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澜心-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死啊,那么大声干什么?”李氏拍了她一巴掌,训斥道,“你懂什么?你别看他现在穷,但人家可是秀才呢。你爹已经托人打听过了,孔秀才的学问好,明年秋天下场他一定会考中的,考中后,那就是举人老爷啦。你想想,那时候你不就是举人夫人了,走到哪儿不都得高看你一眼?”

    “娘你说得倒好,他家里人会同意吗?”玉雪被李氏说的有些意动了,但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新书打榜,拜求走过路过的亲给个收藏,砸张免费的票票!!

第十四章方家() 
方家的老爷子方义山是景帝十年,也就是先皇时期的进士。听说当年的方义山虽然是寒门子弟,却是文采出众,为人又是仗义豪爽,刚进京时可是得罪了不少的勋贵子弟。同乡们多次劝他圆滑一些,他就是不听,仍是我行我素。

    会试时,他所做的文章得到了当时的宰相兼主考官的大力赞扬,极力向景帝推荐。景帝读完后,对他的文章的评价亦很高。殿试时,景帝对他的殿前表现也是非常满意。正在大家都在猜测今年的状元非方义山莫属时,景帝却点了他为榜眼。这让京城上下唏嘘不已,就连混迹官场多年的那些大臣们也摸不清皇上的脉。

    更让人不解的是,景帝将这位名震京城的大才子安排进了翰林院的编修院,成了一名名不经传的小编修。有的人幸灾乐祸,觉着这就是方义山太猖狂的结果;有的人同情他,过来安慰他别在意。而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则瞅准机会,许以官职及重利拉拢他。

    可惜方义山是一个不知变通,脾气倔强的人。对别人的议论和橄榄枝都抛至身后,一心一意地做一个小编修。一年、两年甚至三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个名不经传、又臭又硬的小编修。这让那些想拉拢他的人对他的兴趣也渐渐地变淡了,而那个意气风发的方义山渐渐地被人遗忘了。就连他成亲都没有掀起任何波浪。

    景帝二十六年,做了十六年编修的方义山被景帝调到了宫里给六岁的三皇子启蒙。皇家的孩子启蒙都是很早的,一般三岁就启蒙了,而三皇子六岁才启蒙,还是由一个名不经常的小编修来启蒙,这让大家对三皇子也没有了期待。就在朝中大臣忙着揣测圣意,纷纷站队时,方义山仍是尽心尽力地教导着三皇子。

    待三皇子成年后,方义山带着他出宫游历。传闻说,景帝四十六,景帝密诏三皇子回京,却被有心人知道,对三皇子多次刺杀,是方义山舍命相救才保住了三皇子。传闻是真是假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在景帝四十六年冬,景帝病重,册封三皇子为太子。次年,景帝薨,太子即位,也就是当今圣上,改年号“文”。

    文帝即位,封方义山为太傅。方义山也是对文帝忠心耿耿,尽心辅佐。随着文帝的帝位越来越稳,方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方家如日中天的时候,方家的老爷子方义山却以年迈体弱为由,上书请求皇上允许他告老还乡。尽管皇上再三挽留,但方义山去意已决,皇上无法,只好答应。

    方老爷子致仕之后,就和方老夫人定居到了徐州。方家的后院很干净,没有姨娘和侍妾。方老夫人生了一子一女,儿子方明远留在京中,现任吏部侍郎。女儿方雅,与方老爷子的得意门生韩格喜结连理。韩格现任与徐州东临的平州知府。而和方老大人夫妻居住在徐州的是他们的养子方明成。

    据说,方明成是方老爷子的远房侄子,父母双亡,被方老爷子收养。现在打理着方家的俗务,大家见了他也都会客气的称呼他一声“二爷”。

    澜心与方家结缘是在一次宴会上,她结识了跟着方老夫人去参加宴会的方箐。因为两人年龄相当,很谈地来,渐渐地来往就多了。方箐是方家二爷的丫鬟的女儿,只是那个丫鬟生下方箐后,就过世了。所以方箐就被二夫人于氏抱到身边来,方老夫人也经常会带着她出席宴会,也会常招她到跟前说话,有时候会派人来接澜心过府说话。

