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房医-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这位新上任的县太爷咱们都认识,可是那位英才少年啊。”

    在一开始杨奕辰被分配来到临沂的时候,周县令和温师爷就得到消息。

    “可不是嘛,当时咱们两个真是没看错啊,咱们的升迁,和这位也有一定联系。”可不是,没有去年的地震,没有杨奕辰和柳清溪挺身而出,等待他们的非但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天子震怒之后的一系列恶果。

    中午,杨奕辰的马车到达临沂县,直奔县衙。

    递交上任文书,守卫的衙役恭恭敬敬把他请进去。

    没等张口说话,室内的两人率先迎出来:“哎呀,可算等到你这位名扬咱们西月国的少年英才了。”

    “周大人,温师爷。”杨奕辰拱手回礼:“你们言重了,多亏你们的教导,才有现在的我。”

    “哪里哪里,是杨大人你自己能力卓绝,得到陛下赏识。”周县令笑眯眯道。

    当日只是觉得杨奕辰能力非凡,没想道十五岁的年纪就会有如此成就,以他大半辈子的人生阅历来看,杨奕辰远不止于此。

    “好了,既然你来上任,今天咱们就做一下交接,我把临沂县的情况大概跟你说一下。”接下来,周县令给他传授自己为官多年的经验。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抬头望天,周县令猛然一拍脑袋:“哎呀,光顾着说了,饭都没顾得上吃。”

    “周大人您也辛苦了。”杨奕辰十分感谢周县令的倾心指教。

    至此,杨奕辰彻底进入临沂县县衙这个圈子,周县令和温师爷第二天就启程离开了,接下来就是要靠他一个人奋斗拼搏了。

    这个时代的县衙编制有知县,县尉、功曹,三班六房、典史、书吏、都头等等,《职官》中规定县令的指责为:“劝课农桑,平决狱讼,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凡户口、赋役、钱谷、给纳之事,皆掌之”,因此,虽属七品,权力很大。

    县衙门还有三位主要属官:县丞,乃知县或县令的副手,今之副县长也;主簿,专掌“稽考簿档”,相当于今之秘书长;县尉,负责治安破案,实为公安局长。”

    首先,上任之后,杨奕辰对这个班子已经租了一定了解,由于周县令在位时间比较长,地位以及人脉豆子这里,实实在在掌握着临沂县的所有权利。

    而温师爷是他的左膀右臂,在他起初担任临沂县县令的时候,就作为师爷辅佐与他。

    只是自己初来乍到,年纪尚幼,即使有周县令交代,杨奕辰依然感觉到下面的人浓浓的敌意。

    第一天上任,当杨奕辰出现在县衙前堂的时候,只有零零散散几个人。

    呵!对于这样的情景,在杨奕辰意料之中,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会做的如此明显。

    “你们几个过去看看,县丞、县尉怎么还没来?”几个小衙役颠颠跑出去,没过一刻钟,就跑回来道:“回禀大人,县丞大人说身体不舒服,县尉家中有事,不能前来。”

    意思就是这个下马威要实实在在喽?

    下面来到的几个人就这么淡然站着,就想看看这位年轻的县令大人会怎么做,是任由县丞和县尉两个元老打脸呢?还是大刀阔斧的整顿呢?

    反正不用他们出头,有的是人要让他出丑。

    说起杨奕辰这个县令的职位,也是遭了不少人眼红。

    说起周县令在临沂一待十几年,他手底下的县丞和县尉可不也是。

    县丞姓江,名为同,和周县令差不多的年纪,今年四十多岁,本以为周县令升迁,理所当然的,他会成为下一任临沂县县令。

    谁知道?就这么突然冒出来一个毛头小伙子,夺了自己位置,心里怎么可能舒服?

    因此,杨奕辰的到来阻挡了他们下面班子的道路,这么一来,他升迁更无望了。

    这大早上的,江为同就是为了故意给杨奕辰一个下马威,如果识趣一点,就该乖乖听话,不要抢夺大权,可是显然,对方不是任他捏圆揉扁的面团子。

    杨奕辰一看对方这么说,心里冷笑两声:“好,既然县丞大人身体不舒服,本官就准许他在家休养身体,本官就先批准他半个月假期吧,这么多年,江县丞为临沂县的百姓劳心劳累,是时候歇歇了。

    至于县尉大人,家中后宅不稳,自然没心思处理公务,耽误工作效率,给他七天时间,处理好一切再来当值就好。”

    “哗!!!”谁都没想到,杨奕辰会以如此干脆利索的方式反击。

    你不是身体不舒服吗?好啊,我给你放假养身体,看我多体贴下属;你不是家中事务繁忙吗?可以啊!什么时候处理好了什么时候会来当值。

    言外之意就是,身体不好,家中琐碎事情没处理好,你们就别来了。

    下面来到的几个人看到杨奕辰如此果断利索的做事方法,不禁惊呆了,内心感慨:“这回踢到铁钉子了!”

第四百零一章() 
谁都没有想到如此年轻的少年一点都不怯场,能够如此杀伐果决。

    在他们的想象中,少年唯唯诺诺的任由县丞和县尉如此下马威才是正常,谁曾想?

