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六章 长孙霍光() 
杨思训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坐在胡毯上的身体都显得有些不稳。?。??脸色阴晴变化,不说是贺兰敏之,就是这会儿随便叫一个路人都能够看得出来,他的心已经乱了,心境不稳,何以处事?

    坐在上的杨祭酒本想出声提点两句,可是看着杨思训的样子,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毕竟自己老了,马上就是告老归田了,日后杨家的事情还是要他自己决断。只能长长的叹了一声,然后端起了身前的茶杯默默的庆啜着。

    别的话贺兰敏之说的其实都没再点儿上,对于杨思训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句。这杨家的青黄不接,到底是自然而成,还是有人刻意为之?这些日子或许别人没有感觉出来,但是自己却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了在长孙无忌眼中,弘农杨家的地位越的下降了。有好几次,在关陇一系中杨家应得的利益都被分配到了别的地方。

    要知道,之前自己的父亲还做过宰相。那时候,长孙无忌还被迫在家中赋闲,只是担任个虚职。可是如今呢?除了三叔以外这朝中顶层竟然没有杨家的人了。

    难不成,杨家竟然真的要摔落在我的手上了?

    “舅舅,杨家的情况您是在了解不过了,倘若真的在您的手中有个什么闪失,您说。。。”坐在胡毯上,嘴角挂着一丝微笑,轻飘飘的甩出了这么一句话。

    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杨思训和杨祭酒的脸色尤为难看。

    哪壶不开提哪壶,有的时候可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杨思训果然脸色大变,双手都略微有些抖动。握着身前的茶杯周围的水都有些洒了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孩童是不会给堂堂的杨家家主这么大的压力的。在杨思训的眼里,现在在他面前坐着的,不是贺兰敏之。是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身影。

    杨祭酒脸色同样变得异常难看,不过他更多的是担心。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思训啊,这凡事都要静心。心静了,事情才能够明了。”

    不说是醍醐灌顶吧,但你是也是有明显的效果。杨正己如今在杨思训这里都快成了精神慰藉了,他的话还是十分管用的。贺兰敏之带着不满,埋怨的看了一眼杨祭酒,但是也没什么反应。从刚才的表现来看,这位家主,还是不够看的。

    赶紧站起来朝着杨祭酒施了一礼:“侄儿有错。”

    “唉!起来吧,起来吧,无妨,你自己要细心决断,当多思多虑。”杨祭酒也没啥可说的。他也不知道该怎样选,这道选择题对于谁来说都是一次押宝,他不能多说什么。、

    “侄儿知晓”

    然后轻轻起身重新坐下。脸色虽然仍旧是愁眉不展,但是也没有刚才那样的满天乌云了。

    “你的意思,是你的意思吗?”抬起头,目光之中带着一丝凶狠的看着贺兰敏之。语气之中满是威严,不得不说做惯了上位者,杨思训也有着一定的气势。

    但是贺兰敏之丝毫不为所动,嘴角微微一笑,直视着他的眸子:“舅舅说笑了,这是宫中的意思。小侄可不敢妄言,今日和外祖母来此,说的好听是来询问。说的不好听无非就是跑腿儿,传信儿的。”

    贺兰敏之故意说是宫中,而不是说是武昭仪。要知道宫中真正做主的可不是武昭仪,也不是王皇后,是这大唐帝国的主宰者,皇帝陛下李治。

    杨思训重重的点了点头,又拿起了身前的杯子。

    “不知舅舅可曾读过汉史?”

    “恩?自然读过。”

    “近日先生带着外甥学习《史记》,为汉朝人所做。故我对汉史也尤为感兴趣,武帝辉煌一生。外甥敢问舅舅,这武帝死后这朝中如何?”脸上满是恭敬,似乎真的是为了问询杨思训这件事情,请教学术。

    杨思训虽然没什么兴趣回答他这个问题,但是自己外甥问了,要是不答多少显得自己有些孤陋寡闻。顺嘴就答了一句:“武帝临终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桑弘羊。。。上官。。。”他说不下去了,脸色重新变得异常难看。但是这次倒是和刚才不太一样了。脸上满是惊惧,目瞪口呆,脸上一副不知道该说些的表情。目光之中带着的恐惧之意让人根本就忽视不了。手中握着的茶杯都顺着手脱落下去,直接摔在了地板上。

    “请舅舅解惑”仍旧是恭敬的朝着他拱手。

    没有什么思考,几乎是下意识的说道:“武帝临终托孤于霍。。。霍。。。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与。。。”

    “好了,不要在说了,事情有疑惑去问你的先生。娄师德学问还是有的,就不要让你舅舅给你解惑了。”杨祭酒厉声喝道。这是贺兰敏之认识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他脾气,也是第一次听到他如此的厉声爆喝。如果说杨思训如何,贺兰敏之根本就不在意。对于自己来说,他不过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政治搭档而已。但是杨祭酒,自己真的是从内心里尊敬。这几年间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都是他们帮助自己。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本,都不能忘了对自己好的人。

    所以贺兰敏之赶紧站起身来,鞠躬九十度施礼:“之儿有错,请舅老爷息怒。气大伤身,请您息怒。”

    “老爷,干嘛突然动这么大的气啊。”祭酒夫人也赶紧劝解到。

    杨祭酒挥了挥手:“行啦,没生气,不过是声音大了一点。我还真是没老到说不动话的时候呢,声音还行嘛!哈哈。”

    贺兰敏之赶紧上前拍了个马屁:“那是,您瞧刚才,中气十足啊。谁敢说您老?要我说您比我还精神呢。”

