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七龙珠-第1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不能允许。必须让吴空坐在帝位上,并且,我们要击败另两个帝朝!!”

    有人猜测,最近将要接触的那个“海外之国”,可能就是另两个帝朝之一。

    “我等必须赶回前线,继续坐镇。”秦王等人嘀咕着。

    只是……

    吴空默默回到皇宫,静坐了一天,沉思了许久,又暗暗与玄素欣等人交流。

    “不知上界使者到底有多强,光球世界投影的力量,是否能挡得住祂。我与素欣她们同生共命,她们如果藏入创始永生神器,不知是否能避开上界使者的黑手,都被打落轮回或都被拉升到上界。

    “所以,没有把握,就暂且听上界之令即可。”

    只是,吴空不想现在就去所谓的上界。那么……就不能轻易打败另两大帝朝。同样,也不能输,那才能拖延时间。看看是有变数。

    如此,一天时间过去……

    吴空似乎想通了许多。

    “目前没有其它退路,只能拼了。上界的旨意,是坏事,我想传位给别人也来不及了。但同时也是好事,起码不用担心那三位王者会暗中拖后腿,或想着造反了,我能全心全意壮大‘大周帝朝’,对抗外敌。祂们现在是不会想造反的。

    “甚至,各州各府的叛乱,暗中仍有活动的所谓不可说之地的家伙,也有可能招揽得过来。这是好事。”

    苦思一天之后,吴空宣布次日上朝,隐隐提醒,说是要有大动作,三位王者的本体是必须前来的。否则可能会错过重要消息

    如此透露出去,那三位王者就会让本体前来了,看看那吴空有什么好说的。

    朝会上,吴空没与诸臣有太多商量,直接颁旨,宣各地将领,各州主府主,须速速进京晋见,之前接到命令而没赶来到的,必须尽快,否则就休怪吴空翻脸。

    “如今的形势,相必诸位也清楚了。我等将面临一场至关重要的浩大战争,整个大周帝朝的人,不管是否登记在籍在册,都将面对那大战,无可避免。

    “若是获胜,诸位都有大好处。若是败了,后果之严重,恐怕是没有任何大周子民愿意接受的……到底要不要努力赢取这场战争,想必,你们心里都有点底数,本尊也不多说了。

    “现在,本尊表态,接下来,整个大周帝朝,一切力量,都必须为这战争服务,如果有谁有阳奉阴违或阳违阴违的,那不仅上对本尊命令的无视,同时也是用整个大周帝朝所有子民的未来前途作玩笑,因此一律要用最强烈的手段打压,哪怕是三位王者也不例外!!”

    吴空第一次直接点三位王者之名,让人知道这事情的严重。

    “希望诸位能配合本尊,否则,莫怪本尊言之不预也!!”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亲征计划() 
    三位王者心中暗恨,但却也知道现在不宜与吴空争锋,所以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暗暗冷笑:“现在且让你得意,待到与其它几国战斗结束,看你还能如何。”

    与其它两大帝朝大战,不论胜败,吴空的结果似乎都不大好。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战而不胜,同时也战而不败。那么,僵持持续下去,就能拖延很久。

    但是,所谓的“上界”,估计不想看到这一幕。同样,三位王者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等到大势一成,你不想胜都不行!!”三位王者暗想。

    对大周帝朝,祂们还是有着相当自信的,同时对自身实力也相当自信。自认为,有着自己出手,其它什么海外之国,又算得了什么?以往不知多少个大千宇宙纪元过去,从没听说过什么海外之国,那不过“化外之民”。

    堂堂大周,只要内乱得靖,外患不过翻手可除也。

    这是三位王者的想法。

    事实上,也是许多大周帝朝强者们的想法。

    天朝上国的思想,早已深入帝朝之中无数生灵的心底。哪怕是这大周帝朝的许多“下界”,也都是奉大周帝朝为至尊至上至强之国,根本无惧于海外之国。

    “如今,面对变局,我等需要同心协力!!”

    吴空说着,接下来就退朝。

    过得两天,各州府的州主府主,还有相对重要的副官,包括各地的坐镇将领,大都赶来到了帝都,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各种传送阵,纷纷开启,哪怕曾被截断而出问题的跨州传送阵,此时都变得可用了。这会让诸多传送者消耗何等代价,可就不清楚了。

    至于地方事务,那些州主府主们,各有化身在管着,各地的将领,除了最主要的将官,其它副官和下面的统领,本体都仍在,倒也不算什么大事。

    过得几天,所有该来的人都来到了,吴空举行一次大朝会。

    同样没与下面的人有太多的商议,就宣布了圣旨。

    创建“文贞阁”,再创建“武忠阁”!!

    与贤臣阁对应。

    文贞阁,入文臣,忠贞之士且有功者可入。

    武忠阁,入武臣,忠贞之士且有功者可入。

    贤臣阁,文武兼备,且忠贞贤良者,可入。

    贤臣阁自然比文贞阁与武忠阁高上一级。

    各种待遇,比文贞阁与武忠阁高出许多。而文贞阁与武忠阁,就相当于弱化版的贤臣阁。

    之前的“贤臣”,部份分出,归入“文贞”与“武忠”。部份仍在“贤臣阁”内。

    而新召来的各地府主,各位州主,各个拥兵极重的将领,想要进入“贤臣阁”?难

    想要进入文贞或武忠?

