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又掰了一块儿给她。

    “这小店儿人家还真是不错,汤饼做的可圈可点,蒸饼竟然真的有羊肉的,待会儿多打赏几个钱。之儿干嘛呢?快吃!”

    听着两人的话,贺兰敏之是欲哭无泪,强硬着头皮总算是咽下去了。如同咽药一般的吃了半个就再也吃不下了,只得推脱说身体刚好,油腻的吃不下。

    凑合着又多喝了两碗面片汤,勉勉强强算是把肚子填饱了。

    收拾收拾,车夫走了过来。

    粗壮的关陇大汉,看起来也有些年纪了。秋季微凉的早晨竟然只穿了个短打衫,手上拎着马鞭子,一身肌肉衬托了多少的凶悍气息。唐人尚武,这年纪的关陇汉子,又是跑外的,身上还带着点功夫。而且,没有胆子,没有几把刷子,也不敢揽下这个跑外的活儿。

    “贺兰娘子,马已经喂好了,马车也收拾了。吃完咯,咱们就上路吧。”声音粗狂有力,听起来就觉得安全。贺兰敏之心底暗自佩服自己的母亲。

    能在被贺兰家驱赶的同时,在十几个车夫中一眼挑中这个车夫。可见有识人之明,细微之处足以见证。同为武家姐妹,就算自己的老妈比不过亘古一人的女皇武则天,但是也绝非庸人。

    咽下嘴里的一口汤饼,武顺抬眼看了看车夫。

    “好,大哥,这已经是秋天了,早晚这天气发凉。您也多穿点,可别伤风了。”

    听到母亲柔柔的一句关怀,贺兰敏之能够清晰的看见车夫那黑黄的脸上竟然有了几分红晕。这年头,虽然是鼎盛大唐。可是这社会阶级划分的清晰明了。贵族就是贵族,庶民就是庶民。往往贵族看不起庶民,哪怕是逼不得已,不得不雇佣庶民的时候,还仿佛是一种施舍一般。哪里会有人正眼瞧这些平头老百姓一眼。更何况是这么美的贵族女子的关心?哪里能不让车夫觉得飘飘然。

    “贺兰娘子多虑啦,咱这老跑外活儿的农家人,要是这点凉都受不了,那也甭干了。”说了还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示意很是强壮。

    看了这一幕,贺兰敏之更是在心底里拍案叫绝。就这一句话,就保管了车夫踏踏实实的将自己母子三人送到长安,说不定还有点恋恋不舍呢!这一手收买人心的技巧,可以说的上是炉火纯青了。

    武顺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车夫聊着,贺兰敏月那个小吃货终于吃完了。

    拿着武顺手里的娟布给她擦了擦小嘴,贺兰敏之揉了揉她乌黑的头发。突然发现,武顺和敏月两人看自己的目光都不太对。

    “之儿大了,懂得照顾妹妹了。”

    贺兰敏月更是如同吃了蜜糖一般,小嘴儿裂的瓢似的开心。

    要知道,之前的贺兰敏之可从来不会做这些事情。但是武顺也没有怀疑,只是以为他遭逢大变,成熟起来也改了性情。

    “夫人,您的行李已经都抬上马车了,您看还有什么需要吗?”店家老夫妇的儿子走了过来问道。

    武顺摇了摇头,结了钱之后变带着两兄妹出了店门。

    老妪正在门外等着,将自己手中的胡饼递给武顺。

    “咱们自己烤的,给贵人尝尝。这还有一天的路程才到长安,也不知道您带没带干粮,也算是咱们一点心意啦。”

