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却是她所不愿见的。
带人去临时“医馆”查看。见屋中摆满了装有药草的木柜,数量之巨,甚至超过一间药铺的库存。
屋院各处都挂起了布帐,架起了床板。三子“典将园”里的奴才们,正四下里布置,却唯独不见儿媳的身影。
“采芙,三少夫人现下在何处?”
“回王妃,三少夫人正在邻院,给自愿来帮忙的大夫布置差事。”
说是自愿的,实则都是被陆如雪带着府兵给强押来的。只她一个人,就算有再多的草药,也不可能帮到每一个伤员。
陆如雪当初命人收够草药,便有此打算,想在军中增设军医。后与穆玄阳商量后才知,军中原就设有医帐,有专门的大夫,对受伤的兵丁进行医治。
可守城军若是有人受伤,多是抬去各医馆。像陆如雪这般增设征用民房作“战备医馆”的,却从未有过。
“这个陆氏,不会是趁火打劫了城中的药铺吧?不然哪里来的这些草药?”燕王妃心中暗自嘀咕,怕儿媳急功近利,而伤了民心。
燕王妃来巡视,自然有人去给陆如雪报信。命人安置大夫们休息,她则赶去见婆母。
“儿媳见过母妃!”陆如雪礼服一半,便被燕王妃一把扶了起来。
“行了,这会儿无需多礼。三儿媳这主意虽好,可这药材又是从何而来?”
“回母妃,这药材是儿媳几个月前,从怀远回来时,命人沿途收购的。多是内、外伤药所需的药草,看着数量巨大,但品种单一。”
“是你自己拿了银子买的?”虽说王府中人,都知燕王举兵,只是早晚。可这些事,却从未向内院的妇人提及。
不想这个三儿媳不仅早知,且还拿着自己的私房贴补,做了充足的准备。这份细心、孝心,就远非他人能及,着实让人感动。
“好!好!那这里的事情,母妃便全权交由你来负责。可还需要人手?”
见婆母不反对,陆如雪也很高兴。她学医这么多年,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还请母妃允许儿媳,调用王府各院的一些下人。”陆如雪还想组一个“救护队”帮助抬运伤员。
“府里的事既都交给了你,只管看着办就是。”三儿媳行事很有分寸,这一点倒不需燕王妃担心。
“多谢母妃!”只王府的奴才是不够的,府中不能离人,她还打算向城中各府借人。
不过这件事,不需婆母出面,她只要拿着王府的令牌,命人去各府行事就是。
几个时辰后,“战备医馆”总算初具规模,二十名大夫,分成两班轮值。
招募城中壮丁过千人,又于各府借了上千人,再加上王府的奴才,只“救护队”就有近三千人。
每十人一队,设队长一名,三百组分成三班,每二个时辰轮值一次,安置于四城九门各处。
又从各布坊,赊了不少的棉布,由各“救护队”裁制成绷带。分命城中各府用麻布、绳索等物,赶制出了二千副担架。
零零碎碎的事情刚布置妥当,已经是次日一早。陆如雪用了早膳,还未等去城楼处,城外却突响起震天喊杀之声,直震得人头皮发麻心颤胆寒。
两位侧妃和二少夫人匆匆来见,虽说陆如雪已禀明婆母,让她三人主理府事,可有些事,三人仍拿不定主意。且外有强敌环视,她三人心里实在难安。
陆如雪简单交待了一番,便离府赶去“战备医馆”。“救护队”各队长带人等于此,正等着陆如雪号令。
“人命大于天!这里大多数人,都不是自愿来此。可要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今已到了生死攸关,危及性命的时候。若是城破,便是一死。可咱们若是能多帮助一名兵将,便可多撑上一刻半分。等到燕王带兵回缓,必会为你们记上一功。”
这也算是战前动员吧。调动起这些人的情绪,让他们与自己的想法产生共鸣。
更主要的是要让他们感觉到,生命受到了威胁,关系着家人的生死。这样他们才不会玩忽职守。
再许下重利,开些空头支票。不过陆如雪一向重诺,即做了承诺,便会依言遵行。
“誓死效忠燕王!誓死效忠燕王!”
陆如雪的话虽不多,可却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些人除了一些良籍百姓外,大部分都是贱籍奴才,只怕一生都没可能如此露脸。
且出了府门,代表的就是各府。即便是被人打到了家门口,这些主子仍不忘面子之争。所以离府前,便有所交待,遇事绝不可退缩,若是失了主家的颜面,回府后必会重罚。
按照之前布置的,将人四下散了出去。陆如雪复又登城楼,朝城外远眺。
只一夜而已,宋忠的五万人马,已成合围之势,于城外安营扎寨。这会儿正有人在城外叫阵,“燕王逆臣,有违高祖遗训,尔等大义不可助纣为虐,行必死之事。”
“皇上宽仁,凡缴械投降者,赦无罪!”
