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忌,朕此时不适合去询问侯君集,你代朕走一这一趟。”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着。

    “喏!”心乱如麻,正愁没机会与侯君集碰头的长孙无忌得此命令,顿时大喜,如若卸了千斤重担一般的轻松,生怕李世民瞧出了什么,便故作平静的应了下来。

    很快,满朝文武得知侯君集给下了大狱的原因,心里也松了口气,了却了一件大事。一些人也知道,这一回就算李世民想要偏袒侯君集也难了,这泄漏军情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也有人觉得侯君集名不符其实,认为侯君集这家伙就是一个逗比中的战斗机。正面斗不过他就背地里玩阴谋诡计,偏偏又是个大老粗,擅于作战,不擅长阴谋诡计。

    就说这一次:泄露军情。无可否认这确实给秦风带来不小的麻烦,甚至险些全军覆没。

    但是大家能够肯定:侯君集一定没有想过,假若秦风全军覆没,他侯君集亦将付出更加严重的代价。就凭那低劣的泄密手段,还指望能够瞒过天下人?”

    而今的牢狱之灾,还得感谢人家秦风几乎丝毫无损的拿下了乌蒙、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近十万大军。

    也正因为如此,侯君集恶意泄漏军情没有造成任何损失,才能从轻处理,只是落得一个下狱的下场,要不然,最低的后果也是人头不保。

    这俗话说得好利人利己是真正的聪明人,损人利己是小人,这损人损己是白痴。

    侯君集这种损人损己的手段,在人们看来,近乎白痴一列。

    经此一事,侯君集坐实了妒忌贤能、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等一连串的负面头衔。

    **********

    “来人,来人!我要见陛下,陛下不可能这样对我,我是侯君集,是大唐潞国公、左卫大将军。”刑部大狱里,侯君集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发狂的大声唿喝,疯狂的摇着监狱的大门:“一定是你们这群混蛋假传圣旨,放我出去,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不要叫了,陛下没有来,让我代替他来问你一些事儿。”长孙无忌一身官服的来到了侯君集的面前,神色复杂的与侯君集隔窗对望,“君集,我可以告诉你,这确确实实是陛下下的圣旨,绝无虚假!”

    侯君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整个人变得痴痴傻傻的。

    “是谁,一定是谁,恶意中伤于我。兄长,你知道我侯君集,难道我侯君集对陛下对大唐的忠心有的假吗?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他撕心裂肺的喊着,泪水却不住的流了下来,委屈极了。

    长孙无忌看着如同恶狼一般的侯君集,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他隐隐感觉到自己选择与侯君集合作似乎是半生中最为错误的选择,而这个疯子一般的侯君集像条择人而噬的恶狼,这种没有丝毫道义可言的人,会不会反咬一口、拉个垫背呢?

    这是长孙无忌最为担心之事。

    “不!君集,你对陛下,对大唐的忠心,陛下知道的很清楚,但你实在做得太过分了陛下的意思是让你在牢里好好的想想,想想究竟错在哪里!等你想通了,陛下会来见你!”长孙无忌深知李世民心底十分为难,一方面侯君集确实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是他倚重的臂膀之一;另一方面侯君集对于功臣的态度,已经超出了一个臣子的范围,实在让他难以忍受,以致视若无睹。尤其是见如今依旧不知悔改的侯君集,长孙无忌也颇为无奈的长叹了口气。

    长孙无忌一副“都怨你”的模样,侯君集却隐隐皱起了了眉头,心底暗恨不已,如果不是你长孙无忌,我侯君集会有今日的牢狱之灾么?如果你不是因为与秦风有废子之仇,你会好心的告诉我那个情报么?

    侯君集可谓智勇双全,确确实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因为这任何一个人都少不了有优点、缺点,侯君集最大的缺点就是他的性格容不得人以及他对于权势的执着。当初长孙无忌针对他的脾气,性格特点用谋,混淆事实,给他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消息,任凭侯君集如何有机智,也难以抵挡。长孙无忌算准了侯君集是那种心胸狭隘,有仇必报的性格,在无法对房玄龄、杜如晦的出气的情况下,必然会找杜荷、房遗爱的麻烦,根本就不用他有意说明。

    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背地里捅刀子,让人避无可避。躲无可躲。

    事实上,侯君集也真的将房杜二相、秦风视为政敌,只不过,这侯君集的胆子大得出奇,竟尔做出了泄漏军情之事。

    当时,长孙无忌便知是侯君集搞的鬼,他内心且喜且忧,想着秦风等人战死就更好了,但长孙家与李唐王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不愿见大唐战败,所以心情很深矛盾。可是当得知秦风大胜的消息后,他内心是非常激动与开心的。他与秦风是私怨,是在实现大唐利益之后才应有的矛盾,这一点他分得很清很细。

    唯一不爽的人就只有侯君集,他自私自利,对于大唐胜败却不在意,只要心腹大患秦风战死,即便大唐败了,也无所谓。

    他的性子本就容不得他人,自持功高,又善于迁怒于人,见盟友长孙无忌不但不想办法解救自己,反而还在指责,心里更是怒极。

    侯君集心底不快,立时形于脸色,出于言辞。用**的口气道:“长孙大人,有话不妨直说。陛下打处如何处置我侯某人。”

    长孙无忌见四周无人,便用低沉的声音道:“陛下打算让君集在狱中反省几年,静下心来增长见识,借机多学一些知识!”

