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书予了你,你已经识字,就不用我带着你一句一字的读了。按照规矩,你也不用每日前来点卯,每逢初一十五你来我这里考校文字等就可以了。这段时间,就是你打好根基的时候。要知道,纵使是华丽无比的太极宫,没有坚实的基础也绝对无法盖起来的。”
“老师放心,这点學生明白。”
“甚好,甚好。你天资虽然不错,但是为师在这太学之中见过了太多的天资卓绝之辈,但是如今在这朝堂之上我也没看到过几位。扎扎实实的做学问,将来考取功名,做官一任造福一方才是正道。”
“是”
“另外,这《孝经》给你,可不光光是让你认字的,毕竟你已经识字了。这其中的某些章节段落,你可以揣摩其中韵味,随意挥,错了也没有关系。选取其中的一句话,写一篇简短的文章给我。”
“额…刚才还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就开始让做文章了。不过让随意挥总是好的。”
所以仍然是恭恭敬敬的拱手点头。
“你这个年纪啊,也不用天天憋在屋中读书。你也说了,刚刚到长安不久,这里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你也不妨去游玩一番,出门看看这万千众生是怎样生活的,也很好。”
“學生谨遵师命”
“好啦,今天没有其他的事情了。你可以回了,不要忘了,十五辰时为师在这里等你。你直接进来就是,这回我可不出去接你咯,哈哈哈。”
“學生惶恐,劳动老师。那既是如此,学生告退了。”退后两步,双手举过头顶,弯腰退却。
娄师德坐在小几之后,看着自己的學生退去,嘴角仍然挂着一丝笑容。
“这个孩子,很好!”
第六十章 街边白马()
从太学出来,已经过了午时了。??火然文???。
站在太学的门口,再次回看那块石碑。直到最后,娄师德都没有告诉自己这字到底是何人所书。不知道是他可以忘了,还是另有什么深意。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到底是正确与否,只是几个好字有的时候什么都代表不了。
不过,看起来自己应该还算是给他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吧?否则不会如此生气的批判乡间的夫子。
摇了摇头,手中拿着那卷《孝经》轻轻的在手心里拍了拍,然后走了出去。
贺兰敏之出来的时候,阿三正斜靠在轿子上百无聊赖的看着天空的日头。已经是冬日了,今天的阳光却出奇的好。整个并不显得很是萧条。但是不时吹起风,刮在脸上还是带着特殊的凉意。
似乎还有些冷,阿三双手拆在袖子里,一副地主老财的猥琐样子。
突然看见贺兰敏之出来,阿三仿佛是被吓了一跳,身体一歪差点摔倒。赶紧一副奴才相的跑了过来:“少爷,这么早就上完了?”
“哈哈,早?我看你已经等得很不耐烦了吧?”
“哪能啊,等着您不是小的应该做的事情嘛。”顺手想要接过贺兰敏之手中的书籍。
摇了摇头:“不用,一本书我还是拿的动的。以后我的书吩咐下去,没有我的允许都不要随意乱动。屋子里的书架打扫的时候也一样,必须要我在场才可以。知道吗?”
看着贺兰敏之严肃的样子,阿三立刻就收敛了嬉皮笑脸。郑重的点了点头:“少爷放心,今天回去之后,我就跟福伯交代下去,然洒扫的人都注意着点儿。”
“恩恩”
阿三并没有生疑,因为在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认为奴隶下人是没有资格,甚至是会侮辱了自己的圣贤之书的。所以不让他们触碰到书籍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贺兰敏之却是害怕自己夹在各种书籍上的秘密被洒扫的人现。毕竟这些东西自己不能总是随身携带。
“回吧。”
“是”
上了轿子之后,贺兰敏之就不用再去操心别的事情了。每当这个时候,他都无比的庆幸,生在贵族人家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情。每天除了读读书,想想事情以外,自己生活上的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料理好,丝毫不用自己去操心。
摇了摇头似乎是对自己这种贪图享受的想法说不吧,将手中的《孝经》翻开了。
这本书是儒家经典之一,讲述的就是教导人如何孝顺父母,忠君爱国,反正是导人向善的事情。这本书在宋朝的时候,还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和《诗》《礼》《易》《春秋》等并列。但是这本书却是儒家十三经里边最短的一个,也是最容易读懂的一个。
当年在如今的皇帝陛下还是晋王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让他拿着本书启蒙。有一次,李世民问道李治,书中哪句话对最为重要。年仅几岁的李治不假思索的就挑出了这本书中最为关键的一句话。也正是几天之后,贺兰敏之想要回答给娄师德的一句话。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进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这句话,完全概括了这本书的中心主旨大意。孝,开始于侍奉父母双亲,在中间的时候是尽忠于君主,最后是成就自己的人格。
当年,太宗这样评价李治:“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
贺兰敏之相信,即使是娄师德在苛刻,也不会苛刻过唐太宗要求自己的儿子吧?而且,既然已经有了官方论断,那这毫无疑问的就是最好的答案了。嘴角微微挂起了一丝微笑,这样在太学的日子,似乎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完美的多。
就这样,有意无意的翻看着这本书。贺兰敏之想着刚才娄师德嘱咐自己的一切。他说的也对,自己这个年纪,总是闷在屋子里不是想着怎样经营生意,就是想着将来如何搞政治阴谋,要不然就是死死地读着那明明看不懂意思却不得不沉浸其中的古文书籍。
那自己穿越过来,未免也太没意思了吧?
