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未必有效。”

    “哈哈,咱们发财了,至于能不能生效,那都是捎带着的事情,毋须太过计较,即便不能离间他们,也会让他们不痛快,且说的人多了,不由他们不信。”

    八月十八日晚,高顺等人劫掠了中山国北平县的一大家族,手法与在河间国的一致;当晚又去进攻北平县城,还是佯装不敌,在官兵反击一阵后,高顺留下一地的尸体和武器,然后扬长而去,直奔秦关的地盘。

    准备借道飞狐道到达代郡,随后返回桃园堡,做出高顺等人不在冀州的表象。

    在广昌县,没有见到秦关,只见到在当地负责的一位中级文官,高顺向其交代,可派人放出消息,袁家劫掠冀州的事情,可暗中推波助澜,在民间发起反袁家的浪潮。

    这对黄巾军来说,非常容易,他们在冀州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非常适合传播此类谣言。

    回到桃园堡,又向马贵交代,务必让北方几周的情报人员散布对袁家不利的消息,这对那些情报人员来说非常轻松。

    同时,马贵建议为赵雄、曹山、向富等人皆安排一个部曲的高级步兵做贴身护卫,预防袁家狗急跳墙。

    高顺欣然采纳这个建议。

    远在洛阳的袁家主事人,此时却不知道一场风暴正刮向他们。

第310章混乱局势() 
高顺隐瞒了被刺杀之事,置身事外,躲在桃园堡低调生活;并开始规划收复五原郡之事。

    冀州和朝廷却一片混乱。

    各县官员逐级上报,冀州刺史王芬心中大惊;现在他正忙于谋废皇帝,辖区内突然出现这么大的惨案,直接打乱了他的计划。

    王芬有大名于天下,在党人中位列“八厨”之一;厨者,称赞的就是那些能以家财救济世人的名士;党锢被解禁后,他被任命为冀州刺史。

    随后,河间国相、中山国相和涿郡太守分别上书朝廷,矛头直指袁家,且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袁家狡辩。

    皇帝刘宏正想亲巡河间国,而冀州突然出现这么大的惨案,且事发地点为河间国,他大呼侥幸,暗道,这肯定是袁家用来对付他的,便打消了出巡的计划。

    不过皇帝却不甘就此作罢,命人严查,一定要查出一个水落石出。

    朝廷重臣感觉这些丧心病狂的家伙竟然想攻打县城,心中更是愤慨,特别是卢植,若是范阳县城被攻克,范阳县城肯定被他们屠戮、劫掠,他们的家人难以幸免。

    袁家最年长的一辈中只剩下袁隗了,他娶汉末大儒马融之女为妻;而卢植年少时,拜大儒马融为师。

    凭这段渊源,卢植不好发难,不过内心的愤怒却难以消除。

    袁家在大呼冤枉,肯定是有人想嫁祸于袁家,只是他们的辩解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那些世家,也逐渐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和细节,对袁家非常失望;被灭门的家族大部分都与袁家交好,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袁家,并不是一句冤枉就能打消袁家的嫌疑。

    那些死士的尸体,皆经过仵作的检验,非普通百姓、流贼,更非军士,从他们的骨节等内容判断,可轻易确认他们的死士身份。

    能调动这么多死士的家族,在大汉屈指可数,而袁家是最有可能的家族之一。

    即便不是袁家所为,这些家族皆在袁家的庇护之下生活,袁家也有责任查清事实,还他们一个清白。

    随后,更不利的事情爆发,冀州、幽州、青州、豫州、兖州,甚至司隶地区,上至地方官员,下至普通百姓,皆在流传袁家有不臣之心。

    甚至有人用五行学说来解释袁家代汉的必然性。

    而冀州刺史王芬却大呼侥幸,此举可掩盖他谋废皇帝的阴谋,为推脱罪责,故此暗中推波助澜,形势对袁家更加不利。

    王芬上蹿下跳,令袁家的处境雪上加霜,更加被动,让袁隗非常恼火。

    几百死士未归,连主事之人都不知所踪,袁家便猜测是高顺所为,他们的目标是刺杀高顺,高顺无恙,他们却丢失了几百死士,而这些死士的尸体却莫名其妙的出现在涿郡和中山国,且这么多资财被悄悄运走,除了冠军侯高顺,没有人有如此大的能力和手段来掩盖事实,不过他们百口难辩,难道要主动承认他们刺杀冠军侯的事情?

    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有足够分量的人出来背锅,才能打消陛下的愤怒,安抚不明真相的各级官员和百姓;袁家思前想后,决定把王芬作为替罪羊。

    袁家的密探遍布大汉,王芬的行为,袁家早就了如指掌了。

    于是,袁家便暗中操作,精密部署,通过门生故吏之口,把王芬的诸多行径泄露出去。

    张让等宦官与士族势不两立,袁家是士族的代表,正想借此打压袁家,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大将军与士族的关系越发亲密,在得到士族的支持后,他的地位非常稳固,故此强力支持袁家。

    而陛下知道袁家的影响力,现在还不宜撕破脸皮,故此选择了隐忍。

    在袁家有意引导下,随着陛下对事情审查的深入,矛头顺利转向了冀州刺史王芬。

    最终,该事被认定为王芬谋废陛下阴谋暴露,为谋求自保,嫁祸于袁家;而那些被灭族的众多家族,是王芬为消除罪证才杀人灭口;陛下帮助袁家消除了嫌疑。

    陛下大呼侥幸,王芬罪责难恕。

    王芬为避免牵扯家人,畏罪自杀。

    陛下感觉还是皇亲靠的住,便任命宗正刘虞为冀州刺史,富饶的冀州,必须牢牢的掌握在自家人手中。

    不过有心人却不会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是袁家在幕后操作,事情暴露,刺史王芬只是被推到前台的替罪羊;故此,民间关于袁家有不臣之心的流言越传越广,很多人对此确信无疑,很多中小家族,逐渐拉开与袁家的距离。

    冀州的民间百姓更是不相信是刺史王芬所为。

    王芬在州四年,积极收纳流民,鼓励垦荒,安抚百姓,打击叛乱,治军理政,成绩卓著,使冀州相对安定,民生富饶;这样的官员岂能背叛朝廷?

