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两任会长一个是华夏的食品、饮料龙头宗庆先,一个是it领袖刘传志。而他能成为第三任会长,这是多么大的荣耀。
这也多亏了冯宇对这个位置不感兴趣,要是冯宇想当,哪怕是冯宇次次连任,也不会有人说出来什么。
规矩还不是人定的,别人就算是当上会长,如果跟冯宇的意见相左,大家会听会长的吗?与其当个傀儡,还不如争夺一个理事的位置来的实在。
从前两任会长的工作经历来看,冯宇似乎真的对这个会长的位子不感兴趣,或许也是根本看不上吧。
但是只要冯宇不干涉,他这个第三任会长,就能坐稳了。当上会长,那是对他多么大的嘉奖啊,说明他真正站在了华夏商界的顶端。
王建林正在想,一会儿他当选之后,该如何演讲的时候,就看到泰华控股的副总吴志刚过来了。
“王董,老板请你过去聊几句。”
老板?哪个老板?
等一等,难道说是吴志刚的老板?
能被泰华控股第一副总称之为老板的,那个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王建林赶紧站起来,跟着吴志刚身后走到一个角落。
这个冯总还真是跟传闻一样,不喜欢抛头露面,在聚会上,居然也坐在角落,他的身份,不应该是坐在最前排的正中间吗?
“冯董,你好,我是万大集团的王建林。”
冯宇跟王建林握了下手:“王董来了,坐,要是不忙的话,咱们聊几句?”
冯宇虽然是问句,但是语气中却有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王建林连忙点头称是,这位可是他的偶像,或者说是全世界商人的偶像,是商界的神话!
“王董是做商业地产的,跟我们泰华超市集团、泰华置地也有不少合作对吧?”
王建林点头:“对,我开发的商业地产,都在泰华超市旁边,算是借助泰华超市强大的品牌效应了。许多地产,也是跟泰华置地联合开发的。”
“不过泰华置地只做写字楼、商场等,我们还开发包括酒店、青年公寓、商住两用楼和普通住宅楼等。”
这跟前世的万大模式很相似,在城市的副中心或者未来发展中心,做商场、写字楼、住宅楼的结合开发。
先做商场招商,然后建造商业物业和住宅,同时住宅也是商业区的消费群体,然后用这笔钱开发写字楼,既降低了招商风险,也有利于回笼资金,在此时地产行业许多空手套白狼的手段被禁止之后,让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很少的资金,做成很大的项目。
一座万大广场,一个城市中心!
这跟冯宇当初提出的,泰华超市开在哪,哪就是商业中心是一个概念,为品牌的价值做了清晰的定位。
也是因为跟泰华置地等合作,让万大的资金变得充裕许多,加上华夏此时比前世更加的繁荣,让万大集团的发展,比前世更为迅速。
前世万大每年可以保持百分之三十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而这一世,万大已经连续五年保持百分之三十五的高速增长,比之前世更为传奇。
不过万大的核心,其实还是选址,选择城市副中心,或者未来发展中心,这些可都是一个城市规划的核心机密。
当然许多是公开的,但是也有许多是非公开的,万大能够得知这些,到底做了多少工作,这里面就不足为外人说道了。
剩余的像是以售养租,通过出售住宅楼,用这部分的利润,填补他们商场、写字楼和酒店等运营,这算是万大的独创商业模式,全球没有一家类似的。
他们通过商场和酒店,将整块地价拉高,然后他们的住宅楼就能卖的更贵,反过来住宅销售的越好,就能让他们的商场、酒店、写字楼等拥有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提升这块的售价和租金等。
万大开始的发展,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他们拿地都比较便宜。
当然,这是相对于他们的售价来计算的。万大的地皮占项目整体的投入比例,在华夏所有的大型地产公司中,算是最低的一档。
而当他们拿下之后,这块就会很快被规划好,进行商业开发,那时候他们甚至刚做出计划书,这块地皮就能翻倍了,等他们开发完成,临近的地皮价格就能翻几倍。
万大抓住了地方政斧的心理,那就是地方政斧希望引入高端酒店、商场、写字楼等,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也能保证他们规划的区域中心真的能够变成中心。
并且万大的物业,还能为城市提供就业机会,还有源源不断的税收,这些都是执政者能被打动的地方。
万大不是做的普通地产,而是开发的一个城市综合体,这才是万大最为成功的卖点,各地城市都以引入万大广场为荣。
而这样一来,地方也免费的为万大集团做了宣传,将他们定义为华夏第一高端城市综合体。
“王董,你的经营理念很有趣,有创新力,协同效应做的非常优秀,运行体系很好,竞争优势明显,如果还需要投资,可以再去找泰华咨询,你跟老孙说,我答应了,可以做适当的让步。”
王建林大喜:“那可多谢冯董了。其实我还真有一个想法,我看泰华控股对于泰华置地的发展并不是特别重视,但是这个企业却能跟我们万大集团进行优势互补。如果可能的话,泰华置地可否卖给我?”
我擦,从来都是冯宇吞别人的公司,第一次有人跟他说,要收购他的产业!
这个王建林,胆子不小啊!
