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超神升级系统-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乎大汉气运,刘协也正色了起来:“道来!”

    太史令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陛下,微臣夜观天象,发现天空中荧惑星失去了踪迹,这三日夜夜留守,终于有了结果,原来这一切都是三星连成一线,将荧惑星夹在了中间所致。”

    刘协说道:“星象何解?”

    太史令缓缓说道:“荧惑守心!”

    “咚……”

    献帝猛然站了起来,一双眼睛瞪得斗大,如果有眼尖的人,肯定能发现他浑身都在颤抖,脸色也在一瞬间煞白了。

    “你……胡说什么!!”

    “陛下息怒!!”

    太史令慌忙拜倒:“这次的荧惑守心有些例外……”

    (本章完)

第379章 面面俱到() 
“例外?什么例外?”

    刘协的眼前一亮,感觉抓到了救命的稻草,急忙问询。

    太史令说道:“众所周知,出现荧惑守心的星象,乃是天火侵入星宿,祸根直至当代帝王,古虽有解法,后人却不得其理,只知一味的移开,却并非治本之妙方。”

    刘协眉头一皱,太史令不敢再废话,说道:“陛下,除了荧惑守心,天上还有一星象非常异常,紫微星乃是帝星,如今震颤不已,轨迹难寻,预示着陛下有重生之机,而南面天斗倒悬星空,如斗扣着神州,其角直指南面……”

    刘协心头一动:“你的意思是……大将军?”

    太史令的汗水低落,硬着头皮说道:“没错,如果用天斗代替紫薇帝星……可解此次荧惑之祸!”

    一旁的荀爽猛然抬头,凝重的看着献帝,他对星象也有涉猎,明白太史令的意图。

    所谓的天斗,就是与西北方向的北斗七星遥相呼应的南斗六星,这六颗星分别是天府、天梁、天机、天同、天相、七杀,南斗六星没有北斗那么亮,也没有那么大,一般只能在南方低空看见,但重要性却一点也不低。

    一直认为“南斗六星,主天子寿命,也主宰相爵禄之位。”

    所以太史令要将荧惑守心转移给吴名,与汉成帝将星象转移给丞相并无差异。

    而中国神话中有“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说法,在道教中的南斗六星君就是司命主寿:第一天府宫,为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宫,为司禄星君;第三天梁宫,为延寿星君;第四天同宫,为益算星君;第五天枢宫,为度厄星君;第六天机宫,为上生星君。

    从以上六星职司也可看出南斗格星都主人的延寿解厄,富贵官禄。

    其中第三星天机为尽善尽美之星,是智慧与益寿之宿,应此星的人聪明绝顶,才华无双。

    而七杀直接掌握生死,应此星的人数中可为大将,司命权柄,但早年注定历尽艰辛,须得贵人护佑才行,是南斗六星中唯一有些凶险的星辰。

    汉朝,每一个皇帝都认为其主星为紫薇帝星,所以对南斗并不是很上心,相反,很多帝王更是认为南斗六星闪耀,代表有天子气降临在某人身上。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帝王们就会猜忌其对应的人。

    而吴名,很显然就是南斗选中的人。

    而荀爽之所以凝重,因为南斗六星代表的人,其福禄寿都异于常人,哪怕是拥有龙气或者拥有帝气的人,都很难影响他。

    如果献帝果真将荧惑守心转移给吴名,不知道两相冲撞,孰强孰弱。

    不过这件事毕竟不光彩,如果走漏了消息,吴名会不会发怒还两说,但刘协的名望将会被打击得一塌糊涂,毕竟现在吴名因为开疆拓土,给边疆百姓带来了和平的生活,如果被他们知道……后果不堪设想。

    刘协犹豫了一阵说道:“将荧惑守心转移给天斗……有几分把握?”

    太史令想了想说道:“如果大将军身在皇城,转移星象的成功率有五成。”

    刘协眉头一皱,在洛阳的话也仅有五成吗,这一半一半……是不是太低了?

    说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几率?”

    太史令说道:“天斗运转,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若要转移荧惑守心,需要强行逆改阴阳,若是他自愿成为转移对象,那成功率可达9成。”

    刘协低下了头,文武官员大气都不敢喘,支持献帝转移给吴名,那势必得罪如日中天的吴名,他可是个杀伐果断,被成为屠夫的将军,手中兵马达到了四百万,如果因此被他惦记,那可就悲剧了。

    而不支持献帝的话,又得罪了刘协,里外都不是人,倒不如乖乖的退到后面去,谁个大的谁顶着天,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鬼都不做。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刘协抬头看向杨彪:“爱卿,此事你怎么看?”

    杨彪缓缓出列,说道:“陛下,老臣病危,恐怕不能再为陛下出谋划策,不日将要请退,还请陛下问询司空……”

    怒意在刘协的眼中打转,可是他能走到今日,全靠这些人扶持,如果没有他们,自己连洛阳都出不了,他还不傻,寒心的话哪里敢在这里说。

    “既然爱卿提到了请辞一事,那我也不强留,诸位看何人适合接任太尉一职?”

    “傻逼!”

    这两个字是所有人的想法,无论是荀爽还是曹操,都在心底哭笑不得,刘协这家伙好不容易有了良好的成长,如今又犯傻逼了。

    就算杨彪请辞,那他也有功绩在身,况且太尉掌管着天下将军的调遣和升降,权力极大,如果这时候就认命其他人,难免会引起怨怼。

    就算杨彪不说,依附在他羽翼下的官员,肯定会心生不满。

    看着刘协望向自己迫切的眼神,荀爽急忙说道:“陛下,太尉大人乃是三朝元老,其功绩无法磨灭,加之其虽然请辞,但太尉一职,事务繁多,短时间自然无法卸任,陛下何不暂时留用太尉,再择一能人暂时代理,等时机成熟,在将太尉一职扶正?”

