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疑这强盛的大唐真够李承乾这个败家子折腾吗?
魏征虽然和王浩然常常互相拆台,不过这算不上什么恩怨,更何况魏征为大唐也算是鞠躬尽瘁了,所以王浩然还是上书为魏征求情,希望李承乾能看在魏征之前的功绩份上网开一面,不求魏征能官复原职,只希望魏征能归家养老而已。若是魏征官复原职,以魏征的个性,那王浩然以后求情的机会就多了去了。
别人的话不管用,然而王浩然的话却相当有用,李承乾一收到王浩然的求情奏折就把魏征给放了,还说“既然是浩然求情,那就放魏征回家养老吧”,直接卖了一个人情给王浩然。
然而魏征年迈多病,出狱后没多久就病故了。李世民把责任都怪罪在李承乾头上,然而又能怎样呢?现在李承乾才是皇帝,他也就只能抱起李渊送的琵琶自弹自唱自伤感了。
有去就有来,有降就有升,李承乾大批重用亲信的同时,恩科百人也都受到了重用,其中还有一个被授册为中书令,正三品。
王浩然对这恩科百人算是放心了很多,自从恩科百人之一陈老的遭遇之后,这些人总算学乖了很多,特别是经过了这次大洗牌,对王浩然的方圆之说可谓感悟良多,引以为戒。
李承乾折腾的地方可不少,比如对外政策,平息多年后的大唐又动用起了武力,有外邦的地方李承乾都想纳入大唐。这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李承好大喜功是一方面,他若想超越李世民,那开疆辟土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且朝中还有不少他看不顺眼的大臣,可是人家手握兵权,不能贸然撤了人家的职位,派他们去开疆辟土就再好不过了,成了就是李承乾的功绩,败了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撤掉这些人的职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转移民众视线,李承乾可不愿意一直让老百姓们在背后指指点点。这情况就类似于后世的日本侵华,他们除了掠夺财物外,还有一个目的也是转移民众视线,那时的日本内部矛盾重重,百姓亦是温饱不济,与其让老百姓们抱怨上层人物,还不如让他们多聊聊国外战事。
如今大唐衣食不愁,李承乾便出台了许多惠商政策,然而这些“惠商”政策却并没能让那些商人们高兴起来,比如朝廷的技术扶持,代价却是昂贵的,算除朝廷的分红,当真不如在长安城开个小卖部。
李承乾折腾的事很多,然而没两个月就腻歪了,还不如多找几个秀气的年轻小伙子来怼怼**来得快活呢。于是大权慢慢的转移到了长孙无忌的手上。
侯君集这可就坐不住了,李承乾能继位,最大的功劳当数他才是,长孙无忌算什么?可曾出过半点力?难道就因为长孙无忌是李承乾的舅舅就能两朝当老好人?就能两朝掌握重权?愤然的侯君集可不光心里发牢骚,还常在李承乾面前诋毁长孙无忌,说长孙无忌跟太上皇(李世民)有如亲兄弟一般,他若掌握了大权,随时都有可能把太上皇重新扶上皇位。
李承乾可没那么昏庸,他自然能猜到侯君集的小算盘,比起长孙无忌,怕是这个协同谋逆的侯君集更加难以信任吧?所以李承乾每次安抚完侯君集之后便没把这当一回事。
侯君集冒着灭族的危险却成全了长孙无忌,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李承乾几次都没点反应之后,他对李承乾算是彻底失望了,对权力的渴望让他又动起了篡位夺权的念头,太子李象才几岁,貌似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232章 侯君集造反()
没多久,王浩然便接到侦查队传来的消息,侯君集与张亮有所接触,并且长安城外略有兵马暗地调动的情况。
王浩然不安了起来,侯君集野心不小,而张亮在后世史书上更是有造反的举动。这俩人原本就不和,如今双方都能抛下旧恩怨握手言和,定然是有所图谋。若单单张亮想造反,王浩然倒不担心,因为张亮的对领兵作战一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更别说这方面的谋略了。侯君集则不同,他以骁勇善战闻名于世,到现在还兼任着兵部尚书之职,而且李承乾篡位重组御林军、飞骑营后,宫城内外的守卫要职基本上算是掌控在了侯君集的手上。侯君集有权又有谋略,在质量上来看,侯君集若造反,跟张亮可不是一个等级的。
虽然目前侯君集造反的迹象还不明显,但事关重大,王浩然连忙让人日夜兼程通报长孙无忌,也好让他能有所提防。而王浩然也决定带着特种队回长安一趟,毕竟杭州离长安太远了,长安若有所变动,远在杭州的他根本就反应不过来。
然而一切都晚了,王浩然赶路差不多算得上也是日夜兼程,但侯君集的叛变更是有如疾风骤雨一般,王浩然刚到中城便得到皇宫已经被侯君集控制住的消息,如今长安城内日夜戒严,连侦查队的人都难以出城,若不是侦查队里武艺高强的人硬闯出来,怕是连这消息都带不出来。
王浩然大骇,据侦查队带来的消息,不少朝中大臣都被监控起来,府兵全都被收服或是拘押,甚至有些大臣直接被抄家灭族,比如长孙无忌、长孙顺德等皇室外戚,还有尉迟恭、唐俭等要臣。
连王家都被监控起来不得外出,当年找陈俊的老爹麻烦的寻道宗宗主已经用命作为代价了,那找王浩然家人麻烦的侯君集,王浩然自然更不会善罢甘休。
