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乐夜未央-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神色不由就僵硬起来。

    张安世望着杜延年,心里只感觉越冰寒,但是,看到杜延年一脸尴尬的神情,他也只能长叹一声,随即正色对杜延年说:“如果霍子孟连皇曾孙都不顾了他还会顾及谁?”

    张安世的意思再明确不过。

    ——若是霍光为了权势、利益连卫太子仅存的血裔都不顾了,他还会在乎谁?

    ——若是那样,他们在他眼里又能算什么?

    ——那样的大将军还值得他们追随吗?

    人就是如此矛盾,追求着权势、利益,却不愿意彼此间团结的基础仅是冰冷的权与利

    杜延年默然,心中却不能不承认他说的确有理,不过,微微勾起唇角,他却道:“子孺的意思是,大将军牺牲主上,你是可以接受的”

    这话是真正的大逆无道,但是,杜延年敢问,张安世也就敢答:“为何不能?”

    ——那场以巫蛊为名的祸乱毁了他们认可的储君,却最终成就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更不必说,他还有一个“好母亲”!位是怎么来的?!

    ——他凭什么不能被牺牲?

    杜延年点头。一手摸着下巴。思忖了一会儿。忽然道:“上最近如何?”他忽然想起。前些天张贺等内廷中官出入过尚书署。当时。他只以为是与少府计断迟迟不报有关。现在。他却另有想法了。

    张安世一愣。不解地看了他好一会儿。最后才道:“怎么想到这个问题?我又不常见陛下!”

    杜延年白了他一眼:“可你有个兄长是掖庭令!”

    张安世还是说不知。杜延年不由就笑了:“光禄勋。我是谏大夫。未央宫还是进得来地”

    张安世哑然。随即就听杜延年道:“我也听到过中人地私语皇帝好像有一个多月没有召见后宫了”

    张安世默然,心中却思量着,杜延年是有心人。可是,朝廷之中,有心人仅他一个吗?

    虽然已经得出了答案,杜延年还是继续往下说:“大将军对曾孙的想法也是越来越看重了不是吗?”

    以往霍光固然关心刘病已,但是。绝对没有到关心他如何看待往事的程度。

    ——毕竟,以刘病已的身份。他的想法真的一点也不重要。

    张安世抿唇,看了杜延年一会儿,终是轻轻地点了一下头。前的漆几,恍然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尽力照顾一个宗室与扶持一个宗室即皇帝位完全不

    张安世也有同感,不过,他已经过了最初最震惊的时候。也就可以走到杜延年身边,用无可奈何地语气安慰同病相怜的好友:“应该当无大碍。骀荡宫并未传召太然警醒:“陛下至今未召太

    张安世点头。随即便见杜延年骤然起身,神色数变。却终是按捺下所有情绪,一脸淡然地向他行礼告辞。

    张安世颌让他告退,自己返身坐到主席上静静思忖。

    正堂外,光禄勋属吏面面相觑,不知道能不能打扰明显陷入沉思的主官,最后,还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并不紧急的公务冒险,于是,所有人都回到了东西两厢,各做各事。

    思忖良久,张安世终于一个激灵,想到了杜延年为何失态了!

    ——如果天子确有不适却隐而不,那么,也就意味着天子在提防他们了

    想到那个年少早慧的天子,张安世也不由心惊——总是沉默地天子究竟怀着怎么样的心思谁也不知道!军”听到上官桀的猜测,失声,连话都说不完全了。

    上官桀点头,接口说完爱子不敢说的话:“陛下对霍光恐怕是心生嫌隙了。”

    上官桀接到的消息是,天子偷听了大将军与皇后地对晤,之后脸色极其不好地回到后殿

    “你明天去问问皇后,她那位外祖父都跟她说了什么!”上官桀立刻下了命令。

    上官安点头,却迟疑着开口道:“陛下最近脸色一直都不太好”十分苍白,毫无血色

    “是的”被儿子一说,上官桀也想起来了,不由抚额沉思。

    上官安凑到父亲身边,低声道:“阿翁,我听一些宫婢议论,当初拳夫人与方士神巫交从甚密。”

    “什么意思?”上官桀以为儿子故弄玄虚,立即便质问。

    上官安却没有闪躲,也没有如往常一般嘻笑,而是在他耳边更加低声地道:“那些方士神巫都是虚言招摇地多,但是,也有一些人手上的确有些旁门左道的本事,上可是孕十四月而生,会不会”

    上官安的话让上官桀顿时凛然,脸色也立时难看起来:“你是说上的身体”

    上官安点头:“那些方士神巫纵然有些本事,方法也难说好坏有违天道常理的事臣总是觉得有些玄乎。”却不能否认儿子说得一点都没有错。

    正在思忖,上官桀忽然想到一点:“阿安,你说你那位外舅知不知道上地情况?”

    上官安一愣。半晌都没有说一个字,脸色更是极其难看。

    父子俩的心中都闪过一个想法——莫非正是因此,霍光当初才极力反对上官嫱入宫?

    “阿翁”上官安毕竟年轻,沉不住气,“若是确实如此我们怎么办?”

    ——若是上无子即崩上官家

    上官安几乎立即就想到了太宗孝文皇帝即位后,皇后张氏一家地下场。

    ——孝惠张皇后废皇太后位,幽处北宫,鲁王偃废为侯。鲁王的两个异母皆免侯。

    ——张后与鲁王偃还是高帝外孙

    ——不能成子姓地外戚

    上官桀与上官安四目相对,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甘。

    尽管是满心地不甘,但是,父子俩还没有冲动到催促皇后尽快生子的地步——皇后实在太年幼了!

