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大哥,刚得到的消息,禹城县突然住进了五百军士,而且紧闭城门,似发现了我们要过河的企图。”吴用慌慌张张地再次跑来向宋江报告。
“哈哈。”听到这里,宋江突然大笑起来,“好,这下我们可以安心渡河了。”
吴用不解起来:“大哥,之前对方没有防备,可我们却在这里迟迟不动,如今对方有了防备,为何反而要渡河?”
宋江应道:“二弟,你可要清楚我们的对手是谁。之前对方不动,我们看不出他的意向,因而不知如何行动,所以宁愿耽误两天也不愿意盲目,这是为了避免中了对方的圈套,现在不同了,对方有了行动,也就有迹可寻,我们只要见招拆招就行了。”
说这话时,在宋江的心里已不把官兵当作软弱可欺的存在,而是作为平等的对手看待。
“见招拆招。”吴用嘀咕了一句,问道:“那我们现在如何拆招?”
宋江笑了笑说道:“我们的目的是经沂州南下,我相信高知州一时间还看不出来这个目的,因而正好可以利用。当他知道我们的行踪后,必然要保护齐境,同时还要防止我们东行,因为东边就是青州所在地,也是他的府治所在,他可不想让我们去那里捣乱,所以其兵力分布应是齐州各城及东部边境,而南部则会放任我们前去。目前看,其意正是如此。”
就算作为对手,一句“高知州”也说明宋江对高峰有种敬意在其中。
“既然他守住了东部及各城镇,那我们如何补充,又如何去沂州?”吴用问道。
宋江笑笑道:“用调虎离山之计。”
第481章 调虎离山()
济南城内,高峰已移居于此,他的指挥机构也在这里。
令知府韩渊去安排守城之事,高峰与风小默商谈起来。
“四个小子都要求出战,我还是有点不放心。”高峰讲道。
风小默白了他一眼,明白哪里是他不放心,是怕自己不放心来讨个巧话,因而问道:“你准备把他们安排在什么位置?”
“长清。”既然被看出了心思,高峰也没有隐瞒,直接受说出了这个地名。
“长清?”疑惑了一下,风小默纳闷道,“宋江一定要打长清?”
安排四人过去,自然是有仗可打,否则没有任何意义,风小默有此一问并无不妥。
“一定。”高峰坚定地说过,指着地图又道,“孙晨于刘宏镇诱敌,中间隔着济水,他不可能跑到济南府来,因此逃亡的方向必然是长清,长清临东平府,攻打它正合宋江之意。”
“你的意思是说宋江既要东进,就必须把章丘的兵士引开,攻打长清不过是他使的一个调虎离山之计。”风小默有些恍然地说道。
“是。”高峰点头认可,接着又道,“为了把兵调开,他这次攻打长清必然不会留情,因此,长清保卫战定然十分辛苦。”
听到这里,风小默沉默了起来,此时她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从关爱的角度,她自然不希望四个小子冒险,毕竟那份情感在里面,但从成长的角度,四人又必须多经历一番。长清之战或许就是检验和考核他们的一场战役。
“有没有保险的办法?”顿了顿,风小默问道。
“没有。”高峰坦然讲道,感觉这样讲不合适,又道,“守城兵士除了关胜军的五百人,还有孙晨的一个军,用三千人来守城,对付宋江的一千五百人,难度不是太大。”
“嗯!”风小默轻声地应了一声,便不再说话。此时,她心中如高峰一般,是没有底的。
别看长清有三千人守城,可这帮兵士的素质并不能寄予厚望,与宋江的一千五百人比,数量上是多了一倍,可实力上却差了一倍,这中间的反差并不是用人数能弥补的。
当然啦,现今就是想增加人也没有,齐州的地盘太大,要防止宋江逃窜,哪里都缺不得人。
“要不,让李太和张仙也上。”停了半晌,风小默才低声说了出来。
“他们暂时不能用,也不敢用。”高峰沉声说道。如果面对的不是宋江,这两人绝对是两把利器,能起到意想不到效果。可惜对手是宋江,这两人又对宋江早有投靠之心,真正对上了,万一出点意外,可比这样拼死拼活要严重的多。
“那就先这样吧,我们还是应该相信他们的。”无奈间,风小默只得报一个坦然的微笑。
……
趁着夜色,一行人小心翼翼地前行。
“大哥,前面就是禹城,看他们似没有防备,要不我们攻进城去。”行进中,一人指着前方的一大片黑影向另一人说道。
“走,到城下看看。”说完,大哥便带头向前赶去。
别看他们人多,声音却很轻,而且速度很快,眨眼间便来到城下。
看城墙上寂静无声,领头那人一挥手,示意攻进城去。
就在这时,城头上突然亮起了无数的火把,把整个城池都照亮啦。一个宏亮的声音跟着传了过来:“宋江,关胜在此久候了。”
“撤。”宋江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对方有了准备,偷袭肯定是不行啦,再者,关胜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攻他的城,可得考虑好代价。
离开城池,吴用问道:“大哥,我们现在怎么办?”
