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阳光城留下高伟和三千军队防守,高顺和马贵便前往邑卢没国。

    在马贵的指挥下,仅用三千骑兵和三千步兵便击败了王国的军队,战领邑卢没国。

    邑卢没国离阳光城有一百六十里,生活着孟人。

    高顺将当地人全部贬为奴隶,转移至阳光城,准备开发南部的冲积大平原为粮食产区;并在此地放出众多官兵和工匠等,完整的接收了邑卢没国都城,改名为晋城,并建设了庞大的外城,规模与汉城相同。

    这里有现成的宫殿、房屋、耕地等,所放出的汉人可直接在此定居。

    高顺不准备继续在此停留,而是让马贵带领骑兵和步兵各两万人,前去战领谌离国和夫甘都卢国,他则返回新家坡城,按照时间估计,从国内来的诸人已经到达了。

    在返程中又接上李强和秦关。

    此时汉城和向魏城的官兵和居民已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并开始向四周扩张。

    汉城的秦关,已征服周围五个小国,向东南一直到新家坡城的位置,皆为系统认可的地盘,再向北为扶南国的地盘了。

    秦关向高顺汇报道:“陛下,扶南国的地盘很大,若是战领了,将能再升一级;我打探清楚了,他们的实力很弱,内部不稳定,是我们的好机会。”

    高顺也很好奇,毕竟当初的使者和商人提供的信息非常模糊,问道:“说的清楚一些!”

    秦关道:“陛下,扶南国是有处于母系社会末期的王朝,建国一百多年了,其后有一女人为王,名柳叶;但没多久,统治阶级发生了内讧,扶南军备松弛,国力有所下降。就在此时,从激国来了一个叫混填的人,他率领一支军队从海上航行至湄公河口,逆水而上,突然出现在扶南国腹地。柳叶女王看到后仓促率军应战。但混填的弓箭手英勇强悍,能战善射,举起弓箭在很远的地方竟然能把船射穿,并且射中了里面的人。柳叶很害怕,于是就投降了。降服后的柳叶嫁给混填为妻,遂治其国,子孙相传。现在又发生内乱,为争夺王位混战,正是我们灭亡扶南国的好机会。”

    从灭亡邑卢没国后,高顺感觉战领一个完整的国家,比开拓新的地盘更好,那里有城池、房屋、道路、耕地等,可直接占为己有,减少建设时间,能尽快的在当地立足,所以,他现在对战领扶南国非常感兴趣。

    于是说道:“好,等回到新家坡,接上众人,咱们前去灭亡扶南国。”

    高顺计划好了,把扶南国的东部建立一个国家,就是后世的柬埔寨和越南南部以及老挝南部地区,在后世泰国的位置建立一个国家,加上此前建立的汉城、向魏城等几座大城,至少能册封五个王国了。

    剩余人员,高顺计划在印度地盘上建立王国。

第612章新建六王国() 
    扶南国,又作夫南国、跋南国,意为山岳。

    现在的扶南国为范氏王朝,第一国王是范蔓原是混氏王朝的大将,篡位为王;后其子范金生继位,为第二代国王;现在的国王范旃杀范金生而自立为王。

    都城名谷特洛﹐意为特洛大陆﹐即中国古书译称的特牧城﹐位于今柬埔寨国波萝勉省的巴普农县。

    扶南国非常落后,无城池,以木栅为城,军队不足万人。

    高顺可是知道,前世的时候,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南部是非常好的产粮区,非常适合人类生存,他志在必得。

    于是,在回新家坡的船上,便积极筹划此事。

    待他们回到新家坡时,众人已到来,正在等候。

    突然见到亲人,众人皆非常高兴,显得特别亲切。

    李强和马贵等人招来的是次子,皆已成年,且都有了儿子了;周飞和房良等六人也都派来了一位儿子。

    高顺的孙子只来了三人,皇帝也派次子前来了;他们的年龄相对来说最小,仅满十五岁,大的才十七岁,皆未至弱冠;高顺估计,可能是因为孙子的年龄都过小,所以儿子们才没有派来更多的人。

    总共来了十四家,必须建立十四个王国。

    鉴于这种情况,高顺决定,先派冯勇和高伟去消灭扶南国,同时在扶南国的地盘上建立三个国家;最南部,以后世的柬埔寨和越南的南部地区为地盘,建立南越国;在其北,后世湄公河中游建立南吴国;在其西,后世泰国的西部和北部建立南秦国。

    这三个国内安置的是周飞、秦关和房良的孩子,他们皆三十多岁了,正是立业的好机会,便于开拓这片落后的地区。

    为了安全,不泄露系统的特殊能力,高顺没有为他们建设城池,也没有配备太多的工匠,每国仅有三千高级骑兵、三千高级步兵和一千工匠、他们的家属,以及文武官员,每国大约一万五千人。

    此后他们要有所发展,必须从国内移民或者汉化当地人;周飞和房良的儿子分别为南秦国和南吴国的国王,因为他们的年龄最大,便于对付北方的真腊国和掸国。

    高伟为他的儿子选择了汉城,因为汉城坚固强大,且配备的官兵和工匠也多,更重要的是高伟的儿子高明也擅长水战和航海,汉城非常适合发展贸易。

    新家坡国的国王见高顺如此安排,心中压力很大,提出辞去国王之职,把新家坡交给汉城国管辖,否则,等汉城国的国王稳定地方后,肯定会抢夺新家坡这座宝地,若是那样的话,必会危及到他和他家人的性命安全。

    高顺感觉他不能出尔反尔,否则将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便否决了这个建议,与高伟和高伟的儿子高明一起商量。

