾经手握重兵的西凉四校尉,仅剩李傕和郭汜两人,且地位大不如从前。
而阿史那族头领史思明投靠杨广后,地位扶摇直上,不会再对李傕摇头摆尾,讨好求宠。
阿史那族竟然敢到家门口欺负自己,李傕却只能强忍愤恨。现在,和阿史那族之间的仇怨,李傕无力也无心计较,留好退路,才是当务之急。
“报!”斥候奔进,胡进急忙接过信报。
“舅父,渭水下游,发现洛阳水军舟船!”
李傕的眼角,急速抽搐着。洛阳军行动好快!
“报……”斥候的报声,远远传来。
“舅父,郿县紧急军令!”
“说什么?”
“命我军收拢各部,主力南渡渭水,向霸陵集结。”
李傕面色阴沉,转身进屋,胡进尾随而入。
李傕俯身几案,紧盯着地图。
杨广命其南渡渭水,向霸陵集结,用意不言自明。杨广准备放弃左冯翊,在渭水南岸,长安一带,寻求与洛阳军决战。
若奉命南渡渭水,结局只有两个,或是被杨广收缴了兵权,或是成为决战炮灰。
这两条路,都是死路,绝不能走。但是,李傕目前尚不敢公开违背杨广的命令。
沉思片刻,李傕有了主意。
“回复郿县,称左冯翊之敌已西渡洛水,我军暂时难以抽身。待将敌击退至洛水以东,立刻奉命南下。”
上次雍凉大战,洛阳军徐世绩部突破黄河防线,进入左冯翊。双方几经交战,李傕部总算保住洛水西面的粟邑、重泉等要地,和洛阳军划界洛水,各据一方。
李傕的从弟李应、李恒,分别把守着洛水西岸重镇粟邑、重泉。
不过,李傕清楚,连滔滔黄河都无法阻止洛阳军,小小洛水,自然也挡不住洛阳军西进步伐。
再不走,就没机会了。
李傕挥退闲人,低声嘱咐胡进道:“给李应、李恒去信,命他们做好准备,等候命令,随时西撤。”
“诺!”
“还有,命李进(李傕从子),率一部精锐,移防云阳!”
云阳是西退北地的必经之地,必须确保安全。
胡进拟好命令,又问道:“舅父,那姓文的,还带着吗?”
“文天祥?”将文天祥扣为人质,想作为与洛阳朝廷谈判的纽带和筹码,奈何毫无用处。李傕不耐烦地摆摆手。
李傕没有明确指示,胡进却知道该如何做。
处理完几件要务,胡进带领几个亲随,直奔软禁文天祥的小院而去……
第1236章 丹心一颗映九州()
幽幽土室,敞着房门。
“春风甚凉,关上?”贾诩问道。
“春光难得,开着吧。”
僮儿将几案收拾出来,摆上带来的吃食,温好了酒,退了出去。
贾诩做个请的手势,文天祥也不客气,坐了下去,半闭着眼睛,嗅闻着美味,脸上竟现出久违的笑容。
“来,尝尝这个,今日新宰的羔羊。”
文天祥捻起一块羔羊肉,蘸了作料,投入口中,仔细地咀嚼着。“喔……嫩!喔……香!”
“好吃,就多吃些。”贾诩说着,给文天祥斟上酒。
难得美味,文天祥一付饕餮吃相。嘴边、两颊,沾上肥美的肉汁,给干枯的脸颊,涂了一层生机的光泽。
“贾某敬博士一杯。”
“多谢。”文天祥爽快地干了,却没放下酒杯。眯着昏花双眼,盯着贾诩道:“若文某所料没错,天子雄师,即将攻入雍凉了吧?”
贾诩不置可否地淡淡笑笑。
文天祥浑浊的双眼,泛出晶莹的泪光。
“天佑吾大汉矣!陛下啊,臣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天威所至,叛逆尽扫!我大汉中兴之日,不远矣!”
文天祥越说越激动,热泪纵横,转过身子,向着洛阳的方向,叩拜不已。
贾诩嘴唇动动,想要说些什么,却不忍打扰文天祥。手指转动着酒杯,静静等着……
……
“何人?!”院外,响起看守兵卒的喊声。
“奉命提人!”
文天祥仍沉浸于激动之中,并未听到院外对答。贾诩闻声,赶紧起身,走出土室。
胡进带人走进小院,见到贾诩,不禁一愣。
“胡都尉?”贾诩发出疑问。
“某奉命而来,文和先生在此何干?”
贾诩见院内阵仗,已知胡进等为何而来。“请都尉借一步说话。”
贾诩将胡进让出小院,胡进疑惑道:“胡某乃是奉命而来,所为何事,想必先生也能料到。文和先生不是要袒护此人吧?”
“袒护嘛,说不上。不过,此人干系重大,还请都尉给贾某一个薄面,此事让贾某处置可好?”