眼下情况虽然严峻,但往简单里看,解决办法并不复杂,只要除掉侯君集即可。这办法虽然简单并且能直冲要害,施行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且不说侯君集的兵马同样拥有着热武器,就单单长安城这道城墙都难以潜伏过去。王浩然等人秘密抵达长安城外时,特种队就已经查探过了,城墙内几乎是十步一岗,百步一哨,别说进城,多露出一个头来都容易被发现。
“这逆贼哪来的这么多人手啊?竟然能把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与王浩然一同回长安的赵元楷纳闷道。
王浩然之所以把赵元楷带来,是因为赵元楷掌控有不少府兵,以后或许总得上。
“未必都是他的亲信士卒,应该还有很多其他的府兵夹杂其中。”王浩然猜测道。
“那我们能否从这些府兵下手,看看能否打通关节?”赵元楷凡事都会想到打通关节,为官是如此,这回也是如此。
“哪有这么简单,且不说我们没办法接触到城内的人,就算有办法,那需要打通的人至少也得有十来个,若有一个泄露了消息,那我们就都暴露了。”曾诚勇反对道。
“这或许可以试试。”王浩然倒想到了一个声东击西的办法,他的目的是刺杀侯君集,这就需要把特种队队员安排进城才行,他们不能暴露,但赵元楷可以啊。只要赵元楷在城外把动静闹大了,侯君集必然需要抽调人手应对,那其它地方的监控定然会薄弱不少,特种队队员趁此潜入城内,应该没多大问题。
事不宜迟,王浩然等人商量好计策后,当晚就开始行动了。
赵元楷本就胆小,若是以往,他断然不敢干这容易掉脑袋的事,不过他对王浩然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此番若能成功把侯君集击杀,那他一直想回京的愿望便可以实现了,故而就算两脚都还在打颤也想搏一搏。
夜半,侯君集玩弄了几个李承乾的妃子后正准备睡觉的,突然传来一阵轰鸣把他下了一跳,连忙让手下去查看什么情况。
然而他手下刚出门,又传来一声炸响,侯君集就纳闷了,兵权基本都掌握在他手上了,那还会有谁跳出来抵抗?
为了制造出轰动的效果,王浩然可给赵元楷准备五个炸药包,这炸药包的引线烧得满,又很长,所以赵元楷的手下安置好炸药包后一点燃就开溜。
侯君集见炸药包一个接一个个炸响,以为是有人想炸开城门来攻城,虽然还不知道是谁,但无论是谁都是个威胁,于是在下令往南门增派人手的同时还下令调动城外守军赶来支援。
等五个炸药包炸完后,赵元楷就拿了个简易的扩音筒开骂了:“逆贼侯君集,谋权篡位,最该万死。就算你拥兵自重,我们大唐百姓也饶不了你,今日我赵元楷就要替天行道……”
赵元楷年纪大了,气力不足,喊了几句就感觉声音有些沙哑了,于是就让手下的人继续叫骂,特种队那边还没传来消息,这边的动静可不能停下来。
没过多久,赵元楷的一个手下就跑来汇报说特种队已经成功潜入城中了,赵元楷便按计划的那样赶紧撤离此地,若是等侯君集的援兵到了,他们可就跑都跑不了了。
次日,王浩然等人乔装改扮分头打探消息,得知侯君集已经住进皇宫并准备着李象的登基仪式,这皇帝更换的速度此后世的日本还快啊!
而且从昨晚的一阵折腾之后,侯君集更是加派了人手看管在京大臣。王浩然也有回家去查看情况,然而那边却被监管得比其他大臣的府邸还要严密,王浩然根本就没办法进去,看来侯君集应该是想到了特种队有可能回来了。
侯君集虽然够胆玩篡位,但同样怕死,昨晚之前他还敢出宫的,现在却没那胆了,当年寻道宗的老宗主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可不想也这样。
王浩然等人很早就回到了集合的地方,在城内他们举步维艰,因为侯君集已经加强了戒严力度,勒令城内百姓不得出家门,并逐家逐户排查。照这样下去,他们迟早会被找出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王浩然决定寻找机会潜入皇宫。
第233章 后宫乱搞()
王浩然等人藏身于酒楼之中,酒楼里别无他人,都因为戒严回家躲起来了。很快王浩然所等的机会来了,酒楼外来了一群士卒正俺家挨户的搜查,现在正在砸这栋酒楼的大门想进来搜查呢。
这群士卒进来后,直奔柜台,翻找一番没找到钱财,有些失望,骂骂咧咧的到酒柜上一人拿了一坛酒,这才边喝边四处搜查。
王浩然向薛仁贵做了个手势,薛仁贵便立马现身跳到门前把门关上。
士卒们见去路被堵,自然知道他们中埋伏了,刚想拔出枪来防御,后面的士卒便感到脖子一阵酸痛,随后就晕了过去。
而前面的士卒听到后面的动静,刚回过头来,还没看清楚身后的人便被缴了枪支扣押住了。
“你们来这干嘛呀?”王浩然笑眯眯的上前向被扣押的几个士卒问道,他觉得这个时候,笑眯眯的表情最能让人感到恐慌。
“啊?原来是小少爷啊?”一个士卒表现得很是惊讶,随着便哭诉道:“小少爷,您可算来了,我们被那逆贼逼迫才做了这伤天害理的事,您可要替我们出头啊!”
王浩然可没那么好骗,其他士卒都吓得不敢言语,半点愤然的情绪都没有,那这士卒的话定然只是耍滑头罢了。不过王浩然没有揭穿,而是顺着套起话来,怒斥道:“陛下有难,你们无能为力倒也罢了,现在竟然还助纣为虐,我现在杀了你你都不冤。”
“小少爷饶命啊!还请小少爷给我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能相信你们吗?”王浩然狐疑道,继续给这些人施加心理压力。
“我们真心想将功赎罪的,如有半句虚言,那我们就遭天打五雷轰!”刚才那士卒信誓旦旦道。
“算你们还有点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