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坐在上首,嘴角含笑看着自己的许敬宗,贺兰敏之心里暗自腹诽到。这个老家伙还真是会活着,别人贪,贪的都是一堆金银珠宝,死物而已。他倒是真精,都贪在生活上了,真是过得舒服至极啊(。)

第二百一十一章 记在心上() 
坐在上首的许敬宗看着贺兰敏之,脸上的笑意越发显得亲切舒适。他仔细的看着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少年,心中也是不免的生了赞叹之情。当真是一副好面相,哪怕是如今还未长开,也颇有一番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之气。若是将来入朝为官,也必定因这相貌增色不少。

    在唐朝,做官可不光是要看你的学问家事等等,还要看的就是长相。或许现在听来有些荒唐,可是在当时确实就是如此。凡是做了三品以上的高官,大多都是玉树临风的美男子,就算是年纪大了,也是一派儒雅的中年大叔,或者是仁善老伯的样子。

    这个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官员考评的一项。民间传说天师钟馗生前曾经考中过状元,就是因为面相丑陋,才被皇帝罢黜了状元的头衔,一时想不开气不过撞死在金殿之上,得了这天庭赐封为捉鬼天师。虽然传说不可尽信,但是容貌也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首先,大臣们每天要面对皇帝,你长得赏心悦目了,皇帝也愿意多看你两眼,心里也自然会对你有好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若是面容丑陋,看之生厌,说不定影响皇帝的心情,最终还能影响到国家大事的走向。还有,就是大唐作为礼仪之邦,万国来朝,你这是要长得太过难看了,也是有辱国体。难免有些个不开眼的外国友人,就拿你的容貌取笑****上国了。

    不光是容貌,这一路走来,在贺兰敏之打量着许敬宗院落的时候,许敬宗可是没少暗中观察他。

    这会儿看着他目光竟然离不开自己身旁的两个美貌侍女了,许敬宗的脸上笑意更甚,看向贺兰敏之充满了深意:“大郎若是有心。老夫明日就差人将这二人送到大郎府上。”

    “恩?”骤然听到这么句话,贺兰敏之当时就蒙圈了。这两人送到我府上是干嘛啊?然后抬头看了一眼许敬宗,发现这个老家伙眼中满是调笑之色,而且是那种是男人都能看的懂的神情。

    ‘母亲的,小爷今年才十三岁好嘛?虽然是长得显老了一些,但是也远远不到启蒙的时候啊。你这老家伙是害我啊。不过您老先生都这大岁数了。弄这么满府鲜花,您有这心,不知道还有这力嘛?’

    “咳咳咳,尚书取笑了。小子今年不过一十有三而已,还早,还早啊。”虽然心中腹诽,还是客气的连连摆手说道。

    这回倒是许敬宗惊讶了,看贺兰敏之这面容他还以为最起码也得有十七八岁了呢。无论是从身高,长相。怎么看来也不像是十三岁的孩童啊。又想了想自己这么大岁数了跟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说这些事情是有点儿不太好。赶紧轻咳两声:“咳咳咳,既然如此那老夫就不多事了,以免将来老太君饶不了我啊。”

    “尚书和外祖母有旧?”听着他这话,仿佛是和杨氏夫人关系还不错的样子。

    “早年相识,但其后就不曾见过了。最近一次见面,也是在永徽初年了。”

    两人家长里短儿的又聊了一些,许敬宗的见识自然是不用说,长安城这点儿世家大族的事儿他知道的再清楚不过了。由杨氏夫人也将话题引到这儿来了。贺兰敏之虽然不太清楚,不过听听这些事情也没什么坏处。将来若是在朝堂之上碰到了总算是熟悉一下,也不至于是两眼一抹黑。

    慢慢的,茶煮好了之后,两人就将话题引回了朝堂之上。

    贺兰敏之端起一杯茶水:“今日小子借花献佛,以茶代酒,先是庆贺尚书一战功成。”

    许敬宗看着贺兰敏之手中的茶水。不禁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哈哈一笑:“大郎何出此言啊?这还什么都没问,就知道老夫一战功成了?”

    “昨日将近宫门落锁我才从蓬莱殿中出来,直奔李学士家中。实在是事出匆忙,幸得学士承诺,才敢放手一搏。今日早朝未散就匆匆赶来尚书您的府上。也是心中担忧。不过既然陛下已经有珍珠,银钱赐下。必然是功成了,那我又何需在多此一问呢?”贺兰敏之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手中的茶杯端的稳稳当当。

    许敬宗点了点头:“大郎说的有礼,不过这未免太过简陋了。拿老夫的茶水敬老夫,可不是谢人之道哦?”虽然许敬宗贪婪,可是他更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向谁开口索要东西,贺兰敏之显然不在其列,这个时候就是一句调笑的话。说完他也举起茶杯:“不过既然大郎有心,那老夫也就受着了,请。”

    说罢,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

    用饮酒的礼节饮茶,可算是应了贺兰敏之的那句以茶代酒的话了。他也满饮了这杯茶水,两人相视一笑。

    “敏之自知礼薄,但此时远不到酬谢之时。说什么到日后定有重谢之话,未免有画饼充饥之嫌,今日小子也不多说这些空话。不过昭仪娘娘倒是有句话要带给许尚书。”

    许敬宗立刻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了,丝毫没有任何对武则天不恭敬的样子,看这态度是真的要把武则天当成主子来对待了。

    “请大郎明言。”