    各类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粮食价格逐季提高,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地起义层出不穷,有识之士意识到大乱将至,局势比他们看到的还要凶险,宜早做准备。

    士族之间的分裂开始加剧,各自谋划未来,小的家族加快寻找靠山。

    曹家宦官家族,本身与张让关系非常密切,也想谋求高官,曹嵩花一亿钱买下太尉之职,位列三公之一,希望为子孙后代谋求更大的利益。

    袁家先是动用关系,把家族成员外放为官,其中,袁遗被任命为山阳郡太守。山阳郡地处平原,非常富庶,且为交通要冲,连接兖州、豫州和徐州,离青州也近在咫尺。

    另外,他们积极拉拢、交好一批年轻的武将或者地方官员。

    年中,长沙郡(今湖南长沙)人区星自称将军,聚众万余人,攻打郡县,起兵反汉。大将军何进推荐,迁孙坚为长沙太守,进剿区星义军。孙坚至郡,施设方略,身先士卒,一月之间,即将区星军讨平。孙坚因其功得封乌程侯。

    孙坚战功卓著,对所获得的职位极为不满;当时长沙郡人口稀少,算是蛮荒之地;故对大将军产生怨恨情绪,认为大将军不重视他,纯粹把他当成一工具,根本没把他视为核心人员。

    袁家看出门道,抓住机会,积极拉拢孙坚,使孙坚背叛了大将军,投入袁家的怀抱。

    为免遭更大的打压,且交好各地世家,袁家加速归拢财力,关闭北方诸多生意,把市场主动让给附属家族。

    集中家族力量,重点培养袁术和袁绍。

    陛下感觉到士族的庞大压力,更为大将军倒向士族而痛心,便加大了卖官的力度,连关内侯爵位也开始对外销售;他要尽快捞到足够的金钱,尽快重建南军,否则,他的自身安全都没有保障。

第311章鲜卑南下() 
高顺不管外部的纷扰,全力为收复五原郡做准备,此时,鲜卑内部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消息传来,令高顺神情大振。

    几年来,鲜卑大王和连对征北将军高顺和他所辖的边军非常重视,在大汉边郡安插了不少密探,密切关注高顺和边军的动向。

    七月,密探打听到冠军侯并不在桃园堡,而是在辖区内四处巡视,估计短时间内不会返回;大汉边军非常安静,没有部队集结的迹象。

    消息传回,确认无误,和连大王心中大喜,决定趁机南下劫掠。

    这几年和连和几位侄子的部落占据水草最肥美的地区,发展非常迅速;部落人口和牲畜不断增多,且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可战之士逐年增多,以致和连大王野心膨胀;他现在对付不了大汉边军,可趁机对其它部落和其它种族动手,壮大自身实力。

    且和连大王急需劫掠物资供他挥霍。他能力平平,奢淫无度,赏罚不公,若不是因为这几年部落飞速发张掩盖了内部矛盾,他几个侄子早就与他决裂了;且有大汉边军这个外部压力,形势严峻,也容不得他们闹内讧。

    北地郡受羌人和匈奴人的劫掠和威胁,太守等官吏早就撤往内地,现在那里胡汉杂居,各种势力相互交织,各自为政,相互攻伐,混乱不堪。

    和连大王不敢劫掠大汉,对劫掠这混乱之地却信心十足。

    和连大王召集几位侄子前来商量;步度根极力反对,大汉官员阴谋诡计甚多,务必小心应付,若是倾巢出动,内部空虚,很容易被大汉边军侵袭,失去了根基,此后何以自存?且现在是收割牧草的季节,若是集结部队,影响了牧草收割,冬季将会造成众多牲畜饿死,严重削弱部落实力,影响部民生活。

    魁头去年被吕布劫掠一番,损失惨重,强烈支持和连的意见,希望靠劫掠北地郡来补充他的部落,当然了,他还有更宏伟的计划,这一天他等了很久了。

    扶罗韩毫无主见,附和魁头的意见。

    和连大王固执己见,主意已定,便命令步度根留守,率军防范汉人边军,保护部落安全。他认为,若是现在不去劫掠,等高顺返回,或大汉边军集结了,他便没有机会外出劫掠了,劫掠大量的财富补充部落,能增加部民对他的信任,加强他的统治。

    步度根孤掌难鸣,只好无奈的接下这个命令,率军驻扎在九原县。

    八月中旬,和连大王聚集四万大军,沿黄河西行,然后折向南,沿黄河西岸南下,首先遇到的是西部鲜卑的众多小邑落在那里放牧,被顺利收编。

    大军继续南下,进入黄河冲积平原;黄河贯穿其间,灌溉便利,那里既是肥美的牧场,又是肥沃良田,后世称之为“塞上江南”。

    汉朝曾大量向此地移民,随之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为扩大耕地,又新开了数量众多的汉渠,成为非常好的粮食产区。

    北地郡官府撤离之后,汉族滞留之人,依靠豪强的力量形成数股势力,要么建堡而居,要么占领县城而守,耕作周边的土地;而羌人、匈奴人等则在远离城堡或县城的地方放牧。

    他们之间相互攻伐,谁也不能轻易消灭对方,否则自身也会遭受惨重损失,易被他人坐收渔利,于是最终形成一相对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