    “几年到底是几年?一年、五年、十年,还是二三十年?还有,我的官职呢?”侯君集语若寒冰问道。

    “具体时间不知是多少年,陛下没有说,不过贤弟放心,我长孙无忌一有机会,定会在陛下面前美言,争取让贤弟早日前脱困而出。至于官职方面,陛下已将贤弟贬为庶民。”

    “庶民?”侯君集想不明白,但也无力去想,心若死灰。过了一会儿,侯君集怒极反笑:“好啊,好一个堂堂大唐皇帝陛下,手段真够狠的,我今日总算见识到了。”

    长孙无忌对上侯君集那愤怒的眼睛,一颗心也不禁颤抖起来。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泰山崩塌,压不到他,自然不用他来变色,但是他屁股也不干净,只要李世民缓下心中的怒火,一定会彻查到底,到底是谁泄漏军情给侯君集的?

    房杜是绝对不会说给外人听的,因为他们的儿子就在虎贲军中担任将校,他们是断然不会陷害自己儿子的,魏征与房杜与秦风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同样是不会外说。

    剩下的就唯一是他长孙无忌了。侯君集要是真的添油加醋,那么,即便他是大唐一品朝臣,即便是大唐国舅,也同样逃不过律法的制裁。

    长孙无忌心中愤慨,只恨不得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侯君集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510章:李渊受惊() 
都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神精病!此刻的侯君集无疑就是被逼到了绝境的神经病,这种人做什么出格的事情都是正常得再正常不过了。

    自古以来,光脚就不怕穿鞋的!

    此刻,侯君集那疯狂愤怒的眼神直逼他而来,任凭他如何的沉着镇定,此刻也是心底生寒,低下头来,不敢与之对视。“贤弟,你欲如何?”长孙无忌忍住心中之惊怒,故作平淡的询问。

    侯君集冷冷一笑:“长孙大人,长孙国舅。侯君集是个目不识丁的粗人,故而让人当刀剑来使唤。所以这什么在牢狱里增长知识就不必了。这人,当官当习惯了,庶民侯君集担当不起。长孙大人是当朝唯一的一品大臣,又是国舅,当初能够让侯君集服服贴贴的为他办事,侯某这点小小的要求当不在话下吧。”

    “你”长孙无忌怒极,想他这样的世家子弟,这大半辈子何曾受到这般威胁过。

    既然撕破了脸面,侯君集也不客气了,他生硬道:“我今天之一切皆拜长孙无大之所赐,长孙大人难道不应该负一些责任么?侯某虽是白衣出身,可交游广泛,朋友多了,也难免会知道一些人的秘密。长孙大人,有些秘密我们高高在上的当朝陛下不知,可不代表我侯君集不知道。侯某自从立志成为开疆扩土之大将,故而对令尊长孙晟大人甚是崇拜,因为推崇倍至,也知道令尊一些人所未知之事。”

    长孙晟,字季晟,小字鹅王,河南洛阳人。隋朝着名军事家、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北周天和四年,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隋朝建立后,长孙晟得到杨坚重用,多次出使突厥,官至淮阳太守、右骁卫将军。长孙晟在同突厥交往的20余年中,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朝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可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世人只知长孙晟之伟大之处,却不知其过程之险恶、不知其中之精彩、不知交涉中的斗智斗勇!更不知道有数之不尽的无名英雄勇士为“分化瓦解突厥”默默的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些人为了大隋伟业,他们死在了异地他乡,可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英雄之名,反倒一些人死了还得背负背弃祖宗的恶名。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长孙晟才得以胜利的完成了大隋的使命,代替他整个团队享誉美名。

    听到侯君集的话,长孙无忌眼中寒光一闪而过,他沉默半响之后道:“愚兄不知贤弟说什么!”

    侯君集冷冷一哼道:“知也罢,不知也罢。但是,令尊深得前朝文帝之信任却是不假,侯某幼时游天下,恰好与令尊一位断了手足的老军有所交流,得知他不仅仅是令尊大人之亲卫,从而也知右骁卫将军不仅仅是右骁卫将军!令尊仙去,您继承了长孙老大人之爵位。故而长孙顺德将军可以不知、皇后娘娘可以不知,唯独长孙无忌大人你不能不知。”

    侯君集的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长孙无忌却听懂了!正如侯君集说的那般,长孙顺德、长孙皇后可以不知,作为长孙晟继承人的长孙无忌不得不知。

    “你知道什么?又知道了多少?”长孙无忌死死的盯着侯君集。

    侯君集毫不畏惧的与其对视,云淡风轻的笑道:“问题不在于侯某人知道什么、知道多少?而在于长孙大人您自己的身,您做得多,侯某人就知之甚少,甚至什么都不知。”

    “好,我知道了。贤弟静候愚兄之消息吧!”长孙无忌拱拱手,拂袖而去,在他转身那一刻,眼中闪现出了噬人般的光芒,杀机,那是对于侯君集的杀机。因为侯君集知道他长孙无忌、长孙世家最为依仗的秘密,知道得太多的人往往不能活得太久。

    这个道理,长孙无忌懂;侯君集也懂,这也是他从未祭出来对付长孙无忌的真正原因。若非情不得已,天不怕死不怕的侯君集根本就不敢提出这一番话。

    而就在长孙无忌与侯君集于牢房中对话时,苦思无计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