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长孙无忌自然清楚,但他越是清楚,就越不能让李治泰山封禅。
大殿的气氛有些凝重,李治望着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可是有什么要说的?”
长孙无忌颔首,道:“圣上,臣觉得现在还不是封禅的时候,先不说先皇那般功绩都没有封禅,圣上不过灭了吐蕃,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如此便想封禅,实在难让天下人信服,再者,秦怀道和唐舟两人还未归来,吐蕃被灭一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一事也都未曾看到成效,如此就要泰山封禅,更加的说不过去了,臣请圣上暂缓。”
长孙无忌到底还是不敢跟李治硬碰的,所以,他并没有说一定要反对李治泰山封禅,而是说要暂缓封禅。
当然,这只是他的拖延之计罢了,只要能拖一段时间,他说不定能够想到办法阻止李治泰山封禅。
长孙无忌说完,李治心里就有点不喜了,吐蕃被灭,唐舟开辟丝绸之路,这都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啊,这有什么好质疑的?
李治不喜,这边许敬宗立马站了出来:“长孙大人此言差矣,先皇的功绩的确厉害,但当今圣上的功绩也不弱啊,圣上作为后来人,当为大唐着想,让大唐更加的辉煌才是,当远超先皇在世的时候才是,这并非不敬先皇,而是为了整个大唐啊,想必先皇也是希望圣上将整个大唐发扬光大的吧?”
许敬宗这话出口,其他人立马跟着依附。
“没错,没错,长江后浪推前浪,先皇也必定希望圣上把大唐建造的更加的富强。”
“就是,圣上泰山封禅,并非对先皇不敬,而是我大唐富强的表现,先皇就是知道了,也定会欣慰的。”
“长孙大人说这话,可是想让大唐停滞不前?不知你有此想法,所是为何?”
这话有些诛心。
就在这话出口之后,长孙无忌浑身一震,接着就向那名官员瞪了过去,他一心为大唐着想,可这些人竟然这样说他,真是岂有此理。
他这么做,还不也是为了大唐,为了阻止武昭仪封后?
她若为皇后,这大唐真的说不定三世而亡,武代李兴啊。
第1971章 回京()
长孙无忌的眼神之中带着杀意,但那名官员并无一丝忌惮。.
都是摸爬滚打混到这个位置上来的,谁怕谁啊?
朝堂的气氛越凝重起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李治突然开口了。
“好了,如今吐蕃被灭,我大唐再无外患,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我大唐只会越来越富饶,朕要泰山封禅,有何不可?”
李治这话带着威严,不容人质疑,如今大唐都这般富强了,还质疑他,那他就要质疑你这个人的目的和心思了。
长孙无忌站在大殿,欲言又止。
“此事就交给许爱卿去办吧,等唐爱卿和秦将军回来之后,朕便立即去泰山封禅。”
“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
退朝之后,许敬宗显然很兴奋,离开皇宫的时候都是趾高气昂的,泰山封禅可是大事啊,李治把这事交给他来办,那岂不是说明李治对他十分的信任?
而如果这事办好了,他就是成为宰相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离开的时候,很多官员显然也猜到了这些,所以一路上没少奉承许敬宗,许敬宗听着这些人奉承之言,心下越的得意起来。
而就在许敬宗这般离开皇宫的时候,长孙无忌却是气的不行,他才是三朝元老,才应该是所有人都敬仰的老臣才对,那许敬宗算个屁啊,就因为逢迎的本事,就这样被人给捧起来了?
长孙无忌恨的咬牙切齿。
离开皇宫之后,长孙无忌立马回到了府上。
他在府上沉思许久之后,神色猛然一凝,李治想泰山封禅,那也得看他有没有这个命才行。
长孙无忌拍了两下巴掌,掌声落下之后,已是有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大人有何吩咐?”
长孙无忌在那人耳边低语了一番,那人听完,神色并无多少变化,直接就应了下来:“大人放心,此事交给属下去办,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长孙无忌点点头:“好,我是信任你的,你去办吧。”
那人很快退去,长孙无忌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许敬宗所有的努力,都将毁于一旦。
………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着,整个春天,大唐都显得很是生机勃勃,而就在春天过去,夏天来临的时候,唐舟带着沿海各国的使臣,以及大唐的商人浩浩荡荡的向长安城驶来。
大概半个月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长安城。
这个消息很快在长安城传开,一时间,所有的百姓都从家里跑了出来,他们想看看唐舟此一去都有什么收获。
李治得到消息之后,更是带着文武百官在皇宫门前迎接唐舟。
他能够泰山封禅,唐舟功不可没,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就不说了,这全是唐舟一个人的功劳,灭吐蕃,也是因为用了唐舟的计,才能够这般顺利的。
如此,他就是站在皇宫门口迎接一下,也并无不可吧?
李治带着文武百官等着,很快,远处便传来热闹的喧嚣声,不多时,便见唐舟领着一群异域番邦的人向皇宫这边走来。
而在这些人的后面,是这些番邦国家进贡的一些东西,有他们的特产,也有他们那些地方独有的东西。
其中,几头大象在人群中走着,每一步都能够出阵阵声响,大象的鼻子不停的挥动着,看的人好生惊讶。
“那是什么东西,鼻子好长啊?”