    杜妈妈是方老夫人身边贴身伺候的人,听说方老夫人做姑娘的时候,她就已经在身边伺候了,虽然那个时候年纪小,可是方老夫人出嫁的时候,还是把她带到了方家。现在,杜妈妈的一家子都在府里当差。方老夫人对杜妈妈十分信任也很器重。以前派人来接澜心的时候,都是派老夫人院子里的大丫鬟过来。现在却是杜妈妈登门来访,澜心怎么会不吃惊呢?

    “快请进来。”澜心吩咐道,脑子里思索着,杜妈妈登门来有何事?站起身来理了理衣服,准备迎接。

    紫衣出去不一会儿,就领着杜妈妈和一个小丫鬟走进来了。杜妈妈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对襟立领长袄及蓝色的裙子,衣襟及裙摆均绣着折枝海棠。双手叠于腹前,后背挺直,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

    见到澜心站在那里等她,杜妈妈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紧走几步来到近前,曲膝行礼,“老奴见过姑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干练之气。

    杜妈妈是方老夫人面前有头有脸的人物,方家的小辈儿在她面前都不敢造次。今天她亲自登门来,澜心更是不敢托大。恭敬地回了半礼。

    杜妈妈一看到澜心回礼,心里熨帖,面上惶恐,几步走过来,搀扶起她,不安地说道:“姑娘这是要折煞老奴啊!”

    澜心挽着杜妈妈的手,笑着说道:“妈妈快别这样说,澜心一直把妈妈当做长辈敬重的。老夫人最近可好?”

    “老夫人很好,只是惦记着姑娘。”杜妈妈听到澜心一见面就问到了老夫人,笑意更浓了。

    “妈妈快请坐。”说着,就把杜妈妈让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杜妈妈笑着坐了下来,后背挺直,屁*股只占了椅子的四分之一。

    澜心端起青荷重新沏好的茶,轻轻地抿了一口。眼角余光扫到杜妈妈的做派,心里不得不佩服勋贵人家的规矩和气度。

    杜妈妈喝着茶,借机打量了屋里的摆设。见屋里的东西虽然都不是华丽贵重的物件,可是井然有序中却透着一股大气。看着澜心的目光,不由地有些复杂。

    见杜妈妈放下茶杯,澜心客气地说道:“一些粗茶,让妈妈见笑了。”

    “姑娘过谦了。老奴与姑娘相识也有一段时间了,姑娘这样客气,反倒让老奴不自在了。”

    “妈妈千万别这么说。妈妈第一次登门,澜心心里实在是有些激动。”澜心微笑着说道,“这天寒地冻的,劳妈妈亲自跑一趟,可是老夫人有什么吩咐?”

第九章 夜谈() 
李氏见女儿虽然还是不情愿,但脸色已经松动,心里也好受了许多,不屑地哼道:“哼,他家?!他家有资格拒绝吗?你爹已经打听过了,那个孔秀才家的人口十分简单,他爹就是个药罐子,已经一年没有离开过床了。为了他那个爹,孔秀才家的东西已经卖地七七八八了,现在就指着他娘和他妹妹帮助别人家洗衣服、缝缝补补的过日子了。”

    “那孔秀才的束脩呢?”玉雪趁着李氏喝茶的功夫,皱着眉头问道,那样的家庭,还让她嫁过去,嫁过去了要怎么活呀?

    “你怎么就不动动脑子呢?爹娘就你这么一个女儿,还能害你不成?”李氏看着玉雪撅起嘴,嫌弃的样子,伸出食指戳了戳她的头,恨铁不成钢地说道:“那个孔秀才有束脩,但是他爹不让动,让他攒着留在秋季下场。孔秀才开始不同意,那老爷子就不喝药威胁他。那孔秀才只好答应他爹下场考试,也开始拼命地读书,所以大家都说他一定会中的。你想,那个孔秀才家现在最缺的什么?”

