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褚燕是游侠出身,张飞是屠户出身,两家结为亲家,可谓门当户对,双方皆大欢喜,对这门婚事非常满意。

    定亲仪式由田丰主持,非常隆重,结婚时间约定于明年秋,那时张飞已加冠,褚倩已及笄;随后张飞在桃源堡大摆宴席。

    按照高顺的要求,张飞不必在桃源堡按家了,将来直接回涿县老宅成婚;而这次,褚燕连同家人一并接到任上居住,两人欣然应允,这样的话他们算是衣锦还乡了。

    褚燕空出的宅子,正好让李肃的家人来后居住。

    三月底,张飞、褚燕等人护送家属回涿郡。

    此时,桃源堡又迎来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大将军何进的使者边让。

    边让,字文礼,东汉末年名士,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人;善于辩论,辞赋,年轻时便声名在外。现任大将军何进的令史。

    高顺对其有大略的印象。

    此后边让官至扬州九江郡太守。

    后来因局势动荡,边让辞职回家,成为兖州士林领袖,与兖州牧曹操不睦,被曹操派人所杀,这成为陈宫反叛的导火索,引吕布占据兖州,打的曹操非常狼狈。

    高顺估计,何进派边让来拉拢他的。

    上次左丰来时提醒过他,绝不能与大将军走的太近,避免引起陛下猜忌,遭到更猛烈的打压;其后与李强、田丰等人商谈多次,高顺心中早有计议。

    而陈琳接到大将军交好高顺的命令,希望能引高顺做为他的外援,而陈琳作为大将军府的主薄,不能亲自前来,便安排边让来做高顺的工作,相信以边让的名气和善辩的才能必能折服高顺而投向大将军。

    边让被接进高顺的书房,分宾主坐定。

    高顺首先发话:“欢迎文礼到来,顺不胜荣幸。”

    边让笑道:“哈哈,君侯客气了;君侯年纪轻轻,兵强马壮,打的蛮夷落荒而逃,保我大汉边境安全,劳苦功高,让佩服。”

    高顺不想与他继续客套,直接问道:“文礼从京城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这正中边让心意,与聪明人谈话就是省心,于是说道:“无它,大将军感叹君侯为朝廷守护边疆,冰天雪地,辛苦之至,特派让前来慰问;君侯有何困难,让都可如实向大将军禀告。”

    高顺可不敢接住大将军抛来的好处,笑道:“哈哈,谢大将军关心,守护边疆,是顺之职责,不敢言苦;朝廷待顺甚优,何难之有?”

    见高顺油盐不进,边让换了个话题道:“大将军控制北军,坚守八关,保洛阳安全,君侯对此有何看法?”

    高顺不想正面回答,笑道:“呵呵,大将军掌管朝廷兵马,何止北军?即便幽并边军也归大将军管辖。”

    边让对高顺的回答非常不满,面色不快的冷哼一声道:“哼,君侯言不由衷了吧!”

    大将军何进对高顺没有任何威胁,不过他也不想与之为敌,于是正色道:“文礼从京城而来,一定明白陛下打压顺的意图,估计现在京城早已传遍。”

    边让笑道:“哈哈,确有此事,不过对君侯而言,此乃小事,不足挂齿。”

    高顺继续引导:“大将军圣恩正隆,若是与顺有沾染,被陛下得知,恐于大将军不利。”

    边让自信的说道:“哈哈,君侯多虑了,大将军掌控京师兵马,君侯掌握幽并边军,若是君侯与大将军交好,即便陛下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呵呵,此乃顺最担忧的事情,何必引得陛下不快呢?”高顺看了一眼边让的表情,继续说道:“顺起于草莽,知道边民在蛮夷铁蹄之下遭受的连年劫掠之苦,顺胸无大志,只愿为朝廷镇守边疆,免百姓被异族蹂躏之苦。”

    边让听高顺的解释,心中反而一喜,恭维道:“哈哈,君侯之志天下皆知,乃为世人之楷模,若是京城不稳,必对君侯有诸多不利影响,若是君侯交好大将军,则君侯无后顾之忧矣。”

    “哈哈,有陛下和大将军的支持,顺已无后顾之忧,可全力对付蛮夷,必遵照陛下圣旨,三年内光复云中郡和五原郡。”三年之后,陛下将命不久矣,而大将军也不会存活太久,所以到了那时,高顺反而不担心了,最重用的是先平安度过眼前这三年。

    对高顺偷梁换柱的话语,边让竟无言以对,虽他没能说服高顺与大将军交好,不过高顺承诺不插手朝中之事,还是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很了解高顺的处境,出身低微,与士族不睦,即便进京,也影响不到朝中政局,能稳重高顺,为朝廷守护边疆,便为大将军减少了很多压力。

    得到了想知道的信息,边让心情大好,不再继续劝说高顺,而是高兴的与高顺聊起了诗词歌赋等话题,这可是边让的长处,而他又很喜欢高顺的诸多诗词作品,不觉间两人,两人已聊的非常投机。

    边让是秘密前来,高顺没有为其举办盛大的宴会,只是两人在书房旁的小客室吃的;侯府提供的美味佳肴,边让吃的非常高兴。

    边让独自在太平乡和楼烦县城闲逛几日,边让震惊于边郡的繁华和富庶,对高顺越发重视;随后,便带着高顺赠送的诸多礼物满意的返回京城向大将军交差。

    高顺捏了一把汗,采取田丰的策略,但愿大将军能体谅他的难处。

    事后,与马贵和李强谈起此事,高顺还心有馀悸。

    还是李强霸气,对高顺劝说道:“主公,何须为此小事而担忧?现在是大将军有求于主公,而不是主公求大将军,咱们不找他的麻烦,他已是万幸了。”

