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房集团能发行这么多债券,也足以证明,他们还是有许多优质资产的。
可惜因为要捂盖子,那时候许多股东选择了隐瞒公司的真实情况,然后大举借债,想要渡过难关。结果难关没度过去,掉进更深的坑里了。
现在的两房集团,白给都没人要。资不抵债,谁接手都亏。
米国住房贷款的违约率还在上升呢,两房集团的坑还会变的更深。
米国政斧一看甩不出去了,只能自己接手。两房集团不能破产,否则米国的经济真就完蛋了,金融市场肯定会崩盘的,跟两房集团有所关联的金融企业太多了,会形成连锁反应。
不过政斧接手,争议性也非常大。因为许多人说,不应该让米国纳税人的钱,去填补企业经营上面的坑。应该让那些股东再拿钱出来,救助这家公司。
持有两房集团股票的外资那么多,很多都是国家投资机构,让他们拿钱出来啊。他们还持有那么多两房集团的债券呢,难道就想看着债券变成废纸?
虽然说债权高于股权,但是如果企业破产了,你的债券又能收回来什么呢?
那个欧盟和岛国什么的不是很有钱么,让他们拿钱出来啊。
最让这些人担心的是,一旦两房集团破产了,那么此时接手的政斧,是否要承担债务的偿还工作?
其他投资了两房集团债券和股票的国家,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松了一口气。米国政斧终于是接手两房集团了,这回应该没那么危险了吧?
两房集团的标普信用评级曾一路下跌,从最优质的aaa信用等级,变成了现在的ccc+信用等级。也就是说,标普认为,两房集团很有可能违约,没有良好的商业、金融或者经济条件,那么违约率肯定会非常高。
也是因为这些,两房集团的股票难以拉升回来。
标普都说这两家公司的信用评级如此之低了,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必要吗?
不过米国政斧接手之后,这些就不同了。米国政斧,可是aaa的信用等级,拥有着极强的偿还能力,基本上不可能违约。
甚至还有许多人说,两房集团发行的债券,可能就要重新等同于米国的国债了,而且比国债的收益还更高。
这时候,两房集团的债券价值开始回升,两房集团的股票也开始回升,似乎两房集团要起死回生了。
但事实上是这样吗?冯宇就要戳破这种假象!
(。。)
第1828章 贫穷的米国()
两房集团被米国政斧接手了,在大家都以为两房集团可能度过难关的时候,冯宇让人在媒体上公布了一系列的数据。
其中包括米国政斧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房集团的负债金额和负债率,米国各大银行的亏损金额,房地产贷款的违约率等等。
这些数据一经公布,顿时引起了一片哗然。
普通的民众或许对这些并没有太过关注,他们只是看一些表面现象,还以为米国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米国政斧肯定也是最有钱的政斧。
但当他们看到财政赤字的时候,才惊讶的发现,原来米国政斧已经没有钱了。
而且米国政斧发行的国债数量,也是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的,一点五万亿美元,被欧洲和亚洲多个国家购买了。
国债的利息,是要高于银行利息的,也就是说,米国即使税收还不错,也要先兑付其他国家持有的到期国债,然后才能用于政斧的正常运转。
而米国的税收,根本无法支撑这个正常运转,他们只能继续发行国债,负债运营。
虽然看似米国经济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好,但是小布十在任上的时候,可是发动了战争呢。战争所消耗的金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只是购买那些武器装备,还有支付军人的酬劳、抚恤金什么的,这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
基建、福利等还不能停止,去年开始米国的许多行业失业人数大增,这就增加了领取政斧福利的人数,增加了政斧的支出。
还有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为了稳定市场经济,救助那些金融机构,也是一大笔支出。现在的米国政斧,根本就是负债率超高,且入不敷出的状况。
这样的米国政斧,如何挽救两房集团?
如果有钱,一切当然好说。一万块钱想很快赚一万很难,但是有一百万,想很快赚一万还是有许多方法的。
问题就是,米国政斧根本就没钱!
两房的那个坑,根本就是难以挽救的。一些财团有钱,但是绝对不会拿出来填这个坑。
一般当政斧没钱的时候,其实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发行国债,另外一种就是到银行贷款。然后下一年想办法增加收入偿还,可以提高税率,也以刺激经济什么的。
但是此时米国的国债根本无法正常发行,米国的经济都这样了,谁还买米国的国债啊。
小布十倒是跟华夏这边谈了一下,他发现现在能拿出来大量现金的,就是华夏这边了。不知不觉,华夏居然经济发展的如此之快,而且华夏的国企发展也非常好,收入连年剧增,华夏政斧肯定有钱。
小布十本想跟华夏推销一大笔国债,这样米国就有钱可以正常运转,为此他愿意付出很高的利息。
但可惜的时候,这一点被华夏直接拒绝了。华夏给出的答复是,现在华夏也缺钱,而且为了筹办奥运会,也发行了不少的国债,现在正好该偿还了。
并且因为奥运会对京城的拨款较多,其他省份颇有怨言,所以华夏打算对其他省份增加拨款,投资基建、交通什么的,真的没钱再买米国的国债了。
虽然说华夏的外汇储备很多,但是其中大部分,都买了欧洲的国债什么的,现金也非常少。如果再大量购买米国国债,华夏的外汇储备现金量就不足了。
不过既然小布十开口了,华夏本着友好互助的态度,还是要表示一下的。那什么,就买五个亿美元的米国国债吧。
小布十听到这些话,当时差点没气死!
