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福有些担心,这帮人并非全是他带来的,孔有德把他们分成了四五个小组,赖福只负责其中的一个小组。
赖福知道这并非是孔有德不信任他,而是出于一种本能上的防范措施。
“那也就是说,这次满清派来的人你并不能全部掌握?”罗剑有些吃惊孔有德的精明。
“大都督,我只知道我这个小组的四五个人,其他的人我都不认识,在北京学技术的时候也都是分开的。”赖福说道。
扬州的各个工厂里每天几乎都有新的工人进入,要把这些人甄别出来还真有些费劲,罗剑有些头疼。
“大都督,其实要把他们找出来倒也不难。”赖福见罗剑的表情有些为难,主动说道。
“哦,说说看?”
“大都督,他们来的目的就是要偷技术,我到了瓜州几天,瓜州的新技术真是太多了,要想几天时间内全部学会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偷学一部分就送出去一部分,那么肯定就有传送渠道,咱们只要盯住这些,他们就跑不了。”
罗剑听到赖福的话,当真对赖福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觉。
“赖福,你不要回满清那边去了,就留在扬州,我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就叫安全部,你来负责这个部门。”罗剑想了一下,这才说道。
“大都督,这个部门都是干啥呀?”赖福问道。
“安全部专门负责安全事务和内外情报的收集,目前只对我和督师两人负责。”罗剑言简意赅地说道。
“大都督,这个…太重要了,赖福担不起啊。”听到罗剑的话,赖福站了起来,躬身朝罗剑说道。
赖福直接想到了锦衣卫,而大都督竟是让自己当“锦衣卫指挥史”,这太让赖福诚惶诚恐了。
“你不要多说了,就是你了,这事我还要跟督师商量一下才能最后确定下来,不过你得先有心理准备。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你不要把安全部当成了朝廷的锦衣卫,那是两码事,安全部对内没有执法权,只有收集情报的权利。”
罗剑知道安全部的职能有些类似明朝的锦衣卫,但明朝的锦衣卫在皇帝的纵容之下,其权力实在是太大了,这才专门给赖福解释道。
“这样吧,你先在这里等着,我这就去跟督师商量一下,回来就告诉你到底如何决定。”
罗剑说完立即出门到了史可法府上。
等罗剑把赖福说的情况一说,史可法顿时着急起来。
瓜州的各种技术正是扬州以后战胜满清的最大依仗,倘若这些技术被满清窃取,扬州的优势将不再存在,那还了得?
“兴华,马上派人查,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找出来。”史可法着急地说道。
“宪之兄,这些事情不能明着查,倘若我们大张旗鼓一查,不仅查不出这些人,还把瓜州所有人都弄得人心惶惶。”
“那怎么办?”
“他们偷技术倒是不怕,这些技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即使学了一两样,照猫画虎,那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是我从这件事想到了咱们必须专门成立一个部门。”
罗剑这才把想要成立安全部的想法说了出来,并把安全部的职能和权限详细作了解释。
听了罗剑的话,史可法沉吟良久没有说话,安全部的职能让人不由得不想起锦衣卫和东厂。
明朝的这两个机构最为士大夫们所厌恶,在几乎所有官员的强烈反对下,崇祯皇帝把它们全部废除了,现在弘光帝虽然恢复了锦衣卫,但与往日的锦衣卫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你们那儿也有这安全部?”史可法想了半天,这才开口问道。
“有啊。”罗剑简单地回答道。
“那他们对人们生活有没有影响?”史可法接着问道。
“平时人们几乎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只有发生重大的间谍案件时,他们才会出现,他们是有一些特权,但这些特权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一般情况下他们并没有执法权。”罗剑见史可法动了心,这才详细地解释道。
“他们对自己的官员也盯着?”史可法仍然有些担心。
“一般不会,但发现有异常情况时,他们会暗中对这些官员进行监控,真的发现问题时,也是执法部门出面处理。”
听到罗剑说到这里,史可法基本放下心来,不过让赖福负责这个安全部,史可法觉得有些不放心。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卫青”号下水()
“宪之兄,我对赖福已经进行过全方位的调查,其出身来历已经非常明了,你也知道,前次多铎围困盱眙之时,正是赖福策反了李本深,这才让多铎不战而退,他可是立有大功的。”罗剑耐心地解释道。
“那行,你安排吧。”史可法这才答应下来。
“目前看来,安全部的主要对象是满清,不过南京的朝廷咱们也不能放松了。只这个部门的经费可不能从账目上明着走,这个从大都督府的专项经费里面出吧?宪之兄,你看如何?”罗剑想得很周到。
“行,这个我没有经验,你安排就是。”史可法说道。
罗剑回到府里,把商量的结果告诉了赖福,这个安全部门就由他来负责了。
赖福听了也不说话,站起身几步走到罗剑面前跪了下来。