“听说叫大象,力气大的很呢。”
“是吗,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东西,看来唐小侯爷此行收获颇丰啊。”
几个人正说着,突然在那些番邦的队伍中传来一声狮吼,吓的众人纷纷后退,但很快,那些人便现,原来在一个笼子里关押着一头狮子。
那狮子浑身长毛,当真是威武不凡,一声大吼震得整个长安城都要抖三抖。
很快,众人现,在整个队伍中,不仅有大象狮子,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是他们以前没有见过的。
李治看到这些,心下欢喜非常,不过等他看到那些商人的时候,他就更加的惊喜了,因为那些商人每个人都看起来富的流油啊。
他们走一路,就撒一路的钱,那种豪奢,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乖乖,不会海上丝绸之路这么赚钱吧?”
“是啊,这可都是钱啊,可看他们扔出去的时候,一点都不心疼啊。”
“看来是真的很赚钱啊,他们了。”
“一趟丝绸之路,让他们的身家增了十几倍啊……”
议论之声不绝,不管是谁都看得出来,当初跟着唐舟出海的那些人都家赚钱了,而且赚的还不少,在他们看来,海上丝绸之路的钱,简直就跟拾得差不多。
羡慕,羡慕,每个人的眼神之中都是羡慕,他们很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有跟着人一起去呢,不然现在他们也可以像那些商人那样,把钱一把一把的撒出去,太过瘾了。
而且像这种生意,去一趟回来,就够他们很好的生活一辈子了,因为赚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啊。
议论声,羡慕声不时传来,李治都有些忍不住狂喜起来,之前长孙无忌说什么来着,说丝绸之路不知道效果如何,现在看到海上诸国来朝贡,那些商人个个赚的腰包鼓鼓的,这海上丝绸之路的效果如何,应该已经不言自明了吧?
李治很得意的看了一眼旁边的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自然明白李治心里的想法,不过他并没有多言,甚至表现出一股不屑一顾的表情,李治见长孙无忌如此,不由得哼了一声。
不过,现在也不是跟长孙无忌这个老东西扯这些的时候,因为唐舟已经走来了。
“圣上,臣回来了。”
唐舟看起来跟去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变化,如果真的要说的话,就是稍微黑了一点,李治看着唐舟,突然忍不住激动的想哭。
“唐爱卿啊……”
“圣上,臣想死你了……”
“朕也想死你了啊……”
君臣两人说着,就差抱一起了,长孙无忌在旁边看的撇了撇嘴,不带这样的,怎么听着他们两人这话,像一对痴情男女许久分别后的重逢呢?
想到这个画面,长孙无忌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感到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1972章 震撼()
君臣二人叙旧之后,李治随即带着文武百官进宫,上朝。
接着,唐舟带着沿海诸国的使臣也跟着上朝,开始朝贡。
“占城使臣阿力急拜见大唐天子,我占城愿奉大唐为宗主国……”
“真腊使臣哈哈齐拜见大唐天子,我真腊愿奉大唐为宗主国……”
“…………”
各国使臣纷纷上表,表示愿意成为大唐的附庸国,除此之外,他们还把自己朝贡的礼物列成了一个单子递交了上来。
因为是第一次朝贡,他们都不想失了面子,所以朝贡的礼物很多,而且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大唐的群臣看着这些礼物,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等诸国使臣这般朝贡结束之后,李治点了点头:“好,希望诸国能与我大唐加强往来,共同繁荣,再过段时间,朕要泰山封禅,其他诸国也都会派使臣前来,你们也跟着去吧,泰山封禅之后,再随我大唐的船队离开回国。”
“喏,多谢大唐天子。”
这些使臣来到大唐之后,就被大唐的地大物博和繁荣所震惊和吸引,若非他们是各国的使臣,他们都恨不能留在这里生活了。
没办法,大唐的一切都比他们自己国家的好,留在大唐肯定比在他们自己国家幸福啊。
不过作为使臣,他们还是有一些责任感的,就算他们想住在大唐,也必须等这次出使结束之后,他们下次自己来才行。
而且,他们这次就留下来,大唐也不会愿意的,他们不回去,那他们的国家还以为大唐扣留了他们呢,那以后双方的贸易怎么进行啊?
各国使臣住进了驿馆,之后每天就是在长安城的东西两市闲逛,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都想买下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从来没有人敢质疑大唐的威严。
而就在这个时候,长安城又传来一个消息,秦怀道灭吐蕃归来,不日便要回京。
这个消息让长安城的百姓又是一阵,而那些诸国使臣听到这个之后,则很是震撼。
他们多多少少也打听到了一些有关吐蕃的情况,那吐蕃比他们可强大多了,可是大唐灭掉他们,也不过用了一年的时间。
大唐兵力之强盛,绝对不是他们能够比拟的啊。
如此,他们对大唐越的崇拜和敬畏起来。
时间很快过去,在一个蝉鸣聒噪的下午,秦怀道带着兵马回到了长安城,李治仍旧带着文武百官在皇宫门前迎接。
没办法,虽然此计是唐舟所出,但秦怀道灭掉吐蕃的功劳,足以让他在宫门前迎接了。
长安的大街上,仍旧站着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秦怀道与一众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面,好不威风。
“秦将军真是好生厉害啊,就这样把吐蕃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