第1889章 作价入股()
泰华置地,是泰华控股旗下唯一的地产公司了。当初是泰华超市集团的物业管理公司、冰城制药集团的地产公司、冰城机械制造集团的地产公司等许多公司合并而来的,现在是泰华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当初华夏的许多国企,下面都有地产开发公司,就是将老厂子搬迁,然后开发一下卖出去赚钱,那时候许多国企主营业务都做的不咋地,总要找点赚钱的,好让厂子工人能渡过难关嘛。
后来冯宇看各自为战,没有规模,实力提升的也缓慢,正好泰华超市集团扩张的时候,需要地产公司,就整合了一下,形成了一家有规模的地产公司。
再后来泰华超市集团扩张到了一定的规模,一二线城市已经基本占领,三线城市以下,不适合开泰华超级大卖场,开个泰华超市倒是没问题,所以这块业务就被单独整理出来,变成了泰华置地。
这样一来泰华超市集团也有了更加充足的资金,而泰华控股集团还可以用泰华置地来建造新的工厂、写字楼什么的。
但说实话,冯宇对这方面一直不太重视,这一世华夏并没有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而是以城市基建、交通什么的作为支柱产业,房地产只是辅助项目。
所以这一世华夏的房价上涨没有前世那么凶勐,也避免了许多泡沫的出现。但是因为华夏的整体经济水平高了,人们对房子的刚需还在增加,城市的棚户区改造什么的也在大力推广,导致好地段的房价依然涨的飞快。
这也让万大有了发展空间,才能让王建林成为华夏私营地产行业的领头人,甚至比许多央企发展的都要好的多。
现在泰华置地发展的一般,在全国刚好排在第十位,对许多人来说已经很满意了,但在冯宇看来,发展的还是不行,主要就是这方面的管理者水平一般,胆子也比较小。
别人的地产公司利润都不错,每年营业额都在飞快的增长,但是泰华置地反而发展越来越慢,主要利润变成了写字楼和商场的租金了。他们一直不做住宅,当然失去了很大一块市场。
不过泰华置地拥有许多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机械设备什么的也充足,且没有负债,资产还是非常优质的。
万大缺少的就是这方面,所以才在发展的时候,跟泰华置地有过许多合作。
王建林一看,反正你泰华置地也不是泰华控股的主营业务,每年的营收也不高,说不定泰华控股真的没在乎这块业务,那他买过来正合适啊。
万大要是吞并了泰华置地,加上泰华置地拥有的那些储备地皮,开发出来后,万大或许能成为全世界第一的城市综合体开发商,物业资产也能够上升到世界第一!
华夏第一和世界第一,那听起来可就大不一样了,这对未来万大募股上市,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实万大别看规模很大,但是负债率极高。虽然暂时没有破产的风险,但是负债率高,对集团的发展也有着许多束缚,赚来的钱,大部分都用来还债了。
债务的利息每年翻滚,他们压力也是很大的。募股上市,有了资金就能够降低负债率,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也能提高企业的利润。
优质资产越多,那么募股的时候,股价就会越高,发行同样多的股票,就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更为划算。
反正万大集团还是有泰华咨询的股份,那个泰华咨询,不也是泰华控股集团旗下的么,还不是冯宇的产业。
左右倒右手,冯宇也不会吃亏,王建林觉得他这个提议,并不唐突。
原本他是打算跟刘传志谈一谈的,既然今天遇上了冯宇,那跟冯宇谈效果更好,毕竟冯宇才是泰华控股今天真正的决策人。
他看到冯宇露出思考的神色,内心更加激动了。没反对,那就是有戏啊!
冯宇牛头问吴志刚:“刚子,咱们泰华置地资产有多少?”
“算上我们的储备地皮,还有名下的写字楼等物业资产,年前计算价值大概四百九十多亿rmb,现在算五百亿绝对没问题。”
风雨大厦、泰华大厦什么的,也挂在泰华置地下面,这些冯宇是不打算出售的。风雨大厦卖给了万大集团,那算怎么回事儿啊。
“写字楼什么的物业分拆出来,成立一家物业资产管理公司,剩余的资产衡量一下多少钱,可以出售给万大集团。王董,就算那些物业什么的分拆出来,剩余的地皮、机械、人员、品牌等资产也要价值超过三百亿rmb,甚至我四百亿往外卖,都有人抢着买,你打算出多少钱,你们的资金够吗?”
万大别看盘子很大,但是负债率太高了,四百亿现金,他们绝对拿不出来。冯宇的意思,是想让这部分资产换取万大的股票。
王建林听到冯宇这么问,他马上答道:“我们万大正打算募股上市,以我们万大此时的品牌来看,募股的话会很简单,筹集两百亿美元绝对没问题。”
“哦?你已经打算上市了?在纽约那边?那边的市场似乎不太好啊。”
万大此时的报表肯定是非盈利的,那么国内就无法上市,香江也很难,只能到纳斯达克那种市场才能上市。
华夏为什么许多企业选择在奈斯达克上市,就是因为那边的门栏低。当然,纳斯达克破产退市的企业,也一直都是最多的。
但此时米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影响还未过去呢,米国的股市还处于低点,没有一点抬头的意思,这时候到那边上市,可不是一个好选择。
市场不好,那么投资人就会少,此时募股上市,发行价很难定高,同样股票数量能够募集到的资金肯定要少很多,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