宋江轻笑一声道:“他们果然有防备,看来是下了不少功夫。不过,依他们这种防守方法,可需要不少的兵力,我不相信把他们调动不起来。老二,传令下去,继续南下,一鼓作气,到刘宏镇再休息。”
一行人继续南行,天色黎明时,恰好赶到刘宏镇。
“大哥,前方有官兵阻路。”吴用及时向宋江通报。
“什么人,有多少?”宋江问道。
“一千兵马,应是青州禁军孙晨的兵马。”吴用答道。
“孙晨?”宋江一惊,急忙到队前观看,果见对方一排兵马,居中一员武将,正是孙晨本人。
不过,只看一眼宋江便放下心来,对方虽在列阵,可阵法却很飘浮,还未对战,已现出溃散的迹象,这样的队伍岂能作战?
“别管他,上前冲杀一阵再说。”宋江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禁军再牛,高峰再强,也难保队伍中出现孙晨这种无能之辈,此时可是个好机会,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宋江要的就是打其软胁。
一千多起义军得到命令,立马如猛虎下山,挥舞着手中武器冲了上去。
事实果不其然,官兵根本没作什么抵抗便四散溃逃,那份丢盔弃甲让宋江看得好笑。
“就算高峰是安抚使又如何?官兵如此,他也无能为力,看来这次战略大转移定然成了。”
“追击。”宋江再次下达了命令。既然要打,就要打得疼,他决定从孙晨身上扩大战果,有了这个铺垫,相信京东两路的活动将更加顺利。
“大哥,穷寇莫追。”看官兵跑得比兔子还快,追了一段,吴用及时提醒起来。
正说间,前方恰巧出现一队官兵,看情形正是接应孙晨的。这伙官兵比孙晨的人数还多,双方合起来足有一军之数。他们若齐心协力,确实有不菲的战力。
宋江一惊,正要下令停止追击。却见那队官兵阵脚还没稳住,就已被逃散的兵士冲乱,随即他们也跟着逃行起来。
宋江看得一笑,命军士继续追击,不过,还是让众人放缓了脚步,只要吊住对方就行,他觉得没必要再兵行险招啦。
宋江的用意很明显,他就是要看看对方能跑到哪里去,他定下决心,无论对方跑到哪里,他只要把那里一围,就可实施调虎离山之计了。
一行追,一行逃,前方一座城池,正是长清城,孙晨带人毫不犹豫地冲进城内。
来到城前,宋江命道:“准备器具,攻打长清城。”
第482章 保卫长清()
孙子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长清城下,宋江没有那么多兵力,不可能围之,但是,在他眼中,官兵根本不值一提,全力攻城还是可以的,反正他要的是城池,不会介意城中人逃走。
所以,命令一下,手下迅速准备好攻城的简易器具,欲一举攻入城内,达到既补充所需又调动官兵的意图。
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信,也是对官兵的一种蔑视。
刚刚二千多人的官兵大队已被赶入城中,说明官兵已丧了胆,就算原来城中也有官兵,却不可能太多太强,因而,宋江考虑的是宜早不宜迟,用最快的速度攻下城池,这样才能为义军赢得更多的喘息之机。
别看现在占了先机,后续的情况更加复杂,一个不小就有可能遭受重创,宋江可不愿辗转间折损太多,那样他的战略大转移就失去了意义。
早点占据城池,便能更好的进行补充,同时在战略上也能做到游刃有余,宋江攻城的目的就在这里。
长清县城不大,方圆不过四五里,城墙也不高,二丈不到,但就算是这样,凭一千多人的起义军,也不可能四面出击,要想尽快突破防守,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攻其一点。
西门便是宋江选取的攻击点。这里不远处有一个密林,非常适合砍伐树木制作攻城器械,同时有外援来时也便于隐身,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宋江自然要选取。
十数个长梯准备妥当,起义军勇猛地冲锋起来,他们想一鼓作气拿下长清城。
只是一攻到城下宋江就知道失算了。城里明显有了防备,弓弩箭矢、滚石擂木早就准备完毕,义军一攻到城下,城上便万箭齐发,等到开始攻城,滚石擂木又雨点般的落下来,如此三番令义军吃了个大亏。
“撤。”宋江果断的下达了撤退任务。
看着留下的十多具义军尸体,宋江心头无比恼恨,这是他起义以来吃得最大的亏,却是在他瞧不起的小破县城里。
“大意了。”宋江懊恼地对吴用说道。
“大哥,也许他们只在这一侧有了防备,要不我带人再从其它几路试试?”吴用宽慰地说道。
“不用。”宋江马上制止了吴用,“他们准备的比我们想像得还要充份。”
看吴用不解地望着自己,宋江解释了一句:“你看他们在城上毫不慌乱的进行防御,加上器械准备的如此完备,这足以说明他们是胸有成竹的。”
“难道那个孙晨逃到这里来是一种引诱?”吴用纳闷地问道。
对方防守那么严密,若孙晨逃来是有意的话,那还真是一步可怕的算计。
宋江无奈地说道:“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现在说什么都太晚啦,当务之急是做好两件事,第一,马上派人打探消息,把各方的行踪彻底打探出来。第二,尽快寻来补给。”
“那这个城池?”吴用问道。
“先围着吧,伺机骚扰一下,能攻进去攻进去,攻不进去就盯着。”宋江安排道。
……
长清城内,孙晨坐在衙门正中,知县陪坐在一侧。
两侧分别立着吴扬、杨再兴、莫虞、风小懒,还有六个营指挥使。
这是长清城内最有权威的几人,也是保卫长清的核心力量。
孙晨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没办法,既然算准他会逃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