    杨祭酒笑着挥了挥手,示意他坐回去。整个屋子里的气氛变得好上一些了。不过杨思训虽然是赔笑,可是眸子之中的恐惧和惊诧依旧是没有丝毫的消退之意。

    “思训,之儿啊,今日天色不早了,我累了。也就不留你们用饭了,都回去吧。阿姐,您要是精神头儿好啊,明天在过来,我这儿新来了个厨子做南边的甜品做的好,您明天过来,弟弟请您尝尝。”杨祭酒的语气之中充满了疲惫,但是还不忘了给杨氏夫人介绍厨子。就是因为她平日里喜欢吃甜食。

    杨氏夫人也笑着回道:“好,我这两天儿有精神头儿,明儿个我再过来。”

第九十七章 不去拜访() 
从杨祭酒的屋子里走出来,杨思训显得有点晃晃悠悠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额头还隐隐约约有些汗迹。在屋子里看不出来,出来了贺兰敏之倒是真的感受到了,自己说出的话到底给了他多大的压力。

    其实这也是贺兰敏之自己的问题。本来就是后世之人,出生在一个没有皇权的年代。在民主平等的日子里活惯了,皇帝什么的对于他来说丝毫没有压力。来了唐朝,又满心的以为自己将来就是达官显贵。这么多年又没接触过这些位高权重的人,或者说没有真切的感受过权利的威胁。他自然不明白他所说出的话有多大的震慑力。

    杨家的兴衰,皇后的废立,皇帝和长孙无忌的对立,这些事情平日里杨思训连想都没敢想过,突然之间一下子就全都砸在他的脑袋上,也难怪他接受不了。

    出了杨家,正在贺兰敏之和杨氏夫人准备回到自己轿子上的时候,杨思训突然上前,丝毫不顾风度,直接抓住了贺兰敏之的手臂。

    “明天,我在家中等你。你来杨家,我有话要问你。”

    杨氏夫人也吓了一跳,瞬间皱住眉头:“思训,谁教你的礼节?恩?”

    被杨氏夫人这么一训斥,杨思训也反应过来了。在国子监祭酒的门口,自己堂堂的杨家家主做出拉着一个十几岁孩童的手臂的事情,却是太过于失礼了。这要是让御史言官看见了,说不得还要参自己一本。这么个时候,可别在添乱了。赶紧松开贺兰敏之,朝着杨氏夫人拱了拱手:“失礼了,姑姑。”

    “在我面前失礼倒是无妨,在外人面前做事,先想想你自己是谁。你现在不是杨思训,你是杨家家主。”满是严肃的吼了他几句。

    “是,是,小侄失礼,小侄失礼。”

    贺兰敏之撇了撇嘴,心里暗自腹诽:吓了我一跳,我以为这是要打我一顿呢。

    “启禀舅舅,明日外甥还要去太学,先生明日找我考察课程。后日可否?”

    “后日也行,后日我在府中等你。”说完,朝着杨氏夫人拱手施礼,退后两步就朝着自己的轿子匆匆走去了。

    贺兰敏之看着他离去的方向摇了摇头,然后搀扶着杨氏夫人就上了轿子。

    “今日,你还住在武家,我有事要问你。”杨氏夫人温和的说道。拉着他的手,眼神之中满是深意。

    弄得贺兰敏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刚才自己是不是说多了?怎么这一个个的都不对了。

    “你明日真的要去太学?”

    “是,先生几日前曾让我读《史记》,让我选一篇文章,明日要考效我。”

    “我还以为你是骗你舅舅的呢,哈哈哈。”杨氏夫人大笑出声。

    “唉!您的亲外孙子,您都不信了吗?”说着话,还用若软的表情,满是可怜的样子看着杨氏夫人。

    不得不说,贺兰敏之这个妖孽的面容上到一百岁,下到一岁的女性全部都无法免疫。

    杨氏夫人自然也在其中,赶紧的笑着说道:“可不是,可不是,我外孙子我还能不信了?哈哈哈。”说道最后,她自己都忍不住的笑起来了。

    贺兰敏之一脸的我不相信你的眼神,然后祖孙二人都笑了起来。

    “其实要是明天没有事情我也不想去见表舅了,我觉得,他应该冷静一下。您看他今天,已经完全失态了。这不是一个当朝国公应该有的样子,也不是一个杨家家主应该有的样子。”笑完之后,贺兰敏之严肃的说道。

    “还好意思说?他今天这么失态,不都是你吓得?你姨母从宫中传出什么消息了?谁说的她要被立。。。”说到这儿杨氏夫人赶紧一捂嘴:“恩?我说的?还是你自己说的?”

    “我自己说的,我自己说的。”赶紧的赔罪。因为武则天到现在为止真的是什么都没说,不过无论是谁都心知肚明的看在眼里了。贺兰敏之不过是把这事儿挑明了而已。

    “姨母身处宫中,身边之人大多难以信任。有消息传不出来是很正常的。既然她让我们多去走动走动,那其中韵味不言自明。今天说出来,总比将来真的有需要了再说措手不及,来的好些。”

    杨氏夫人点头,示意自己知道,这个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那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去长孙太尉家?”

    “长孙太尉家?这个,依孙儿愚见,这长孙家,去不去无妨。”

    “怎会无妨?你刚才也拿汉朝的那位说事儿了,你难道会不知道如今在朝中,如果长孙太尉不点头,谁说话也没用。光是弘农杨家,没用。甚至都翻不起一个水花。”

    虽然杨氏夫人出身弘农杨家,也知道杨家的传承到底有多么久远,她也曾经历过杨家最辉煌的时刻。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认,随着杨祭酒的老去,最后一位杨家的高官也没了。杨家将要迎来一个衰落的时期。这是每一个传承久远的世家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没什么可怕的。有盛必然就有衰,连王朝都是这个道理,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