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贵登陆欧洲之后,一路杀向北,进入多瑙河下游地区,沿多瑙河一路上行,沿途城市皆被攻克,财物归公,当地人民被劫为奴,被杀戮无数。
就是那些山区,马贵也没放过,派出了小股骑兵进行劫掠。
李强所带的部队皆为骑兵,行动迅速,进入平原地区后,一路杀戮;按照高顺的要求,这些未开化的野蛮民族,连做奴隶的资格都没有,全部杀掉,连少女都没有留下。
所过之处,刀光剑影,蛮夷被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侥幸逃得一命的人,拼命向西跑;李强带领部队分成四大股,每大股又分成几小股,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路向西推进,就像一个大耙子,漏网的蛮夷少之又少,即便有个别的漏网之鱼,也不会影响到在此建立王国的安全了。
开始的时候那些第一次上战场的小孙子们非常不适应这种杀戮,他们皆在和平的年代长大,从没有过苦日子,从没经历过磨难,更没经历过生死考验。
李强按照高顺的指示,给他不断灌输新思想,落后就要挨打,被杀戮是不需要理由的,若是强加一个理由的话,就是因为他们太弱了,太落后了;若是他们不能迅速适应这种弱肉强食的思想,那么,他们建立的王国很快就会被其它国家或者种族所灭。
在大草原的北方,还有众多的蛮夷,是永远无法消灭光的,他们会不断南下,在这里建立的国家,此后会不断受到他们的劫掠和杀戮,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国王,必须有能力抵抗蛮夷的进攻,这是首要的条件,若是不能适应这种日子,就送他们返回魏国,继续享受安逸的生活。
看着其他人不断建立了王国或者帝国,成为国王或者皇帝,独霸一方,他们非常羡慕,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谁都不愿意落后,谁都不愿意被比下去,谁都不愿意失去做皇帝或者国王的机会。
赵雄到达贵霜帝国的地盘,提出高顺的要求,令贵霜帝国非常为难。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被灭,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部民成为他国的附庸,不过汉人的实力太强大了,相继战领这么多地盘,不仅把他们的天敌萨珊王朝轻松灭亡了,还战领了强大无比的罗马帝国的大片国土,建立了几个大帝国,而罗马帝国却被打的陷入四分五裂。
如此强大的实力绝非他们贵霜帝国能对抗的。
最终,他们选择带领部民继续北上,而不是投降汉人。当然,也有少数栗特人和月氏人选择了留下,做汉人的臣民。
赵雄没有为难贵霜帝国的人,而是派人监视他们北上到荒漠以北,并严禁他们南下或者东进。
随后,赵雄让孙子担任了北凉王国的国王,留下一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在此地驻守,留下了足够多的辎重,并写信给次子,要求他们对北凉王国进行支援。
处理完毕,赵雄和秦关沿北部草原,开始对异族的杀戮,他们接到的命令与李强相似,不留俘虏。
这样的日子最得众人欢迎,可在草原上骑马奔驰,随意杀戮,没有约束,自由自在,他们便是这里的天,他们便是异族的主宰。
第631章匈奴现身()
高顺等人在高卢帝国范围内来回杀戮,他确信,只要将当地人全部消灭了,把他们的宗教和文明全部摧毁了,历史便不会记载他的所作所为了。
当时欧洲有几千万的人口,全部杀完,困难很大。
高伟率领船队与埃及帝国和西魏帝国的船队封锁地中海,所有商船要么被俘虏,要么被撞沉。而欧洲的粮食,大部分是从外部买进的,即便建立了埃及帝国和西魏帝国之后,也有商人依然偷偷运输粮食去罗马,高顺等人对此没有严格限制。
现在发动总攻了,粮食成为禁运品,任何物资都不能到达欧洲。
此前,仅埃及行省出口的粮食就达到两千ii大概相当于八公斤),迦太基、叙利亚、亚细亚等地皆为大量粮食的输出地。
仅仅是粮食短缺,便造成欧洲上千万人口的死亡;军队缺乏军粮,要么溃散,要么已饿的毫无反抗能力,屠杀起来非常容易。
高顺等人虽然对当地人进行残酷的杀戮,但是对工匠却格外重视,对城市建筑保护的很好。
那些工匠所建造的建筑,在高顺看来,简直就是艺术品;罗马人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上的水平,远远在汉人之上,令他非常震惊,他甚至怀疑,是否有后世的建筑大师穿越过来了?