“这叫阵的倒是文绉绉,不知是何人?”人离着城门一箭之地,又重甲在身,陆如雪看不清来人面目。就算看的清,她也不认识。
第三百七十一章,人间炼狱()
“回三少夫人,此人是宋忠麾下一员副将。”城楼上的守军有不少是燕王府的侍卫,自然有人来为陆如雪解疑。
陆如雪朝这侍卫点了点头,以示感谢。拿“千里眼”看了一下对方的布阵,又问了几个问题,这才下了城楼。
她当初买“千里眼”的时候,只怕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又按了按怀中的“燧发手枪”,那是宋驸马一事后,穆玄阳送给她防身的。
又摸了摸腰间的匕首。若是城破,只靠着这三样东西,又怎救得了自己一命。所以多坚守一日,便会多一分希望。
宋忠领军由北而来,北门和东门的兵力明显优于西门和南门。她问清对方排兵布阵,也好重新调兵遣将。
宋忠领兵围城,燕王那边很快便收到了消息。命儿子点将领军回缓,却被随后而来的卫国公领的二十万大军,困于大宁前线。
“父王,若是再拖延下去,儿子担心北平会失守。”从接到密报至今,已是一昼夜。再不发兵,等到他们回缓,北平城只怕已沦陷。
不只是母亲,连自己的妻儿都在城中。穆玄阳心急如焚,只盼着立时便领军出发。
“宋忠虽有五万兵马,可北平守军也有一万。城高沟险,且守城将校又身经百战,还有你母妃在,不会轻易沦陷的。”
燕王也急,可卫国公兵力原就可以与自己抗衡,且鲁王与代王的缓兵,迟迟未至。若是再抽调兵马回缓,只怕大宁就会失守。
介时他腹背受敌,这一战不打已现败局。只希望北平能多坚持几日,他再重新部署,胜算也大些。
若是换了平时,穆玄阳也不会如此心急。他初为人父,尚未及看儿子一眼,难免失了冷静。
燕王父子紧锣密鼓,重新排兵布阵,并发紧急军报,向鲁王和代王借兵。
此时北平府外,已是杀声四起,远处攻城的“八牛弩”如标枪飞射,一排排钉于城墙之上。攻城兵士不畏飞箭,以盾牌护身,朝城墙攻来。想要借着这些箭杆,抓钩爬上城墙。
燕王妃下令城上守军,放落石滚木,泼洒热油,以解攻城之困。
近处在“冲车”的掩护下,弓箭手拉弦搭箭,一时间城墙上下,箭矢纷飞。重伤员不断的被“救护队”从城墙上抬了下去。
陆如雪站在北城城楼内,这样恢宏的血战场面,以前只在影院电视中,看过电脑合成的特效,却远不如真实场景这般震撼。
耳边除了传令、喊杀之声,更多的是人命在最后一刻时的嘶吼,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之气。
“战争对于下级军官和士兵来说,就是一部巨大的绞肉机”陆如雪切身体会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朱可夫元帅的这句名言。
好一副“人间炼狱图”,在这样的战争面前,她的存在,显得的如此渺小,能做的也很有限。大部分的重伤员,虽能得到救治,可也未必能保得住性命,毕竟这里没有外科医生。
而轻伤员,则由“救护队”简单包扎后,还要继续做战到死。陆如雪不忍见这些残忍,带着采星下了城楼。
可未等回到“战备医馆”,便见空中不停有火石砸落。
“少夫人小心!”采星眼见一颗火石,朝主子飞了过来。大叫着推了主子一把。
陆如雪顺势朝前扑去,总算是躲了过去。
“少夫人,这里太危险了。您还是回府吧,这里的事交给奴婢就好。”
“不必了。”虽说这里很危险,可至少可以掌握战局,比起在府里坐等消息,更能令人安心。
“快救火!快救火!”宋忠利用浇有火油的投石车,朝城内投入大量的火石,引起多处火灾,砸死砸伤了不少百姓。
“分出一部分人,往城中各处,帮着救人、救火。”陆如雪下令陆峰,自有他去安排。
她则进了“医馆”,帮着大夫们医治伤患。采星见劝不住,只得跟着主子打下手。
这一忙就是二个时辰,连口水都没顾得喝。直等到城外鸣金收兵,第一波攻势暂缓,陆如雪这边却还在忙。好在城中百姓自发出门来救火,火势很快便得到了控制。
燕王妃来时,见三儿媳一头一脸的汗,心中不忍。
“你这孩子,自己尚未出月,怎可如此辛劳。有事只管吩咐奴才们去做就是。”端过采星沏好的茶,却转手递到了儿媳的手边。
“多谢母妃!”陆如雪也是渴及了,顾不得礼数,接过仰头而尽。
“采星,去给三少夫人再沏杯茶来。”陆如雪连喝了三杯茶,这才感觉喉咙不再冒烟。坐在椅子上,由着采莲给她捶背揉腰。
“母妃也累了几个时辰了,儿媳命府里准备了滋补的药膳,这就派人给母妃送来。”
“行了,你且别忙了。敌军只是暂退,不等入夜,便会发动第二波攻击。”
“我回府去换件衣裳,顺便吃一些。这一仗不知还要守多久,别没等到退敌,先把自己给累倒了。”又叮嘱了四采好生伺候着。
“是,儿媳再忙过这一阵,便去歇着。”送燕王妃出院,看着王府护卫护送而去。陆如雪这才回身,朝着城楼望了一眼。
她不敢再登城楼,是不忍见墙外被人血染成了褐色的护城河,堆叠于城墙外一尺多高的那些尸体。
人命如此的脆弱,这才只是第一仗,就不知有多少人魂断梦碎。不知又有多少人家,失去父兄子侄。而下令发动这场战争的人,却好端端的坐于高堂大帐之内。
“少夫人,少夫人!”陆如雪正有些失神之际,便见陆峰带人抬了副担架朝这边跑来。
担架上的人陆如雪认识,是王府的一名侍卫。虽说陆如雪建了战备医馆,救人不分先后。可王府的奴才,多少还是偏重于先救这些府中的侍卫。
“抬进去吧!”胸部中箭,并未贯穿,出血不多,应该并未伤及血管脏器。不过仍需手术,将箭头取出。
陆如雪也只是个中医,于外科一道算不得很是经通。不过二个时辰忙下来,光这样的手术,就不知做了多少。只要不伤及脏器,她还是有些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