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瑟:东亚地区的信仰体系很独特。他们喜欢将有威望的部族首领神格化,借此进行****的统治。随着时代的发展,统治者由神本身降格为了神的子嗣。当然这也是为了抬高神祇的地位而采取的措施。不过比较有趣的是,中国虽然有原始信仰,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形成十分完善的神话体系,古代术式也并不是靠祭祀神明得来,而是祭祀“天地山川”等等宏大的自然现象本身。或许古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神的本体是自然本身”这样的意识,可以说是独特的东方智慧吧。真是奇妙的国度。
翔一:虽然夸的不是自己的国家,不过还是有些莫名地高兴啊。
海瑟:毕竟东亚的文化体系可以说是血脉相连呢。日本神话中的“八百万神”表面上属于不太相同的泛灵论,但是实质上是类似的。自然的一切都可以化作神明,反过来说也等于是认识到了神明的本质。这固然有两国文化交流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因为本质上的文化土壤很相似吧。
翔一:毕竟我们现在都还在使用汉字呢。
海瑟:不过与相对稳定的岛国日本不同,中国历史上经受过多次外族入侵和文化融合,在这过程中古老信仰损失不少。尤其是印度传来佛教的冲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从根本改变了国家的普遍信仰基础。
翔一:这点我们也是一样呢。到处都有佛教的影子。
海瑟:确实。不过中国毕竟还是守住了自己的原始信仰,并且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道教”。这可以说是一种很“先进”的宗教。虽说也是多神教,但它的最高信仰并不是全知全能的最高神,而是“道”——世界的“理”本身。这种信仰上的高起点也影响了它的术式体系,从祈雨求风等等古老的仪式性法术,到五雷正法之类实用性的术式,都与自然密不可分。道教的法术“道术”,在更早的时候称为“方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型术式体系之一。古代中国的方术士传说中个个拥有呼风唤雨移山填海的能力,比起魔女来大概也不遑多让呢。
翔一:那个……海瑟老师?
海瑟:说到方术,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体系。有种说法叫做“方术五术”,将方术体系划分为五个大类,分别是“山、医、命、卜、相”,这些诞生于《易经》中“阴阳”学说的术式体系,同样也成为后来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
翔一:海瑟老师!!!
海瑟:嗯?有什么问题吗?
翔一:不,那个……与其说是问题,倒不如说一下子说得太多根本理解不了啦!
海瑟:啊,抱歉。好像又不小心说太多了。虽然还有很多想讲的,限于篇幅就到此为止吧。总之中国的术式体系讲究“天人合一,阴阳调和”,是利用、制御人体自身以及自然现象的术式,可以说是古朴而优美的魔法。
翔一:海瑟老师的评价好像很高呢。
海瑟:那是当然。虽说现在已经严重衰落,但是中国的古方术无疑是令人崇敬的,中国文化本身也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虽说我唯一认识的中国人是个讨人厌的家伙,但这并不会影响中国在我心中的形象。
翔一:突然有点在意那是个怎样的人了,竟然能让海瑟老师这么露骨地讨厌。
海瑟:与课程无关的内容等到课后再说吧。一不小心花的篇幅有点多了呢,我尽量简略一些。中国文化广幅地辐射到了东亚各地,日本就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很大影响。被誉为日本术式先驱的修验道就是如此。而知名的阴阳术本身就吸取了道教核心的阴阳思想以及许多现成的术式,融合了本土信仰,在御灵以及占卜方面发扬光大自成一派。
翔一:说到阴阳术,最近很流行呢。漫画小说里经常能看到。
海瑟:这可以说是政治宣传的胜利吧。自从飞鸟时代设立阴阳寮开始到明治时代废止为止,阴阳师一直活跃在权力的中心地带,自然也会成为瞩目的焦点。
翔一:飞鸟时代!老大的时代!!
海瑟:……你真的是日本人吗?
翔一:对不起,我只是想开个玩笑。
海瑟:当然,现代对阴阳师题材的挖掘,大多数是因为其神秘感和古风而已。追逐着阴阳师光鲜外表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崇拜的对象其实就潜藏在他们身边,并且比他们想象中的恐怖得多……
翔一:恐怖故事风!?
海瑟:有一半是开玩笑的。
翔一:竟然还有一半是真的!?到底是前半还是后半啊,好让人在意!!
海瑟:为了不涉及剧透就只能说到这了。
翔一:番外担当还真是辛苦啊。
海瑟:介绍完了东亚的情况,再来看看北非好了。尼罗河畔的埃及本来有自己独特的信仰,可惜与东亚不同,在经过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先后入侵,现在已经彻底变成了个阿拉伯国家,本身的古老信仰几乎荡然无存。不过从信仰存续的角度来说,各大古国的状况其实也没什么太大不同就是了。
翔一:听起来好像很惨。
海瑟:从国家的角度讲或许是这样,但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术式却是令人敬畏的。
翔一:哦哦,这好像也是很高的评价!
海瑟:那是当然。在这里先介绍一下常识。一般来讲,直接向神明祈祷获得的力量强弱,跟信仰的广泛程度直接相关。也就是说持有某种信仰的人越多,神明的力量就越强。
翔一:哎~为什么啊?
海瑟:不知道。
翔一:回答得还真干脆啊喂!
