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夜拍拍履带车的驾驶台,献宝似的向着金鲤显摆。
“真不错,看着就挺高科技的,对了,那五个中国阴兵的来历调查出来了吗?”
“抗日战争时候的情况很混乱,而且又过了这么多年,调查有一定的难度,特事局正在加紧调查,暂时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有消息手下会通知我的,你不是想知道老树林的情况吗?咱们先去找公园的负责人打听一下老树林的情况。”
“恩,由你出面要好一些,要是我去问,怕是连公园的负责人都见不到。”
金鲤想起自己以前的经历自嘲道。
“哈哈,谁让你这么年轻呐,这社会里大多数的人对待陌生人都会或多或少的会以貌取人,这是避免不了的,要不我给你申请个特事局的证件?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就直接亮证件。”
“额,还是算了吧,咱们走吧。”
刘夜启动全地形履带车,控制车子向后延展出一块踏板,又从踏板上抽拉出一个扶手,供金鲤踩踏抓扶,俩人上车向着公园办公的地方驶去。
“轰轰轰”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处不在他们现在所处的红叶岭景区,而是在青龙谷景区,出了红叶岭广场,还要西北角走上一截,这些情况刘夜已经提前调查清楚了。
经过红叶岭广场的时候,这辆拉风的全地形履带车引起了众多游人的注意,纷纷行以注目礼。
“这是什么车?看着就很厉害的样子。”
“我也没见过啊,应该是公园工作人员的特殊车辆吧。”
“怎么可能?这么炫酷的东西装备给工作人员?”
“妈妈,你快看小坦克,我也要玩小坦克。”
“什么小坦克,那是人家的工作工具,你在听话好好学习,以后到这里来上班,就能玩小坦克啦。”
“这么拉风的嘛,我也想要一辆啊,先拍个照,回头发到网上让大家鉴赏一下。”
游人对经过身边的全地形履带车议论纷纷。
“嗨,哥们,你这车太酷啦,哪买的?我也去买一辆。”一个年轻人大声询问。
“国外买的,想买上国外找去吧。”开车的刘夜得意的回了一句。
全地形履带车迅速的驶过红叶岭广场,向着对面的青龙谷景区开过去。
“刘组长,这车不需要保密吗?”
“没什么可保密的,这种车国外有买的,不过是简化后的民用版。”
“哦,那我就放心了。”
俩人来到公园管理处的办公楼下停车,刘夜没有马上进去,而是拿出了手机开始打电话。
来之前刘夜已经提前查好了公园负责人的电话号码,现在打电话给公园负责人,省的俩人满大楼的瞎找。
不多时,大楼里出来一个中年男人出来迎接俩人,通过介绍俩人知道了这人就是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刘园长,全权负责八达岭国家公园的运营和维护。
第112章 在天有灵()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办公楼档案室。
金鲤和刘夜已经在这里翻找了一上午的资料。
打着特事局查案的名头办事,公园负责人刘园长十分的配合,但是无奈公园方面对老树林里的情况也是一知半解。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本来就被政府限制开发,老树林里的野生动物和老树比比皆是,根本就不适合开发成景点,所以一直以来公园方面就对老树林实行的就是放任自流的管理。
园方只是定期的组织人手到老树林里去巡查一下,防止有人到里边盗伐偷猎。
找来经常去老树林里巡查的工作人员询问,也是没有一点发现。
巡查的工作人员都是白天去老树林巡查,一次灵异情况也没有遇到过,野生动物的袭击事件倒是能说出不少。
特事局那边针对中国军队阴兵的身份调查暂时还没有进展,目前俩人只能寄希望于档案室这里,希望在这些多年之前遗留下里的老资料里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近些年新生成的资料大部分都已经建档上传到档案室的电脑里,查找部分的资料倒是很容易,但是这些新资料里对老树林的记载很少,对事情没有一点帮助。
俩人能指望的就是这片地区多年来遗留累积下来的老资料,这部分资料还没来得及建档上传至电脑,全都是以各种纸张原件的形式存放在档案柜里。
这些资料都只是简单的按照时间存放,档案柜上的标签只标明了档案柜里是哪一年到哪一年的资料,要查找起来十分的麻烦和繁复。
金鲤和刘夜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也只是翻找完4个档案柜,档案室里还剩下十几个没有翻找过的档案柜。
工作人员给俩人送来午饭,俩人暂时停下翻找,吃饭休息。
“我咋感觉咱俩是白费功夫呐,这一上午一点线索也没找到。”
刘夜吃饭间隙抱怨了一句。
“白费工夫也得找啊,咱们目前就只有这个笨办法了,希望下午能找到点线索吧。”
金鲤自我安慰道。
“各位老英雄们在天有灵,给我们一点线索吧,让我们能帮帮你们,大家都是中国军人,我个人十分敬佩你们这些参加过抗日的老前辈,你们都是对中国有功的人···”
刘夜吃完饭后,双手合十神神叨叨的念叨着,他自从加入特事局之后,无神论者的信仰就被彻底动摇了。
“哎,刘组长,你这话倒是给我提了个醒,这些阴兵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人,咱们查资料应该从前往后查,直接从抗日战争时期往后捋,这些按照时间分类的资料反倒是方便了我们。”
金鲤从刘夜的念叨中得到了启发,想出个现有条件下最有利的查找方法。
“恩,这办法不错,看来老英雄们还真是挺灵验的,我这边刚一拜托,你就想出办法了,谢谢老英雄们的提点。”
金鲤几口扒拉完自己的午饭,和刘夜按照他刚想出来的办法查找资料。
世人熟知的八年抗战,是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算起,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一共八年。