    “钱!”

    “对了,而我们家现在正好就有钱。等你们定亲以后,我们出钱给他那个药罐子爹治病,等他下场的时候,再资助他一些。他全家还不对咱们家感恩戴德?等你过门后,你那婆婆、小姑子还不得巴结着你?再说了,你们定亲后,就是一家人了,我们家又是这样帮他们家,那孔秀才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虑,都得好好地指点着文林。

    等文林有功名在身了,咱家可就是官宦人家了。那个时候别说一个孔家,就是徐州府里多少人家都得巴结着你呢!”李氏越说越得意,最后忍不住嘿嘿地笑出了声来。

    玉雪听着李氏的话,也不皱着眉头了,也是一脸眉开眼笑的样子。母女两个人高兴了好一阵子才停下来。李氏想了想叮嘱道:“初九那天,跟着澜心去容府参加梅花宴,可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

    “娘,我看我还是不要去了吧。再说,我们现在·······还需要去参加什么宴的吗?”想到将来的生活,玉雪对小小的梅花宴还真是看不上眼儿。

    “怎么能不去呢?”李氏眼睛一转,又有了算计,“你多出去走动走动,多参加几次宴会,认识的人多了,你的身价自然就高了。你看看澜心,她要不是跟方家的姑娘交好,能有容家这门亲事吗?总之,你听娘的,多认识几个人对你没有坏处。”

    “可是娘,我今天跟大姐扯了那么半天的话,大姐就是不往宴会上接。真不知道她是真傻还是装傻。”玉雪想起澜心的样子,布满地嘟囔着。

    “哼,澜心······”李氏刚哼了一声,突然想起了什么,硬生生地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呃,澜心那里行不通,不是还有周依云那个蠢货吗?!”

    ****

    刘氏随着丫鬟一起把老夫人送到了内室,醉眼朦胧的老夫人倒到床是就打起了呼噜。刘氏闻着随着老夫人呼吸喷出来的酒气,嫌恶的皱着眉头,用帕子捂着鼻子,赶紧走了出来。

    绿衣在旁边替她提着灯笼,刘氏没有先回自己的院子,而是先去了依云的院子,见依云屋子里的灯已经熄灭了,叮嘱了圆儿几句,就回自己的院子了。

    刘氏进屋的时候,见周大海已经除去了外衣,正在用湿帕子擦脸。刘氏跟他打了声招呼,就进去洗漱了。待刘氏洗漱出来后,就见周大海穿着中衣,一条腿垂在地上,另一条腿搭在床沿,后背靠着床柱上闭目养神。

    “老爷可是喝多了?”刘氏站在床前低声问道,见周大海没有出声,又喊了一声:“老爷?”

    “哦,没事。赶紧睡吧。”周大海没有睁开眼睛,向旁边让了让。

    刘氏上了床里面,盖上被子后,又问道:“老爷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黑暗里,周大海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刘氏以为周大海不会回答的时候。听到周大海轻声叹息道:“哎,还不是钦差接待那件事。忙了这么久,一点头绪都没有。”

    “钦差来徐州城了?什么时候到的?”

    “不好说,有的说还没有到,有的说钦差已经微服到了徐州城。”过了一会儿,他又叹息道:“唉!想通过江州的海商把我们的布匹和绸缎卖到外省去,也是不顺利。”

    “海商还是没有回信吗?还是容家没尽力?”刘氏知道周大海前断时间托容家帮忙联系海商,多一条销路,就会多一份收益。

    “都不是。”周大海没有说具体原因,沉默了一会儿后,便转移了话题,“我给依云看好了一门亲事。”

    “哦,是谁家?家世可比上容家?”刘氏顿时来了兴趣,转念一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