    在东汉,太尉的实权已转移到尚书台,太尉实为丞相﹐与西汉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实异。

    可见于古代,带兵打仗的任务并不好当,或立或废并不取决于军事修养水平的高低,而是政治决策与改革的出头鸟,治国则先治军。

    太尉作为最高武职,除了评定全国武官的功绩高下、以为升降的依据外,就是作为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

    汉朝军队由各将军、校尉统领,太尉不能直接指挥军队,例如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时,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上将军吕产所指挥的北军,只得诈称帝命方进入北军营地并取得指挥权。

    所以太尉的权力可大可小,至少现在,在洛阳城内,除了曹操和伏完拥有兵马,就只有太尉拥有了,所以荀爽的建议非常中肯。

    (本章完)

第380章 事事算尽() 
刘协知道荀爽尽心竭力,不会陷害自己,他既然这么说,就肯定有他的道理。

    想了想问道:“那爱卿以为当朝文武,谁能在旁协助太尉?”

    荀爽简直无语了,刘协的眼神灼热,分明就是想叫自己配合杨彪,好在今后接管太尉的兵权。

    可你就算是想这样做,也不要问老子啊,妈的,要是我自己举荐自己,那流言蜚语都能将皇室威望和自己摧毁的一干二净……

    苦笑道:“陛下,司徒赵温曾率军与北宫伯玉等贼寇交战,历经大小战事上百起,有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相信有师徒大人配合太尉大人,可保高枕无忧。”

    刘协不懂他的良苦用心啊,听到这句话非但不高兴,还隐隐有些不满荀爽。

    但是话已经说出来了,又不能收回去。

    看着赵温说道:“爱卿,司空举荐你配合太尉,你意下如何?”

    赵温一愣,自己都快七十高龄了,连政事都极少参与,杨彪才六十余岁,他都要辞官,自己也快了,想着看了眼荀爽,顿时就明白了荀爽的意图,这是曲线救国啊。

    正是因为自己也年迈了,加之身居高位,适合接下这个重任,到时候荀爽安排自己的人打下手,除了领了个头衔的自己,其他人都是刘协的人。

    到时候等他们稳定了兵权,自己在趁机请辞,不消一年,荀爽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尉。

    反正自己也带不了多久了,就当做个好人,卖荀爽一个好。

    恭敬的说道:“陛下,老臣愿配合太尉共同处理兵事。”

    刘协呼吸一滞,你这老东西太不上道了,老子就随口一说,你还真敢应下来?

    但是话已出口,已经没有办法再改变,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既然爱卿认为可行,那就无须再言,着令你代理太尉,即刻配合杨爱卿处理兵事。”

    赵温缓缓拜倒,说道:“臣领旨谢恩……”

    赵温以为能爬到司徒的位置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这一生还能来到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当真是造化弄人,哪怕是这个位置呆不长久,但也实实在在的做到过,散朝后说不得还要好生庆祝一番。

    事实摆在眼前,刘协也无可奈何,只好闷闷不乐的说道:“诸位爱卿,既然太尉的事情处置完了,那我们再继续商议荧惑守心之事。”

    提到这件事,文武官员不由得缩了缩脖子,你才从吴名的手心逃出来几年啊,现在就想着怎么移祸给他,这不是吃了雄心豹子胆吗。

    要是把吴名真的逼急了,400万大军只需要一个冲锋,洛阳城就会被夷平。

    等了半晌也没人说话,刘协感觉自己的脸被打得啪啪作响。

    怒道:“你们一个个的不说话,荧惑守心是什么你们不清楚吗,这是帝王之祸,难道你们就想看着朕就此死去?”

    这话说的太大了,文武官员纷纷跪倒在地上:“臣等不敢!!”

    刘协啪的一声拍在龙椅上,怒道:“不敢,我看你们一个个是不敢得罪吴名吧!!”

    吴名?

    所有人心底一惊,哪怕是曹操的眼神都眯了起来,就算吴名在外征战,可他毕竟是大将军,献帝如此不称呼他爱卿,而是直呼其名这是积怨已久啊。

    看来功高盖主在哪个地方都是真理,哪怕是献帝确实没卵本事。

    “陛下息怒!”

    这时候卫将军董承走了出来,说道:“陛下,移祸给大将军,若是大将军得天地庇护,能转危为安还好,若是就此一命呜呼,那南地偌大的领土恐怕会彻底动荡,还请陛下三思。”

    刘协心头是大怒,可是怒意又不能发泄出来,倒不是因为他是自己的老丈人,而是因为他说的确实有道理。

    自己固守洛阳,将消息封锁,大汉的国力分崩离析,除了司隶一地,其他州郡都成了诸侯的领土,如果这时候害了吴名,恐怕刚有起色的江山,将再次面临烽火狼烟。

    可是……董承的那句“大将军得天地庇佑”,听着格外的刺耳,董承的意思,难道他吴名才是天地正统,而自己只不过是个路人甲了?

    嫉妒、怨恨混杂在一起,说起来他并不知道伏寿已经成了吴名的胯下人,所以要说怨恨,也就是吴名假意攀附董卓的时候。

    可是之后吴名诛杀董卓,保卫司隶,在虎牢关逼退虎视眈眈的诸侯,之后更是将大权交还给自己,如此行事,说是仁至义尽也不为过。

    可是小人就是小人,永远见不得别人好,哪怕是这些年吴名从不和朝廷作对,但他的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