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沉稳,性格一向如此,所以能够执掌兵部不出任何差错。(。)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监刁难() 
平心而论,贺兰敏之是真的没有得罪郑朗。对于打压山东士族的主张也不是他提出来的,不过是大势,不得已而为之。切蛋糕嘛,必须要挤走了别人才能切得更大一些。

    这位户部左侍郎,贺兰敏之如今得了官职也不过就几天时间,就是想要得罪他也没有机会。但是人心就是这样,你得不到的,或者说你经过努力得到的。别人轻轻松松就可以得到,自然而然的就会升起无限的嫉妒之心。这种恶感是没理由的,就是厌恶。

    还好听了武则天和许敬宗的意见,若是真的做了三品左侍极,不知道要得罪多少这文武官员。

    “呵呵,长于大势者,必疏于小节。”郑朗冷笑几声,然后指了指那本《西游释恶传》:“就像这个东西,写的是真好,可是其中几个细节就足够让这本书毁于一旦咯。”

    这回崔余庆倒是没有反驳,他也是这样认为的。精于细节者,必定疏于大势。长于大势者,必定疏于细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必然都会有着自己的缺点。若是没有缺点,那也就不是人了。

    崔余庆翻了翻这本《西游释恶传》:“这本书写的是真好,可惜啦。”缓了缓又接着说道:“族里已经确定了吗?不是说好的,在等等,等这次的事情完了到洛阳之后再说嘛。”

    “本来是这样设想,但是贺兰敏之已经觉不对了。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点醒了他,前几****的两个贴身仆人回返长安,将拓印的《西游释恶传》已经收回近半,而且当机立断全部烧毁一本不留。族里觉得若是让他找到机会和陛下主动说明,我们可能就失了先机。倒不如赶紧了解,反正兄长的积累已经不少了,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然而崔余庆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是自己一生的大事儿。若是这次都不成,将来有没有机会可就说不定了。他还是很慎重:“今日陛下突然热疾,族中毕竟不知。事情会不会有所变化?”

    关于这一点,郑朗也是心中有所忐忑。毕竟刚才他们去探病的时候李治仍旧会昏迷不醒,太医说是热疾可是看着苍白的脸色还真是不太好说。若是李治的身体真出了什么问题,这本书还能不能当做筹码?他也说不好。

    “这。。。陛下突然生病昏迷,倒是难以预料。事情还真是不太好说,兄长这么一提醒,小弟也是现不太对了。”

    正当他们两人在说着话,车外边崔家的侍者说道:“老爷,有宫中内侍前来,请老爷下车。”

    “好。”崔余庆什么都没说,赶紧答应到,郑朗也陪着赶紧下去了。

    来的到也是宫中的老人儿了,一向干的就是着传旨的活儿。一看郑朗也在,赶紧笑呵呵的说道:“哎呦,郑侍郎也在啊,那好咱家就省的再往您这儿跑上一趟了。传皇后娘娘口谕,陛下已然醒转,太医诊脉已然无妨。不过仍需静养几日,今日就不召见众位大臣了,明日若是有事再行商议。一应朝中大事皆有李相许相两人共同协理。”

    “臣等尊旨。”两人弯腰示意之后,崔余庆赶紧让管家递了个香包儿过去。

    “刘公公看看这个,山东那边儿的香气儿,不浓不淡的好闻这呢。”说的很是隐晦,但是大家都清楚,这就是例行的打赏。对于宫中的这帮阉人,其实这七家五姓就没有一个看得起的,若是以前想要从他们这儿拿走点例行的赏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没事儿奚落这传旨太监两句就算是好的了,鼻孔朝天,下巴颏看人。然而如今这朝中形势变了,仅剩的这么几位山东的人也是得夹着尾巴做人。这宫中的小人是能少得罪一个就少得罪一个吧。

    “嘿嘿,咱家啊就好这山东这边儿的花包儿。不光啊这香气儿好,就是这绣花儿也漂亮,嘿嘿。”老太监说着拿过了香包儿放在鼻子前陶醉的嗅了嗅。然而除了银子的味道,什么也没有。

    这银子在市面儿上虽然是流通的不多,但是打赏这些太监们,若是用铜钱儿还真是不行。能用的东西就只有两个,就是金子和银子。银锭子和金叶子来打赏,你总不能举着一个盘子上边儿有一贯一贯的铜钱吧,先不说好看不好看的,太监们也带不回去啊。

    这姓刘的老太监在这儿嗅着花包,还赞美了两句。崔余庆和郑朗哪能不明白他是个什么意思。

    “快,既然公公喜欢那就再给公公拿两个。”崔余庆朝着管家命令到,然后回头朝着太监:“嗨,您瞧我这记性。这回出来啊,就带了这么几个,若是公公喜欢啊,说什么也得从山东多带几个回来。等下回啊,一定给您想着。”

    等管家给了刘太监之后,他才笑呵呵的上马走人。身子转过去的那一刹那,脸上的笑容完全消失。平日里山东士族得势的时候,没少给这些阉人罪受,这会儿失势了他们还不好是好趁机揉捏揉捏。太监素来记仇的,有仇从来不会轻易忘掉。

    “呸,什么东西。”等到他骑马走远了,郑朗狠狠的朝着地上呸了一口,怒喝了一声。对着这些阉人笑,他觉得浑身的血脉都像是侮辱了一般难受。但是这会儿的他们却没什么办法。

    看到这太监的样子,郑朗突然之间想开了。山东必须得有一个人进位宰相,否则连这些贯会攀高踩低的阉人都学会刁难自己了。若是放在几年前,真是让他们吃熊心豹子胆,他们也不敢如此为之。什么嫉妒之心,什么争夺不服,在这种外人的欺侮之下都得压下去。