    因此,几乎是想到张氏的同时。父子俩都想到了一个办法——以他人子为子!

    ——张皇后无子,吕太后令后取他人子养之,而杀其母,以为太子,孝惠皇帝崩。太子即位,是为少帝。

    上官安刚要说出这个办上官桀已摆手阻止:“不必说了,这个办法无异于养虎为患!”

    ——少帝年长,自知非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壮,即为变!”

    ——以他人为子必要杀其生母,如此血仇。日后必然反目。

    上官安也是聪明人,立刻就明白过来。自是一字不提,只是道:“阿翁有何良策?”

    上官桀只能摇头:“且不忙对策。先把上的状况弄清楚,别自己先乱了方寸!”

    上官安点头。看着父亲,没有吭声。

    ——这根本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上官桀自然明白儿子地想法,苦笑了一下,便打起精神,道:“上既然还有关心民生的心思,想来,便是真的有恙,也绝对没有到不堪的程度”想到这一点,上官桀也是不由全身一轻。

    “现在的关键是”上官桀望着儿子重新开始亮地双眼,微笑低语:“我们这位十三岁的主上究竟对大将军是何想法!”

    无论如何,刘弗陵都是大汉正统所在,不管霍光手中有多少权势,只要正朔仍在,他便只能低头。

    上官桀不由笑着挑眉:“若是上对大将军不满那可就真是太有趣了”

    汉承秦制,大将军位比三公,韩信、窦婴拜将之时皆是赫倾朝,至卫青于塞上被拜为大将军,立号归朝,大将军之位更在三公丞相之上,是名副其实的当朝第一人。

    依着三人的结局,对比着算下来,大将军可真不是什么深得天子信任的高位君臣互信更是不易。

    自然,孝武皇帝与卫青是例外,但是,那两人与一般君臣又不同,卫青之于武帝,恐怕更似萧何、张良之于高帝,而不是以韩信来比。

    虽然霍光为人处世地确更似卫青,而不是兄长霍去病,但是,上官桀更清楚——今上不是先帝。

    先帝苛刻猜,但是,也的确念旧情,连行祠祭祝诅这种大逆之举地陈后都只是罢退长门,何况卫氏姐弟是伴着他从建元新政的困境走出来的人,不管帝王心术如何,对卫氏,他还是愿意信任的,可是,今上与霍光之间如何能有一定程度的信任?

    年少弱势的天子,权柄尽握地臣下

    上官桀深感,这一次,大汉朝堂之上必然是精彩纷呈,绝对不会比先帝即位伊始那段日子差!

    “可是,如何才能知道上对大将军的想法?”上官安也觉得有趣,不过,他更在乎实际问题。

    上官桀眨眼,显然是胸有成竹了。

    “阿翁?”

    “燕王!”

    上官桀给了提示。文啊卡文,什么时候是个头!!!明明所有情节都想得很清楚,为什么码字时就是龟???)(,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

20、燕王刘旦() 
武皇帝共有六子,与其父、其祖相比,子嗣不繁却也

    因为嫡庶有分,储位早定,除刘据之外的五位皇子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可想,毕竟,先帝对长子的维护是不遗余力的,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挑衅长子的地位,更不必说,太子身后还有两位大司马为恃。

    燕王旦是第三子,广陵王胥是第四子,两人是一母同胞,在皇子排行中都是不上不下的位置。

    都说排在中间的孩子容易被父母忽略,但是,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刘胥都是最年幼的皇子,也没有得到君父太多的关注,因为,除了长子、长女,雄才大略的孝武皇帝眼中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子女的印象,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的淡漠。

    既然连长公主、皇太子一母同胞的两位公主都是这个待遇,既然连生母深得圣眷的齐王也不过是封王时稍得了一点照顾,那么,非嫡非长又非宠姬所出的兄弟俩又能有什么不满、不甘之类的想法呢?

    正是因此,无论是受社(注1)封土之前,还是之后,燕王刘旦都从没有产生过一丝关于帝位的妄想,毕竟,论嫡,皇子中谁也比不过刘据,论长,他上面有两位兄长,论贤,刘据几乎是天下归心,更别说论母亲所受的宠爱,他与广陵王的生母也只能排到皇子生母的最末位——哪怕她生了两个皇子。

    他们的母亲姓李,只是齐王生母王夫人的婢女,不过是在王夫人有孕时,被王夫人安排,承了一次帝恩,便有了刘旦,后来,刘旦三月命名之日,天子又留宿了一夜,便又有了刘胥。

    虽然生有两个皇子,可是,他们的母亲只是美人,这个位号在宫中仅次于夫人,倒也不能说低,但是,其他皇子的生母都是夫人,这样一比就比较显眼了。

    武帝时与汉初已是不同,诸侯王对封国已没有太多的权力,刘旦也乐得花更多心思在各种学问上,经学、杂说皆有涉猎,若不是出了巫蛊之乱,太子起兵自杀,刘旦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为与河间献王一样的贤王,做自己喜欢又与国政无关的事情,受到天子的褒扬。

    ——但是,偏偏就出了巫蛊那场变乱。

    得知长兄死讯后,刘旦还在悲痛懵,燕国诸吏便寻思起储位的事了——太子死了,齐王死得更早,他们的大王不就是天子长子了?

    当然。大汉帝位从来不是非嫡非长不传。不过看看其它皇子——钩弋子太小。不必考虑;广陵王行为无法度。被天子痛斥已不是一两次了;昌邑王倒没有什么缺点。但是。这位大王没有继承被赞以倾国倾城之名地母亲地美貌。倒是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