    马贵说的更直接,“主公,实力决定一切,咱们还是执行既定政策,有了强大的实力,别说大将军,即便是陛下也要依赖咱们;现在那些世家大族对咱们充满仇恨,却对咱们无可奈何,就是因为咱们兵强马壮,战力超群,且能自给自足,不受他们封锁的影响,反而有大家族有求于咱们。”

    高顺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他只是想以最小的代价,达到统一中原的目的;不过又有些自嘲,现在他的发展已超出当初的目标,且有系统的帮助,了解历史的发展趋势,再欲求其它,就太过贪心了。

第280章高度酒精() 
送走边让,不管结果如何,暂且不去管,反正大将军暂时还影响不到他的利益;现在最让高顺头疼的是公主一直不提离去之事。

    虽然公主一直很安闲,没有惹是生非,且与堡子内的众多人相处的很和谐,不过长时间住在这里,若是被外人得知,肯定会有流言蜚语,甚至会给公主和高顺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高顺让许婷暗示过公主几次,无奈效果不佳,公主对此置之不理。

    若是错过了公主的及笄,陛下肯定会大发雷霆。

    迫于无奈,高顺只好主动去拜访公主。

    对于高顺的到来,公主也猜到了他的意图。

    将下人全部支开,让护卫看好院门,任何人都不得进入。

    公主低头不语。

    高顺只好先开口说道:“公主殿下,若您长期住在这里,被外人得知,怕是会影响公主殿下的名声,产生不好的影响。”

    公主还是不说话。

    高顺又道:“公主殿下若是不返回京城,若是陛下不满,我等外臣,定会遭到陛下的责罚。”

    公主猛然抬头,不高兴的说道:“你们都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没人考虑过吾的感受。君侯拒绝父皇赐婚,宫内的闲言碎语众多,让吾如何待下去?吾又没有地方去,只能待在这里了。”

    高顺被说的哑口无言,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公主才待在这里不走的。过了半天,高顺又说道:“公主殿下金贵,谁敢有闲言碎语?杀无赦。”

    “哼,回到宫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两位皇姑已成婚,更没人与吾说话了,真是闷死了。”

    高顺知道宫内勾心斗角的厉害,于是建议道:“要不公主殿下去河东郡,去看望长公主,可好?”

    “不好,吾可不愿意去打扰她们,惹人嫌弃。”

    高顺尴尬的说道:“公主这么漂亮、可爱,一定没人嫌弃,长公主肯定非常高兴。”

    “哼,净说好听的,吾在这里,君侯都嫌弃,何况其他人了。”

    高顺忙解释道:“公主住在这里,没人敢嫌弃,只是怕陛下怪罪;若是公主喜欢,以后再来,愿意住多久都可以,可好?”

    公主听高顺如此说,脸色好看了许多,随后,公主同意回京,不过却从高顺手里索取了许多物品;为了尽快打发她离开,高顺对此一概应允。

    三月中旬,气温已升高,草长莺飞,适宜出行,公主带着五大车物资,在王越等人的护送下高兴的返回京城。

    为了护卫公主的安全,高顺让一屯高级骑兵随行护送。

    高顺暗自松了一口气,终于把公主打发走了,但愿她以后不要再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华佗除了整理各类病例,修正药方,研究药性,后来又迷上了创伤,特别是军队官兵在战争中的外伤,对伤口化脓一事不理解,寻思多日,没有结果,突然想起高顺曾提过,高度酒有预防化脓的功效,便前来寻高顺咨询。

    高顺正因送走公主而心情大好,便耐心的给华佗讲解细菌以及感染等医学常识。

    要是说细菌,华佗肯定不理解,高顺把细菌比喻成一种体积很小,能在空中漂浮的小虫子,这种虫子的存活时间很长,且数量很多,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它们便会大量的繁殖,生长。

    而人类和其它动物的伤口,便是很好的繁殖场所。

    所以,遇到外伤的时候,先用高浓度酒清洗伤口,杀死这种小虫子,然后用高温煮过的布包扎好,避免小虫子落在伤口上,这样就不会化脓了。

    华佗不解的问:“君侯,为什么要煮布后才能包扎?难道布上也有小虫子?要煮多长时间才能杀死这些虫子?”

    高顺解释道:“这种虫子能四散飞扬,到处都有,布上也会落有很多小虫,通过高温煮,至少煮一刻钟,能杀死大部分的小虫,但是杀不完,所以包扎伤口后每天都要再清洗一次伤口。”

    华佗非常兴奋的说道:“君侯,若是如此的话,那此后战场上的伤兵至少能多活下一半,还是请君侯快点弄些高度酒试验试验吧,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哈哈,这岂止是利国利民,这是积善行德的好事。”

    华佗又问:“什么样的酒才可以杀死小虫?”

    高顺笑道:“哈哈,神医,这个要比上谷佳酿的还要浓,很难酿造,要是稀了,根本没用。”

    “那请君侯尽快把高浓度酒造出来吧,幸亏君侯有现成的酒坊。”

    高顺头脑一热,说道:“好,请神医等待几日。”

    “谢过君侯!”华佗致谢后回去耐心等待。

    高顺也想把高度酒精搞出来,这样的话能减轻部队在战争中的死亡人数,小伤口不会化脓,康复后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

    不过以当时的工艺水平,很难提纯到高度酒,用原来的设备连续蒸馏三次,十坛酒最后剩下不到半坛,高顺让华佗在济民堂试用。

    半个月后,华佗回复,有效果,但是不明显,不宜大面积推广。

    高顺估计是酒的度数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