海瑟:说得玄妙一点,这就是“世界的神秘”吧。有人也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不过我不觉得会有什么成果。暂且就当做有这样的设定好了。
翔一:真是太随便了。
海瑟:随便吗?世界说不定原本就是神随便捏造出来的箱庭呢。基本上所有的古代信仰术式都因为信仰衰落而威力大大衰减,只有古埃及的术式例外。我曾经在大战时遇到过一个赫利奥波利斯神官,依然靠着祈祷就能使出魔女级别的魔法。真是不可思议。
翔一:虽然听不懂,但是似乎很厉害的样子。
海瑟:大致推测一下,这或许与古埃及信仰的两个特质有关。其一,古埃及所信仰的神祇,多是兽首人身。也就是说他们将自己的信仰与自然生物融合了,或许正是将神的形象与动物形象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他们的神没有被彻底遗忘吧。
翔一:怎么说呢,就像那种“即便分手了,我也要你看见这个就能想起我来!!”的感觉?
海瑟:明明只是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为何会在脑中立刻浮现出画面呢?
翔一:倒是海瑟老师为什么要看着我说这句话啊!
海瑟:确切的说,我看的是翔一同学的裤袋。
翔一:我,我口袋里什么都没有!!!继,继续上课吧!其二呢,其二呢?
海瑟:嗯,其二的话,就是埃及人对“死”的认识很独特。在他们眼中,死亡并不是重点,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冥界是横亘在人间与神明的居所之间的,“死”正是通向神性的一步。木乃伊习俗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真正的“死之书”也是古代埃及的产物。埃及的神也或多或少地与死亡相关联,比如公平与裁决之神玛特的一个工作就是审判死者的罪过。或许也正是这种注重死后思想的影响,才致使信仰萎缩并没有令神明的力量衰弱吧。毕竟“死亡”(信仰消失)也是他们信仰的一部分。就算大部分人已经无法感知到神明的存在,他们也一定只是留在了人们无法接触到的死亡的彼岸而已,并没有消失。这或许从定义本身保证了古埃及信仰的延续性,也就保证了术式的有效性。
翔一:唔……不明白!!
海瑟:嗯,我也没指望翔一同学能听明白。
翔一:这也很过分!对我有点希望啊!!
海瑟:基于时间问题,主要介绍的就只有这两个了。古印度的信仰虽然也有独特之处,但是我并不太喜欢。它与世俗政治的结合度太高,并且结合的时间太长了。而且作为现印度主信仰的印度教过于封闭,这两点固然保证了其正统留存,但是反倒令其在魔法上断绝了发展和进步。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日本神道有些相似之处,二者的主要术式极度依赖神明,基本都是降神、祓除一类。但是后者好歹靠着与世俗的割离,将不少术式保留了下来。而印度教……现在跟某教廷一样,已经快要沦为统治工具了。
翔一:唔,还真是毫不客气的说法呢……
海瑟:当然,在对魔法发展的贡献上,印度教还不如“小众”一些的佛教。虽然我两个都不喜欢就是了。哪怕是术式里都渗透着阶级制度的臭味,一点都不优美。
翔一:啊哈哈,啊哈哈……(这段到时候别被掐掉就好了)
海瑟:而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的问题是荒废过早。尽管也有自身的信仰、祭祀和古代魔法的产生,但是很快就被侵略、毁灭,导致其信仰也没能保留下来。现在别说遇到使用古巴比伦术式的人了,连关于魔法的有效记载都很少,连原始的神庙都很难找到了。不过古巴比伦的信仰基础倒是对后来产生了不少影响,这里就不多说了。
翔一:唔,好像变得没趣起来了呢……就没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吗?
海瑟:翔一同学想要追求趣味性?阿兹特克怎么样呢?我觉得他们的羽蛇神很可爱。虽说术式方面几乎不值一提。
翔一:可,可爱?什么样子的东西?
海瑟:就是普通的长满羽毛的蛇。
翔一:一点都不可爱!也不普通!!有时候真搞不清海瑟老师的审美,平时没事就喜欢拿着个坏掉的布偶熊到处溜达,我反正是不明白这样的东西哪里可爱了……
海瑟:…………
翔一:哎!?啊,那个……对不起,我不是说海瑟的东西有什么不好,怎,怎么说呢,大概是不太符合大众审美?
海瑟:嗯?怎么了翔一同学,满头大汗的。
翔一:不,那个……我还以为你生气了……
海瑟:我没有。不过有一点你没说错,它的确很丑陋,因为那象征着我的罪孽。但它同时对我来说也是最重要的回忆,所以请您不要说它的坏话。
翔一:虽然听不太明白,但我肯定是不会再踩地雷了。对不起。
海瑟:不知者不罪,翔一并没有做错什么。
翔一:嗯……
海瑟:…………
翔一:好,好像突然就没了上课的气氛呢,对不起……
海瑟:不必在意,原本就是杂谈一样的课程,只要字数拖够了随时结束都没关系。
翔一:若无其事地说出了相当了不得的话啊!!
海瑟:之前也说过,今天想讲的内容也不是太多。毕竟我虽然对魔法知识广有涉猎,但主要研究范畴还是限定在欧陆之内,对于其他的这些充其量只是感兴趣而已。比起魔法师,民俗教授可能更擅长这些吧。如果是北欧的卢恩符文或是凯尔特信仰的术式我倒是可以讲很多,不过那会极大拖长课程时间,所以还是算了吧。
翔一:不管怎么说,海瑟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这点我已经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