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真本书的朋友一定已经发现了,这本书的世界观设定是全新的,而且世界观的背景有点大——好吧,咱承认,坑挖的太大了。虽然没到填不上的地步,但时间实在是太赶了,而且写作环境也不太好,总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扰。
这并非是找借口,如果朋友中有写过文的,应该能理解无法专心写文的感觉。所以这并非是笔者找借口,而是客观事实。
除了环境因素以外,就是经验问题。笔者是头一次独自接手这么大的世界观,一开始觉得不难,但越写就越觉得力不从心。这是因为咱的情况比较特殊,工作都是有计划安排的,看过笔者章尾留言的朋友应该清楚,本书是严格按照计划更新的。
这方面的东西没什么可保密的,咱就如实说了。咱从10月8日发布这本书,到明年1月末或2月初的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内,理论上笔者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本书中——只是理论上。在这四个月里,笔者大概要写120万字,因为笔者家中出了点小事情,耽误了一些时间,获得了一些通融,大概可以延期或减少字数。
在这之后,笔者能否可以将精力全部投入到这本书中,是要看这本书的“成果”的。这里的成果二字我加了引,因为咱说的“成果”不是们想的那样,看订阅啊,看打赏啊,看收藏之类的,而是有着另一套标准。
笔者可以掏心窝子的和朋友们说,这本书虽然在第二卷起就,但咱没指望用这本书去盈利。咱不是个虚头巴脑的人,都是实话实说。咱要是想盈利,就不往二次元频道投这本书了,咱手头有现成的题材,还有不只一个。等写完这本书,咱可能会在二次元频道发新书,到时候咱会直言不讳的表示:我要写书赚外快啦!
咱不会把锅都甩给计划什么的,因为咱不是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这本书的娱乐性真的不是很强,咱写的时候都觉得累,朋友看的时候应该更累。
首先是文风问题。这本书本来是不允许进行宣传的,但咱还是忍不住去各个群里发了一波广告,其中一个群的人在看了序章之后说了一句,这本书有点像翻译文,
这种文风让他难以接受。
其次是设定问题。这本书的设定是全新的,大部分的设定都是原创——设定是很累人的工作呀!不过比起设定来,更累人的是家人。在笔者写后记的时间里,家里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老妈被熟人着买了净水器,就是那种专靠熟人推销的,价格非常高的,牛皮吹的震天响,就差不能把死人喝活的净水器——你们懂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也都不容易。我不反对买这类产品,但是……怎么说呢?如果诸位看官的老妈是听见什么好就买什么的那种类型,您一定能理解笔者心累的理由。笔者现在经常为未来担忧——不是为前途,单纯是因为不知道明天家里又会添什么东西,或是家人又搞出什么新的事情,感到不安心而已。
咱能理解父母的好心,但好心不代表能办好事。咱作为晚辈,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得无条件的接受,稍稍抱怨几句长辈就会拉下脸来,压力真的是蛮大的。心平气和的和他们谈什么都没有意义,就好像咱才是不可信的外人,除了咱以外的人都可信。最要命的是,咱说的话他们都不放在心上,然后他们犯了错咱还得帮他们收拾烂摊子,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五而六六而七……咱觉得天下父母心是值得可怜的,但儿女心应该更值得可怜。
嘛,抱怨时间就到这里,不能朋友的心情变糟了。
接受新设定对于而言也比较累,这是人接受陌生事物所必经的一个过程,也是现阶段各家炒冷饭的主要原因。观众就是这样,一方面吐槽设定老旧,一方面又嫌接受新设定是件麻烦事,创作是件高投入高风险的事,输一次就要赔很多东西进去,所以很少有人敢冒险。
当然啦,咱不是在自吹自擂,说自己是有创新精神的人什么的。咱非常喜欢老题材,非常喜欢看,也非常喜欢写。要是让我从新题材和老题材里选一个写,咱肯定写老题材,因为老题材写着舒服,看着也舒服。
可能又有人会问了,那你写这本书干嘛?呃……诸位就当笔者是想积累经验好了,因为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咱真的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收获颇丰。
第三嘛,就是剧情了。本书的剧情,很不剧情——这是咱对这本书剧情方面的评价。就咱个人来说,这本书的剧情还是比较无聊的,有点流水账的意思,剧情性非常一般。虽然挖了坑,又把坑填上了,但这不算是剧情性,最多是让剧情有点起伏。ww。
当然了,这也只是笔者自己的感想啦。笔者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咱强行把第一卷的压缩成了一百三十章,在咱自己看来少了的。原来的究竟能写多少章咱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既定剧情被砍掉了一半。
至于原因,很简单——它太长了!太长了!!!第一卷写到35万字的时候,咱发现第一卷可能要写到50万字以上,很可能到70万字,咱当时就懵了。要知道这本书后面还有大概还有七卷的,量还不比第一卷少。