“这……”胡进疑惑地打量着贾诩。
贾诩在军中虽无职位,却是李傕最为倚重的幕僚。平素里,李傕的族弟子侄,都很尊重贾诩。
胡进久在李傕身边,近来曾听李傕说过,贾诩不想随李傕西走。在胡进看来,贾诩此举,无异于背叛,因此上,胡进对贾诩的敬意大减,敌意渐生。
“若是以往,先生发话,胡某焉敢不听。只是,近日,胡某听闻,贾先生危难之时,只求自保,与吾舅父心德相离。此时此刻,胡某恐难从命。”
“胡都尉所言差异。李公于贾某有知遇之恩,何言离心离德?贾某苦衷,恕难细说。李公自明,还请都尉体谅。”
“既不离心,何必袒护一囚徒?!”
贾诩摇摇头。“贾某非是要袒护文博士,只是敬其忠心,欲保其尊严而已。文博士已是风烛残年之身,彼之生死,于李公行事,绝无妨碍。都尉用强,背负杀害忠良之名,亦陷李公于不义,何苦?”
“这……”胡进犹豫了。
“不如让贾某处置此事,即可保全李公之名,又能遂都尉之愿,可否?烦请都尉回禀李公,就说文博士之事,贾某自会处置,请李公放心就是。”
贾诩所言不错,文天祥以前是人质、是筹码。而今,却已无足轻重。为了一个无足轻重之人,犯不上和贾诩撕破脸,胡进犹豫片刻,带人走了。
……
贾诩返回屋中,文天祥业已起身。
破旧的衣衫、苍白的须发、曲弓的腰背,风烛残年之躯,却散发出一身正气!
见贾诩折返,文天祥伸手理理凌乱的头发,整整衣衫。“逆贼此来,欲取文某之命乎?”
贾诩轻轻点点头。
“文某之命,早已奉献给了大汉,奉献给了天子,要取,拿走便是,文和不必费心保全。”
“唉……”贾诩叹了口气,“贾某在此,尚有薄面。若想保全博士,并非不可。只是……”
文天祥淡然一笑。“生生死死,文某早已看淡!”
为义而生,为义而死,是文天祥的信条。
但是,夙愿未偿,其心难甘。他真的很想多活几日,哪怕只有一日!让他看一眼东都洛阳,看一眼为之竭尽忠心的皇帝刘协。
囚居于此,中原的情况、朝廷的情况,文天祥无从得知。看书作诗之余,只能凭空臆想。在他的想象中,曾经的少年天子刘协,已经成长为英明神武的大汉皇帝。
文天祥曾经幻想着,皇帝刘协,挥师亲征,一举击溃西凉军叛逆,收复西京长安!
他也曾幻想,与皇帝刘协重逢的那一刻。他很期待师生重逢之情,君臣再见之景!
他也曾幻想,为大汉帝国,竭尽最后一丝心力!
他真的很想看到,大汉帝国在皇帝刘协的治理下,再次中兴!
可是,天不遂人愿,无尽的幻想,只能化作一声叹息。“唉……”
“唉……”贾诩也轻轻叹了一口气。“博士所想,贾某知晓。只是,世事难尽如人意,如今的天下,并非文博士想象之天下;如今的天子,亦非文博士想象之天子……”
“……”文天祥无语。
“坐下吧,贾某给文博士讲讲天下之事,朝廷之事。”
贾诩斟了酒,述说着天下和朝廷的形势……
文天祥听着,满怀期待的表情,渐渐凝固……
文治武功,确有;中兴之日,可期。但是,这一切,似乎并非是皇帝之功。
大汉再现勃勃生机,可是,文天祥却兴奋不起来,激动不起来……
浑浊的双眼中,那丝希望微光,正渐渐暗淡……
“贾某钦佩博士之忠心,然,正如贾某所言,博士回归东都,会令天子为难、令刘绛天太尉为难,于博士自身,亦非好事,博士懂吗?”
文天祥始终无语……
良久,终于开口。“文某懂了……文某难舍者,唯有陛下。留书一封,请文和转交陛下,可否?”
“诩尽力而为。”
“多谢。”文天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贾诩整理了几案,摆好笔墨。从怀中掏出一条白绫,轻轻放在几案一角。
贾诩站起身,垂首退出土屋,轻轻带上房门……
……
背对房门,贾诩束手而立。
“咣……”
屋里,传出几案跌倒声,贾诩的脸颊,不禁抽搐了一下……
暗室昏昏囚宋瑞
霜发丝丝系国愁
白绫三尺悬忠骨
丹心一颗映九州
文天祥,亡……
第1237章 杨广的如意算盘()
湛蓝的天空下,几羽白鸽远远飞来。
险关东西两侧,数不清的兵马,排着整齐的队列,快速地行进。更有数以十万计的挑夫,或扛着扁担,或推着独轮车,运送军资。
人流涌动,人声鼎沸。在一面面军旗的引导指挥下,数以十万计的兵马挑夫,往来穿行,密集而有序。
刘芒手按剑柄,伫立在潼关城头。
邓羌看着刘芒的背影,扭头对王猛道:“景略为何不劝主公留在弘农?”
王猛微微一笑。“主公坐镇于此,有何不妥?”
邓羌指着西向,道:“此距前线不足百里,主公在此,将士心中难免牵记,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