    一样不简单,难度还相当高。

    这正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之前,吴空担忧其它人与三位王者联合,造反背叛,又担心某些将军想不通就跑去落草,或还有什么不可说之地等乱七八糟的家伙跑来对付吴空,要推翻他的帝位,那么,就必须要有一批忠臣。

    不管真忠还是假忠,把祂们的本体困在皇宫,拿捏着,那对方就不得不忠了。有了这批“忠臣”,再给予祂们权势,监控百官,再不断弹劾,调整位置,让忠于自己的人上到关键位置,掌控朝堂。

    其它没来得及调整的,也被困于帝都不得外出,再有着一股武力,吴空在大周帝朝,才算勉强站稳脚跟。

    然而,这是相当勉强的,还不够。吴空必须争分夺秒,找更多的“忠臣”,这才不得不召集各地方的文官武将。

    只是……当上界使者下来宣旨,并且三位王者与诸多重臣都看到,并且确信此事无误……那么,事情就完全变了。

    有太多的人亲眼所见,外面还有巨大的神秘碑以及三十六维时空之上的“上界旨意”太清界的旨意,那么,没有人会怀疑那所谓的三大帝朝混战之事会有假,也没有人会怀疑事后是否有相应的奖励与惩罚。

    那么,三位王者,不可能傻乎乎地在这种时侯反叛。反叛成功了,被架到天帝的位置上,这且不说,还会导致大周内部元气大耗,到时侯败给异国,怎么办?

    不能让大周内乱,消耗太多的元气,同时,也不能夺帝位。这种时侯,想当大周天帝的人,就变得很少了,起码不包括三位王者,不包括那些暗中的几位皇子。那些“前太子们”同样不想在现在当上大周天帝。

    面对即将到来的三大帝朝混战,不管是内乱的人,是叛贼,是乱党,是平民,是下界生灵,是不可说之地的家伙,是前朝余孽,等等,只之前呆在大周帝朝环境之中,那么,将来获胜就能有奖,败则被削弱修为。这种时侯……就算是乱党叛贼,也太乐意让大周帝朝内耗严重的。

    对于大周帝朝,许多人有“迷之信任”,所以,仍有不少乱党想要小打小闹占便宜,却不想弄得事情很大。

    其它文官武将,包括三位王者,无不想在对外战斗之中获得胜利。

    如此,上下一心,几乎无人想在这时侯作乱,就算有人想作乱,其它人也会纷纷相助压着。这种大势之下……吴空敢保证,整个大周帝朝的文武官~员系统中的成员,必定会非常乐意听命。

    辞官的家伙,必然会变得极少……反正,成为平民,也一样需要对外作战,在将来的大局之中,敌国入侵的话,可不管你是平民还是兵将。那么,加入朝廷,岂不是能在对外战争之中,比当平民更有立功的机会?若是此时借着大周功绩而换取好处,实力提升那么一点,等到大周帝朝全面获胜,再升个半阶一阶,岂不是很美?

    正常人都会有如此想法,那么,吴空根本不需要做太多,就能很好地指挥整个天下,那还有必要急着让人加入贤臣阁吗?

    当然没必要。

    这种时侯,就要抬高“文贞阁”“武忠阁”与“贤臣阁”的地位了。

    想加入?可以,要有功绩才行。

    现在不比以往了。

    诸臣愿不愿意加入?

    当然会愿意。

    之前就不说了,现在嘛……加入那几个阁,能得大周帝朝气运供养,实力提升加速。这种好事,谁会不愿意?不用担心在朝廷之中的站队问题,在大战获胜之前紧紧跟着吴空,也不怕他赢了之后会对众臣如何如何,那么,该如何选择,众臣自然清楚。

    同样,吴空也清楚。所以,才抬高了进入“三阁”的各种条件,各种限制。

    “散朝之后,本帝会令人贴出榜单,新的‘功勋兑换榜’出来了,尔等自认有资格提升官位的,有资格进入‘三阁’的,可以向朝廷申请。

    “只要功绩足够,那就能进行考验,考验通过,直接升衔,待时升官。只要功绩足够,查无大过,也有极大机会进入‘三阁’。”

    如此,又过得两天,吴空就又宣布一件大事。

    诸州的精锐,都要调集过来。

    抽调了地方精锐,那地方出现乱子,怎么办?

    凉绊。诸州诸府,先闭关自守,府城守不住就退到州城,先守着。

    吴空引来天下精兵,要在“帝都会武”,然后“御驾亲征”,横扫诸州,每扫一州,将重新调整地脉,重修传送阵。最终横扫全天下所有州府,所有传送阵修复,地脉重理,则天下靖,可专心对外,内部的发展也会加快,内勤供应源源不绝。

    此乃王道。

    也是治理天下的正道手段。

    但还是有文臣高官提出质疑:“为何不兵分数路,更快清理天下?”

    吴空却是笑了。

    打天下这种事,打的不是仗,而是人心。

    借着打仗,积累人望优势,人心所向,那天下不取而可得。

    精兵汇集,横扫一州,再到下一州时,不需吴空的朝廷大军出手,对方就能望风而降。到时侯只需招安各地投降者,再重新拆分重建对方的部队,就能增加己方力量了。

    各方的投降者,异地调任,去当其它地方的治安人员,与当地的人混合在一起,如此就不容易出乱子了。

    如果分派各路军队,横扫天下,那消息众多,吴空这里积累的威望就不够。容易会导致诸州的战斗陷入僵局,二来,打下各州,威望也会被诸将分享。

    吴空在这里有些贪,功绩可给诸将,但名声与人心,必须归于自己掌控。

    如此,就要御驾亲征。

    此外,各地都有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派精兵集中扫荡,才是最好的方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