    可是,杨奕辰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下面这几个人和县丞县尉同朝为官多年,心思自然在一起,即使平常有什么矛盾,现在也是一致对外。

    这些他自然能够想到,不过呢?县丞县尉这两个临沂县除了他剩下两个地位最高没来,正是给他一个最好的时机。

    “本官第一天上任,恰遇县丞大人身体不适,县尉大人家中有事,实在是不巧,但是咱们临沂县衙的事务依旧要进行,昨日到今日,对于临沂的情况,本官有了大概了解,虽然去年地震之后,百姓的生活得到最大可能的改善,但是那一场地震,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不少。

    为官者,就是为了给百姓谋福利,不知道各位大人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建议?”

    下面的人个个低头看地,默默不语,谁都不愿意说话,更何况,在他们心里,不过是一个毛头小伙子,凭什么这样对待他们?

    真以为自己能力非凡了?他们眼底闪过一丝不屑。

    杨奕辰自然能够感觉到对方的轻蔑态度,是的,谁都不愿意突然接受一个人的命令和指挥。

    现在如果来的是一个经验丰富,来到这个位置,他们定不是这个态度。

    各人不同的神态,或是不屑,或是事不关己,或是纠结,一一落在杨奕辰眼中。

    少年一身蓝黑相间的官服穿在身上,无端多了一丝威严,稚嫩的面孔严肃看着下面,他微微张口:“本官初来乍到,想必你们心里很不服气,也能理解,但是,人的能力评判标准不是年龄外貌,而是事实,不管你们相信与否,圣上把这个位置给我,就是信任我的能力,本官自然做得到上对得起圣上,下对得起百姓。”

    “我们为官就是要为百姓做主,如果谁的办法能够使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本官定当不会亏待你们,临沂县的官位,有能力者局之,或许是你们想都不敢想的位置呢?”

    最后这一句话犹如重拳打在他们心里,往日被压下去的渴望突然冒出来,或许他们都有可能呢?

    人们脸上闪过的异样光彩杨奕辰敏感的捕捉到了,这就是效果。

    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微不可见,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他紧紧抓住人的贪欲,每一个人的欲望都是很难满足的,欲望无穷,他就不相信县丞和县尉的位置没有人眼红,看,他们果然心动了。

    这就叫做一一击破,如果今天那两个人都来了,并且表面和谐,那他还要想想别的招数应对呢?

    可是没有,他们不过是靠自己在临沂的资历来倚老卖老,只是不知道当所有人都为这两个位置争的头破血流的时候,那两个人在家里还能不能坐得住?

    下面的人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站出来,拱手道:“大人,属下有一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讲?”

    “自然可以,请讲!”杨奕辰脑子里很快出现这个人的信息,此人三十多岁,姓王,名林,二十岁就考中秀才,然而接下来一连三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家中条件已经不允许他一次又一次赶考,因此在衙门某了个书吏的职位。

    然而,二十多岁就能考中秀才,已经算是比较厉害的了,奈何胸有沟壑,就是没有发挥出来的余地,就这么日复一日的记录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儿。

    刚刚杨奕辰所说的条件,简直是炎炎夏日中的一缕清泉,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他的希望。

    或许这就是他的机会呢,周县令在的时候,虽然一心为民,但是对于手下之人就没有事事周到了,加之平常周县令最多时间都在体察民情,又有江为同压着,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大人,小人自小生活在乡下,十分理解百姓之苦,但是,民以食为天,最重要的是提高粮食的产量,对于这个问题,纵观历史,没有谁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出来,每一年收获的时候。。。。。。。”

    王林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说起,总结出来一个道理,那就是上了年纪的劳动对于耕种十分有经验,在这么一批有经验的人中,更是有一些产量总是比别人高。

    那么为什么呢?归根究底,是技术的问题:“小人还找他们了解过,他们有自己的诀窍,在耕种的时候,一般不用别人的种子,他们会在收获的时候,将最饱满的留下来,作为下一年的种子,不单单是颗粒饱满,而是从长得最大的穗子或者棒子上,挑出来颗粒最饱满的。”

    杨奕辰了然的点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选择精华中的精华,或许可以一试呢?不过是多费一点点功夫而已。

    “好,本官觉得有道理,选择最好的作为种子,第二年种下去,自然养分最为丰富,庄稼苗怎么可能不长好?”

    恰好这一季粮食马上就该收了,等下一季种植苞谷的时候,咱们尝试一下。

    要想有突破,就要有大刀阔斧创新的激情和魄力,有敢为人先的勇气。

    杨奕辰从来不缺乏这些,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奇妙的想法,或许他可以制造一些工具,加快人们干活的速度,比如说麦子玉米脱粒,比如说磨面,比如。。。。。。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省出来更多的时间,让人们做一下副业,提高生活质量。

    毕竟去年的地震让临沂百姓元气大伤,修养生息一年之后,还有许多人吃不饱,可以说全都是靠政府以及有些善心人的捐赠度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夜。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次两次的救济可以,时间长了呢?多少钱都养不住这么多张嘴,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王大人说的不错!还有人有其他的建议吗?”杨奕辰扭头看向其他人。

第四百零二章 反将一军() 
其他人一看王林这个平时不吭不响的人在杨奕辰这个新来的县太爷面前露了脸,又有刚才杨奕辰所说,可以给每一个人同等升官的机会,那么他们凭什么不好好把握呢?

    至于昨天夜里县丞大人和县尉大人暗中表达让他们为难这位县太爷的指令?呵呵,谁还有那个闲工夫听他们的呢?

    人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