    武顺要给钱,老妪说什么也不要,推辞一翻之后还是收下了这一番好意。

    看着这好像是新疆的馕一样的东西,贺兰敏之再一次吐槽唐人取名字的技术。啥玩意儿都叫饼,片汤叫饼,馕叫饼,肉馅馒头还叫饼。

    。。。。。。。。。。。。。。。。。。。。。。。。。。。。。。。。。。。。。。。。。

    此时太阳已然从东方露出头来,虽然还没有完全大亮,但是也已经日出东方。早晨的阳光现在古朴的官道之上,别有一番风味。

    唐代的官道极其发达,虽然比不上现在但是有记载的官道里程也足有几万之多。

    贺兰敏之看着这宽阔的官道,道路两旁种植着笔直的杨树,相同的间隔,一个接着一个都是官府种植。显得无比的精神,尤其是迎着这初升的朝阳,就更是让人觉得精神抖擞。

    来到车前,武顺抱起贺兰敏之,将他和敏月抱进车厢。

    “贺兰娘子,您可坐稳了。咱们这就走了。”说完这句话,车夫将手中的马鞭子轻轻扬起重重落下。

    “驾,驾,驾”

    马匹传来了一声嘶吼,抬起马蹄朝着前方疯狂奔去。

    坐在马车里的贺兰敏之摇摇晃晃,不,这已经不能算是摇摇晃晃了,近乎将要把自己甩出去的力道。在马车里根本就没法安安稳稳的坐下,这颠簸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要是稍微放松一点,恐怕就撞在马车上了。

    “之儿觉得不舒服了吧?过来,娘抱着吧。”看到他的样子,武顺开口问道。

    “没事,没事”连连摆手,倘若真是一个贵族的八岁孩童,自然是可以让母亲抱着。可是看起来只有八岁正太的身体,装了个猥琐大叔的心灵。怎么好意思让母亲抱。

    “哈哈哈,之儿长大了,知道害羞了。那就自己坐着吧,来月儿乖,睡觉吧,睡醒了咱们就到长安外祖母的家里了。”

    贺兰敏月也看了敏之一眼,狡黠的笑了笑,然后就将脑袋缩在武顺的怀里,在如此摇晃的车厢里沉沉的睡去。别的不说,光是这份功夫就让贺兰敏之从心底里佩服。

    她能让武顺抱着,自己不能啊。伸出手撩开车厢的窗帘,车外也并没有什么美好的风景。飞扬尘土的道路,尤其是当马蹄一踏,真可谓是飞沙走石啊。周围也是千篇一律的树木和草丛,不得不承认,刚穿过来看到绿色的自己是有些孤陋寡闻了。这大唐什么都缺,恐怕最不缺的就是绿色了。

    看了一会儿,也实在是没啥意思,放下帘子,慢慢的闭起双眼。

    不可否认,大唐的风气确实让自己为之一醉。但是这处处都不相符合的生活习惯,也真的是让自己感到无奈。

    前方就是长安了,那个目前世界上最繁华的大城市。也是自己接下来,要生活不知道多少年的城市。又该给自己怎样的感觉呢?心中还是充满期待的。

第五章 长安兵丁() 
正在贺兰敏之已经坐的屁股僵麻,实在是无法忍耐的时候。武顺伸手撩开了马车的门帘。

    夕阳从西方照射过来,顺着武顺的手照射在她的脸上。金色的夕阳映衬着她美艳的面庞,显得如此圣洁。

    “之儿,看,我们要到了。”说话间,武顺的语气中流露了一丝回忆,一丝惆怅,一丝开心,多多少少还有一点点无法言说的苦楚。

    但是这个时候贺兰敏之已经没有了往日里那种细心了。他没有注意武顺,而是迫不及待的将脑袋伸了出去,好打量打量这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古都长安。

    夕阳的光芒闪耀着赤金色,照耀着这庞大无比的长安城。本应是青灰色的砖墙,此时好像披了一层金缕玉衣。这不再是一座都城,倒像是一座圣城。是僧侣们在不断吟诵的极乐之地,是狂信徒终其一生追求的永生之所。

