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七龙珠-第1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皇宫之内,挑选一批忠贞之士。”

    “是。”那大内总管应声。

    “要允文允武,实力不一定太强,但却不能太弱,起码擅长统兵,没问题吧?”

    “没问题。”

    “选好之后,给个名单朕,朕各赐一件永生神器。然后……你秘密派谴祂们,让祂们前往几个大州,在那里蛊惑民心,拉拢乱民,揭竿起义,造大周帝朝的反。或称曰清君侧,就之就是要作乱。”

    “啊?”那大内总管骇然,不敢置信,不明所以。

    吴空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总之,你办好此事即可,但必须注意,下面起义造反的队伍,必须一定听从你派下去的人,哪怕要求祂们控制的队伍接受朝廷的招安,其手下也必须听从,起码,那些精锐必须听从。”

    “是!!”大内总管先应了,然后才细细琢磨,越是琢磨越是发觉吴空的计策妙,实在是妙不可言。

    “陛下之计,还真是如天马行空,令人捉摸不透啊。布局之宏大,超乎想象。只要能稳定朝廷中枢,再以此计一一收归天下兵马,最终,整个天下的力量,都会完全听从当今陛下的,威望一时无两,即便是三位王者联手,怕也难与之抗衡……除非舍得与全天下绝大部份的气运作对抗。但天帝陛下本身不死不灭,其命不绝,则天下人心不绝,除非整个大周覆灭,全大周帝朝的领地彻底毁灭,否则,气运专属于他,其它人也无可奈何啊。”大内总管暗暗猜到了吴空将要施展的大计,心中暗暗为之惊叹,但却没敢透露分毫,没敢多说。

    吴空又另外叫来源初居士的化身,同样,让祂安排一些极为可信之人,本体入宫中,真灵也要被监管,而后再前往各州府,暗中造大周帝朝的反。

    “让造反的人注意了,明面上是给大周帝朝造反,实则是治理地方,安置地方。就说,要成大事者,不能像乱民一般,到处劫掠为生,当占据根据地,治理一地,缓慢扩大,最终才有资格争霸天下。否则,一时爽快,最终被镇压封印,则为不美。明白吗?”吴空暗暗提点。

    源初居士表示明白。

    就是让人造反,但要具有“专业”性,在造反的同时,打造好各个根据地。如此一来,这种“造反”不仅止不会对大周帝朝造成太大的破坏,反而对造反根据地产生好处。只要那些造反队伍没与大周帝朝的军方真正打起来,那么,就不会对大周造成大破坏。背后搞出这些事情的吴空,自然也就不用担心气运反噬什么的,哪怕以后泄秘出来,也不致于因此而出问题。

    将源初居士送走,吴空沉吟了一下。

    “现在让各地将领本体前来拜会,还早了点,先搞定朝廷中之事。不过,当初我治理的东菱州,东方腾州主,还有某些真正死心踏地追随十太子的人,也可召集过来了。还有十太子府的旧人,都可以挑选一批出来,派出去‘造反’。”

    吴空在皇宫中忙忙碌碌着,各种命令不断发布出去,很多事情都直接绕过六部,根本不作理会。这种事,拖延得越久,对六部就越是不好。

    第二天一大早,吴空宣布,今天停朝。

    以往的大周帝朝,同样不是天天早朝的,甚至有过一些时期,连续几个宇宙纪元不上朝也不稀奇。吴空现在突然不上早朝了,也合理。

    只不过,新帝初立,就突然间这么停朝,倒是让不少人诧异。

    如此,吴空一等,就是等了五天,然后才宣布第二天上朝。

    一大清早,群臣汇集,施礼已陛,就闻主持朝会者大声唱道:“陛下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之前反对吴空宣布的新增“督察暗卫”的事情的大臣们,摩拳擦掌,正要上来再次驳斥,但,前大太子周继统,却先一步踏了出来,大声道:“臣,有本上奏!”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弹劾风云() 
    瞬间,群臣侧目而视。

    正常情况下,大周帝朝所谓的“朝奏”,是在上朝之前就知道会发生了什么事的。

    一般来说,下面的臣子有什么重要的奏章,发往六部,或经过大周天帝之手,然后感觉这奏章有点不好搞,决定要在朝上议论,就会让那个人在上早朝的时侯,当场“上奏”。

    又或者,将要奏何事,会先暗中跟重臣与大周天帝通一通气,然后再在朝会上提出。

    绝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更严重的,一些事甚至是早就已经做好决定,只不过到朝会上转一圈,做个表面工夫而已,各种所谓的议论,根本没必要,也不会在朝会上有太多谈论。

    基本上是“臣有本上奏”“嗯,诸位爱卿觉得如何”“臣以为”“嗯,不错,准奏”。

    很多时侯,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突然袭击”,就是事先根本不与别人通气,但上朝的时侯,突然间跳出来,直接上奏。

    但这样,容易招人恨,不仅六部恨,大周天帝有时侯也会不爽。被打个措手不及,谁都郁闷的。

    而现在,这周继统就是玩突然袭击了,不顾规矩了。众臣都是纷纷侧目,不少人还有种不大好的预感。

    吴空却是脸色平静如水,淡淡道:“皇师兄有何事启奏?”

    “臣弹劾吏部尚书,贪赃枉法,公器私用,强夺民地,损大周气运而肥私”

    此话一出,众臣哗然,那兵部尚书不禁怒吼:“你胡说!!”

    “哼,大人,咆哮朝会,有失礼节啊。”源初居士阴笑的声音传来。

    还没反驳呢,旁边的前二太子周继鼎也跳出来了:“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何事?”