这意味着这本书可能写到六七百万字,这个数字是笔者目前承受不起的。之前提到过,笔者目前只有四个月的时间全力写这本书,四个月后可能就没这个待遇了。所以咱在不影响主线的情况下把情节砍掉了一大半,被砍掉的基本都是日常情节,所以第一卷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不单是第一卷,后面的剧情也都砍掉了的日常情节。如果把这本书比作RPG游戏,那么它就是支线非常少的RPG游戏。笔者这么做可不是偷懒,笔者砍剧情的时候经过深思熟虑,砍掉的都是无关痛痒的,不会影响观看。
最后,笔者按照约定弄了个群,群在作品信息那里。咱怕作品信息那里过不了审,就在第一卷的后记这里再发一遍,群是“一三一二一零二二九”,想要来聊天扯淡的朋友们可以加一下。第一卷的后记因为不收费,所以就不放在作品相关中了,直接放在第一卷的末尾。
就这样吧,以上。
第8章 第1堂课()
,。
对于莱汀魔法师而言,黑暗成为一种障碍。【】
魔法照明弹所发出的光亮可以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在魔法师协会建立之前,莱汀人信奉光明神,因此在过去莱汀魔法师被当成是神的代言人。
在魔法师协会成立之后,加入魔法师协会的莱汀魔法师宣布光明神是不存在的,引发了莱汀世界的“信仰战争”。在这场规模空前绝后的大混战结束之后,伴随着数以十万计生命的陨落,无神论成为莱汀世界的主流信仰,光明神信仰变成了异端。
格瑞对麦尔说过,莱汀人信仰的“光明神”也好,泰容人信仰的“天”也好,伊良人和伊良妖怪眼中的“启世大神”也好,其实都是同一位存在。被卷入到大灾变的世界,无一例外都有过“一神论”的时代,而被各个世界奉为“唯一神”的就是那位创造了一切的存在。
“我不管你们之中有没有偷偷信仰光明神的人,这对我而言并不。”
在萨格拉玛山的山顶,莎塔在五颜六色的魔法照明弹的围绕下平淡的对学生们说道。
“不论光明神存在与否,魔法都是存在的。你们能亲眼看见,也能亲身感受到,这就是证据。你们拥有使用魔法的能力,这就是现实。人,要学会接受现实。在你们今后的人生当中,还会遇上很多比徒步攀登萨格拉玛山还要困难的情况,我希望到时候你们能像今天这样,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
讲到这里,莎塔将视线转向控制着一颗橙法照明弹的爱丽丝。
“当然了,如果你是一个女人,还有一个疼爱你的未婚夫。那你也可以像今天这样,趴在他的肩膀上战胜困难。”
莱汀魔法极度依靠脑力,因此莱汀魔法师在体能方面普遍很一般,
这也是“莱汀魔法师肉搏能力差”的说法的由来。在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坚持不住了。
在拜伦斯堡干粗活的经历麦尔的身体比其他人更加健硕。就算没有这种经历,麦尔在山上山下摸爬滚打了十七年,在体力上也比一般的莱汀魔法师强得多。
爱丽丝就不行了。虽然她自认为体力不错,但那真的只是自认为而已,现实却是她还没爬到半山腰就累得跪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起粗气。麦尔见爱丽丝走不动了,就主动将她背了起来,在众人惊愕且羡慕的目光下将爱丽丝一路背到了山顶。
爱丽丝知道莎塔是在说自己,脸蛋上立刻爬起两朵红晕。其实在众人走到山底的时候,日出就已经开始了,但莎塔还是要人按照她的要求构建出一颗魔法照明弹。如果在没有得到她的准许之前魔法照明弹熄灭的话,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等众人快要登上山顶的时候,朝阳已经升起,魔法照明弹的光很快就被清晨的阳光比了下去。这时莎塔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她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魔法照明弹的,使其可以在日光条件下仍然保持肉眼可见。
莎塔在一开始就没让学生们使用最原始的白光魔法照明弹,因此学生们控制的魔法照明弹都是彩色光。莎塔说达不到她要求的人,在月考时会被扣分,所以学生们都绞尽脑汁的想把魔法照明弹维持在肉眼可见的状态。
麦尔作为学生中唯一参加过实战的人,对魔法照明弹的使用有着诸多心得。他知道想让魔法照明弹在白天可见,不一定非要提高,还可以对光的颜色进行细微,增加其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或者直接采取叠加发光结构的手段,这些都是取巧的办法。
爱丽丝的魔法照明弹使用的很熟练,但是她缺少实用经验。麦尔见她一直在尝试提高发光结构的输出功率,就悄悄在她耳边将这些小窍门说明。麦尔呼出的热气喷在爱丽丝的耳朵上她觉得耳朵痒痒的,心中暖暖的。
莎塔在检查学生们魔法照明弹的时候,很快就发现麦尔与爱丽丝都采取了堆叠发光结构的做法。莎塔知道这个在白天发射魔法照明弹的小技巧,但正因为如此,她才对麦尔和爱丽丝的身份产生了好奇。
这种小技巧看似简单,但却只有少数人知道,其中大部分还是正在军中服役,或是有过服役经历的人。
通常来说,一个魔法照明弹中只有一个发光结构和一个推进结构,延时引信是需要酌情添加的。按照莱汀魔法师眼中的常理来讲,两柱同颜色的光叠加在一起,不会改变光线强弱。由于单个发光结构可以通过功率的方式改变光线强弱,所以按照莱汀魔法师的常理来思考,叠加多个发光结构的做法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但事实却是,多个发光结构叠加在一起之后,不但可以增强光线强度,还可以增加光线的穿透力,这种现象明显违背了莱汀魔法师眼中的常理。在新世界形成之后,这种现象就变得更加明显。
由于这种现象不利于魔法学院对学生的教育,所以就算是魔法学院中有知道这个小技巧的导师,也没人敢教。
埃克斯特……斯克兰迪……
莎塔默念着两人的假姓,这两个姓氏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