日本正式承认的是四年抗战,是从1941年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开始算起,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一共四年时间。
但是真正算起来,应该是从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完全侵占中国东北算起,东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1931年起中国在事实上就已经处在抗战之中,算下来一共是十四年抗战。
金鲤和刘夜是很少看电视的那种人,自然也不会被电视剧中的八年抗战误导。
以免遗漏下线索,俩人从1931年的资料查起,当时这里还只是野外,附近只有几个小村子,遗留下来的资料很少,大部分还是手写的那种民国红竖格信札纸。
俩人小心翼翼的翻看,以免损坏这些记载着历史痕迹的资料。
人们常说窥一斑,可见全貌。
通过翻看这些历史资料的记载,金鲤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残酷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种历史资料原件对阅读者造成的触动,绝不是书本上的叙述能够书写出来的。
抗战的前四年,战争还没有波及到这里,附近的村民还能勉强生活的下去。
从卢沟桥事变开始,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住在燕京城里的人躲到乡下,带来了日本人打进燕京城的噩耗,三个星期后燕京沦陷,日本正式占领了燕京城。
乡亲们开始抛家舍业的往山里逃难,日本鬼子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冲进村庄,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这是一场人为的浩劫,比天灾地祸更加的无情和残酷。
此后的八年时间里,日本先后在华北地区搞了五次净化治安,清乡扫荡的行动,实行着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
这八年里附近的村民犹如生活在地狱之中,无边的恐惧,时时刻刻的笼罩这他们。
资料里一个附近村长的信件中提到的一句话,十分形象的形容出了当时的残酷景象。
无村不戴孝,家家添新坟。
金鲤翻看完这些资料,眼睛有些发酸,他强忍着自己的情绪抽出其中一封信件。
这信件是附近的一个村长写给城里亲戚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寄出去,被存放到了资料里。
这信件里提到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村子里来过一队背着大砍刀的国军士兵,他们是去往战场的行军途中临时停下来修整的。
领头的军官告诫村民不要害怕,为了让村民安心,他摘下背上的大砍刀,指着刀背上的划痕讲解,刀背上的三条划痕代表了他四年前在喜峰口杀死过三个日本兵。
日本人强占我们的卢沟桥阵地,欺负我们没有飞机大炮,但是我们有人,我们有大砍刀,我们可以夜里摸进小日本的军营,用我们的大砍刀砍下小日本的人头,只要有大砍刀在,日本鬼子就休想占领燕京城,日本鬼子人少,总有杀完的那一天。
这是军官在临出发前对村民们说的话,随后这一对国军士兵就出发去往战场。
金鲤抽出这封信的原因是,信里提到过这名国军军官的名字叫做王书文。
与中国军队阴兵里带头的老师阴兵同名。
本章完
第113章 资料揭示出的秘密()
王书文在金鲤的记忆片段里是个老师。
他教书的教室被轰炸成一片废墟,学生无一幸存,只有他自己爬出了废墟,金鲤现在还对记忆片段里王书文爬出教室废墟后的绝望深有感触,这记忆片段应该是王书文最深刻的一段记忆。
树林里的中国阴兵都穿着一身八路军的军服,他们生前,明显都是八路军。
但是这封信里提起的王书文却是一位国军的军官,还参加过喜峰口战役,明显是一位军龄不小的国军军人。
老师、八路军、国军,三个不同身份的王书文,相同的地方是都值得让人尊敬。
金鲤能肯定的是老师身份和八路军身份的王书文是一个人,但是这国军军官身份的王书文是同一个人?还是巧合的同名同姓?
他就不清楚了。
从擅使大砍刀和人品做派上分析很有可能是一个人,但是这些也做不得准,只能说这封信给金鲤提供了一个不确定的线索。
就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猫,薛定谔的猫一样,箱子里的猫处于生死叠加的不确定性状态之中,只有打开箱子才能知道猫的生死,也只有查出王书文的来历才能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参加过国军。
从王书文的来历联想到量子物理学的思想实验,金鲤知道他的思维又跑偏了,感慨这心理上的后遗症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
其实金鲤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想要去克服这个胡思乱想的毛病,这毛病有效的压制住了他失去师傅的痛苦,他现在很依赖这个毛病的帮助。
金鲤把他的发现告诉刘烨,随后特事局查找王书文来历的条件里又多出了一项不确定性的线索。
王书文在喜峰口战役到卢沟桥事变这段时间内可能参加过国军。
“金鲤,这是个很好的开始,不管怎么说我们的调查总算是有了进展,说不定下边就能找到决定的线索。”
刘夜看金鲤的兴致不高,安慰鼓励道。
“我明白的,我们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