就这样,即使是将来成功的逆天改命。达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没被武则天搞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始终不是一场游戏,自己也没有死过之后再重新来一次的机会了。这就是自己的又一次人生了,侥天之幸自己得到了这么一个转世为人的机会。要是自己一直这样,是不是有点暴殄天物了?
来了长安已经这么多天了,除了必要的前往奴隶行,武家,杨家以外自己竟然哪里都没有出去过。甚至连传说中的最繁华的西市自己都没有去过。捏了捏自己的小脸蛋儿,不知道每天都在想些什么。
唐朝啊,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的地方。有着不知道多少名山大川,古老佛寺。自己是不是有时间的话,也设计一下该去哪里走走看看?远处的先不说,近的地方也有嘛。
眉头突然之间皱紧,佛寺,佛寺。仿佛是有什么事情让自己忘记了,而且还很重要。
伸出手,把书放在一边。狠狠的揉着自己的太阳穴,看着这轿子的四面八方。事情很重要,而且是自己一直想要去办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少爷,您睡着呢嘛?”正在这时,阿三的声音传了进来。
“恩,没有。”对于他突然之间打断自己的思路,贺兰敏之显得不是很高兴,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气。
感受到贺兰敏之好像是有点儿不高兴,阿三本来有点激动地语气低沉了下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就是想让您撩开帘子看看,大道上有个胡人牵着一匹高头大马。异常神骏,毛雪白,这年头,市面上这种好的马还真是不多见。不是小的说,估计这匹马比小的身价还得贵上不少呢。”
“恩?”骤然之间,贺兰敏之仿佛是抓到了什么,赶紧撩开窗帘朝着外边看去。
“慢点儿,让少爷看看这匹马。”阿三狗腿的喊着。
没有搭理他,贺兰敏之赶紧的朝着外边街道上的那匹神骏的白马。趾高气昂,身上没有马鞍,也没有铁蹄,就只有一条缰绳被一个大胡子的胡人牵着。看到这个马的第一刻起,贺兰敏之头脑的思路瞬间打开了,刚才一直没想起来的事情,也想起来了。
第六十一章 出了点事()
“白马,白马,白龙马,哈哈哈,就是白龙马。??。?”撩开窗帘看着那匹白马的贺兰敏之激动地大声喊了起来。
一向沉稳的他,这一下子可把阿三吓了一跳。赶紧招呼着轿夫:“快,快,停轿,停轿。”然后迅的跑了过来:“少爷,少爷,您这是?”
声音吓得都有点儿哆嗦了,虽然少爷平时很是沉稳。但是毕竟也不过是一个**岁的小孩子。这要是突然之间了什么癔症,自己可担待不起啊。
“少爷,您可别吓唬我。这是怎么了啊?”
“恩?”看着阿三很是担心的样子,贺兰敏之才反映过来自己的反应似乎是太过于激动了。
“没事,没事,继续走吧。”说着就把窗帘放了下来。
“少爷,那这匹马?”
“马?啊,马是人家的马跟我们有啥关系,赶紧着回家了。”声音之中满是不耐烦。
阿三完全不明白少爷这是个什么意思。看起来明明是很喜欢这匹白马,甚至还叫他白龙马。这龙是可以随便叫的吗?然而喊过去就在没有什么反映了,过去了就过去了。这贵人的想法咱们这些个奴隶还真是懂不了啊!
“唉!”长叹了一口气,撇着嘴摇了摇头。
“恩?轿子怎么还不走啊?没听见少爷说了嘛?赶紧回家啊,愣啥呢。”朝着轿夫大声的呵斥到。
“啊,是,是,是。”四个轿夫赶紧的答应道,身上一用力抬起轿子赶紧往回家跑。
现在谁都知道,阿大,阿二,阿三是贺兰敏之买回来。而且府中的生意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交给他们三个去做,在这位新主人面前这三个昆仑奴似乎比管家福伯还更加受宠信。夫人对于他们三个也是放纵有加,可以说除了主人家和福伯以外在府中这三个人已经俨然有了那么一点儿小小的气势了。
几个轿夫哪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被训斥几句就被训斥几句吧,给少爷抬轿不知道比在家中做灵活儿每个月收入高上多少,关键是轻松啊。贺兰敏之才几岁,四个大老爷们抬这么个小家伙儿,自然是轻松无比啊。
这些事情自然是入不了现在的贺兰敏之的法眼,他现在坐在轿子里的心情已经激动地难以言说了。
白马,白马,白龙马啊。
要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李治登基的第一个年头,永徽元年啊。永徽元年意味着什么?那位大唐的高僧,还没有去世。
那位高僧是谁?
全中国人民恐怕就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唐玄奘啊。唐三藏啊,孙悟空他师傅。
虽然说,历史上肯定是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人。但是这位唐三藏可是活生生的存在的。
这从小就读他的故事,不知道对他已经神往了多久。能够见到真人,无异于就想突然之间可以见到活生生的偶像一样,贺兰敏之能不激动吗?而且他应该就是在长安居住,如果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自己去拜访应该可以见到这位大师。
先不说这些神话传说,光是在这个年代,能够走到天竺,爪哇等各地传教,全凭着这一双赤脚。不说别人,贺兰敏之就可以这么说,要是自己,自己死也走不过去,更不要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