    “臣弹劾吏部尚书,忤逆君上,有失臣仪。且宅居超出规格,私蓄禁器,图谋不轨。”

    这边弹劾还没结束,其它太子太女就都纷纷跳出来了:“臣也弹劾吏部尚书,枉顾君恩,抗旨不遵,且结党营私,对抗朝廷”

    “臣弹劾吏部尚书,私德败坏,夺人神器,强纳美妾”

    各种各样的罪状,被提了出来,不管有的还是没的。这些罪状,本来是可以放在一份奏章里面的,然后由多位大臣或多位前太子太女,联名合奏,这样也显得威力。

    但现在,却分成多份奏章,这个是弹劾吏部尚书,那个也是弹劾吏部尚书,另一个也是多份奏章,都是弹劾同一人,而且罪名或有相同或各有出入的,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此时一起推上来,简直让那吏部尚书有百口莫辨之感。是啊,你该辩驳这奏章还是辩驳另一奏章?

    如此一搞,威力太大了。

    更要命的是,这事背后有吴空在推动。

    如果这只是普通臣子的弹劾,众人群起围攻,那皇帝一般忍不住会起心思:“这么多人围攻一个吏部尚书,是不是祂做了什么得罪人的事?真有这么坏吗?或谁借朕的力要对付这吏部尚书?嗯,应当保一保看一看,能施君恩,同时也能利用祂与众臣不和,相互对抗,大搞平衡嘛”

    正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如果是大周天帝在背后暗暗推波助澜呢?一般来说,群臣会抱团取暖,不会被大周天帝想弄谁就弄谁,要弄可以,但休想随随便便就能有一个合理的大义名份灭之。其它臣子会不顾。但现在,却是众位前太子前太女,跟着大周天帝吴空配合。

    这一刻,吴空冷目一扫那吏部尚书,也没多说什么,对旁边的侍者示意。

    那侍者就上去,将一堆奏章一一接过,奉到吴空的桌案之前。

    吴空作势翻看了一番,脸色一沉,哼:“吏部尚书,卢大人,你有何话可说?”

    “臣,无话可说。”吏部尚书郁闷了。

    但旁边百官纷纷为之辩解。

    吴空暗暗冷笑,道:“吏部尚书,暂且停下手上的事务,闭门思过”

    这下子,百官站不住了,纷纷为之求情。

    三位王者犹豫了一下,赵王却是忍不住说了一句:“陛下,只因几份奏章,就让当朝尚书闭关思过,是不是有些过了?”

    这王者如果代那吏部尚书说话,怕是想让吴空不认为祂们是一伙的都不行了。

    吴空淡淡一扫,道:“赵王,朕,也不大相信当朝吏部尚书,会是如同弹劾奏章上面说的那样贪桩枉法!公器私用!强夺民地!损大周气运而肥私!还忤逆君上!枉顾君恩,公然抗旨!结党营私!暗畜禁器!图谋不轨!!”

    每说一句,都刻意加重语气,令众臣一阵心惊。

    吴空道:“每一项罪状,都是令人心惊肉跳啊。若说是先帝所立的九位太子太女,朕所定下的‘督察暗卫’,居然都会是捏造罪状胡乱污蔑大臣这是万万不敢相信的。但若说当朝吏部尚书是如同罪状上所述,朕也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但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防民之品,甚于防川,朝堂奏章,风传于民间,若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当朝吏部尚书的清白,岂非让大周百姓,亿万子民,都以为朝廷是藏污纳垢之所?即便当朝尚书未能自证清白,也依然留之于朝堂之上?

    “如此,何以服众?如此,天下气运,何得以听信吏部所派之官管理调理?朕相信当朝吏部尚书清白,故尔,才先令吏部尚书归其家中,朕再派人专职专责,详查此事,还尚书大人一个清白,令天下人不可质疑之。如此,乃是为尚书大人清誉着想啊。”

    说着,温言悦色地对吏部尚书道:“卿,可明白朕之心意?”

    吏部尚书无语可话,只深深弯腰施礼。众朝臣心底愤怒,但此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吴空的大道理,光明正大,而且出之于当朝天帝之口,其它王者也没办法与之相抗啊。起码在道理上没办法与之相抗。除非吴空不是当朝天帝,除非吴空的话站不住脚,除非吴空没有道理,或除非祂们直接造反。

    但以上种种,显然现在不大可能,那么,就只能如此了。当然,还是可以多说一句:“尚书大人乃是停职归家休养,非反省。”

    这点是要争的,无过,如何反省?不是闭门思过,是回家休养。

    吴空也无所谓,休养就休养吧,把这位尚书先赶回去再说。当然,本体必然是仍需要呆在帝都的,只能在帝都休养,休想离开,休想到别处搞风搞雨。如果乱跑,无旨而擅离,那就是逃亡,要谋反?亦或畏罪潜逃?直接通缉就是。

    所以,谅这尚书也不敢乱走。

    此事就这么定下。

    不过,此事有结论,暂时弄下了一位吏部尚书,源初居士却现身了,这次也是弹劾,弹劾的不是什么大官,而是吏部左侍郎。

    然后,其它几位太子太女也跟上,也是同样弹劾吏部左侍郎。

    众臣惊呆了。

    吴空道:“当朝尚书,为证清白而自行回去闭门,静待调查以证清白,汝左侍郎,何以能无惧弹劾,仍位列朝堂之上?莫非比当朝吏部尚书还了得?尚书尚且暂时停职,若卿仍居于朝堂,将置尚书于何地?朕虽相信卿之清白,然而”

    这什么左侍郎,也乖乖停职回家吧。

    于是,一个朝会下来,一位吏部尚书,一位吏部左侍郎,直接打发回去了。更要命的是,祂们的职位,所需办的事,现在交由何人代理,这些全部都没提,没说。估计是谁暗暗向当朝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