他们建造的三层楼房,就是在后世也堪称经典;高顺对他们修筑的公共浴池、公共厕所、供排水系统等大加赞扬;他计划,不仅要在现有的王国和再分封的王国内继续让这些建筑发扬光大,还准备送一些建筑工匠去魏国、以及亚洲和南魏州诸国,带动汉人的建筑发展。
唯一的缺憾是三层楼房的顶层没有厕所,这对汉人来说不是难事,小小的一个马桶便很好的解决了。
还有就是城市街道过窄和卫生问题,这都难不倒高顺。
只要加强管理,当时的城市条件不差于后世的城市水平。
任何文明,必有其可取之处。
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高卢上千万的人口被逐渐消灭,高顺在这里建立起了众多的大城、中城和小城,在这里建立了完善的防御体系,他计划,此后这里将是欧洲的中心。
国家名字为永固帝国,都城为永固城,在后世巴黎位置,处于帝国的中心;地盘南至山脉,西至大海,东南到撒丁岛,东北边境为阿尔卑斯山脉,现在高顺为其改名为中央山脉,北方以莱茵河为界;总面积比后世的法国大很多。
高顺有系统地图协助,且战事不利,他能随时增加兵力,甚至直接将兵力投放到敌人的后方,所以,所向披靡。
然而,赵雄和孙成没有这些优势,以至于险象环生。
他们依靠汉人的威势和所带的强大兵力,以及有安息帝国和西凉王国做后盾,逼迫贵霜帝国北迁,他们战领了贵霜帝国的地盘。
贵霜帝国北迁,首先遇到的国家便是康居王国,而这时的康居王国已被西迁的匈奴人征服,且匈奴人继续向西扩大势力范围,正与阿兰国争夺地盘。
当他们得知大月氏人北上侵略的时候,令他们非常愤怒,立即从阿兰王国撤兵,准备对付大月氏人。
当初大月氏就是因为被匈奴人驱逐,才南下建立的贵霜帝国,现在他们北上又遇到匈奴人,心中自然恐惧,所以,他们立即向赵雄等人求援。
这时的赵雄等人还在忙于建立北凉王国;在此地建立北凉王国,赵雄感觉非常不错,一是有贵霜帝国留下了良好的农业基础,二是离西凉王国很近,便于支援,三是这里便于与魏国联系、交流,连接东西商路,受益于发达的贸易。
本来赵雄在协助孙子建国完毕后就西征,追赶李强等人,还认为没有油水可捞了,现在有匈奴人、康居国和阿兰国存在,正好击败他们,战领他们的地盘,作为北凉国的地盘。
且赵雄和孙成两人受高顺的影响,对匈奴人可没有一点好感,必须将他们全部消灭。
不过孙成却不建议立即出兵,希望匈奴人和大月氏人先打,他们好收拾残局。
赵雄感觉那样的话太浪费时间了,他们的时间耗费不起,便带领两万高级骑兵以及三千强弩兵和三千床弩兵向北进军;留下了一万高级骑兵和一万高级步兵防御北凉国。
赵雄心想,贵霜帝国经过萨珊王朝的打击,加上几次迁移,实力已非常虚弱,联合他们对战匈奴人,待消灭掉匈奴人后,贵霜帝国的实力更弱,正好一举消灭,免除北凉王国的北部威胁。
而且他感觉,这时候匈奴人的实力定不会太强大,他们连年战争、迁移,一直没有固定下来,部民损失很大,否则的话定不会继续在这寒冷之地放牧,而是南下或者继续西进;再说了,连一个他没有听说过的阿兰王国都没有打败,实力能强到哪里呢?
孙成又建议,派人联络阿兰王国,袭击匈奴人的背后。
赵雄却不这么认为,阿兰国也是他们要消灭的对象,岂能与他们联合?若是他们这次不主动进攻匈奴人的后方,事后正好借机对阿兰国开战。
历史上记载,匈奴人战领阿兰国之后,才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给欧洲人造成了沉重的灾难;阿兰国处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中下游平原地区。
孙成又建议借此向贵霜帝国索取高额回报,赵雄采纳了他的建议。
贵霜帝国的人也做着美梦,他们认为,汉人击败匈奴人之后,必不会在如此偏僻地区建立王国,他们可以成为康居王国的主宰,甚至向西部的阿兰王国扩张,于是爽快的接受了孙成和赵雄的勒索。
孙成和赵雄的武力值和智力都相同,但是高顺任命赵雄为指挥官,且两人所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孙成考虑的整体利益,而赵雄在完成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更加为北凉王国的未来考虑,为他的孙子和儿子的王国考虑,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战场地域狭窄,西部是咸海,东部是乌孙国,只能正面决战;匈奴人和贵霜帝国都不敢进攻乌孙,因为乌孙国是汉人的番薯国。
贵霜帝国负责西部靠近咸海的防线;赵雄和孙成负责东部防线。
赵雄和孙成协商后决定,赵雄带领五千高级骑兵以及一千强弩兵和三千床弩兵正面防守;孙成带领一万五千高级骑兵和两千强弩兵借道乌孙国,饶到匈奴人的后方,发动突然袭击。
匈奴人连续几次向赵雄的阵地发动攻击;赵雄利用床弩和强弩等进行自卫,给匈奴人造成巨大的杀伤;从营内射出如此密集的箭支,迷惑了匈奴人,他们没有意识到汉人已分兵。
第632章欧洲联军()
孙成身穿重甲,手持长枪,冲在队伍的最前方,左挑右扫,杀出一条血路。
汉人骑兵突然从背后杀出,令匈奴人大惊,认为汉人来了援军。
骑兵在前冲锋,强弩兵随后用连弩对匈奴人进行密集射击;紧跟在强弩兵后的又是一批高级骑兵冲杀过来。
赵雄又从正面发起攻击,床弩和连弩配合,令匈奴人无法抵挡,伤亡惨重。
匈奴人遭到内外夹击,阵型大乱,迅速向西撤退,准备与主力会和。
赵雄和孙成可不想轻易放过这些匈奴人,带领骑兵猛烈追击。
匈奴人被打的溃不成军,损巨大,逃回去的不足三分之一。
汉人缴获了大量的辎重物资。
几百年来,匈奴人早就被汉人打怕了,现在东线部队遭到重创,汉军营地近在咫尺,他们已有逃跑的想法。
西部的阿兰国没有被战领,他们能逃的方向只有北方寒冷地区。
他们又怕撤退的时候遭到汉人的追击,撤退变成溃退,将会导致巨大的损失,甚至全军覆没,即便逃脱追击,若是丢失了后勤辎重和妇、儿,他们部落也会有灭绝的危险,所以他们商量后决定留下一部分骑兵断后,掩护大部队逃走。
见到匈奴人分兵,赵雄咨询大月氏人的意见,是去追击呢还是留下来歼灭这些断后者。
大月氏人感觉,这些断后者肯定都抱有必死的信心,且他们就是胜利了,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