    高伟很喜欢新家坡这座城池,很想为儿子争取这座城,不仅地理位置好,且已发展的非常好,不过高顺不同意,他也不好说要。

    新家坡国王也不想放弃国王的位置。

    最终,高顺决定,新家坡国作为汉城国的附属国,每年要缴纳十分之一的税收,且军队必须接受汉城国的调遣。

    对这个决定,众人皆非常满意。

    对汉城国来说,不仅每年有一定的额外收入,且为一支外援,关键时刻可调动新家坡的军队。

    对新家坡的国王而言,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财富,算是交保护费,受汉城国保护;且这样能保住国王的位置。

    李强为儿子选择了向魏国,他在那里开拓了几个月,对那里非常喜欢;高顺爽快的满足了他的要求。

    目前任命的五位国王,武力值皆在85左右,对于一位国王来说,已是非常难得,高顺又花费大量积分,将他们每人的智力皆提升二十点,智力皆达到到88左右,高顺认为,他们有了如此高的智力,相信他们皆能在当地建立一份基业,也能处理好与魏国的关系。

    由于高伟的儿子高明擅长航海,高伟为儿子争取了一支不小的水军舰队,这是五国中唯一有水军的王国。

    受到册封的五人皆非常高兴,这可比在国内强多了,否则别说当国王,连目前的这些军队他们都没有机会率领,更不用说继承爵位了;现在就是让他们回去继承爵位,他们也不回去了。

    高顺不敢确定他们这些王国能存在多少年,不过高顺敢确定,此举绝对能让当地成为传播汉文化的地域,此后定会成为汉人的地盘,不管是谁当皇帝,定还是汉人,不会便宜了外人。

    且此举也能缓和国内矛盾,很多国内活不下去的百姓和有野心的家族,也会移民来此地的。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五国终于稳定下来了,高顺决定再次启程。

    还没有接受册封的九人皆充满了期待,跟随高顺一起乘船前往后世的缅甸,现在的晋城。

    等高顺等人到达晋城的时候,马贵已在此等候了。

    马贵见到众人到来,非常高兴,特别是见到二儿子一家都来了,更是高兴。

    高顺非常喜欢缅甸这个地方,东西两方向皆为高山,北部为高山,且与魏国向连,当中有大河,便于航运,南部为肥沃的冲进平原,唯一不足之处是北部山区还有众多的土著,难以剿灭。

    高顺首先介绍了一年多时间内建设了五个王国的情况。

    马贵为高顺介绍了剿灭北部诸国的情况。

    现在已战领后世的曼德勒以北百里,由于兵力有限,没有继续北进;北部山区的人有骠人、孟人,东部与真腊国相连,土著非常好战、野蛮,非常落后;谌离国和夫甘都卢国与邑卢没国类似,皆非常落后,不过当地人皆信仰佛教,建有不少寺庙。

    高顺了解完情况,内心非常矛盾,如此好的地方,若是册封一位孙子在此为王的话非常合适,关键时刻,国内的后人可来此避难;不过四位孙子的年龄皆非常小,没有亲人的帮助,很难管理好一如此大的王国。

    于是,高顺召集众人商量。

    马贵很想高顺册封他的儿子在此为王,这里面积足够大,土地肥沃,且便于防守;有高顺留下的这些军队,他儿子绝对能在此地发展的非常好,不过高顺想册封皇孙在此,他便没有提出他的真实想法,而是建议到:“陛下,可沿河建设几座城池,留下足够的军队,绝对能保二皇子在此立足。”

    皇帝的次子在这些孙子中是年龄最大者,已十七岁,高顺想先册封他在此为王,剩余的三位孙子先在身边培养几年。

    高顺也估计出马贵的想法,便说道:“好吧,以后遇到的好地盘随便你们选。”

    马贵被看破了心思,忙说道:“谢谢陛下!”

    于是,高顺决定采纳马贵的建议。

第613章建设晋国() 
    从高顺的系统地图上看,五百公里范围内,根据显示的红点数量估计,当地的蛮夷数量不足十万人,且都是以部落形式分散居住;从消灭的邑卢没国来看,全国臣民不足一万人,实力太弱小了。

    高顺所担心的是云贵这块,若是汉人在那边控制不严,出现新的国家的话,缅甸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他们打不过中原,却可以南侵缅甸地区。

    至于山区里的那些众多的蛮族,高顺却不太重视,等建立国家后,宣布非汉人皆为奴隶,他们这么分散,人口数量又少,在被逐渐抓捕为奴的情况下,他们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弱,根本不会对晋国构成威胁。

    于是,高顺最终下定决心,采纳马贵的建议,任命二皇子高弘熙为晋王,在此建立晋国;现在的晋城改名为南都城。

    对于晋国都城的位置,高顺费了一番脑筋,最终选择在后世的曼德勒所在地,这样的话既能避开来自海洋上的威胁,也能阻挡来自北部山区内蛮夷的攻击,同时便于防御来自西部和东部的蛮夷势力;更重要的是中部和北部地区降雨少一些,不像沿海地区那么潮湿,气候更适合人类居住,且那里还是矿产区,几乎所有的矿产皆集中在北部山区,定都曼德勒地区能便于就近开发;而当时的南部地区河道、沼泽遍布,瘴气从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要建设成优良的产粮区,还需要众多奴隶的不懈努力。

    于是,高顺令众人在晋城等候,他与李强、马贵等人率兵北上。

    先是在后世兴实达的地方建设了一座小城,与阳光城相似,边长为两里,在这里,高顺留下了两千高级步兵和一千高级骑兵。

    在后世卑谬所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