    是陷入幻想了吧,遥遥望去那庞大的城池不像是扎根于土底,更像是矗立于云端。

    历史长河从这里悄无声息的划过,汉唐鼎盛,在这里辉煌于世界。将军诗人,在这里留名于青史。

    一望无际,有的时候并不仅仅形容大海,同样可以形容城墙。足足将近九公里长的城墙,确实让人难以一眼从头看到尾。只能看到的是那矗立于城墙之中的三座巨大的城门。

    长安庞大,宏伟壮观。周围没有树木,只有宽阔的空地。

    如今在这空地之上,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赶车的,牛车,马车。骑马的,牵马车的。拉货物的,背儿女的。唐人,波斯人,大食人,突厥人,东瀛人。做生意的,呼朋唤友得,还有扭动着柔软身躯,魅惑无双的唐朝胡妓。

    在这宛若圣城一般的长安中,车水马龙又增添了人间生活的气息

    古城巍峨,如同一头蛰伏于大地之上的巨兽。在吞吐着云雾的同时,也吞吐着人群。让人心生敬佩,畏惧,崇拜。

    一时之间,贺兰敏之看傻了,脑袋呆滞的停在窗前,一动也不动。

    “之儿?之儿?”武顺摇晃着贺兰敏之的身体,才使他反应过来。

    “啊,怎么了,阿娘。”

    “我儿这是看呆了吧,当年娘小的时候也曾经像你一般看呆了。当年啊,你外祖父还健在的时候。”语气之中充满着回忆。

    “娘,儿想下去走走,自己走过去。”

    “哈哈哈,古人说啊,望山跑死马。这长安城也是一个道理,你在这里看很近,你要是自己走过去啊,恐怕天就黑啦。老老实实的陪为娘在这里坐着吧。”

    “额。。。听娘的。”

    武顺失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也就不在搭理贺兰敏之了。晃动着贺兰敏月。

    这个小懒猪,从中午吃了一个囊,又玩耍了一阵儿,就一直睡到了现在。要是不叫她,估计睡到晚上也醒不了了。

    贺兰敏之朝武顺狡黠一笑,然后上去捏住了敏月的小鼻子。一会儿不能呼吸,小丫头就受不了了。睁开眼睛,怒视着他,肉乎乎的小手一把甩开贺兰敏之的手。

    “哥哥坏。”

    狠狠的捏了捏她肉肉的小脸蛋儿,然后拦腰将她抱起:“哥哥坏,哥哥坏。哥哥不坏,本来还打算待会儿看看长安城市集还有没有开着,给你买点小吃。既然哥哥坏,那就不买咯。”故意的馋着小丫头。

    “啊”立刻稀松的睡眼都没有了,水汪汪的大眼睛满是期待的看着贺兰敏之。“不不不,哥哥才不坏。哥哥最好了,买,好不好?”

    没等他有什么反应,武顺掩嘴失笑。

    贺兰敏之也笑着点头,母子三人一团和乐,笑笑闹闹的朝着长安城中驶去。只不过,在敏之和敏月都没有发现的目光中,武顺隐藏了一丝担忧和忐忑。

    。。。。。。。。。。。。。。。。。。。。。。。。。。。。

    “你,把麻袋放下,然后走过去。”

    贺兰敏之和武顺三人已经下了车。缓步的在人群后边排着队,等待兵丁的检阅。说是检阅,其实也不过就是例行公事而已。长安城有多大?占地近百平方公里了。长安城有多少人?有将近一百万左右的常住人口。就这还不算迎来送往,走亲访友,外官进京,各国商人贸易等等的流动人口。

    长安城严格的按照中国古代的筑城模式,东西南北四面城墙,每面城墙各有三门,仅有十二个城门。而且北三门临近皇城,平日里真正担当流通职责的,大多就只有九个城门而已。

    这将近一百万的人口,就算只有几万人每日里从九门出出进进,那是多大的人流量啊。

    要是每一个都例行检查,那先不说兵丁能不能够承受这个强大的工作量。光是时间的消耗,长安城也担待不起。所以,往往都是只对大型的货物,或者是马车进行核验。一般是出城少验,入城多验。其中所隐藏的规矩也是十分不少。

    这个守门的兵丁的活计,可也不是谁都能揽得上的。这长安城里,守门的可都是堂堂正正的南衙禁军。每一个都手持长枪,身着的是唐朝军队正统的明光铠甲。胸前那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