“赖福,你干什么?咱们扬州早就废除了跪拜礼。”罗剑有些惊讶。
“大都督,这我知道,谢大都督信任,赖福这是向大都督宣誓,赖福誓死效忠大都督”赖福坚持叩了三个头,站起来时,额头已经红了一片。
大都督府里原先宋应星住过的小院自从高夫人他们搬走了以后一直空着,现在这里成了安全部的总部。
参谋部对满清的情报系统也移交到了安全部,成了安全部的最初班底。
随后一段时间安全部的动作让罗剑觉得让赖福负责安全部确实是选对了人。
赖福很快对以前零星的情报系统进行了整合,效率一下高了起来,当有一天马士英晚宴的名单送到罗剑的案头时,罗剑都有些吃惊。
但罗剑最近的精力却并不在这个上面,因为“卫青”号即将下水试航了。
郑成功自从船队回航后就跑到了瓜州造船厂,他的水师也在造船厂外扎下了营寨。
郑成功听卢渭说蒸汽船速度如此之快,还专门找到蒸汽船试坐了好几次。
从那以后,除了每天例行的训练,郑成功基本就泡在了造船厂。
船厂根据郑成功的意见,对战舰局部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参考一些西洋战舰的设计,使之更加适应海战的需要。
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大加快了建造速度,本来根据罗剑的估计,战舰大概还要一个多月才能建成,没想到比预想的整整提前了一个月,今天罗剑史可法和扬州城里的众多官员都来到了造船厂,见证“卫青”号下水的盛况。
“天哪,战舰竟有这么大?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的福船也不过如此吧?”有官员感叹着说道。
“按新式计量法,卫青号长四十二米,当年的福船有五十多米呢。”有内行的官员从旁边说道。
“当年下西洋的福船上可没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大炮,有了这些大炮,卫青号自能横行海洋了。”有官员接过话题说道。
“是啊,有了卫青号护航,咱们的商船再要出海,可是一点都不用担心了。”
“等以后霍去病号岳飞号都建成了,咱们可以直接从辽东登陆,直捣鞑子老巢了。”有官员在旁边说道。
罗剑看了一眼这名官员,心道此人眼光倒真是不错,竟看出了这巨舰的战略用途。
船厂管事手里举着一个铁皮卷成的喇叭,指挥着上千水兵和船厂工人,缓缓把卫青号从轨道上推向船坞,一百多米的轨道竟用了一个多小时。
罗剑眼尖,看到“卫青”号上上挂的竟然是软帆,这不禁让他觉得有些奇怪。
从罗剑了解到的资料,中国古时的航海船只全部用的是硬帆,而软帆是西洋船的专利。
硬帆的特点是轻便,转向更为灵活,但受风面积相对要小得多,这也是中国古代舰船在速度上不如西洋舰船的根本原因,郑成功这次在海上遇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船,让其顺利逃脱,就是因为速度太慢。
而软帆受风面积大,舰船的速度相对就要快得多,但软帆最大的问题是极为笨重,西方人体质上的差异让他们能够使用软帆。
东方人因为体质原因,船只上较小的空间不可能容纳更多的水手,所有只能使用硬帆。饶是如此,西洋舰船上的水手每一次升帆降帆体力消耗之大,以至于每次升降帆后,这些水手们都休息很久还能再次操作。
难道是因为“卫青”号足够大,宋应星他们才决定使用软帆?罗剑带着疑问找到了宋应星。
“哈哈,兴华,你竟然也有不懂的地方了吧?你再想想,到底是为啥?”宋应星开起了玩笑。
听了宋应星的话,罗剑仔细观察着“卫青”号,突然看到了桅杆上的滑轮,一下明白了过来。
“呵呵,你们用上了滑轮组?难怪敢在卫青号上使用软帆。”罗剑笑着说道。
“嗨,我还以为有你不知道的呢,谁知道你一看就明白了。”宋老笑着说道。
“大都督,现在的主帆只要五六个人就轻松能够升上去,很是方便的。”方以智在旁边说道。
“兴华,这软帆可是咱们的被服厂专门准备的,听说是高夫人亲自领着工人们加班加点织出来的呢。”宋应星笑着说道。
“还有这些事?宋老密之兄,蒸汽机的空转测试过没有,效果如何?”罗剑问道。
“已经进行了多次测试,联动效果很好,也可单台或者几台运行,这次近海试航我就不上舰了,密之带人随舰随时进
行调试,保证效果达到最佳。”
“对了,兴华,根据大木的意见,我们在舰上又加装了十二门滑膛炮,用于直瞄射击,万一到了很近的距离,咱们的卫青号近战能力也有了。”宋应星说道。
“好啊,还是你们考虑得周到,这次近海试航我一定要跟去看看,对了,你们先去忙着,我去找督师说说。”罗剑说完转身找史可法去了。
史可法正同扬州的官员们对着战舰指指点点,脸上全是兴奋的神色。
“宪之兄,你过来一下,我想跟你商量一个事儿。”罗剑说道。
“啥事,兴华,你说吧。”
“这次卫青号近海试航,我想跟着去一趟,反正也花了不多少时间,家里的事情你就多操心了。”
“呵呵,我刚才还说我也想去看看呢,既然兴华你想去,你就去吧,我在家准备再组织商队,准备等你们回来后再出一次海,这段时间各个工厂里来找我的人可是不断啊,他们都盼着商船再次出海呢。”
两人在旁边嘀嘀咕咕说了很久,又把任民育喊过来,把一些事情都做了安排,罗剑这才放心地准备随“卫青”号出海试航。
巨大的战舰已经停泊在船坞里的轨道上,船坞的阀门已经打开,江水正在不停地涌入船坞,不过船坞实在太大,罗剑估计今天“卫青”号是不可能出发了,决定回府做些准备。
柳兰听说罗剑要去参加“卫青”号的试航,顿时闹着要跟着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