    “今日尚书所为,昭仪记在心中。”武则天和贺兰敏之一样,都并没有轻易许诺什么,不过越是这样,恐怕效果越好。

    “娘娘放心,有用到许敬宗一日,定不推脱。”许敬宗也表一表忠心,这是必然要走的过程。或许像更次一级别的袁公瑜等人,贺兰敏之不用亲自去见上一见,也不用他们来表忠心。但是许敬宗这个顶级的手下,就必须要这样。若不是受限制于宫规,说什么武则天也要来见见许敬宗和李义府。

    所有的人都是聪明人,武则天不在这个时候画下一个大饼,是因为本身这个东西就是虚无缥缈的。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需要大家努力才能得来的结果,即便是画下了也没有用处。贺兰敏之也是一个想法,到了许敬宗这个级别了,他看上的就这么一个东西,就是相位,他为你办事,你给他报酬,就这么简单。不用说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日后必有重谢啊什么,没用处,也显得假。只要把人家的功劳记在心上,比什么都强。(。)

第二百一十二章 二人有旧() 
端起手中的茶杯,贺兰敏之确实是感觉到了压力有点儿大。比当年面对着李义府的压力大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若是许敬宗平时那一副不正经,或者是笑眯眯的样子,他还勉强能够招架的住。但是一但这个老家伙严肃起来,这满屋子都是他身上的无形的气场,直直的压得贺兰敏之想要朝着他低下头去。要不是勉强有着武则天在后边儿撑腰,自己还真是干不过这个老东西。

    不愧是宦海浮沉一生,崛起于隋唐时期的名臣。也不愧他能历经三朝仍旧在这大唐官场混的风生水起,还会更进一步。在史书中的人物,即便是在厉害,也不过就是白纸黑字。当真真面对着他的时候,才会感受到他是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他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此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实在是没话和许敬宗说了。

    如果年纪到了,倒是不妨和他聊一聊这人生趣事。但是自己这个年纪,还真是不太合适。

    “大郎近日可会进宫啊?”

    仿佛是感受到了贺兰敏之的窘境,许敬宗主动开口说道。他不想让贺兰敏之走,这是一个最好的拉近关系的时候。如果此事功成,他已经料到了贺兰敏之会青云直上的将来了。自己已经老了,多和这些少年交往交往没什么坏处的。

    “会,应该明日就会宣召入宫。毕竟小公主新丧,昭仪娘娘还是悲切不已,陛下仁善应该会宣我等进宫陪侍。尚书可是有什么话让我稍进宫中?”

    “恩。。。不是我的事情。而是李义府李学士和他身旁的一些寒门官员。”

    “哦?不知有何事需要我传话?”

    “他们如今已经算是危在旦夕了。还是希望昭仪能够及时救上一救。将来在朝中老朽也算是有个助力。”

    许敬宗说的不清不楚,他就是想考验一下贺兰敏之能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但是显然,贺兰敏之还是清楚的。倒不是说他真的已经神到了政治老油条的地步,而是历史上确实有记载在提议废后之后,长孙无忌曾经为了报复李义府暗中做过一些手脚。想要不通过李治,将他发配出去。

    一旦事情成了,李义府真的被长孙无忌发配出去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先不说他这个人将会起到的作用。光是如果武则天不能展现出庇护的本事,这个组织的人心很快就会散了。如果连命都保不住了,谁还跟着你拼个前程啊。

    这件事情很重要,也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多谢尚书提醒,明日小子进宫之后一定会和昭仪说清此事。就是三省恐怕能够不通禀陛下就处置五品一下的官员,还望您多多关注。”既然提前知道了长孙无忌一定会下手,那就提前预防一下。

    “此事无碍,李学士本就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老夫又在尚书省,虽然不在吏部,不过也多有人脉。想要不声不响就发出敕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看贺兰敏之就是明白其中的深意了。许敬宗又是一阵惊叹,毕竟李义府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没能悟出来。这么一个还没有步入政坛的十三岁的孩童竟然有这份天赋。索性武氏一门之中能用之人也不多,而且他还姓贺兰。否则光是这个外戚,就够陛下头疼的了。

    “就是如今李学士等人还不能做到简在帝心,这点请昭仪多多扶持吧。”许敬宗也是有些可惜,若是有些能够在高层说的上话的人,何至于如此费劲的替他们筹谋。

    “本就是分内之事,也不能将事情全都交于你等,我们就坐享其成了。”贺兰敏之笑了笑说的倒是不遮掩。然后笑容逐渐收敛,按照事情的发展,既然朝中已经有人提出此事了,李治自然不会停下自己的手脚。接下来恐怕就是不断地找宰相们商议废后之事,事情就会进一步激化,真正恐怖的还在后边儿,不到了大唐你不会知道长孙无忌的权利,也不会知道所谓的世家大族到底有多么恐怖的势力。

    而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言人,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将会不遗余力的反对武则天。于志宁又不是一个有主见的,这将是一场宰相团和皇帝的争斗,这场争斗不知道有多少人将会被贬谪出京,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丢官罢职掉脑袋。

    “小子有一言,曾经向昭仪说过,今日再和许尚书说上一说。如今看来,所有相公恐怕没有一人将会支持我等,但是这朝中还有一人能够力抗宰相,也请您不要忘了。或许关键时刻他的力量会出乎意料的大。”

    “你是说。。。”许敬宗轻轻的端起茶杯,低声说道。然后又轻轻的摇了摇头:“我与他相识近大半辈子了,在这件事情上,老牛鼻子是绝对不会站出来的,绝对不会。”

    ‘老牛鼻子?’贺兰敏之在心底念叨了一下,差点儿都没反应过来他是在说李绩。在当世,能够叫李绩老牛鼻子的恐怕也超不过五指之数了。长孙无忌,程咬金,剩下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