    自己可是七家五姓啊,怎么能让这区区一个阉人给小瞧了呢。

    崔余庆看了他一眼,轻轻地摇了摇头:“走吧,进车接着说说,唉!”这些日子在朝中是越来越艰难了,必须要想办法破局,破了这个属于七家五姓,属于整个山东的僵局。本来还有些犹豫的崔余庆也仿佛下定决心了一般,眼中的光芒一下就绽放出来。

    七家五姓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之所以能够显贵这么多年。就是因为这一代代如同郑朗,如同崔余庆的人在支撑着它的精神不倒。(。)

第四百二十九章 此章无题() 
对于如今的朝中大事,无论是民生,财政,还是军事,官员大大小小,林林总总,贺兰敏之是全部都很模糊。≥若是让他和李义府许敬宗两人一起商量这家国大事,他是真处理不了。

    这也怨不得他,大唐的民风实在是太过于开放了。政治更是这样,就连街头的庶民都可以议论宰相的得失,议论皇帝的过错。这就是当年唐太宗所说的,不以言论罪。

    但是清谈是清谈,实干是实干。清谈,谈论的都是一些没有实际性的东西,不过是高谈阔论而已。实干则是要自己亲身经历,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做,去处理才能得到经验与教训。

    在国子监中,贺兰敏之倒是学了不少治国之策。但是他毕竟是久在朝混迹,自然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不过是没有用处的理论而已。或许到了一定层次上,这些理论能够挥出实际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个还远远没有自己执政经验的人来说,无异于是纸上谈兵。

    即便是他认真的学了,若是拿出来和李义府许敬宗等人说道说道,那就是贻笑大方。国子监中教授这些所谓的治国之策的博士们,他们都没有亲自的去实践过,他们教的东西自然也就更是空中楼阁一般。

    如今好不容易出仕了,他倒是有心跟着许敬宗这只老狐狸好好的学学。可是旁听了一刻钟就听不下去了,两人都是从最基础的说起,一件一件安排的井井有条,可是贺兰敏之却一点儿都没有经验,这下层最基本的事情他一个也听不明白。

    所以就朝着两人拱手告辞了,一边儿走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做好太子左庶子的事情。这个相当于太子秘书的活计还真是一个历练人的位置,不过就是太子年幼方显不出什么。再等上两年,等太子可以建国了之后,这个位置可就是举足轻重,对于国家大事也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了。

    骑着马慢慢悠悠的朝着自己的马车走去,远处看见贺兰敏之就觉得不太对头了。阿三仿佛是在和谁攀谈,而且是站在自己的车架前边。按照常理来说,这就算是很不恭敬的举动了,虽然自己不在。皱着眉头来到马车前。

    阿三本来正在说着什么,一看贺兰敏之来了赶紧住嘴,看着他说道:“少爷,这位是崔府的管家,特意奉了尚书命令晚上请您过去宴饮,您看?”说着,他还故作出一幅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表情。

    贺兰敏之斜眼看了他一眼,然后又打量了一下崔府的来人。四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很是忠厚老实,不过常年养成的一种傲气让人看起来还是很不舒服。现在脸颊微微泛红,额头也有了一丝汗迹,估计是没少和阿三扯皮。看着脸上带着的一点儿不自然,应该还是吃亏了。

    “可是清河崔尚书?”贺兰敏之也没下马,直接就在马上看着他,居高临下的问道。语气之中满是不耐之气,对于这些个始终没把自己身份摆正的下人,他实在是没什么心情和他们说话。清河崔家是赫赫有名,可是这些个家仆算什么东西。而且正是在贺兰敏之认识到了自己不足的时候,心情还挺差,他算是撞在枪口上了。

    这一副鼻孔朝天质问的语气让崔家的这位管家几乎瞬间就忍耐不住心头的怒火了。我堂堂清河崔氏请你宴饮竟然还敢用这个语气说话?若是平常人,这管家绝对上去两个耳光。但是现在却也不得不忍耐,这位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儿。

    “小的见过大人,正是我家老爷。”管家低头拱手。

    “我自问和崔尚书一向无甚往来,为何偏偏今日请我宴饮啊?”贺兰敏之看着他,像是要追究个到底,否则就不去的架势。

    管家低着头,牙都快咬碎了。他是想暴起怒喝,我清河崔家请你是给你脸,你还敢不去了不成?

    “这。。。老爷没有交代下来,小的也不知原因。还请大人见谅。”低着头,胸膛一起一伏的,还真是难为他了。做到崔家的管家这个地步,家中也不会有主子刻意为难。外边儿身份低的人都是捧着供着,身份高的人也都会给清河崔家一个面子,像贺兰敏之这个居高临下,满是不屑的语气说话的还真是不多见。

    “呵,倒是我糊涂了。一个下人怎会清楚这些,回去告诉崔尚书,过些时辰定去赴宴。”说罢,贺兰敏之将手中的缰绳朝着阿三一扔,翻身下马。竟是看也不看管家一眼,双脚一垫就上了马车走了进去。

    管家的牙都已经快咬碎了,但是还得勉强保持着微笑:“请三管家记得提醒大人,莫要误了时辰,我就先告辞了。”

    “放心,我家少爷一向准时,用不着提醒。”阿三也仰起头,牵着飞雁走了。

    崔管家看了他们两眼,狠狠地吸了两口气,朝着崔余庆的马车回去。

    等他走了没多久,阿三在旁边儿乐得直拍手:“哈哈哈,大哥二哥,看见没有?咱们少爷这姿态,让他再敢鼻孔里看人,好像谁都不如他们崔家似的。一只狗而已,忘了自己的身份了。”

    阿大阿二倒是没什么,他们平日里接触七家五姓的人还不是特别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