五个亿美元,这么点钱我们至于发行国债吗?怎么也要百亿美元起才行啊。
你们华夏这哪是帮忙,分明就是在奚落我们啊!我们米国那么大,钱的地方那么多,五个亿美元,你们这是打发非洲那些小国呢吧!
小布十没跟华夏谈拢,跟欧盟、岛国、南韩、南洋等国家也在谈,可惜的是,这些国家现在也没有太多的钱了。
而且因为米国的大量银行资金短缺,他们已经援助了一大笔钱,哪儿还有更多的钱了?如果是几个亿美元,他们倒是能拿出来,但是上百亿美元,这他们就都回答做不到。
小布十当然知道他们这也是借口,一百亿美元,他求助的这些国家地区,都能拿得出来。尤其是欧盟,那么多国家组成的战略同盟,怎么会一百亿美元都没有?
这些分明就是借口,但他也无可奈何。别人的钱,凭什么一定要援助米国?
本来米国还可以跟银行贷款,但是米国已经有太多的银行破产了,剩下的一些银行,货币也都处于短缺状态。
银行虽然看似资产雄厚,但是真正能拿出来的钱,根本没有多少,大部分都放贷或者投资了。
现在经济形势是这样,他们的现金要比平时更高,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集中兑付情况,他们总不能拿着债券什么的给客户兑付吧?
银行倒是想放贷,米国政斧的信用评级还是很高的。但是他们真的没钱啊,小额的贷款可以,像米国政斧这样一开口就是上百亿美元的贷款,米国银行也承受不住啊。
不要忘了,在今年的时候,裁员最高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比处于破产边缘的米国汽车行业裁员都多。
可见为了节省开支,米国的商业银行,也都使用了各种手段。更何况这些银行的手中,还拥有大量的可能违约的房贷、车贷什么的呢。
曾经的米国鼓励金融创新,各种金融衍生品,以米国这边最多。但是当经济形势恶化的时候,金融机构损失也是最大的。
他们那些短期成交流量根本无法解决现在的困境,从而让米国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并波及了欧洲、亚洲等许多的金融机构。
大家看到这些数据和形势分析的时候,都震惊了。
原来一直以来他们信心满满的米国政斧,竟然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吗?
那么米国政斧接手两房集团之后,是否会被两房集团所拖垮?
两房集团真的能挽救回来吗?
当天开盘后,两房集团的股票再次大跌,跌幅均超过了百分之四十!
(。。)
第1829章 金融危机爆发()
米国政斧本身就接管了一个大麻烦,那就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商,米国国际集团,总资产超过了一万亿美元。
那时候米国政斧就已经对其他金融机构爱莫能助了,否则也不会让米国银行收购美林银行,也不会找人接手贝尔斯登公司,更不会至雷蔓兄弟银行申请破产于不顾,这可也是全美最顶尖的投资银行啊。
这回米国政斧再次接管两房集团,还被冯宇找人爆出来财政赤字极高,根本无力承担的情况后,米国的经融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原本米国的次贷危机就非常严重,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金融机构破产,还需要欧洲、亚洲的银行注资什么的。
但那时候米国摆出一副我们很强大,这些困难都能解决的样子,暂时稳定住了市场。
而这一次,当一个个的大坑被曝光出来后,米国政斧再也压制不住了,次贷危机真正演变成了米国的金融危机,甚至是金融风暴,并且要波及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的国家是买了米国的国债,或者在米国的投资非常多,米国经济下滑,他们自然也就亏了。
还有的国家是让货币与美元挂钩,当美元持续贬值的时候,他们国家的货币也在贬值,购买力下降,演变成了通货膨胀。
但根本原因,就是米国政斧自己作死!
小布十那个住房计划,刺激了房地产的发展,让更多的次级贷款被发放出来,严重忽视了资产的质量。
本来这个问题还不算太严重,但是米国华尔街那边鼓励“创新”的金融产品,于是各种金融衍生品被滥用,金融交易链条变得很长,资产证券化,将原本价值一美元的产品,包装成了十美元以上,严重超出了原本的真实价值。
这里面美林银行,雷蔓兄弟银行是其中的翘楚,所以他们也是因此衰败甚至破产的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二。
有人说,这些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房地产价格下跌,甚至崩盘,导致的违约率上升,甚至跟米国的汽车行业不景气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失业,违约率也不会那么高。
但其实呢,这些还是因为米国政斧。
在03年左右,开始实施小布十这个住房计划的时候,米国银行的利率才百分之一。而且是在两年不到的时间,从百分之六点五,降低到了百分之一。
而那时候,房地产上涨的速度,可是要高得多。
所以很多人衡量之后发现,贷款的利息根本不如房地产上涨的速度快,现在买房非常划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